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順覺性12
Description
隨順覺性(十二)
自性平等
修了之後,沒有能修、所修,但仍必須要修;度眾生,沒有能度、所度,還是要度;建道場,沒有能建、所建,但仍須要建;做了事,沒有能做事的人、所做的境界,但還是必須要做。悟到這個道理,就是真正的佛法、真正的般若,即是契入大圓覺海。
譬如眼睛只能看到外面,除非是得到天眼通的人。本性就如同眼根,當看外面的境界,有能看、所看;看自己的眼,還是有能看、所看。既然是有能、有所,自性就不得平等,是相對的境界。所以要修到沒有能看、所看,一念不生,這念心當下即是,動念乖真,這個心性就是自性平等。達到平等之後,進一步還要不執著平等。
過去,宋朝有位叫崔公群的相國,在湖南巡視的期間,到寺院去拜見如會禪師。到了大殿裡面,剛好看到一隻麻雀停在佛像頭頂上痾屎,然後就拍拍翅膀飛走了。崔相國一看,心想:“奇怪!麻雀怎麼會把屎拉到佛頭上?既然一切眾生都有佛性,為什麼雀子不認識佛祖?這哪裡找什麼佛性?”“可是佛經里明明記載得很清楚: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啊!”他在那裡想了半天,還是想不通。於是,就問禪師:“師父,佛經講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我剛才看到麻雀把屎拉到佛祖頭上,這麻雀怎麼這麼糊塗,它到底有沒有佛性呢?”禪師說:“麻雀當然有佛性啊!它知道佛祖如如不動、很慈悲的,所以才敢把屎拉到佛祖頭上,為什麼它不到老鷹頭上去拉呢?因為老鷹一看到麻雀就會要它的命,你想想看,這個麻雀有沒有佛性?它知道哪裡好、哪裡不好。它知道佛祖頭上是最安全的,所以才會找個最安全的地方去拉屎,這個覺性就是它的佛性。”聽禪師這麼一講,他就悟了。
唐朝宰相裴度,是一位發心學佛的大居士。裴度有個兒子叫法海,考取進士後被父親送到溈山老人那裡去出家。法海出家後,溈山老人派他去挑水供養大眾。過去的叢林,水源地是在半山上,挑水可說是件苦事情。法海每天從山下到山上,來回很多趟,挑水挑到肩酸、肩痛,甚至磨破了皮。有一天,挑完了水,他就發牢騷:“和尚吃水秀才挑,縱然吃了也難消。”因為法海先前是個秀才,現在來道場做粗重的工作,心中不免委屈。溈山老人聽到了之後,說:“老僧打一坐,能消萬擔糧。”打坐時堅住正念、隨順覺性,“萬擔糧”才能消。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證得。我們修行就是要做到不打妄想,要能破除執著,我執、法執破除了,妄想沒有了,“道”是現成的、是本具的。《楞嚴經》說:“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佛性是本具的,“堅住正念,隨順覺性”就是如來住世,要想達到這個境界,就必須從因當中去努力。
佛法講“佛性平等”,是很有意義的,帶給我們無窮盡的希望、無窮盡的光明,為什麼呢?佛性是本具,並不是求來的。徹底瞭解這個道理,在事上薰修、磨煉,使覺性時時現前,沒有絲毫的迷惑,心自然能夠安定下來。明白平等的真義,知道“人人都能成佛”,朝這個方向去努力,待人處世將會更圓融無礙。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