Discover時報文化新書現場|聽得見夢的耳朵──與龍應台聊《大武山下》
新書現場|聽得見夢的耳朵──與龍應台聊《大武山下》

新書現場|聽得見夢的耳朵──與龍應台聊《大武山下》

Update: 2020-11-12
Share

Description


「土地先寬容了我們,然後我們去寬容了別人。」──傅月庵

⠀⠀⠀⠀⠀⠀⠀⠀⠀⠀⠀⠀

2020年9月26日(六)晚上八點,誠品信義店,結束台北、屏東、台東、高雄場的讀者見面會巡迴後,龍應台再次回到台北與讀者們見面。

⠀⠀⠀⠀⠀⠀⠀⠀⠀⠀⠀⠀

龍應台特別邀請好友傅月庵參與,接受資深編輯人傅月庵的訪談,與讀者一起走進大武山下,走進那條虛實交錯的文學古徑。

⠀⠀⠀⠀⠀⠀⠀⠀⠀⠀⠀⠀

※本集特別節目為當天直播內容的聲音版本,提供讀者們不同的體驗方式。

⠀⠀⠀⠀⠀⠀⠀⠀⠀⠀⠀⠀

本集重點:

02:06  《野火集》、《大江大海1949》過去以議論、散文見長的龍應台懂小說嗎?或者,我們該問:「龍應台會寫小說嗎?」

⠀⠀⠀⠀⠀⠀⠀⠀⠀⠀⠀⠀

09:35  為何這次選擇以虛構方式書寫?而小說主角又直到173頁才現身?

⠀⠀⠀⠀⠀⠀⠀⠀⠀⠀⠀⠀

16:40  離開天龍國去屏東生活後,這本書好像變得不太龍應台,對於土地發生的事物,用了極為「寬容」而非「對錯」的角度觀看,寫出了非常台灣的小說。

⠀⠀⠀⠀⠀⠀⠀⠀⠀⠀⠀⠀

23:10  為什麼《大武山下》裡面沒有壞人的角色?

⠀⠀⠀⠀⠀⠀⠀⠀⠀⠀⠀⠀

31:27  書中提及了一個顯性的「通關密語」,還有另一句隱性的「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這句出自佛教的話,到底想表達什麼意思?

⠀⠀⠀⠀⠀⠀⠀⠀⠀⠀⠀⠀

46:32  自稱「中年婦女」的讀者提問:「讀者與作者的關係,是否也符合書中『緣那麼淺,愛那麼深』這個句子的涵義?」

⠀⠀⠀⠀⠀⠀⠀⠀⠀⠀⠀⠀

53:40  直播線上讀者提問:「在鄉村成長的孩子,如何在土地上吸收文化資源,未來又如何在同齡人交往中建立自信?」

⠀⠀⠀⠀⠀⠀⠀⠀⠀⠀⠀⠀

❚講者介紹❚

⠀⠀⠀⠀⠀⠀⠀⠀⠀⠀⠀⠀

龍應台

⠀⠀⠀⠀⠀⠀⠀⠀⠀⠀⠀⠀

作家。首任台北市文化局長、首任文化部長。2014年12月辭官。2015年香港大學禮聘為「孔梁巧玲傑出人文學者」。2017年移居台灣屏東潮州鎮,開始鄉居生活,行走於鳳梨田、香蕉園、大山大海之間,與果農、漁民、獵人、原住民為伍。

⠀⠀⠀⠀⠀⠀⠀⠀⠀⠀⠀⠀

傅月庵

⠀⠀⠀⠀⠀⠀⠀⠀⠀⠀⠀⠀

資深出版人/作家。曾任出版社編輯、主編、遠流出版公司總編輯、為許多知名作家如柏楊、董橋、白先勇出書,曾為茉莉二手書店執行總監,現為「掃葉工房」主持人之一。

⠀⠀⠀⠀⠀⠀⠀⠀⠀⠀⠀⠀

─────

✦點此觀看現場直播影片>> https://reurl.cc/e8nx2x

✦大武山下龍應台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Kavulunga/

─────

《大武山下》請至各網路書店、實體書店、電子書平台購書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新書現場|聽得見夢的耳朵──與龍應台聊《大武山下》

新書現場|聽得見夢的耳朵──與龍應台聊《大武山下》

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