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范庭略|新生活电台
范庭略|新生活电台
Claim Ownership

范庭略|新生活电台

Author: 范庭略|新生活电台

Subscribed: 13Played: 63
Share

Description

图书出版人,曾出版《食物与厨艺》、《全球威士忌》等图书
134 Episodes
Reverse
本期对谈嘉宾:张笃   嘉宾介绍:弓藏竹马,本名张笃先生,以竹鞭马,作笃笃之声,所以为竹马,歌手、诗人、词曲作者、独立音乐制作人,原戏班乐队班主,代表作品《就是这个调调—数人玩》《醉生梦死的鬼》等,竹马的音乐融合了几乎所有的音乐风格,游荡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既东又西,悲喜交错,除戏班之外,竹马最新的个人作品合作的音乐人都十分响亮,武勇恒,安雨,李晓川,顾忠山,周侠,梁龙等。   新专辑《理想的路》曲目如下:1.老司机的话;2.理想的路;3.看不见的你;4.文昭关;5.胡某某与姚某;6.长大成人;7.阿可波尔;8.奇遇;9.假象;10.梦想成真;11.舞池;12.一秒的精彩   本期节目简介:   本期节目很荣幸邀请到我的好朋友张笃,跟大家聊一聊他历时3个月完成的新专辑《理想的路》,以及关于苏州评弹以及摇滚乐的要素。   作品保持了结合传统音乐与戏曲的融合曲风,以电子和爵士作点缀,也是讲诉了张笃一路走来的成长经历,走了一条从故土阿勒泰到人类社会的路,乡土情愫构成民谣的骨。歌曲带着玩世不恭的好玩轻松的的调调,也有种人到中年的快乐与悲伤的灰色调调,也蕴含了上海人的市井之气的生活智慧。   在如今选择多样的时代,受众很珍贵,音乐是受众说了算,不是去影响别人,而是观众想看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音乐家未来最有价值的就是现场演出,戏曲、爵士、古典音乐家演奏音乐的能力以及在舞台呈现出的状态是有很高门槛的,听众只能是欣赏者。网红歌曲是有流量光环加持的低门槛产物。   音乐圈中网红现象的泛滥,是资本推动的结果,是趋于利益化的,如今流行音乐的文化是由观众主导的,并且随着AI的发展,是一个彻底颠覆的东西。   时间轴: 01:14《理想的路》创作历程 05:12 从过去到现在音乐状态的变化 09:14 音乐家未来最有价值的是现场演出 13:45 音乐领域三大门槛:戏曲、爵士和古典音乐 16:51 社交媒介泛滥和网红现象探讨 22:14 未来AI的发展颠覆着原本的艺术价值 25:43 低门槛需要光环加持才会有人去追求 28:55《理想的路》专辑的受众 32:11《理想的路》歌曲的市井接地气 35:32 《理想的路》的创作感言是灰色调的 40:27艺术作品和生活、精神世界相匹配就好玩 47:49 在音乐这个领域只有第一才能代表时代的烙印 50:07 歌曲有人听才能产生价值 57:25 希望《理想的路》 有年轻人听 65:35 张笃的生活意义
本期对谈嘉宾:蔡昊 嘉宾介绍:蔡昊是美食真人秀节目《主厨的荣耀》的厨艺导师 、潮州菜代表人物,也是“好酒好蔡”餐厅主理人、“蔡昊精选“及至正小菜创始人、著名餐饮大师、威士忌品鉴师、国际美食美酒评委,擅长餐酒配搭。 本期节目简介: 本期节目很荣幸邀请到我的好朋友美食家蔡昊,跟大家聊一聊他坐拥上万桶苏格兰威士忌之路的心路历程、以及对美食和美酒的探索。化工背景的蔡昊从2004年回到国内开始了高端餐饮赛道的探索,是高端中餐的引领者,他用化学家的研究理念对待食材,将化工学的知识融入烹饪之中,厨房科技的进步、时代的进步、环境的变化、年轻一代对美食的追求和技术的超越、突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都在推动精致餐饮行业的发展。 汕头牛肉火锅是怎么发展起来的?牛从前是汕头赖以生存的生产力, 为什么后来变成庖丁解牛的火锅美食了? 苏格兰威士忌销量好,酒厂从以前几十号人在做酒,几个人在卖酒,自动化电脑化之后,变成了几个人在做酒,几百号人在卖酒,蔡昊是如何坐拥上万桶苏格兰威士忌?是如何去挑选酒的呢?为什么不买苏格兰酒厂,而是买仓库买成桶的苏格兰威士忌呢? 时间轴: 00:44 蔡昊回国后在高端餐饮赛道的探索 04:31 蔡昊用化学家的研究理念对待食材,将化工学的知识融入烹饪 08:30 现代年轻人对美食的追求和厨艺高科技的超越 11:40 全球化对美食文化的推广 14:18 汕头美食的发展历程 19:09 威士忌配菜兴起和苏格兰威士忌产业的变化 24:07 蔡昊如何坐拥上万桶苏格兰威士忌? 26:42 愿意买苏格兰酒厂还是愿意买苏格兰威士忌? 29:30 蔡昊挑选苏格兰威士忌的标准是什么? 33:41 麦卡伦威士忌的稀缺性 35:21 酒厂独特的风格和酒行业内部规则 41:27 买酒厂维护的是品牌,买仓库买酒更增值 44:25 蔡昊所收购的苏格兰威士忌如何交易和行业排名 47:06 苏格兰威士忌的消费人群 49:33 酒标和酒本身的价值哪个更能打动这些藏家? 53:56 蔡昊的人生意义是什么?
本期对谈嘉宾:金星 嘉宾介绍:金星,现代舞蹈家、上海金星舞蹈团艺术总监 本期节目简介: 本期节目很荣幸邀请到金星来聊聊她带货直播、做演员、对影视、舞台艺术的看法等等,金姐不愧是金姐,节目中金句频发,建议仿佛收听。 聊带货直播: “做直播带货的过程,其实对整个经济变化的发展形势或人们的消费需求有个直线的了解,太难得了,这跟我做演员根本触碰不到的。” 聊电影剧集: “我必须经历一把演员,但并没有想把我自己变成一个电视剧人和电影人,因为我酷爱电影,我特别想把自己做为一个普通观众,看好片段,不想了解太多内幕,了解太多就很理性。“ 聊生活态度: “不要用时间去约束你自己,让时间跟着一起流淌,着急什么?” “25岁小年轻人赶场是很正常的,消耗自己的能量,认识很多人,筛选自己的群体,找自己的路,当你过了30岁、40岁还在赶场,那肯定目的地很强了,当到了50岁以后,就很笃定自己的路了。“ 聊舞台表演: “剧场艺术源自西方,中国的戏剧是很扎实的,我们中国有很多传统特别好,我对戏剧对舞台的敬仰尊重、严谨的标准和价值观不是西方人教我的。” 聊自我内在和人生价值: “我在乎我自己的感受,这个不是自私的,我的感受是极其重要的,我的感受准确了以后,我释放的能量一定是正向的。” “血缘只决定你的出事,不能决定你的去向,天下父母都希望孩子有自己独立的人生价值,不是说我生的你是为我活着的。” “女人千万不要把别人的梦裹在自己身上。” 时间轴: 00:51 金星最近忙着排话剧——契诃夫的《樱桃园》 02:03 上海金星舞蹈团巴黎分团分团2024年春节前夕首演舞剧《不期而别》 02:54 金星每周三带货直播的感受 06:47 金星谈张艺谋:绝对认证的电影艺术工作者 13:02 中国电影还没成为工业,还是个作坊 16:16 金星演电影电视剧的经历 18:37 金星最近看的电影:《谢谢兄弟们》《坚如磐石》 21:19 金星最近读的新书:《我的天才女友》 22:08 意大利的生活态度:不要用时间去约束自己 25:23 金星追网飞《王冠》:一天只看一集 29:51 社会急的是什么?人赶的是什么? 32:37 金星谈当代年轻人的 38:50 金星谈中国和西方舞台艺术 43:27 “我在乎自己的感受,感受正确以后,释放的能量一定是正向。” 44:32 血缘只决定你的出处,不能决定你的去向 46:21 金星谈个性和从众 48:23 金星谈审美取向谈衰老 50:17 当社会只看皮囊的时候,是肤浅的,思想是最有价值的 53:20 金星的人生意义:活成唯一
本期对谈嘉宾:张浩东(Tony Zhang)  嘉宾介绍: 芙艾医疗(PhiSkin)联合创始人 董事 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的机械工程专业 1997年 创立上海餐饮娱乐地标”Shanghai Park 97”并于2000年引入香港兰桂坊集团品牌 1999年 发起中英文的中国娱乐和餐饮指南“中国脑 ChinaNow.com” 2007年 创立基于网吧的游戏平台”米铺 Mepop.com” 2012年 和黄侃先生一起创立中国第一批基于微创轻医美连锁品牌“芙艾医疗PhiSkin 芙艾医疗 本期节目简介: 起始于19世纪80年代的上海思南路上的复兴公园,应该是沪上公园界的翘楚,今年万圣节复兴公园就聚集了几万人一起狂欢。当年的PARK97从这里创立,活跃了一个时代的社会精英的精神消费,创造了精彩的沪上城市派对的回忆。 本期节目邀请了PARK97的创始人和经营者张浩东先生来聊一聊在2000年时候上海人民的最Top的夜生活的状态。在整个上海过去20多年的发展,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张浩东和其国际团队在复兴公园开始做了PARK97这样一个值得很多精英称道的娱乐场所。节目中张浩东分享了创立复兴公园的PARK97的渊源、如何逐步打造云集了社会名流精英、风云人物来消费的夜场胜地,1998年克林顿克林顿女儿到 PARK97玩,引起全球注目! 时间轴: 01:45 在美国接触party文化,回上海发展事业 07:26 张浩东在上海的成长回忆 09:10 开酒吧的渊源和市场环境 14:55 为什么酒吧选址在复兴公园? 18:49 在复兴公园开酒吧的风险 20:02 关于酒吧的概念和设计过程 24:57 在酒吧引入餐饮的投资和中西结合的设计理念 33:07 PARK97的定位和视觉 36:15 在PARK97引入现代艺术空间,提升调性 40:38  PARK97在开放的时代中展示了强烈的社交属性 44:30 1998年克林顿克林顿女儿到 PARK97玩,引起全球注目 45:55 PARK97遭遇的财务危机和调整 51:08 PARK97大佬云集,欣欣向荣的年代 53:08 在PARK97难忘的人和事情:舒马赫、摩纳哥阿尔伯特王子 56:03 现在和当时不同的酒吧消费体验 01:00:45 PARK97的时代烙印 01:04:56 张浩东的人生意义
节目简介: 本期对谈嘉宾: 刘健威laukinwai,香港《信报》专栏作者。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硕士,曾从事艺术评论以及展览策划;1998年开创香港私房菜先河,2003年开始经营自己的餐厅留家厨房,地处香港中环的留家厨房曾获得香港米芝莲一星。 本期节目我邀请香港著名美食评论家刘建威先生来聊聊美食的话题,他的食评对中国餐饮行业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很多独特的角度和观点,洞察了中餐厨师传承体系中对创新的阻碍,还要中餐餐饮生态中重食材价值轻创新价值。 刘先生念的是艺术历史专业,热爱生活,享受生活,顽皮不守规矩,从小好玩好吃,不一本正经做事情,是创作者是艺术家,把“九龙皇帝”曾灶财从社会猎奇这变成艺术家,是中文世界中做城市涂鸦第一人,从文化创作者跨界到餐饮行业,1998年开启私房菜的经营生涯,有很多香港文化名人来吃,如金庸、邵逸夫、开创了饮食届的新风气,对于文化人跨界成为餐饮人,很容易去造势搞气氛,困难的是做菜和经营的事情。 刘先生写食评和其他人不一样,自己埋单去餐厅吃,从消费者角度去写食评更加真实,而不是社媒时代下付费公关写稿,这样的评价有失公道,从餐厅经营者的角度写出了对中国餐饮生态行业的反思。 时间轴: 02:55 从写艺术评论再到餐饮行业私房菜 11:42 私房菜文化的历史和流行 14:23 文化行业的人跨界做餐饮行业天然会搞气氛 19:32 从经营者角度谈中餐厨师的处事问题和中餐餐饮生态 25:52 中国食客更多重视食材而不是厨师创意 28:06 美食评论家自己掏钱埋单写食评更公道 32:17 社媒变化下和资本运作下的餐饮评论 36:02 调皮的爱玩的求学时代,用最不严肃的态度做最严肃的事情 43:30 平衡玩乐生活和骄傲的创作生涯 47:13 给社会带来创造性价值是艺术家做的事情 50:12 刘健威的人生意义
本期对谈嘉宾:罗皓菱 资深媒体人,记者、编辑,长期专注于文化领域采访写作。  本期节目我邀请我的好朋友、资深文化媒体人罗皓菱来聊聊读书与文化这个话题。疫情后,线下的上海书展回归了,出版社将作家和爱书只认聚在一起,这是一个盛大的如同庙会的狂欢,是一个关于收集和读书的节日。 现在网购书那么方便,线下书店、书展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看电子书很实用,不像实体图书那样占空间,为什么还要线下买书、甚至是收藏同一本书的不同版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去实际走一走,很难写出打动人心的旅行文本;没有看过旅行文学,去一个地方的感受可能没有那么强烈。 报纸和媒体是如何培养观点?出版社和文化媒体如何去推动畅销书的出现?为什么有些书会受到读者的热烈追捧,变成爆款图书?读书评委和编辑的区别是什么? 时间轴: 01:03 上海书展的重聚 03:03 上海书展的吸引力:见到重磅的作家 06:35 线下和线上,买书和看书 13:28 你的书都看完了吗? 15:37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0:52 网购图书很方便,书展为什么还要存在? 25:56书店存在的意义 30:38 买书和藏书 36:34 报纸和媒体是培养观点、打造畅销书的机构吗? 45:07 书中的女性主义观点和对电影《芭比》的看法 52:36 多元化和公平公正 01:04:14 罗皓菱的人生意义
节目简介: 本期对谈嘉宾:Amanda 达姐 Amanda「AKA“达姐”」 在北京经营葡萄小酒馆儿AMANDELI FINE FOOD & WINE ;“今天穿什么”系列时尚vlog博主。曾经的法律从业者,多年以来一直深耕餐饮及时尚行业,热爱生活,热爱美食、美酒。 本期节目我邀请我的好朋友Amanda 达姐,她在社交媒体上运营着自己的时尚IP“今天穿什么”,在穿搭上有自己的价值体系,无论是便宜还是贵都是能穿出精彩,坚持做自己:健康自信时髦,展示真实的有意思的状态,为用户提供了很多具有价值的内容,如:“鼓励所有人健身,体重的数字没有意义,只看能不能穿进XS尺寸的衣服,有气质就可以了”,受到很多粉丝的喜爱,粉丝还会跑到Amanda 在北京的葡萄小酒馆儿面基。 节目中,我和Amanda聊到了最近大热的电影《芭比》和《封神》反映出来的女权和男权的话题,所谓女权就是每个女人有选择做自己想做女人的权利,想当家庭主妇,想当女强人,或者想两者兼备都行,选择做一个自己开心的女人就好了,遵循自己的内心。“我在家里当家庭主妇出门也能去赶赴沙场,偶尔也希望男人帮我遮风挡雨,替我买单等等,这个并没有玷污我任何做女人的平等权利。“ 时间轴: 00:25 Amanda 达姐做自媒体“今天穿什么?” 04:42 Amanda 达姐自媒体带货 06:35 做自媒体坚持做自己 09:21 鼓励所有人去健身,体重数字没有意义 10:18 做真实自信健康的自己 14:17 聊聊电影《芭比》和《封神》:女权与父权 24:17 如何面对黑粉? 29:33 聊聊小酒馆和粉丝面基 36:54 对上海男士的印象 43:50 约会软件的客户调查 50:57 希望约会的男士懂英文,融入我懂生活方式中 59:19 Amanda 达姐的人生意义
节目简介: 本期对谈嘉宾:Kelly程孝慈 Kelly程孝慈,上海出生长大的商业地产人。2014年加入房地产咨询公司,为零售商和餐饮品牌在中国大陆地区提供选址战略咨询服务。2019年开始协助中国零售企业走出国门,已经成功助力多个优秀品牌落地亚洲、欧洲以及北美地区。 地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商业品牌不断的加入,让我们的城市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我们很多人的心目中,这些商业品牌都是自发地在寻找一个商业运作的规律,但实际上整个城市生活的改变跟地产商以及地产商对于改造城市的运动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本期节目我邀请商业地产人Kelly程孝慈,聊聊地产运营方面一些有趣的事情,了解下我们熟知的海外品牌是怎么选址考察入驻中国商业地产,落地开店开拓中国市场,还有了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零售品牌是怎么出海的,在亚洲、欧洲以及北美地区如何占据一席之地? 上海、北京和成都是海外品牌选择落地的不二选择,超越了广州和深圳,大多数品牌入驻城市的首战基本会在上海,那么在谈上海商业地产需要考量什么具体的问题呢?作为商业地产运营的资深专家,如何给品牌制定选址方案呢?商业市场开发商是怎么考虑各种实体店业态的组合,带给顾客丰富的消费体验呢? 线下零售受到线上网购的冲击,那么房地产开发商和品牌店客户怎么才能把线下零售做得更好呢?怎么把顾客留住?政府改造项目为海外品牌提供了什么支持? 商业地产人Kelly程孝慈一方面帮助海外品牌进中国,一方面也帮助优秀的中国品牌寻求海外的发展机会,挑选合适的商圈入驻海外市场,做本土化的调整,已经累积了有很多的成功案例,包括餐饮品牌、服装品牌、娱乐品牌和IP品牌。 时间轴: 01:24 海外品牌进军中国市场前的商业地产咨询 05:47 海外品牌落地开店首要考虑哪些中国城市? 07:33 选址上海会考察哪些指标? 09:50 给海外一般品牌和奢侈品品牌提供的选址方案 12:49 上海新天地及其他业主广场商铺品牌的变化 17:42 线上购物的发展,线下零售体验店存在的意义 19:46 商场怎么留住顾客?比如书店:茑屋书店 23:51越来越多海外品牌进驻社区型地方 28:15 政府推动品牌线下店业态的变化 32:32 海外品牌的第一家店要开在商场里面吗?要一炮而红吗? 38:40 优秀中国品牌出海 42:38 多数中国品牌会首选东南亚开店 44:56 东南亚品牌出海 45:39 电动车品牌出海 50:44 未来中国品牌扩张市场会增加吗? 50:56 选址店铺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52:18 当前经济形势下,未来的地产咨询业务的变化 54:52 Kelly程孝慈的人生意义
本期对谈嘉宾:孙昕 孙昕 方寸酒庄联合庄主 宇宙酒馆创始人 各种知名侍酒师大赛的获得者 Somm360公益组织大中华区大使 2018年度国际南法侍酒师大赛世界亚军 2018年度大中华区最佳侍酒师大赛亚军 2016/2017年度中国最佳侍酒师大赛亚军 2017/2018年度中国最佳法国酒侍酒师大赛亚军 2017年度大中华区最佳侍酒师大赛季军 世界侍酒大师公会认证侍酒师 美国葡萄酒教育家协会认证葡萄酒专家 中国首届清酒唎酒师大赛评委 英国WSET清酒高级认证 毕业于SHMS瑞士酒店管理专业   本期节目我邀请中国小酒馆热潮的发起人和宇宙酒馆创始人孙昕来聊聊小酒馆这个话题,分享下中国小酒馆的商业模式。孙昕2018年在上海开了第一家小酒馆,定位在场景化的氛围感打造,得到了行业内认可,掀起了中国小酒馆遍地开花的热潮。   孙昕从大学前就开始接触葡萄酒、到上大学学习葡萄酒相关的酒店管理专业、到顶级酒店的侍酒师的实习经历,再到上海静安香格里拉首席侍酒师的工作经历,拥有丰富的海外生活背景,对酒类消费者的洞察深刻,对酒馆商业化的感知强烈,这一切的经历奠定了开小酒馆的基础。   葡萄酒不一定要在宏大的场景下去消费,不再为奢华环境买单,而是真正纯粹地去享受一杯葡萄酒的时光,在小酒馆这样的消费场景下,让真正喜欢酒的人去为酒埋单,而不是为装修埋单。   每一个城市都会有那么几家小酒馆,能够让大家去释放一天坏心情,轻轻松松的喝一瓶好酒,一起举杯畅饮,这是很舒适宜人的场景。   时间轴: 01:15 小酒馆的概念是氛围感和时髦感 06:08 孙昕和葡萄酒的渊源 13:17 孙昕在餐饮行业做侍酒师的经历 17:23 孙昕到葡萄酒的前端去学习 20:43 果酒的尝试,葡萄酒为什么没有葡萄味? 2 2:37 国外国内考察葡萄酒文化、产区和市场偏好 26:42 在香格里拉酒店受到的冲击和经历 35:25 葡萄酒不一定要在宏大的场景里去消费 37:38 中餐饮食习惯与葡萄酒的商业场景的结合 39:39 吃饭的场景化打造 42:32 小酒馆有门槛吗? 44:35 在小酒馆谈翻台率是个伪概念 45:36 各个地方的小酒馆消费者画像 48:05 孙昕自己做的葡萄酒 50:44 白酒和葡萄酒的酿造技术 54:28 从古至今、从东方到欧洲的酒文化和酒馆氛围 57:23 线下酒馆聚会的有趣之处 01:00:31 线下场景化社交的必要性 01:05:33 孙昕的酒庄和特点 01:08:58 孙昕的人生意义是什么?
本期对谈嘉宾:冯震冯震,顶特勒创始人,顶特勒创建15年、连续7年获得米其林推介餐厅;长期从事通讯互联网工作;涉及LBS(位置服务)SEO(搜索优化),SEM(搜索营销)、新零售、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本期节目邀请了顶特勒的创始人冯震先生来聊聊这家开在淮海路的24h本帮菜面馆的故事,如何在上海滩获得一席之地?如何连续7年获得米其林推荐奖?如何渡过口罩期难关?疫情后,社交方式、互联网技术的变化对餐饮业有什么影响?顶特勒在这波趋势大潮中会有什么样的规划呢?一个拥有技术背景的餐饮业创始人很少见,特别关注新技术下的餐厅运营模式,看到了年轻人的市场前景,社媒平台的营销模式的变化和机会,如何保持传统的东西又能针对年轻人需求新市场在产品研发上做出创新?
节目简介: 本期对谈嘉宾:WeiWei 旅居法国,多重身份跨界。常年在巴黎和上海之间往返,写作人、服装设计师、文化推动者艺术活动策划, 本期节目邀请了我的老朋友 WeiWei女士。长期定居在巴黎,游走在上海和巴黎之间,从事的职业是策展人和有文化推广者。这次回国参与的是⾸届「在⻘⼭·群响艺术季」,处于杭州余杭区黄湖镇⻘⼭村,和设计师大咖张雷一起感受唤醒设计与乡村的共生力量。 节目中我们还发散聊了很多其他释放心灵的话题,分享了公派到新城市工作的游牧式生活,如开线下工作室、社交酒友的经历,分享了法国和新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美丽乡村建设;分享了读书的感受,阅读并非最终要建立知识体系,或者是谈资,或者是对周遭世界和他人的理解,更简单地去仰望星空,“坠落本就是命运,如果你能歌唱坠落的话,你就能走下去的!”分享了对待婚姻的态度,“当我敢爱的时候,我收获了好多!” 时间轴: 01:11 WeiWei来到青山村与设计师傅张雷合作艺术节策展 09:06 法国避世简单的乡村生活和搞美丽乡村的计划 13:38 法国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 17:03“路过青山村的鸟”等艺术装置 20:36 WeiWei陪同先生公派出国的生活调调和社交圈子 29:59 WeiWei搬家走过的城市和体验 33:14 WeiWei与酒精的故事 39:40 法国人如何面对这个世界? 44:24 喝酒就是和酒神去约会 48:37 WeiWei写诗和诗朗诵 56:13 WeiWei对婚姻的态度 01:00:49 WeiWei的人生意义
节目简介: 本期对谈嘉宾:许愿 许愿  – 中国著名明星导师  许愿(Clarence Hui),作家、香港著名明星导师、歌、舞、电影制作人、音乐剧创作人、综艺节目《声生不息》高级音乐顾问、出镜乐评师。作为一位真正跨媒体创作人, 他更是一位形象师、演员和演唱会、大型项目监制或艺术总监,通过帮助艺人提升和打造在舞台上和镜头前的专业形象而闻名。香港最佳唱片监制、IFPI 唱片大奖、Porsche Design 创作动力大奖等得主等,多次被提名金像奖、金马奖和其他奖项包括最佳作曲大奖和最佳唱片封套大奖。 明星学生包括林忆莲、张学友、郭富城、陈小春、邓紫棋、丁当、阿朵、炎明熹、林晓峰、林夏薇、糖妹等。作为一位资深音乐人和作曲家,制作的音乐专辑有30多张,其中一半以上为超白金销量,超八十首是上榜歌曲,冠军歌曲更占了二十八首之多,包括《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今生今世》《倾斜》《愿》《追》等一系列作品。到了2023年,許愿继续获得两首冠军歌曲作品,一首是他作曲和制作的新歌《我的你》(糖妹)和炎明熹翻唱张国荣的《今生今世》。 许愿参与制作38部电影,合作过的艺人和导演有成龙、周星驰、张国荣、陈可辛、刘伟强等。联合监制的电影有外语片《A Man Like Me》和由他创作的故事和票房冠军的《金枝玉叶》。 2023年,许愿以一位作家的身份出版了畅销书《离地半尺》,好评如潮,是一本由一位圈中人,见证者记录港乐的历史作品,把怀旧粤语流行歌曲推到另一个高峰。 本期节目邀请了著名的音乐人、作曲人、电视电影人、明星导师许愿来聊聊香港流行音乐的发展以及他心目中的十首金曲,聊聊这十大金曲背后的创作故事,这也是《离地半尺》的主要内容,回顾了粤语流行歌曲的来龙去脉,一起重温港乐经典。 音乐能够给大家带来什么?音乐本身频率就是高的,希望大家在听音乐的时候能够轻松些,就像离地八尺一样飞起来。怎么才能有港乐下一个黄金时代的出现?归根到底还是要从造星开始,让年轻人借鉴奋斗经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在当下去做更好的事情。 时间轴: 00: 56 新书《离地半尺》创作的机缘与初衷 06:35 为什么把许冠杰《财神到》放在第一首歌? 09:39 顾家辉的伟大《万水千山总是情》 12:18 罗文的《满江红》:热血沸腾中国心 15:35 梅艳芳的《似水流年》:看人生起起落落 21:26 陈百强的《等》:票房冠军电影《圣诞快乐》的插曲 26:42 谭咏麟《爱情陷阱》背后的故事 33:35 林子祥《敢爱敢做》:轻摇滚风格 37:50 陈慧娴《千千阙歌》:个人化标签突出 43:55 黄家驹《海阔天空》:跌落舞台 44:53 张国荣《今生今世》的作曲最弱 46:17 香港能拍回顾唱片工业时代故事的戏吗? 53:39 媒体狗仔队文化的出现 56:15 媒体网络时代怎么去帮歌手推广歌曲 58:03 中文音乐重启辉煌要回到歌手培训 01:03:53 许愿的人生意义是什么?
节目简介: 本期对谈嘉宾:廖凯 独立音乐人。风格氛围电音。70年代生于青海,90年代成长于广东深圳,现居云南大理。1993年创建异教乐队。曾任王磊乐队、“哈萨克精神”乐队贝斯手,并参加香港电台主办的中国摇滚乐势力音乐节和其他部分演出。 1999年师从香港爵士乐先驱郑子固先生学习爵士乐。2014初迁移大理,开始与大理各优秀音乐人学习、合作。  2015年以后参与或组建的电音乐团: 云土境(欢庆、廖凯) 机器恐龙(Danothedino、廖凯) 本期节目邀请了我在深圳80年代就认识的老朋友廖凯来聊聊天,从玩摇滚乐到创作电子音乐,也会听爵士乐,从深圳的摇滚岁月到移居大理创作,今天来跟大家分享下他这些年对摇滚乐的看法的变化、定居大理的生活状态、在大理创作音乐遇见的那些人那些事。本期的背景音乐是廖凯所创作的,大家可以一起边听节目边感受下音乐风格,希望未来可以听到更多的好作品。 在年轻的时代,摇滚乐带给廖凯冲击,而且是非常美好的,从来没有后悔过,但现在是想做自己的音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音乐方向,无法持续疯狂地去搞摇滚,体力跟不上,还有看待世界的感受也很不一样,解散了乐队,现在来到大理,对于廖凯来说,有两件事情很重要,一个是选择离开摇滚乐了,另一个是选择做自己喜欢的电子。喜欢电子音乐也是受同样做音乐的朋友王磊的影响。 中国摇滚乐歌手一来表演表演机会少,而且摇滚乐一直被认为是个洪水猛兽,一直认为好像是有精神污染的可能性。从唱片公司的角度,摇滚乐看似是冒险和充满了独立自由精神的东西,实际上是个最商业化的一个产品,就像流行音乐,最后变成时尚了。 时间轴: 00: 58 廖凯做乐队的初衷 05:33 从深圳的摇滚岁月到大理创作电子乐 13:29 人到中年和年轻时候对音乐理解的变化 22:07 音乐人在大理的生活状态 27:57 廖凯对摇滚乐的看法 43:07 环境对艺术氛围的产生的影响 45:57 廖凯在音乐上两个阶段的改变 47:17 音乐沟通和文字沟通 50:38 中国摇滚乐的鼓舞者 53:17 廖凯的音乐状态 58:10廖凯的人生意义
节目简介: 本期对谈嘉宾:刘化童 刘化童,诗人、哲学博士、艺术批评写作者、艺仓美术馆公共项目及出版中心总监。出版有诗集《往世书》。 本期节目邀请了著名的80后诗人和艺术评论家刘化童先生聊聊最近艺术届发生的关于版权的问题、还有艺术家和藏家的话题,谈艺术文化也谈经济,普通人怎么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刘化童的视频号叫做“刘化童拉讲文艺圈”,用上海话方言扯谈当代艺术和文史哲,很有意思且深刻,欢迎大家关注!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定安迪·沃霍尔一作品侵权一事引发了本期节目的讨论,“没被大师画时是求着大师画,一旦大师把你画出名了,你基本上是追着大师要债”。 艺术家重视自己作品的版权归属,并且要钱是一件合理的事儿。艺术机构办展和艺术家参展,到底是艺术机构给艺术家支付参展费呢?还是艺术机构向艺术家收艺术品曝光带来的涨价服务费呢?说到底,还是艺术圈的供需关系和买卖关系,那么艺术品收藏市场是什么样的呢?艺术品的本质是什么呢? 艺术家卖的是他的人设,他的人设才是他的商品,他的原作是他的衍生品,一个没成名的艺术家和一个成名的艺术家凭什么不一样呢?艺术家是一个淘汰率很高的职业,年轻艺术家的成长要靠熬。 时间轴: 01: 52 安迪·沃霍尔侵犯版权了吗? 06:00 艺术家和艺术机构谁给谁钱? 11:34 顶级艺术作品因为能买的人少,所以变成了小圈子的概念吗? 13:14 怎么判断艺术品的价值? 14:07 艺术品圈子是不可能有捡漏机会发生的。 19:39 公众场合被拍的肖像权 25:54 艺术品的版权纠纷多吗? 29:54 艺术家是淘汰率很高的职业,慢慢熬成名 34:43 藏家二三代出货藏品3D原则:离婚、破产、死亡 38:40 艺术评论和经济评论 41:15 有历史见证过的东西,它的保值率相对比较高 46:16 怎么看国内的艺术气氛? 49:18 真正的大藏家是一个结构性比例的问题 53:07 当文化解释不清楚时,只能拿经济去解释 53:39 最近在上海看的艺术展 54:42 如何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57:47 对提升艺术修养不抱有信心? 01:00:59 要不要看懂艺术品? 01:04:10 刘化童的人生意义是什么?
节目简介: 本期对谈嘉宾:梅宁博 勃艮第葡萄酒评论网站Inside Burgundy中文网主编。同时,他是一个葡萄酒教育家和视频内容创造者,视频内容《我爱勃艮第》在微信和小红书上有超过5万的粉丝。宁博在上海、北京和深圳举办品酒活动,井教授葡萄酒课程。梅宁博是品酒专家,尤其擅长波尔多、勃艮第和香槟。他拥有勃艮第商学院国际葡萄酒和烈酒贸易硕士学位。 勃艮第作为葡萄酒中的奢侈品,日益进入我们的生活中,日益受到甚至90后年轻人的追捧,勃艮第在中国的发展可以用魔幻来形容。本期节目继续来聊聊葡萄酒,这次邀请了在勃艮第前沿领军专家梅宁博来聊聊他所见证的勃艮第的发展。因参加勃艮第在中国的第一次展会,热爱喝酒的梅宁博感觉生活要有新的调整,从水泥行业的公关媒体部门转型到葡萄酒行业,从学德语到学法院,申请到海外深造学习葡萄酒,用社交媒体传播勃艮第的相关知识。 节目中畅聊了许多话题,勃艮第掀起热潮以及价格上涨跟什么有关呢?勃艮第和我们常见的产量大的波尔多有什么区别呢?推动葡萄酒贸易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用“魔幻”来形容勃艮第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中国同胞投资葡萄酒酒庄有什么成功案例呢?法国作为具有悠久的葡萄酒历史产区,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呢? 时间轴: 02: 41 从水泥行业转型做葡萄酒行业的契机 07:19 去国外深造勃艮第葡萄酒知识 13:48 中国掀起勃艮第热潮与投资方向及其金融属性有关 15:50 勃艮第和波尔多不一样的地方 21:23 英国人对葡萄酒发展的贡献 29:58 勃艮第价格飞涨和消费火爆 36:45 勃艮第在中国市场的魔幻发展的原因 39:22 美国是勃艮第出口的第一市场 43:43 中国同胞投资葡萄酒庄的成功案例 48:37 葡萄酒中酿酒师的作用是什么? 52:16 社交媒体对葡萄酒发展的影响 55:45 法国的原厂地命名保护等值得学习的地方 60:03 中国葡萄酒新兴品牌的市场发展预估 01:17:56 推荐几家在北京上海深圳可以喝到勃艮第的餐厅酒馆 01:22:53 梅宁博的人生意义
节目简介: 本期对谈嘉宾:棉棉 出生于上海的小说作家、艺术项目制作人。她的文学作品被翻译成16种语言出版。她自编自导的影像作品《短片资本主义》被选入2017香港巴塞尔博览会电影单元。 本期节目我邀请了我的老朋友棉棉来聊聊关于90年代遇见的那些刻骨铭心的人和事,一起探讨了生命的真、乐、怒等状态和年龄的关系。棉棉在上海做了很多的事情,又去了意大利和加德满都,这一路经历了很多,不会去思考年龄的变化,而是绽放自我,现在有一种洗尽铅华的感觉。90年代的party是什么样子的?90年代好看的姑娘是什么标准?年轻时接触的酒精夜生活会给中年带来更多想象力吗? 时间轴: 00: 37 中国文学的野孩子:棉棉 04:20 棉棉的深圳印象 08:22 棉棉在加德满都回归简单 12:03 夜生活对棉棉已经没有吸引力了吗? 14:55 生命的真和年龄无关 18:57 乐与怒跟年龄有关吗? 23:42 我不在乎长相 25:14 90年代上海party什么样才是好看的姑娘? 27:23 上海夜生活的新形式 31:29 现在已经不应该有外地人这个概念了 34:33 尼泊尔日常消费是什么水准? 37:57 棉棉从什么时候开始信仰佛教? 43:56 棉棉年轻时候叛逆吗? 47:53 在国外的朋友把我当成上海介绍给别人 50:58 90年代遇到的刻骨铭心的人 55:16 年轻时接触的酒精夜生活会给中年带来更多想象力吗? 60:00 棉棉的人生意义
节目简介: 本期对谈嘉宾:邱岸雄 1972年出生于四川,199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2003年毕业于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现为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教授。为当代水墨动画的代表人物,作品为纽约大都会美术馆,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纽约布鲁克林美术馆,哥本哈根Aken现代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复星艺术基金会,堪萨斯大学Spencer Museum, 东京现代美术馆(MOT),奥斯陆 Astrup Fearnley现代美术馆,苏黎世Kunst Halle,香港M+当代艺术博物馆等重要国际国内机构收藏。曾于上海复星艺术中心,东京现代美术馆,哥本哈根Aken现代美术馆,堪萨斯大学Spencer 美术馆,达拉斯Crow 亚洲美术馆等国际艺术机构举办个展,曾参加纽约大都会美术馆《水墨艺术》,圣保罗双年展,悉尼双年展,开罗双年展,塞萨罗尼奇双年展,亚太三年展,釜山双年展等国际国内展览。 本期节目我邀请了中国当代新媒体艺术家邱岸雄先生聊一聊成功者的绘画和绘画者的成功以及关于艺术的基本问题,邱岸雄的影像作品充满了抽离的宁静和抒情式的优雅,以及对时间以及空间的虚拟与现实的关注。他在公众号#邱岸熊STUDIO中发表了很多艺术文章,聚焦了当代艺术发展中现象和问题,《尤伦斯,中国当代艺术,越南或印度》《为什么群体艺术活动越来越少?》《艺术家是不是骗子?》《艺术要看‘懂’吗?》《成功者的绘画和绘画者的成功(上)(中)(下)》《抄袭、赝品临摹借鉴致敬及chatGPT》,欢迎大家关注和浏览。 中国当代艺术从个体来讲有很多优秀的艺术家,从整体来讲又是什么面貌呢?它的发展历程是什么样的呢?艺术从精英小众到大众方向靠拢,如果艺术最后都变成产品制造,那么它的本身的意义何在?艺术家是知识分子,为什么西方艺术家不耻于谈钱,而中国艺术家耻于谈钱?当代年轻艺术家出校门面临体制化的选择,做当代艺术就像无业游民?该怎么看待艺术评论的现状呢? 如果当代艺术是在别人做好的框架中去活动的话,艺术家就是挺被动的,艺术家的培养就像做芯片这事,核心的技术在别人手里,话语权就在别人手里,核心资源向顶级艺术家倾斜,中间和下层的艺术家能拿到的资源不到1%,这是文化的贫富悬殊,这也和整体审美观、文化教育相辅相成。 时间轴: 00: 58 尤伦斯创始人米莉恩遭遇继子枪杀 04:24 中国当代艺术周期式的欣欣向荣 09:44 培养艺术家和研发芯片雷同 11:34 中国当代艺术是什么面貌? 15:40 艺术品受众小,音乐和电影大众化 20:34 当艺术家谈钱,艺术本身的意义何在? 23:57 为什么中国艺术家耻于谈钱? 28:38 中国当代艺术的变化 33:32 当代艺术家的出路 47:45 中国群体艺术家的活动很少 51:57 艺术作品需要看懂理解吗? 01:00:58 艺术家要保持什么样的状态? 01:08:30当代艺术发展就像做芯片,掌握核心话语权 01:13:10 艺术评论的意义 01:28:09 邱岸雄的人生意义是什么?
节目简介: 本期对谈嘉宾:顾惟颖 顾惟颖,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编剧,专栏作者,出版个人作品《一个人的淮海路》、《世界上第二孤独的人》。 寻找幸福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快乐的过程,你一旦意识到自己幸福的时候,你的幸福就已经过去了。当你意识到自己幸福的时候,你就是不快乐的时候,你真正快乐的时候,你是意识不到自己是幸福的。 现在才5月,如果把2023年留下10部国产影视作品的话,《平原的摩西》和《漫长的季节》一定是其中之二,甚至有这两部国剧就够了。 本期节目我邀请了我的好朋友、著名的剧作家顾惟颖女士来聊聊最近大热的国剧《平原的摩西》和《漫长的季节》,从服道化、演员的演技、描述城市普通市民的生活题材等方面可谓是今年的惊喜之作,两部剧都体现了90年代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的转型和个体的衰败感,虽然讲的是一个东北故事,但人性是共通的,无关地域,这里面从父辈延续的记忆和强烈的现实感却引发了广大观众的共情。 这几年我们热烈讨论了东北文艺体系,创作者是有态度的,他们更多地去讨论个体,勇于去表现父辈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不回避时代伤痕性的东西,又饱含了悲悯的东西,在《漫长的季节》中,不能简单评价人物的黑白好坏,要一体两面地来看,可能在这个世界他是受害者,但实际有时是个施暴者。在大时代的经济转型和巨变中,正常的情感机制受到了震荡。 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你所喜欢的关于描述时代城市变动下个人家庭的影视剧! 时间轴: 00:25 《平原上的莫西》:电影化 小说化  03:37 《漫长的季节》:城市小人物的衰败感 10:03 为什么上海没有出现实感强的影视作品? 12:31 伟大作品的潜质因素:爱情、凶杀案 时代伤痕 15:56 《漫长的季节》:小说特质的魅力 19:00 寻找幸福的过程本身就是不快乐的过程 24:49 上海女性地位比较高的历史原因 32:31 从年轻人视角切入90年代父辈的挫败伤痕 38:21 城市形态的变化和父辈的生活记忆 47:14人口迁徙带来的关系和情感机制冲撞 54:36 国剧的多元化和更趋向现实
节目简介:   本期对谈嘉宾:龚国亮 (Matthew Gong)   中国知名葡萄酒进口商ASC精品酒业的综合沟通及企业事务总监,自2006年从事葡萄酒行业,见证并参与了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发展,美酒美食爱好者。   本期节目我邀请了我的老朋友龚国亮来聊聊葡萄酒这个话题。葡萄酒不光是消费品和味觉的享受,更多的是背后承载的文化和历史。节目中龚国亮分享了葡萄酒的教育和葡萄酒的品牌推广,聊到了过去三年葡萄酒行业的发展以及未来发展的展望,为什么葡萄酒会有一个全球的教育系统,让葡萄酒爱好者学习如何品鉴葡萄酒?葡萄酒是怎么融入中国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中?   龚国亮加入ASC精品酒业已17年,时间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在时间中才能表现出坚持和追求。喝葡萄酒没必要追求高年份,随着科技的进步,葡萄酒产品更加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葡萄酒其实不只是酒精消费品,更多是一种载体,可以拉近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时间轴: 00: 22 威士忌、葡萄酒不光是消费品,背后承载文化历史 06:50 从90年代谈葡萄酒20年的发展 14:27 中国消费者的葡萄酒体验和喜好 19:52 葡萄酒的教育和品牌推广 21:12 为什么葡萄酒会有一个全球的教育系统? 24:49 葡萄酒融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28:58 葡萄酒的译名本土化和推广 33:41 龚国亮在ASC酒业的17年 37:02 葡萄酒瓶去哪了?为什么交葡萄酒开瓶费? 41:11 葡萄酒的价格和市场发展 47:47 过去3年葡萄酒行业的变化 55:26 精品酒公司未来的发展 57:03 龚国亮的人生意义
节目简介:   本期对谈嘉宾:邢娜,北京模范书局创始人,美食评论家   本期节目我邀请了我的好朋友邢娜一起叙叙旧,聊聊来这几年的经历和未来打算。邢娜和她的丈夫姜寻(诗人、图书装帧设计师、雕版收藏家)一起创办了北京最美阅读空间——模范书局,2022年1月16日,姜寻在库房搬书意外身亡,模范书局是爱书之人梦开始的地方,姜寻以前提过:"如果哪一天我不在了,希望模范的品牌一直在。"   节目中,邢娜追忆了和先生姜寻相识相知相恋,携手打造他们的精神家园、城市最美风景线的独立书店的故事。有个藏书家丈夫为了喜欢的书倾其所有甚至献出了生命,书对邢娜而言一直以来是身外之物,当读过一本书能记在心里,或者能打动你的生活,就足够了。     除了书店创始人的身份,邢娜有着十几年的媒体经验,是美食评论家,城市生活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精神食粮阅读,一个是吃好喝好的美食,疫情前,邢娜可以每年来几次上海品美食,疫情后变得不太愿意动了,心态上有了很大的变化,时间就这么多,更愿意把有限的宝贵的时间留给所爱的人,也学会了一个人撑住,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好,秉持着骨子里贪玩的本性,未来的日子里会继续一路折腾,走走停停去感受生命,可能见到书店会绕开,心理还是有莫名的失落和伤感,希望未来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在福州开一家新书店,叫做"早B晚A",白天看书,晚上微醺。   时间轴: 01:01 邢娜和先生姜寻的相识相恋 07:44 邢娜先生姜寻藏书的兴趣爱好 18:43 开独立书店和开大型书店的区别 27:52 在书店直播带货卖书 31:53 书是身外之物,记在心里就够了 34:48 邢娜做美食点评和餐厅推广的感想 38:49 经历疫情后,邢娜对餐厅和个体生活的感受 45:22 畅谈消费主义概念和探讨专业领域 54:40 写美食和做生活方式的门槛 01:05:24邢娜的人生意义
loading
Comments 
Download from Google Play
Download from App 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