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能櫞。思維解碼逐字說心經04|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逐字說心經04|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逐字說心經04|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Update: 2025-09-04
Share

Description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n55htar02ft01ze8vx9dfn5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聽完這集,你是不是也覺得,面對情緒、做出判斷,似乎多了一些力量與清晰?」
無論是哪個策略讓你最有感,或是在實踐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都歡迎你來與我們交流,讓思考的力量持續放大!

💡 與我們QA互動https://forms.gle/TgMUeMwegXLrYwzLA

🚀 米爾的IG → 思維解碼 https://www.instagram.com/mir_mind_studio/

從「人類觀」到「宇宙觀」的空性層次
來源指出,《心經》中的空性有不同層次的理解,可以從個人的修行體驗(人類觀)提升至更廣闊的宇宙實相(宇宙觀)。
1. 初階(人類觀):追求「五蘊皆空」
    ◦ 在修行的初期,人們會專注於個人的內心狀態,試圖脫離或放空自身的慾望與情緒波動,以達到「五蘊皆空」的境界。這是一種以「人」為主體的修行方式。
2. 進階(宇宙觀):了悟「空中無蘊」
    ◦ 當修行深入後,會進一步理解到**「宇宙觀的空性」**。在此層次中,「空」並非指一無所有,而是指一切變化(包括五蘊、情緒、慾望)的本質就是空性。
    ◦ 我們的身體也只是一個載體,同樣是空性的展現。因此,修行者不再需要刻意「脫離」慾望,而是能理解到這些內心波動本身就是空性的一部分,從而能夠更自在地與之共存。
空性超越五蘊、十二處、十八界
《心經》透過否定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存在,來層層深入地闡述空性的概念。這種否定並非指它們不存在,而是指它們的本質是空的、非永恆不變的。
超越五蘊(無色、無受想行識):這是從個人內心體驗切入,理解到構成我們身心現象的五蘊,其本質是變動不居的,也就是空性。
超越十二處(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 十二處是五蘊概念的延伸與細化,包含了內在的「六根」(感官)與外在的「六塵」(感官對象)。
    ◦ 《心經》闡明,我們的身體(六根)與所接收的外在環境(六塵)本質都是空的。我們透過感官所接收到的許多觀念,如他人的期待、社會的是非標準等,往往並非源於自身,而是受外界影響所致,這些影響會造成內心混亂與煩惱。
    ◦ 了悟十二處皆空,便能不因內外在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煩惱。
超越十八界(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 十八界是在十二處的基礎上,加入了精神層面的「六識」,三者(六根、六塵、六識)共同構成了我們完整的經驗世界。
    ◦ 從宇宙觀的層面來看,即便是構成我們所有經驗的這十八界,其本質依然是空的
    ◦ 認識十八界的目的是為了讓修行者能更細微地觀察自己在哪個環節(感官、外境或意識)產生執著,並加以調整,直到通透地理解每一部分的空性狀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1.0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逐字說心經04|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逐字說心經04|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Mir米爾&Noel諾爾&小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