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小医生茶话间
小医生茶话间
Claim Ownership

小医生茶话间

Author: 放射科小笼包

Subscribed: 0Played: 0
Share

Description

主播小笼包是一名阅片无数的放射科医生,在工作时会遇到或有趣、或感慨的病例,结合社会热点,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向非医学专业听友分享一点医学知识,守护您的健康,助您长命百岁~


12 Episodes
Reverse
       很多我们喜欢在夏天享用的美食,比如生腌、鱼生、小龙虾等等,都有可能让我们感染上寄生虫病。既往的刻板印象可能寄生虫病只见于贫穷、落后、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寄生虫病发病率确实跟所在地区的卫生条件、生活习惯有一定关系,但实际上,居住在发达地区也是有可能感染寄生虫的,城市里的小伙伴也不能完全掉以轻心哦。00:28  许多夏日美食都可能引发寄生虫病,侵害人体组织器官02:30   蛔虫病——当心半夜蛔虫从屁屁爬出哦08:06   绦虫病&囊虫病——小肠里居然可以住下这么长的虫子15:10   肺吸虫——中原地区寄生虫病的罪魁祸首,小龙虾里居然也有它!21:14   生吃三文鱼(深海鱼)会不会得寄生虫病?23:00   “可生食鸡蛋”是不是智商税?24:25   血吸虫——折磨人类两千多年的害人精26:37   肝包虫——让外科医生头疼的良性病29:05   各种寄生虫的诊治方法
        外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解决了众多996打工人的一日三餐,但长期食用重油重盐的外卖不仅会对身体造成慢性影响,少数情况还可能引起急性食物中毒。有条件的话,急诊医师鼓励大家尽量自己烧菜,同时注意选用新鲜食材。00:38  病例分享03:38  “亚硝酸盐”从何而来?08:14  中毒的原因10:53  典型中毒症状——变“蓝精灵”15:04  治疗方式18:26  确诊方式20:43  预防手段
       “立秋胡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 ” 天气渐冷,柿子、山楂、黑枣等秋冬水果上市,除了直接享用外,还可以做成柿饼、糖葫芦等零食。虽然它们味美又富含维生素,但大家在享用时可不要贪嘴哦~为什么呢?且听小笼包和雪儿跟大家娓娓道来~00:40 病例分享03:10 什么是“胃石症”?05:00“胃石症”形成原因09:05 避免同时进食柿子和高蛋白食物09:55“胃石症”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需要影像学检查12:45“胃石症”如何治疗?
      秋高气爽,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又到了一年一度最适合旅行的季节啦!想约上亲爱的你,一起去欣赏祖国的大美山河!01:05 十月中下旬,去川西走走吧04:45 高反的发生原因、主要症状及影响因素06:57 高原病有急、慢性之分11:41 注意鉴别高反与感冒、低血糖、晕车13:42 小本本快记下——应对高反的使用贴士17:11 初入高原尽量避免服用助眠药17:48 肥宅快乐水有效缓解高反19:52 醉氧——缺氧,有来——有往
        随着各行各业内卷风气愈演愈烈,当代青年面对生活产生了浓浓的无力感,于是衍生出“早C(coffe)晚A(alcohol)族”,一部分青年选择借助酒精暂时眼前的苟且。然而,亚健康的他们动辄生病,需要服用各类药物。那么,该如何找准服药时机,既能小酌怡情,又能逃过头孢配酒的死亡套餐呢?00:59 早C晚A的生活方式兴起01:30 喝了头孢,但有推不掉的酒局怎么办?03:43 头孢配酒产生“双硫仑样反应”07:45 喝药之后喝酒,5min-1h内产生反应08:34 警惕食物中的酒精11:12 部分头孢不与酒精产生反应12:30 乙醇摄入量呈正比15:17 反应严重程度存在个体差异16:42 饮酒后2天内避免吃药,服用头孢后3-5天内避免饮酒21:38 红酒无软化血管功效22:33 出现反应后如何应对?25:06 其它药物与酒精产生的不良反应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正值盛夏,京津冀地区持续高温,连续多日达40°以上,急诊科因中暑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中暑”大家都了解,但新闻里所说的“热射病”是什么?跟“中暑”是什么关系?又该如何防治呢?01:17 夏日极具浪漫色彩03:00 北京出现热射病死亡病例04:00 什么是热射病?06:00 热射病发生机制?09:27 如何判断自己中暑严重到热射病的程度?11:20 热射病死亡率高达80%12:49 中暑后不建议大量饮水或喂水14:36 快速降温方式18:18 预防最重要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随着天气回暖,减肥——这一课题也要重启啦!人人都说减肥要“管住嘴,迈开腿”,但具体方法有哪些呢?效果如何?又有哪些潜在健康风险呢?一起聊聊吧~00:01:39   哪些人真正需要减肥?00:05:06   “超模”的”节食动机与经历00:10:58    过度节食可能引发“进食障碍”00:17:00    过度节食可能引发“营养不良型脂肪肝”00:19:13    浅谈两种减肥药00:29:37    “代餐”是不是智商税?00:33:06     “蛔虫减肥法”不可取!00:34:07     长期催吐可能导致“胃食管反流症”00:35:24     运动减肥要适量00:36:14     跳舞减肥可行吗?00:39:26     跑步游泳,上天入海00:42:25     新兴“贴墙蹲坐法”00:43:35     中医减肥法00:46:09     舞蹈生快速祛水肿利器——保鲜膜、暴汗裤00:47:19     抽脂术与胃切除术00:50:09     自己的身材自己定义
        2022年10月29日晚,首尔梨泰院发生严重踩踏事故,截至目前151位 人员遇难 ,令人痛惜。踩踏事故中最危险的情况莫过于窒息,当我们身处拥挤的人群,如何保护自己才能最大限度地将伤害降到最低?类比此类事故,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该应用什么医学知识帮助我们化解危机?00:50  令人痛心疾首的"踩踏事故"03:15  最大致死原因不是“暴力外伤”,而是“窒息”04:16  如若身处现场,如何尽可能自保?11:50  日常生活中最易引起窒息的情况 ——气道异物17:05  简述“海姆立克急救法”23:22  学会了“气道异物”急救,那如何处理“食管异物”?
       居家隔离中的美少女、美少年们,有没有跟着刘畊宏、炎亚纶老师动起来呢?适度运动身心舒畅,但每个人基础和耐受情况不同,运动强度因人而异哦,这期小笼包跟大家唠唠过度运动的危害~00:55  有些锅刘畊宏大可不必背01:50   过度运动的优点知多少02:02   病例1:来查乳腺的大哥03:41   注意指过度运动哦,适度运动有益身心03:57   极限运动所致暴力损伤05:06   进行极限运动前的小建议06:04   篮球少年毁容07:28   保护我方“半月板”07:57   过度运动可能降低免疫力09:31   过度运动可能引发内分泌失调09:54   适度运动心情舒畅,过度运动适得其反11:55   过度运动损害心肺13:00   过度运动可能导致贫血13:55   过度运动可能影像生殖功能14:32   Help!横纹肌溶解症17:30   生命在于静止吗?
      随着科技的发展,“拍片”逐渐成为疾病诊断过程中的重要步骤。无论是在常规体检,还是大小疾病的诊断、治疗评估中,大家难免需要去放射科做影像检查,那么除了一张密密麻麻写满注意事项的检查告知单,检查前我们该做哪些准备?检查中、检查后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本期是充满趣味又超级实用的一期哦,来听听小笼包医生教您“拍片”时尚吧~01:33  要去医院“拍片”,如何避免穿搭踩雷?10:55  检查前还需要做哪些准备?16:48  哪些人不适合做X线/CT/MR检查?20:00  检查中或检查后可能出现哪些不适?哪些需要警觉?24:03  浅谈辐射防护【补充知识】1.近十年来三甲医院的心脏支架基本都不影响MR检查。2.目前仅个别型号的心脏起搏器可进入MR室,扫描前、后均需心内/外科医生、厂家一起到场调试。3.对比剂过敏反应大多发生在检查后1小时内,以下表现需及时告知医务人员:轻度:瘙痒、皮疹、发汗、苍白、潮红、恶心、呕吐、味觉改变、咳嗽、鼻塞、头痛、头晕、颜面肿胀、发热、寒战、不自主震颤;中度:心动过速或过缓、高血压、轻度低血压、支气管痉挛、哮鸣、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全身或弥漫皮疹;重度:严重低血压、严重心律失常、心肺骤停、重度或进展性喉头水肿、惊厥、意识丧失。4.高压电站产生的辐射属于电磁辐射,关于其是否有害人体健康,目前存在争议。5.单次牙片、胸片辐射剂量微弱,成人近乎无碍,小儿尽量避免短期内多次照射。
       随着行业逐渐内卷、社会压力日益增大,情绪病高发,不想活在emo中,遇到心理问题我们该如何做?听小笼包医生唠唠嗑,向你分享正确的求助之路~00:25 病例分享:ICU里的昏迷学霸02:44 “自杀率”调查03:49 抑郁不是“精英病”05:45 “精神病”、“神经病”,傻傻分不清楚07:27 医院也能做心理咨询?“心理科”了解一下07:35 抑郁、焦虑、强迫、进食障碍都是什么?13:16 不只是emo,还会有躯体化症状14:24 不能自我诊断,需要专业检查确诊19:04 确诊情绪病,如何自救?19:16 确诊情绪病, 家人朋友应该注意什么?24:43 结束语
     当”内卷”成为一种校园/职场风向,生活在“996”制度下的年轻人,该如何避免猝死?如何做到及时接收、识别身体发出的警报呢? 来听小笼包医生聊聊吧~00:45  “猝死高发”是真相还是假象?02:15  死神偏爱哪些人群?04:45  每年的常规体检足够吗?13:27  学会CPR,学会使用AED的重要性14:27  如何预防“猝死”?
Comments 
Download from Google Play
Download from App 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