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i SEE夢想家
i SEE夢想家
Claim Ownership

i SEE夢想家

Author: HH

Subscribed: 17Played: 40
Share

Description

搞不懂什麼是電動車?元宇宙?AI?半導體?量子電腦?! 社會在走,知識要有!!!
不想成為科技小白,就看『 i SEE夢想家 』,讓您話題跟的上,投資有方向!

每週邀請各領域專家分享電動車/元宇宙/數位醫療/機器人/AI/半導體/量子電腦等最夯科技議題。
本節目由【鴻海集團】製作播出, 讓您掌握科技產業最先端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94 Episodes
Reverse
🚀【夏普再進化|AI驅動的智慧生活】🚀 百年品牌 SHARP,今年在台灣一次推出 67項全新產品,橫跨電視、手機、空調、冰箱、洗衣機、清淨機等六大類別,全面導入 AI智慧應用,讓生活更便利、更安全、更高效。 ✨ 亮點搶先看 ✨ 🔹 AI清淨機:透過手機的GPS定位,自動偵測即將到家就先開機;出門超過範圍自動關閉。 🔹 AI娛樂電視:內建卡拉OK功能,能即時消音,讓你隨時開唱。 🔹 AI手機助理:會議中自動接聽、轉文字、同步行程,像貼身秘書一樣可靠。 🔹 搖搖防護功能:緊急時搖晃手機即可發警報、閃燈並傳送定位,守護安全。 🔹 設計升級:日系極簡外觀+輕薄機身+徠卡鏡頭的夏普AQUOS手機,兼具美感與專業。 💡 自2017年重返台灣,夏普經歷了品牌重塑、引進日本好產品,到如今全面擁抱AI的三階段進化;並堅持「與日本同步、以人為本、半步先行」,持續洞察並回應消費者需求。 🌱 核心技術 – 自動除菌離子 從SARS到COVID,夏普的空氣淨化早已經通過驗證,並擴展到冷氣、冰箱、除濕機、洗衣機等多種家電,目前全球銷售超過 1億台。 🔮 走過113年,夏普始終秉持「創造讓人想模仿的產品」的精神。如今,AI不只是技術,而是貼近生活的全方位守護,實現 All for Life 的品牌承諾。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鴻騰科技日|從跨國併購到車聯網未來藍圖】⚡ 鴻海旗下的鴻騰精密科技 (FIT) 為了電動車大未來,直接前進德國黑森林 🌳,併購了兩家歷史悠久的汽車工業巨頭!目標很明確:成為未來電動車的「電力心臟與神經中樞」⚡️。 ✅ 併購策略:收購德國 Voltaira(車內連接器/電纜)、Auto-Kabel(高壓電力傳輸),補齊電動車 Power Connectivity 一條龍解決方案。 ✅ 文化整合:跨國併購的挑戰不只在技術,更在「文化」! 德國同事下午五點準時下班陪家人、暑假必須放長假是「責任」;而亞洲的我們以吃苦耐勞聞名。成功的秘訣無他,就是「傾聽」🤝,找到一加一大於二的共識。 ✅ 車聯網未來:汽車將成為「四個輪子的電腦」,不只是代步工具,更是 第三生活空間! 想像一下,未來的車不只是交通工具 🚗💨,更是行動辦公室、電影院。上班路途中開會、下班直接續追上一集沒看完的影集,通勤時間將被重新定義! 🚙 電力與算力雙挑戰 隨著自駕、影音與 V2X 車聯網應用增加,算力需求暴漲。鴻騰透過鋁材取代銅材專利,降低重量與能耗,推動高效能電動車發展。 未來需要強大的「算力」與穩定的「電力」,更需要滴水不漏的「資安」,把愛車打造成一座最安心的移動堡壘 🏰。這就是鴻騰正在做的事! 準備好迎接這個不用學開車的時代了嗎?😎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鴻海研究院洪瑜亨博士 榮獲 2025 SEMI 半導體新銳獎】🌟 在今年 SEMICON Taiwan舉辦的半導體論壇上,鴻海研究院半導體所小組長洪瑜亨博士榮獲首屆「半導體新銳獎」,這不僅是對他努力的肯定,更展現了團隊在 奈米光學 與 矽光子 的突破成果! 🔬 奈米光學:想像一下,把複雜又佔空間的相機模組,直接用半導體製程「印」在晶片上,讓人臉辨識元件一口氣縮小2450倍!這不僅讓未來的AR/VR眼鏡、無人機更輕巧,也讓我們離全螢幕手機的夢想更近一步! ⚡ 矽光子:當AI資料中心因為電訊號傳輸塞車時,就需要一條全新的高速公路。矽光子技術就是解答!它用「光」取代「電」來飆速,就像把整座光學實驗室濃縮到一片晶片裡,徹底解決數據傳輸的瓶頸。 洪博士坦言,研究過程如同「開路先鋒」——跨領域溝通、晶片製造門檻高、高速傳輸量測,都是挑戰。但團隊透過「多晶圓計畫」(MPW) 與國際合作,一步步建立完整 SOP,讓後續研究者能加速前進。 他勉勵年輕研究者:「研究就像練武功,基本功要練到非你不可!」唯有持續精進,並保持好奇心與開放心態,才能與世界接軌。從實驗室裡的「練基本功」,到整合產業資源打造出真正的晶片,洪博士的分享讓我們看見台灣科研人員的堅韌與遠見。 🚀 隨著矽光子與奈米光學的進展,未來資料中心、AI 與各類新興科技將因而更高效、更普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25鴻海董辦實習生專訪|財務金融組實習生的收穫】📌 實習生:張敏悅、李麒安、楊東祐、謝亞芸 、陳逸澤 、黃筱喬 今年夏天,鴻海的董辦實習生財務金融組迎來六位優秀實習生,他們在為期兩個月的輪調中,走過 財務、會計、策略投資、經管 四大部門,從不同角度體驗企業運作,也在挑戰中找到成長方向。 🌟 他們的精彩收穫包括: 🔹 張敏悅|北京清華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金融 碩士生 發現財務以外,經管分析同樣充滿挑戰。在經管部門輪調期間,她將數據分析能力應用於企業決策輔助,產出深度分析報告,讓她發現自己新的職涯興趣。 🔹 李麒安|陽明交通大學 資訊管理與財務金融 碩士生 學會「專注自己」,從產業分析看見全局。他在經管3+3部門協助進行產業分析,並與主管交流想法,為部門產出新的市場趨勢洞見,證明新世代的觀點也能帶來價值。 🔹 楊東祐|台灣大學 經濟學系輔數學 用資料科學協助會計數位轉型,並習得簡報心法。他將自己的資料科學專長導入會計部門的數位轉型專案,成功開發一個小型專案,未來有望應用於集團內部,發揮巨大效益。 🔹 謝亞芸 |中央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觀察專才與通才的平衡,體會ESG與財務的緊密連結。她將ESG與財務工作結合,向主管們提出獨特觀點,強調ESG不僅是企業形象,更直接影響公司的稅務與資金成本,展現跨部門思考的能力。 🔹 陳逸澤 |台灣大學 國際企業管理 碩士生 在策略投資中理解投資不只是獲利,更能推動產業。他在開鴻基金的實習中,實際參與了綠能投資案的財務模型建置,精準計算出案子的估值與報酬,並將政策與商業模式考量納入分析,這項實戰成果為他未來在投資領域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 黃筱喬 |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輔泰文 把握國際知名外商交流機會,拓展國際視野。她透過與多家國際知名外商實習生交流,將所學應用於實務觀察中,深入了解鴻海與這些金融巨頭的合作模式,拓寬了自己的國際視野。 💡 這群新世代的實習生,用他們的真實成果,證明了鴻海是一個開放且樂於賦予年輕人發揮空間的舞台。他們不僅為鴻海帶來新的活力,也為自己的未來開創了無限可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鴻海暑期實習|六位年輕夢想家的故事】🌟 實習生:王紹儒、鄭嘉千、潘千謙、謝侑霖、陳天豪、呂昱錡 來自台灣與美國的六位同學,在今夏走進鴻海,度過充實的八週。他們分別來自電機、資工、機械、商管等不同背景,卻因為同樣的科技熱情聚在一起,從電動車的硬體製程到AI的前沿應用,收穫滿滿。 👨‍💻 王紹儒|卡內基美隆大學 電機與電腦工程 專攻嵌入式系統與機器人,嘗試將AI融入低功耗系統。他分享:「最大的收穫,是理解電動車開發嚴謹的流程——從前期規劃、研發,到大量驗證試車,背後需要龐大的資源與時間投入。」 👩‍💻 鄭嘉千|中央大學 電機系 曾設計「智能潛水面鏡」,她發現跨領域合作的挑戰:「商管與理工的簡報風格完全不同,但透過溝通,我們學會欣賞彼此的思維差異。」 👩‍💼 潘千謙|台大國企 → 工業工程研究所 從商管跨足工學院,她說:「課程從車輛原料、六大工藝,到車用軟體安全與專案管理,完整體驗了電動車『從零到有』的過程。」她更期待AI幫助像她這樣的非技術背景人才,更快融入科技產業。 👨‍💻 謝侑霖|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資工所 研究AI與機器學習,他最重視團隊合作:「雖然大家背景相似,但發展方向不同,需要大量溝通與協調。這種真實的teamwork經驗,在學校很難體會。」他提醒:「工程師要善用AI,而不是被取代。」 🤖 陳天豪|台大機械 → UCSD 電機與電腦工程 專攻AI在機器人領域的應用。他說:「我們接手工程師未完成的專案,靠AI幫助理解程式碼,迅速上手。但AI無法取代人因工程,像車門設計、乘客體驗,這些仍需人類的細膩。」 👓 呂昱錡|台師大 資工所 專長電腦視覺與深度學習,正在研究動物行為。他分享:「我們透過VLM(視覺+大型語言模型)做行車軌跡預判,能應對突發狀況,這是我在學校未曾接觸過的前沿技術。」他也對鴻海研究院的AI研究深感興趣。 💡 六位實習生一致認為: • 學校與職場最大的差異,是跨領域合作與實務應用。 • AI正在加速改變世界,但人類在協作、溝通、創意上的價值無可取代。 • 鴻海早已超越「代工」印象,從電動車、機器人,到量子電腦與衛星,正全力布局未來。 👏 這群年輕夢想家,帶著滿滿的收穫,準備踏上下一段旅程。期待他們在未來科技藍圖中,繼續發光發熱!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EP298 鴻海2025 董辦室企業形象組 實習生新知分享 🌟【2025鴻海董辦實習生 企業形象組暑期實習心得篇】🌟 實習生:許天慈、諶予薰、吳宇晴、周潔、陳鼎宇、達珍妮 八週實習,六位來自台灣、美國與哥倫比亞大學的同學走進鴻海,從企業形象、ESG推動 到影音企劃,重新認識這間全球科技公司。 👩‍🎓 許天慈(政大企研所) 曾做過快消品專案,她說:「鴻海是我學習最前沿科技的地方!」,想參與鴻海科技日,讓更多同學看見鴻海的前瞻科技並試乘電動車。 👩‍💻 諶予薰(北科大資工) 第一次實習就挑戰跨域,製作「鴻海氣象台」短影音,發現鴻海的技術累積比想像更深厚。 👩‍🎓 吳宇晴(政大經濟) 對品牌管理有興趣,她說三加三加三策略是最具代表性的溝通素材,但如何突破外界刻板印象,仍是世代的挑戰。 🌎 周潔(哥倫比亞大學數據分析) 最驚喜的是鴻海的輪調制度,從人資到法務都能接觸。與 Janet 一起設計「吸引國際人才」專案,帶來全球視角。 👨‍🎓 陳鼎宇(政大企研所準新生) 用「Before & After」短影音記錄自己從陌生到理解鴻海的過程,他說:「學生能帶來校園視角,幫助企業更貼近年輕世代。」 🇺🇸 達珍妮(清大政治經濟碩士生,美國) 曾以為鴻海只是 iPhone 代工廠,實習後才看見電動車、半導體、AI 的全方位布局,她說:「這段經歷改變了我的刻板印象。」 實習生們還提出「碳足跡行走大挑戰」等 ESG 創意專案,並從發言人 James 身上學到如何在媒體前「精準傳遞訊息」。 ✨ 他們一致認為:鴻海不只是製造,更以創新與永續,重新定義自己。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華航的永續行動與低碳轉型之路 你知道嗎?航空業碳排放占全球約 2%~3%,而其中超過 95% 來自飛機燃油。身為台灣的國際航空公司,華航深知減碳的重要性,這些年一步一步把「永續」化為行動。 ✅ 從節能開始: 早在 2005 年就成立「節油小組」,導入國際標準與數據管理,讓燃油效率長年在亞洲同業保持領先。 ✅ 制度化永續治理: 2014成立永續委員會、2024成立永續發展中心並設永續長。 ✅ 飛得更聰明,從核心開始: 華航持續引進新世代的節能飛機,從根本上減少碳排放。同時,透過數據分析與流程優化,讓每一滴燃油都發揮最大效益! ✅ 旅客一起參與: 📲 推動無紙化、數位化服務。 🥗 推出預選餐、蔬食餐點,減少浪費。 🌱 推廣 ECO TRAVEL 平台,旅客可選擇支持永續航空燃油(SAF)或購買碳額度。 ✅ 創新行動: 自 2022 年起推出「永續示範航班」,整合蔬食、碳抵換、電子化與 SAF,開創台灣先例。2023 年更進一步使用本地 SAF,並將措施推廣至一般航班。 永續的旅程,不是單靠一間航空公司就能完成,而是需要每一位旅客的參與和支持。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來賓:TIRI 協會理事長 郭宗霖 💡 投資人關係(IR)— 企業與資本市場的橋樑 在全球主要資本市場,投資人關係(Investor Relations, IR)早已是專業領域,美國、英國、香港等地都有成熟的 IR 組織。雖然台灣起步較晚,但大型企業早已設置專人負責,因為 IR 直接影響 市值 與 投資人信任。 🔍 IR 的核心目標 • 市值最大化:不只看股價,更關注投資人組成與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 • 優化投資人結構:吸引機構投資人,如挪威主權基金、淡馬錫、巴菲特資金等。 🏛 公司治理與 ESG • ESG 不只有環境(E),還包含社會責任(S)與公司治理(G)。 • 全球評級機構的 ESG 分數,會直接影響投資決策與市值。 • 台灣的公司治理評鑑已行之有年,許多專業投資人會以排名前 35% 作為投資「紅線」。 👥 經營不同投資人 • 法人與專業投資人:除了財報,也重視非財務資訊與 ESG 表現。 • 散戶投資人:可透過媒體、股東會、法說會等多元方式維繫關係。 • 外資:網站與財報必須有最新英文版本,資訊要容易取得。 🤖 AI 與 IR AI 已能協助 IR 團隊快速整理數據、翻譯資料、篩選資訊,提高溝通效率,也讓投資決策更數據化與精準。 🌍 海外與政府關係 特定產業如半導體,甚至需要經營國際政府關係(GR),才能爭取資源與市場機會。 在資訊碎片化、競爭激烈的時代,IR 的關鍵是 精準與主動。 📈 主動提供完整、即時、國際化的財務與非財務資訊 🤝 主動接觸優質投資人,建立長期信任 💬 真誠溝通,才能讓投資人「帶著希望而來」,與企業共同成長。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鴻海奪下IR三大國際獎!AI時代,投資人關係也能不一樣】✨ 近年AI浪潮席捲全球,「算力」成為科技戰略核心。 鴻海在高雄打造的「超級算力中心」,不僅是智慧城市的跳板,更是台灣AI產業升級的重要里程碑。 而在企業治理與溝通上,鴻海同樣展現領先視野! 在《IR IMPACT AWARDS》中勇奪: 🏆 最佳企業 – 科技業 🏆 最佳科技應用(含AI) 🏆 最佳投資人關係人員 三大殊榮! 本次影片專訪鴻海科技集團 投資人關係部經理 黃奕誠,分享如何用 AI工具、產業資料與永續觀測,重新定義 IR 角色,讓資訊更透明、與超過110萬股東建立更深的連結。 ☑ 疫情期間推出「股東福利卡」,整合本地商家,實現產業共榮 ☑ AI分析輿情與股東問題,打造更有溫度的回應機制 ☑ 董事長親自參與法說與股東會,落實溝通與永續經營精神 從AI到ESG,從數據到信任,鴻海 IR 團隊正站在企業與投資人之間,搭建一座堅實的橋梁。 🔗 點擊觀看影片,看鴻海如何用科技語言說好「信任的故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從古典到搖滾,凃老師的音樂之路 1985年投身幕後編曲,1995年晉升音樂製作人,加入幻眼樂團,與薛岳、齊秦、庾澄慶等搖滾傳奇合作,從編曲《讓我一次愛個夠》到參與《天使與狼》演唱會,製作唱片到現場演出無所不包。見證流行音樂產業的每一環節。 🧠 AI加入音樂創作?親身試驗《聽海》新旋律 在AI面向普世初試啼聲之時,凃老師將自己的《聽海》歌詞餵給AI創作旋律,雖未超越原作,但證實AI已有可觀潛力。他強調:「AI還無法理解歌手的聲音特質,而這正是人類的優勢。」 ⚙️ 韓國模式+台灣創新=HYT練習生學院 在參考過韓國練習生制度後,凃惠源深知應該產出不同於韓圈的娛樂產出模式,必須做出屬於台灣的模板才能創新。而人類的歌聲由肌肉(聲帶)產出,凃惠源導入類奧運的《運動科學》概念,在台灣設立結合AI的練習學院。從音準、音量到表情、肢體,藉由AI即時精萃,量化出學習曲線,追蹤數值,加深加快學員進步幅度。 🧬 AI+營養管理,育成系統升級 不只音樂能力,還結合營養、體態管理。透過AI分析體感、肢體與訓練表現,打造全方位的「藝人養成模擬器」。 🌐 未來趨勢:AI作曲與歌手上場,可能還有人格權? AI歌手未來若被賦予人格權,將挑戰現有音樂觀賞邏輯。而軟硬體整合、燈光舞美同步也已成為演唱會標配,AI演出無縫接軌正逐漸實現。 😄 總結:蜜月期中的希望與警覺 凃老師形容現在是AI音樂的「蜜月期」:令人興奮、充滿機會,也潛藏風險。人類唯有發掘創意與情感的深度,才能在AI時代中保有獨特光芒。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FoxBrain 崛起!鴻海自研第一版具推理能力的繁體中文大型語言模型,打造台灣 AI 新世代】 🧠 博士級 AI 助理正在你我身邊 未來每個人都可能擁有一位甚至多位博士等級的虛擬助理!這些 AI 不只會回答問題,還能自行拆解問題、推理分析、整合出精準答案。 🔐 為什麼鴻海要打造自己的 AI 大型語言模型? ☑️ 擁有大量高度機密的研發專案與製造 know-how ☑️ 市面上的模型需上雲端,可能外洩企業機密 ☑️ 只有「自研、自訓、本地部署」才能確保商業資訊安全 🏗️ 團隊全力打造最懂台灣的AI 📦 使用繁體中文資料做持續訓練 📊 資料搜集→清理→訓練 →後訓練,步步紮實 💡 FoxBrain 能自行判斷問題難度,避免 overthinking,更快給出正確答案! 🔍 下一步:多模態模型+智慧平台應用 📌 智慧製造(Smart Manufacturing) 📌 智慧電動車(Smart EV) 📌 智慧城市(Smart City) FoxBrain 將成為三大平台核心智慧引擎,並協助機器人與人自然互動,提升整體作業效率。 🎯 你是主角,AI 是你的博士助教 未來,不是 AI 取代你,而是你領導 AI。 讓 AI 幫你處理瑣事,你專注決策與創新,成為真正的 AI 導師級人才!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Tokens In, Tokens Out:鴻海啟動智慧製造未來式! 🔹 在生成式AI時代,溝通的最小單位叫做 Token。從我們說出的每一句話,到工廠裡每一項數據,AI都是靠著這些Token理解世界、做出回應。就像 NVIDIA 創辦人黃仁勳說的:「AI’s inputs and outputs are tokens.」 今年在GTC,鴻海展示了全方位的生成式AI解決方案——從自研大語言模型 FoxBrain、高效能AI伺服器 GB300,到應用在 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智慧城市 的「Agentic AI Workflow」架構,鴻海正在實現AI與產業升級的深度融合。 🏭 工廠升級不再只是夢想 在智慧製造上,鴻海透過 Agentic AI 將資深技師的經驗數位化,打造「數位老師傅」,幫助處理高達80%的基礎常見問題,也讓注塑成型機調參時間縮短30%到50%、生產週期也降低7%到22%,讓每一條產線都更高效、更智慧。 🤖 AI,不只是會回答問題,更會理解上下文、主動協作。 AI 不只做出反應,更能與其他 AI 協同合作、建立工作流程。當工廠產線出現異常,它能即時診斷、提出建議,甚至自主下達指令——這就是邁向「數位廠長」的下一步! 🌐 虛實融合,打造數位孿生 在高雄電動巴士工廠,鴻海使用 NVIDIA Omniverse 模擬組裝工序,將最佳化後的流程直接應用至真實生產線,打造「一比一」虛實整合的工廠。這樣的技術,也被應用在智慧城市道路安全、數位健康醫療孿生的場景中。 🔐 數據安全也升級 每筆數據經「token 化」後處理,即使外洩也無法輕易解讀,保障客戶的資料安全與隱私。 未來,鴻海將把這套「超級大腦」系統從自家工廠延伸至全球合作夥伴,協助更多產業迎向數位轉型,打造更聰明、更安全的世界。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今年的投資市場,一切看川普?!】📉📈 最近市場被戲稱「川普投顧」掌控,基本面、技術面都不管用了,只要他在 Truth Social 上一發文喊進場,股市就跟著暴漲。4月甚至出現「經濟數據正常、股市卻狂跌」的戲劇性行情,幾乎是他一人之力打造出人造熊市。後來也因為他的政策調整,造成另外一波人造牛市。 💡下半年怎麼看?重點在這裡: 🔻 消費性電子(B2C)難做: 手機、PC等消費產品受關稅影響,加上上半年提前拉貨,下半年恐怕「旺季不旺」。 🚀 企業端(B2B)AI投資持續火熱: NVIDIA 推出的 GB200/GB300 AI伺服器、以及CSP 針對特定應用訂製的 ASIC,都可以大幅降低算力成本,讓雲端服務業者願意繼續砸錢升級。 🎨 AI 應用滲透日常生活: 「吉卜力風格生成圖」爆紅,讓長輩也開始嘗試AI,引發大眾新一波興趣。但這也導致AI平台算力需求飆升,OpenAI開始限額使用。 🔥 新創火力全開: AI新創Perplexity剛募得5億美元、估值破百億;Anthropic的Claude模型則被Amazon、Google工程師廣泛用來寫程式。 🏭 台積電仍具競爭力: 雖然美國廠投資引發毛利率疑慮,台幣升值也壓力不小,但台積電在製程上仍領先三星與Intel至少一個世代,地位穩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台灣在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社會面臨一個愈來愈嚴峻的挑戰:護理人力的短缺。護理人力供給不增反減,對醫療體系造成重大壓力。這正是鴻海投入「智慧護理協作機器人」研發的初衷。 👩‍⚕️👨‍⚕️ 護理師的專業與人性,無法取代 護理師每天處理餵食、移動協助、病患關懷、藥物與檢體運送等繁瑣任務,還要觀察病況、做出臨床判斷。這份專業與人性溫度無可取代,但例行與重複性工作,機器人可以幫得上忙。 🤖 鴻海的解方:Nurabot 護理機器人 鴻海設計的 Nurabot,現已於台中榮總實地試驗中,將負責藥物與檢體運送、環境導覽、衛教影片播放等任務。它可直接從醫院資訊系統接收指令、自動執行任務,不需人工啟動,大幅減輕護理師與勤務人員的負擔。 🛠️ 數位孿生先導入,部署更順利 在實際上線前,鴻海透過NVIDIA Omniverse™ 架構下的Isaac Sim™ 建立虛擬醫院環境,模擬一切可能的情境與風險,為未來快速擴散部署鋪路。 ❤️ 人機互動,始終「起於人性,終於人性」 即使是播放衛教影片這樣的任務,Nurabot 也不是主角。影片開始與結束都由護理師引導與補充,確保病患理解,也保留現場的人性溫度。 🚑 Nurabot的願景不止於醫院 未來 Nurabot 也將邁入居家照護領域,支援陪伴、安全監控、協助照護長者等功能。面對快速高齡化社會,居家型護理機器人與人力協作,勢在必行。 未來機器人不是要取代誰,而是與人攜手,讓每一分護理資源都更有價值。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川普關稅開打!台灣該怎麼穩住自己? 🔔 川普關稅一出,全球按下暫停鍵! 4/2「解放日」後,不管是科技還是傳統產業,新投資幾乎全面停擺。 40%以上的稅率,根本讓生意變得超級難做。 🎯 三大目標產業:鋼鐵、汽車、半導體! 尤其是半導體,台積電成了世界不可缺的一環! 美中對抗升級,科技戰不停打,卻也意外讓台灣電子業在2024年創下歷史新高 🧠 現在是「神仙打架、小鬼自保」的時代 台灣要怎麼辦? ✅ 守住技術核心 ✅ 靈活應變,不搶出頭 ✅ 帶動傳統產業升級,擴大智慧製造版圖! 💪 世界局勢變幻莫測,但只要穩住腳步、加速轉型, 🌟 台灣一定可以站得更穩、走得更遠! 歡迎收聽財經專欄作家林宏文分享的全球半導體關稅供應鏈策略。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在邁向永續未來的道路上,科技創新扮演著關鍵角色。企業正積極探索如何結合人工智慧(AI)與實體世界,以實現零碳排放並提升能源效率,進而推動社會轉型。 循環經濟理念強調「以更少的資源達成更多」,涵蓋三大領域: 1. 產品循環:採用可持續材料。 2. 循環商業模式:透過延長產品使用周期,減少碳足跡,降低浪費。 3. 賦能單一性:運用軟體技術,如預測性維護,優化設備運作,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然而,不同行業對新技術的接受程度各異。無論企業的數位化程度如何,開始試點計畫都是邁向轉型的第一步。AI作為「遊戲改變者」,在石化、製藥等產業中,若能安全、可靠地應用,將帶來深遠影響。企業若能善用AI與循環經濟策略,不僅能實現永續目標,還能在全球競爭中脫穎而出。歡迎收聽台灣西門子公司數位工業總經理 Christine Herbst-Kubitz分享的人工智慧與永續發展的未來趨勢。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車載娛樂新時代:AI的秘密武器! 🎶 近年來,車載娛樂系統大進化!從過去一台車只有 6-8 顆喇叭,到現在起步就是16顆以上,打造劇院級的環繞音效。聲音,不只是娛樂,更成了人車互動的橋樑。 現在很多車廠都搭載AI語音助手,開車時只要說一聲,就能直接叫出地圖導航,安全又方便。但開車環境常常充滿各種噪音,讓準確收音變得困難。這時,AI就像「Photoshop摳圖」一樣,把人聲從一堆雜音中精準摳出來,讓對話清楚又自然。 不只如此,AI還能根據聲音的特徵,自動調整體驗。比如,小朋友說「我要看變形金剛」,AI會聰明地推卡通版,而不是推薦暴力版電影,讓內容更貼心安全。 真正厲害的AI,是讓用戶不知不覺中,享受最完美的體驗:不用自己調音量、找內容,或者手動降噪,一切默默幫你搞定!未來汽車的發展,AI正悄悄改變一切,歡迎收聽Xperi集團副總裁暨大中華區總經理郎正武分享的車載娛樂發展趨勢。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NPU時代來臨,AI計算進入新階段! CPU誕生至今已有50多年,最初是為邏輯運算設計;GPU則起源於影像處理,至今約20多年。如今AI崛起,GPU雖暫時成為運算主力,但它並非為AI而生。AI專屬晶片 NPU(神經網路處理器) 正是技術演進的下一步,就像錄音帶進化到MP3一樣,NPU的效能與效率遠超GPU,更適合AI運算。 🔹 CPU vs GPU vs NPU CPU像坦克車,能夠強力計算;GPU像卡車,適合大量圖形運算;NPU則像是城市中的小客車,為AI量身打造,運行更省電、更高效!未來AI發展進入 推論階段,NPU與ASIC晶片將逐步取代高功耗的GPU,推動AI技術普及。 🔹 DeepSeek 引爆 AI 震盪! DeepSeek 透過開源與極致優化,讓AI發展快速進入 訓練 → 推論 → 模型縮小 三階段,開啟AI技術新紀元。蒸餾、量化、剪枝 等技術讓AI模型更小、更高效,讓端側AI應用百花齊放! AI時代正進入變革時刻,新的技術、新的市場格局正在誕生,歡迎收聽耐能智慧創辦人暨執行長劉峻誠博士分享的AI晶片發展趨勢。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停電不用慌,全戶型不斷電系統來解決! ⚡🏠 現在停電半小時、一小時都很常見,但影響可不小——冰箱裡的食物壞掉、小型公司沒Wi-Fi、電腦不能用,生意就停擺!😱 家裡有長輩、小孩,突然斷電也會讓他們驚慌失措。 全戶型不斷電系統 💡 一台主機 + 1.5度電的電池,能提供1,800瓦以內的電力,維持90-120分鐘。如果想要更長時間供電,可加裝第二顆電池,延長至180-240分鐘!這樣,冰箱、Wi-Fi、電視等關鍵設備都能持續運作,生活不受影響。 🏢 大樓發電機的隱藏風險 現在新大樓多有ATS電源自動切換開關,但發電機啟動需3-5秒,這時候家裡已經跳電,瞬間電波可能損壞電器,尤其是電視!😨 使用不斷電系統,停電、復電完全無感,確保家電安全。 🔋不斷電系統發展趨勢 未來,電池備援電力模組BBU將與建商合作,打造家用不斷電系統,甚至純音響專用的不斷電系統,滿足市場需求!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衛星的姿態控制,傳統上需使用多顆單軸馬達分別對應到衛星的X、Y、Z軸,而現在的球型馬達技術,透過磁場變化旋轉球體,能同時產生多軸扭力,使衛星體積更小、重量更輕、耗電更低,提升效率與可靠性。✨ 🔹 衛星產業四大趨勢: 1️衛星越來越大:從30公斤的微衛星,到SpaceX Starlink的V2 mini(約600公斤),甚至V2(約1.2噸)。 2️衛星發射數量激增:低軌道衛星群時代來臨。 3️火箭發射成本下降:商業航太競爭白熱化。 4️太空探索:未來將邁向月球、火星! 💡 鴻海的關鍵角色 衛星製造過去仰賴手工,週期長、成本高。鴻海透過量產思維與設計導向製造,將工期從3-5年縮短至3-5週,讓衛星生產進入商業級規模,推動航太產業變革! 🌟 精彩內容請鎖定i SEE夢想家 i SEE夢想家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isee997 i SEE夢想家官網 : https://www.iseedreamer.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