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爺奶自有爺奶福

爺奶自有爺奶福
Author: 琪鈞&宜柔
Subscribed: 0Played: 0Subscribe
Share
© 琪鈞&宜柔
Description
「爺奶自有爺奶福」是專注於長者照顧與促進所有人健康的 Podcast,由資深長照社區職能治療師主持~
節目內容涵蓋長照疑難雜症、照顧技巧、家屬心情、復能經驗與專業觀點,深入探討長者照護現場的真實故事與挑戰。
以輕鬆親切的語調討論艱深沉重的內容,陪伴聽眾關心家中長輩的健康與生活品質,並分享實用的照顧建議與知識。無論你是長照工作者、家屬,或是關心高齡議題的朋友,都能在這個頻道找到支持與啟發。
我們是穿梭在你我家中的職能治療師,想陪你伴著爺奶們健康變老,也要提醒大家忙碌之餘更要記得「爺奶自有爺奶福」啊!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3 Episodes
Reverse
長照3.0喊出「積極復能」,但真能落實嗎? 為什麼許多治療師寧願跑外送,也不願投入復能? 這集《治療師的社區筆記》,宜柔與 #職能治療師全聯會 長照委員、執行長 彭紹宇, 帶你拆解復能困境與可能: 🌟 復健 vs. 復能:從醫療到生活的根本差異 🌟 政策亂象:一年做100多次的「復能」 🌟 治療師難題:證照門檻高,跑外送賺更快? 🌟 成功案例:洗腎阿公重拾動力、自閉症孩子重新生活化 🌟 科技思考:AI、穿戴裝置進入復能,效率與人味如何平衡? 這不是只有專業人的討論,更攸關你我家人的未來。 👉 聽完,你會重新思考:長照政策應該怎麼走? 🎬 必聽片段 00:18|什麼是「復能」?讓長輩能自己倒一杯茶的轉變 02:58|政策濫用?一年做100多次復能 05:15|為何新生代治療師寧願跑外送?真實門檻大公開 07:50|居家復能:洗腎阿公從無力到笑著參與 10:00|挑戰案例:自閉症孩子從打人到能自己洗碗 13:13|AI與穿戴裝置進長照,效率與溫度的拉鋸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6txduv000c01ur1d7y0w0a/comments 聽完有什麼疑惑嗎? 歡迎到留言區,或私訊我們的粉專告訴我們哦! ➡️大心官網 ➡️大心FB ➡️大心IG ➡️居家復能 - 樂齡健康促進課程申請 ➡️出鍋趣 - 醫療團隊設計的樂齡桌遊 ➡️新手帶領認知團體全攻略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長照3.0即將分階段上路,你是不是還搞不清楚今年到底會改什麼、對家屬、長輩、從業人員有什麼影響? 🚨長照3.0分!你一定要知道:照顧者、從業人員必看 📍2025/9起四大改動 1️⃣ 外籍看護家庭可申請日照3成額度 👵👴 2️⃣ 營養師給付 $1,500 💪 3️⃣ 日照交通補助 $115 🚌 4️⃣ 居家喘息放寬,公園也能去 🌳 📍2026/1亮點 ✅ 全年齡失智+急性後期患者(中風、骨折、心衰竭等)也能用長照! ✅ PAC照護需專業認證,服務更安心 🩺 必聽片段02:03 外籍看護家庭可部分使用日照03:39 營養師費用提升03:16 交通接送補助調整06:15 居家喘息服務範圍擴大07:45 PAC患者也能用長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reurl.cc/axxrVQ 聽完有什麼疑惑嗎? 歡迎到留言區,或私訊我們的粉專告訴我們哦! ➡️大心官網 ➡️大心FB ➡️大心IG ➡️居家復能 - 樂齡健康促進課程申請 ➡️出鍋趣 - 醫療團隊設計的樂齡桌遊 ➡️新手帶領認知團體全攻略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你以為肌少症是老年人專利? 🔹現代人生活忙碌、活動量少,即使2.30歲的你也可能中招! 本集職能治療師告訴你,如何從日常生活中就能偷偷練肌力,遠離無力人生。無論你是上班族、宅在家,還是長輩,都能從刷牙、追劇、爬樓梯這些小習慣開始,不必另找時間、不必進健身房,把保護肌肉變成生活的一部分。影片中還會告訴你怎麼吃對蛋白質、如何培養興趣讓每天更有動力。 ✨這是每個人的肌肉必修課 這一集,預防、修復、維持,零門檻實用方法你一次學會 想讓身體更有力,筋骨不早衰? 馬上點開影片,跟著職能治療師,從今天起輕鬆遠離肌少症,找回屬於你的活力人生! 本集時間軸: 00:31 談「肌少症」不是老人專利,20幾歲年輕人也有風險。 03:21 如何把訓練融入日常生活,不需要額外花費時間。 04:44 示範「刷牙時墊腳尖」來偷偷訓練小腿肌肉,簡單易做。 06:32 在追劇時,用毛巾扭動練習,強化手部、前臂抓握力。 08:02 鼓勵「爬樓梯代替搭電梯」,強化大腿,有助關節健康。 11:55 詳細講解蛋白質攝取量需求,計算方式與舉例。 16:56 分享「培養多元化的興趣」以維持動力、遠離肌少症。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y6txduv000c01ur1d7y0w0a/comments 聽完有什麼疑惑嗎? 歡迎到留言區,或私訊我們的粉專告訴我們哦! ➡️大心官網 ➡️大心FB ➡️大心IG ➡️居家復能 - 樂齡健康促進課程申請 ➡️出鍋趣 - 醫療團隊設計的樂齡桌遊 ➡️新手帶領認知團體全攻略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小孩會暴牙怎麼可能跟用嘴巴呼吸有關!? 🔹常用口呼吸的小朋友為何會睡不好,黑眼圈好重? 🔹扁桃腺反覆腫大竟然也有可能跟口呼吸有關😮 小朋友用口呼吸會有很多潛在的不良影響,是會悄悄改變孩子外貌與健康的慢性殺手! 這集治療師們深入解析孩子長期用嘴巴呼吸可能導致的三大影響 並分享三種每天都能輕鬆做到的鼻呼吸訓練法 幫助孩子逆轉口腔肌肉發展的危機! ✨這是每個家庭都必修的「呼吸」課! 看完這集,你會發現原來這麼多身體訊號,其實早就藏在孩子的呼吸裡了。 本集時間軸: 00:00 兒童用口呼吸可能造成的影響 02:14 口呼吸影響三階段 05:24 口呼吸的共病關係 08:26 日常生活三個肌肉訓練 聽完有什麼疑惑嗎? 歡迎到留言區,或私訊我們的粉專告訴我們哦! ➡️大心官網 ➡️大心FB ➡️大心IG ➡️居家復能 - 樂齡健康促進課程申請 ➡️出鍋趣 - 醫療團隊設計的樂齡桌遊 ➡️新手帶領認知團體全攻略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買了號稱人體工學的坐墊,用了卻越坐越不舒服? 🔹市面上坐墊種類琳瑯滿目,價格從百元到數千元都有,到底該怎麼選才不會踩雷? 🔹坐墊功能性十足,不過買回家長輩坐了5分鐘就把坐墊抽掉? 身為每天接觸各種坐姿問題的職能治療師,我們親自實測市面上4款熱門坐墊,用專業角度告訴你哪些是真正適合你的舒適救星! 📋 評比指標: 🔹矯正性 🔹舒適性 🔹透氣性 💡 治療師專業提醒: 腰椎、身材、性別等等也是考量坐墊是否適合的重要因素,建議大家在挑選前可以先請治療師協助評估您或者家中長輩情況,再決定要購買哪一種喔~~ 聽完有什麼疑惑嗎? 歡迎到留言區,或私訊我們的粉專告訴我們哦! ➡️大心官網 ➡️大心FB ➡️大心IG ➡️居家復能 - 樂齡健康促進課程申請 ➡️出鍋趣 - 醫療團隊設計的樂齡桌遊 ➡️新手帶領認知團體全攻略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本集金句: 「照顧本身是個專業,讓專業的來做,不一定比較差。」 「24孝除了照顧者須放下,被照顧者也需放下。」 「知道所有的選擇再做決定,只有一種選擇是被迫。」 近期熱門台劇《忘了我記得》你看了嗎? 劇情在網路上引起廣泛的討論,裡面探討了許多議題 🔹家庭照顧與工作事業拉扯 🔹放棄急救同意書 🔹是否要送長輩去安養院 還有很多很多其他的議題.... 台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很高興這些議題透過影集被大家廣泛討論! 一起來聽聽兩位治療師對於劇情的點評與網路爭議回應 看影集時已經哭了好多遍,聽這集又哭了一遍 希望有遇到一樣議題的照顧者 可以知道如何善用社會資源,並被身邊的人溫柔接住❤️ ✨除了考量被照顧者的生活,也邀請大家思考,照顧者的你想過怎樣的生活? ※會有小部分劇情暴雷,收聽時請自行斟酌 本集時間軸: 00:00 開場 01:15 簡介影集背景故事內容 05:47 是否要送安養院的挑戰 06:55 失智據點及日照中心適應 11:17 對於照顧者別一直給建議 16:57 網路爭議分析與回應 聽完有什麼疑惑嗎? 歡迎到留言區,或私訊我們的粉專告訴我們哦! ➡️大心官網 ➡️大心FB ➡️大心IG ➡️居家復能 - 樂齡健康促進課程申請 ➡️出鍋趣 - 醫療團隊設計的樂齡桌遊 ➡️新手帶領認知團體全攻略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面對失智症長輩突如其來的情緒波動、重複行為、誤認人事物或夜間遊走,許多家屬常感到手足無措。 這不只是照顧技巧的問題,更是一個需要理解與耐心的陪伴場景。 本影片將帶您深入了解: 🔹失智症精神行為症狀的基礎分類 🔹實用的症狀應對策略與溝通技巧 🔹如何創造安全舒適的互動環境 🔹照顧者的情緒調適與自我照護 希望我們提供的建議與案例經驗分享,讓您能學會用愛與智慧,陪伴長輩走過這段人生路程。 每一個行為背後都有它的語言,讓我們一起學會聆聽。 因為理解,所以溫柔。因為準備,所以從容❤️ 回應長輩同理心三部曲: 1️⃣重點摘要他說的客觀事實 2️⃣確認需求 3️⃣互相討論對這個需求的處理方法 00:00 開場 00:41 失智症長輩的精神行為處理 04:22 三方法面對長輩精神行為 05:04 第一步 - 不承認也不否認 06:53 第二步 - 同理心說法三部曲 10:44 如何面對長輩說:「你也沒辦法幫我解決...」 11:52 第三步 - 轉移注意力 15:22 如何面對自己與長輩的情緒 18:50 總複習+更多舉例! 聽完有什麼想更了解的嗎? 歡迎到留言區,或私訊我們的粉專告訴我們哦! ➡️大心官網 ➡️大心FB ➡️大心IG ➡️居家復能 - 樂齡健康促進課程申請 ➡️出鍋趣 - 醫療團隊設計的樂齡桌遊 ➡️新手帶領認知團體全攻略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快來看看你中了幾個「姿勢陷阱」! ✅ 翹腳左右交換就不會骨盆歪掉? ✅ 半躺半坐身體受重最大的地方是? ✅ 喜歡側躺在沙發上或者側撐頭? ✅ 睡覺時總是同一個姿勢? ✅ 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不動? 如果你常做3個以上,那你絕對需要聽這集節目! 🔹身體為何總是坐「舒服但不健康的姿勢」? 🔹學會識別身體發出的警訊 🔹掌握簡單易行的改善方法 從調整日常姿勢開始,讓你的身體重新找回平衡!準備好和不良姿勢漸行漸遠了嗎? 本集時間軸: 00:00 開場 01:55 最壞的姿勢是不動的姿勢 05:16 翹腳對身體的影響 10:52 不分年齡層的駝背問題 12:10 饋咖+翹咖有甚麼影響? 16:57 沙發上最常側臥!!! 20:44 睡姿大解密,別再亂睡 本集金句: 「最壞的姿勢是不動的姿勢,最好的姿勢是一直變的姿勢(最好的姿勢就是下一個姿勢)」 「舒服的姿勢就是你未來會畸形的姿勢」 有任何提問、想法想回饋給我們 歡迎到留言區,或私訊我們的粉專告訴我們哦! ➡️大心官網 ➡️大心FB ➡️大心IG ➡️居家復能 - 樂齡健康促進課程申請 ➡️出鍋趣 - 醫療團隊設計的樂齡桌遊 ➡️新手帶領認知團體全攻略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運動好,運動棒,但我不想要流汗😰 我知道運動很重要,不過我寧願吃藥💊 運動除了外在體型,對於代謝、情緒等機能也很有幫助 更重要的是還可以耳聰目明!? 你一定聽過運動對我們有甚麼好處 但你一定沒聽過這些好處的相關有趣研究🙌 運動四大好處: 🔹強健體魄 🔹增強認知 🔹延年益壽 🔹預防疾病 趕快一起帶長輩動起來吧~~💪 本集時間軸: 01:40 運動四大項好處 05:47 想變聰明一定要運動啦 07:49 運動怎麼讓我活久一點? 10:56 有慢性病的人最好運動 12:59 運動對於疾病的預防~ 本集金句: 「把運動當成一種藥物,如果你暫時還不喜歡它。」 有任何提問、想法想回饋給我們 歡迎到留言區,或私訊我們的粉專告訴我們哦! ➡️大心官網 ➡️大心FB ➡️大心IG ➡️居家復能 - 樂齡健康促進課程申請 ➡️出鍋趣 - 醫療團隊設計的樂齡桌遊 ➡️新手帶領認知團體全攻略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常常覺得整晚都在做夢,都沒好好睡覺,很困擾😣 有打呼,人家就說有呼吸中止症,好怕睡到一半忘記呼吸... 睡眠一堆專有名詞,每次聽到頭都很暈... 原來睡八小時的原因是,前四個小時會處理生理代謝的廢物,後四個小時處理情緒代謝! 睡不好脾氣就會不好,終於了解了~當然,會根據每個人的情況,所需時間因人而異 還有更多睡眠相關的資訊,等你一起來了解💪 00:00 認識一下治療師們 04:09 睡眠主題論文介紹 06:00 睡眠呼吸中止症介紹+可觀測警訊 10:36 快速動眼期介紹+與夢境的關聯 14:23 非快速動眼期又跟夢有甚麼關係? 16:24 R90睡眠周期一定是90分鐘為一個周期嗎? 19:40 認知活動度又是甚麼咧~~~? 聽完有什麼疑惑嗎? 歡迎到留言區,或私訊我們的粉專告訴我們哦! ➡️大心官網 ➡️大心FB ➡️大心IG ➡️居家復能 - 樂齡健康促進課程申請 ➡️出鍋趣 - 醫療團隊設計的樂齡桌遊 ➡️新手帶領認知團體全攻略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長庚科大 高齡暨健康照護管理系的同學來大心職能治療所實習了~ 學校念的,跟實習中遇到的,有哪些新的體驗與認識呢? 幾周的實習時間,是讓他們對於長照更加嚮往,還是卻步呢? 居家復能、企業演講、社區團體帶領、員工支持、日照個案訓練評估... 超級豐富的實習內容,同學們有那些收穫呢? 醫院實習與社區實習,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對於長照有興趣,在考慮要不要念長照科系的同學們一定要聽! 00:00 開場 02:07 高照系實習內容有哪些? 04:49 實習帶團體的經驗 07:15 實習完有考慮擔任個管或是居督嗎? 11:01 對於高照系有甚麼看法? 18:11 學校以外的學生生活 聽完有什麼疑惑嗎? 歡迎到留言區,或私訊我們的粉專告訴我們哦! ➡️大心官網 ➡️大心FB ➡️大心IG ➡️居家復能 - 樂齡健康促進課程申請 ➡️出鍋趣 - 醫療團隊設計的樂齡桌遊 ➡️新手帶領認知團體全攻略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遠赴香港與美國服務與生活的職能治療師 跟大家分享帶來國外的小兒照護資訊與精采故事! 各國照顧者對於孩子的特別情況,反應完全不同😮 什麼樣的情況會讓2歲小孩奶瓶裡面全是可樂😱😱😱 精彩、有趣又讓人心疼的照護故事都在這! 00:00 開場 01:38 在美國與香港的服務對象 05:24 遇到的照顧者家屬會很焦慮嗎? 08:46 居家跟醫院協助的差異有哪些 12:39 美國的保險制度是否會影響照顧建議、品質 15:48 同時照顧二位以上的對象在國外多嗎? 23:45 美國的學區差異在哪裡 30:20 小朋友的照顧上最核心的觀念 有任何提問、想法想回饋給我們 歡迎到留言區,或私訊我們的粉專告訴我們哦! ➡️大心官網 ➡️大心FB ➡️大心IG ➡️居家復能 - 樂齡健康促進課程申請 ➡️出鍋趣 - 醫療團隊設計的樂齡桌遊 ➡️新手帶領認知團體全攻略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語言治療不是拯救你的菜英文、菜日文 🔹最容易讓人嗆到的,竟然是「水」,不是食物! 🔹語言治療師完整求學、職涯發展歷程都在這集裡了 快來聽聽看,語言治療師在醫院、長照領域中的角色。如何處理吞嚥困難、以及提供一些預防退化的技巧與活動!最第一線經驗的分享,就在這裡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00:27 歡迎高偉翔語言治療師來和我們聊天! 02:04 語言治療最常見的誤解 04:36 語言治療師工作內容簡介 06:20 在機構或長照領域中,職能治療的角色? 08:32 如何在家中判斷長輩是否有吞嚥困難? 11:04 家中長輩出現嗆咳後都適合找語言治療師嗎? 13:46 沒有吃東西也應該要口腔清潔!? 17:46 為何會選擇要念語言治療 24:32 社區長照跟就是在醫院裡面的工作差異是? 30:40 老師最推薦的三個健口運動 35:03 職能治療解度推薦長輩預防退化的活動 36:01 哪些特質的學生適合念語言治療? 有任何提問、想法想回饋給我們 歡迎到留言區,或私訊我們的粉專告訴我們哦! ➡️大心官網 ➡️大心FB ➡️大心IG ➡️居家復能 - 樂齡健康促進課程申請 ➡️出鍋趣 - 醫療團隊設計的樂齡桌遊 ➡️新手帶領認知團體全攻略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職能治療系實習時會遇到哪些有趣情況? 🔹具備哪些特質的人適合擔任職能治療師? 🔹職能治療師職涯上有哪些選擇? 18年豐富經驗的輔大職治教授,跟校友一起分享過去與現在的酸甜苦辣 從職能治療師養成過程,到因應長照產業興起,職治系如何調整實習機制,讓同學畢業就有即戰力! 除了剖析職能治療師所需的特質與挑戰,我們也帶你了解畢業後的多元發展與職涯選擇。不論是醫療院所、長照機構、學校或企業,職能治療師如何在各領域發揮專業?純醫院的治療師工作,似乎正漸漸地消失!? 最後,教授還會分享她踏上教職之路的初心與保養小祕訣,讓你在笑聲與知識中,對職能治療有更深的認識! ____________________ 00:00 新來賓!新佈景! 01:55 面試學生為何想念職能治療系,最有印象的回答! 02:52 畢業多年學生與現在學生的差異? 04:35 職能治療師養成歷程 08:21 卷哥卷姊等學霸在實習表現如何 13:25 應對長照興起的實習機制調整 16:04 職能治療師有哪些特質? 19:57 跟學生、家長或醫療單位有過的爭執 22:19 老師踏上教職的原因 29:18 畢業學生發展 31:57 學完職能治療後會擁有的特質 33:45 老師保養祕訣分享 有任何提問想回饋給我們 歡迎到留言區,或私訊我們的粉專告訴我們哦! ➡️大心官網 ➡️大心FB ➡️大心IG ➡️居家復能 - 樂齡健康促進課程申請 ➡️出鍋趣 - 醫療團隊設計的樂齡桌遊 ➡️新手帶領認知團體全攻略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在長期照顧的路上,每個照顧者都承擔著不小的壓力。有時候,努力照顧病人卻忽略了自己與其他家人的感受,可能導致壓力無形中累積,甚至引發家庭內部的矛盾與疲憊。 這集節目中,我們從一個家屬的內心想法,討論了如何在照顧中辨識彼此的需求,釋放隱藏的壓力,並尋找支持彼此的方法。 你是否曾經感覺自己在盡心盡力的同時,對其他照顧者的態度有所不滿? 或者因為過於疲憊而開始懷疑自己的付出是否有意義? 透過真實的案例,從崩潰的情緒到彼此的重新溝通,藉由簡單卻有效的策略,幫助照顧者間找到平衡。 ___________________ 01:15 照顧者積極程度不同怎麼辦? 07:09 被照顧者的心情也需要被照顧 10:19 照顧者也可以支持其他照顧者 12:36 照顧者之間可能產生的競爭關係 聽完有什麼疑惑嗎? 歡迎到留言區,或私訊我們的粉專告訴我們哦! ➡️大心官網 ➡️大心FB ➡️大心IG ➡️居家復能 - 樂齡健康促進課程申請 ➡️出鍋趣 - 醫療團隊設計的樂齡桌遊 ➡️新手帶領認知團體全攻略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居家復能」不就是在家做「醫療復健」嗎?復能與復健有甚麼差別? 🔹居家復能沒有電療等等復健器具,效果會比在醫院好嗎? 🔹治療師來家裡,身為照顧者的我應該不用待在家裡吧? 🔹治療師應該就是能讓長輩能夠離開輪椅,獨自走路吧? 💡 生動情境推演,讓你輕鬆了解復能想提供的協助。輕鬆又實用! 無論你是家屬、照顧者,還是對長照一知半解,這支影片都能讓你看完秒懂,學會選擇最適合的方案,幫助自己或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 白話說明:一聽就懂的專業知識 ✔ 居家復能:更有日常生活功能性的目標訓練,「恢復想達成的目標所需的能力」。 ✔ 醫療復健:針對身體功能恢復,例如手能舉多高、腳能走多遠。 ✔ 兩者差異:誰該用居家復能?誰該選醫療復健? ____________________ 00:49 長照復能簡介 03:56 沙盤推演家屬可能提出的復健類目標 06:02 復能:功能性表現,復健:身體功能恢復 07:22 照顧者也是復能的執行者之一 11:36 器材的差異 14:13 照顧與訓練的不同 16:18 醫療更廣泛的意義 18:44 四大重點總結 聽完有什麼疑惑嗎? 歡迎到留言區,或私訊我們的粉專告訴我們哦! ➡️大心官網 ➡️大心FB ➡️大心IG ➡️居家復能 - 樂齡健康促進課程申請 ➡️出鍋趣 - 醫療團隊設計的樂齡桌遊 ➡️新手帶領認知團體全攻略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我是不是有睡眠障礙!?睡眠品質超差...🤬」 「晚上夢做很多,醒來有夠疲勞,能不能讓我不再做夢?🥲」 「長輩白天瘋狂睡,晚上睡不著,看護或家屬也跟著無法好睡😱」 你是否也曾經深夜輾轉難眠?或者明明睡了八小時卻依然覺得精神不濟? 睡眠問題是現代人無法逃避的困擾之一。 不論是因為工作壓力、生活節奏、還是生理變化,睡眠困難已成為各年齡層的共同挑戰。 對於上班族來說,長時間盯著螢幕,熬夜加班,睡眠時間被壓縮; 對於家庭照顧者而言,照顧長輩日夜顛倒,自己也難以獲得充足的休息; 甚至對於學生來說,因課業壓力而熬夜讀書或過度使用電子產品,讓睡眠無法成為夜晚的「滋潤」。 睡不好不僅影響白天的注意力和情緒,長期下來更會損害身體健康,甚至增加慢性疾病的風險。 究竟我們該如何擺脫這些困擾,找回屬於自己的優質睡眠呢? 在這集節目中,我們將從生理、心理、內分泌系統到環境因素,全面剖析睡眠問題的根源。 特別是針對長照領域中常見的案例,治療師將分享多年實務經驗,教你如何一步步改善睡眠狀況。 不論你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家中長輩,這集節目絕對會給你實用的資訊! ____________________ 00:00 夢的影響 02:45 失眠的原因及嗜睡 04:33 失眠的種類 06:02 日夜顛倒的情況與應對方法 09:33 調整日夜周期的三大生活重點 12:52 睡前吃或喝的也有你沒注意到的影響! 16:22 睡前吃喝甚麼比較好? 17:58 抱著放鬆休息,而非睡著的目的,比較助眠 聽完有什麼疑惑嗎? 歡迎到留言區,或私訊我們的粉專告訴我們哦! ➡️大心官網 ➡️大心FB ➡️大心IG ➡️居家復能 - 樂齡健康促進課程申請 ➡️出鍋趣 - 醫療團隊設計的樂齡桌遊 ➡️新手帶領認知團體全攻略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這一集,我們要來破解的照顧困難 就是令人聞風色變的「認知訓練」🏋️! 你是否也曾經煩惱過🧐 該如何幫助家中的長輩「延緩認知退化」 害怕他們忘記太多事,甚至忘記家人朋友呢? 照顧者總是兩難🥲 除了經常憂心長輩退化太快, 自責是不是做不夠好、還可以做更多; 另一方面又會擔心自己是不是強人所難, 讓長輩自在開心不好嗎?🤔🤔🤔 在這集節目中, 我們將揭曉簡單又高效的認知訓練方法, 從感官刺激到日常互動,讓訓練也能變得自然有趣! 不是給壓力,而是幫助他們在生活中找到快樂與自信🤩 快來收聽,學會把陪伴變成支持的魔法吧!✨✨ 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只是玩遊戲 👴👵認知訓練vs. 生活刺激 👴👵拯救腦袋的日常小動作 👴👵考試感OUT!互動感IN! 👴👵長輩真正需要的不是玩具 👴👵訓練秘訣就藏在對話裡 聽完有什麼疑惑嗎? 歡迎到留言區,或私訊我們的粉專告訴我們哦! ➡️大心官網 ➡️大心FB ➡️大心IG ➡️居家復能 - 樂齡健康促進課程申請 ➡️出鍋趣 - 醫療團隊設計的樂齡桌遊 ➡️新手帶領認知團體全攻略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Dear all ❤️ 最近開始和朋友聊到各自家人的健康狀況, 難免也會想到,再過不久可能會面對到的長照議題, 發現大家好像普遍都偏悲觀啊~😮💨 即便是經常接觸長照家庭的我們, 說不害怕也是騙人, 所以身為預防性大師!💉💉 這幾年我的確是在父母身上做了一些準備, 也或許是因為我們了解的資源夠多, 「未知的部分」相較少一點,自然就沒那麼緊張🤓 在這集節目中, 我們不只是治療師, 同時也是以長輩家屬的身份, 來分享我們是如何應對和做好準備🧘♂ 我們也為各位分析幾個長照現場常見的困境, 以及給大家的一些錦囊妙計, 快來聽聽這些實用又溫暖的心法吧!✨ 聽完有什麼疑惑嗎? 歡迎到留言區,或私訊我們的粉專告訴我們哦! ➡️大心官網 ➡️大心FB ➡️大心IG ➡️居家復能 - 樂齡健康促進課程申請 ➡️出鍋趣 - 醫療團隊設計的樂齡桌遊 ➡️新手帶領認知團體全攻略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這一集,我們要聊聊醫療現場的那些迷思與真相🕵️♀️ 你是否曾好奇 為什麼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 甚至心理治療師們看似相似, 實際上卻有這麼大的差異? 在這集節目中, 我們將帶你深入了解,職能治療師如何透過生活中的小事, 幫助長者找回自信與獨立💪 不只是復健,而是讓生活充滿意義, 快來聽聽這些改變生活的小技巧吧!✨ ____________ 本集重點 👥拗口的名字 👥從來不只是治療病症 👥職能治療 vs. XX治療 👥比復健更重要的事 👥忽略了真正需要的 👥康復秘訣藏在生活裡 聽完有什麼疑惑嗎? 歡迎到留言區,或私訊我們的粉專告訴我們哦! ➡️大心官網 ➡️大心FB ➡️大心IG ➡️居家復能 - 樂齡健康促進課程申請 ➡️出鍋趣 - 醫療團隊設計的樂齡桌遊 ➡️新手帶領認知團體全攻略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