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思’語室
‘思’語室
Claim Ownership

‘思’語室

Author: 林思齊

Subscribed: 20Played: 56
Share

Description

歡迎走進《思語室》,這裡不談答案,只陪你一起問問題。

我是林思齊,曾服役十年、也是三個孩子的爸爸。如今,我用文字、聲音,記錄那些被壓抑、被忽略,卻始終存在的情緒與人性。

從脆(Threads)起步的 90 天內,累積突破 1 億次瀏覽、300 萬次互動;

在方格子,我已寫下超過 500 篇專文,涵蓋 分手療傷、迴避型人格、房地產談判、人性觀察、大男人情感控制、性吸引力養成等主題。

這些文字,不只是故事,也是活著的證據。

在《思語室》,我會和你聊那些沒說出口的情緒真相,有時是一段深夜獨白,有時是一場讀者來信,也可能是一場毫無預警的崩潰與醒悟。

陪你一起熬夜的情緒宿舍。
你可以不堅強,但請別不誠實。

每週四晚上9點更新。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5 Episodes
Reverse
想吃麥當勞早餐,卻爬不起來?太晚睡了吼……今天起,養成早睡體質吧!麥當勞攜手政大睡眠實驗室,創新再現費玉清《晚安曲》以60-80 BPM的音樂節奏融合具催眠感的視覺讓你聽了真的好想說【晚安 早餐見】>> https://fstry.pse.is/86nk8n —— 以上為 KKBOX 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沒有母愛怎麼辦?一對夫妻的誠實告白 「我生完三天,躲在醫院廁所查『沒有母愛怎麼辦』。」 「我站在房門外,不敢進去,因為我不知道要幹嘛。」 這是一對夫妻寄給我的真實書信。 四十幾封信,記錄了兩個人如何從「他是誰?」到「沒有他活不下去」。 他們說了那些沒人敢說的話:看著自己的孩子,卻像在照顧陌生人月子中心裡,每個人都在演「幸福的新父母」第一次抱孩子,像抱一顆炸彈愛不是第一眼就有的,是慢慢長出來的這集我們聊:  ✓ 為什麼母愛不是天生的 ✓ 從陌生到離不開,中間發生了什麼 ✓ 那些深夜崩潰的父母,其實都正常 ✓ 時間如何讓責任變成愛 適合誰聽:  • 正在懷疑自己的新手父母 • 半夜偷偷查「怎麼當爸媽」的你 • 覺得自己不夠好的爸爸媽媽 • 想了解養育真相的準父母 「如果孩子還活著,還在長大,你就做得夠好了。」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妳35歲了,還不結婚是要我們死不瞑目嗎?」 深夜兩點,高雄。 一個年薪150萬的外商總監, 一邊哭一邊打字。 她是獨生女。 月薪一半給爸媽, 每個交往對象聽到這三個字就開始算賬: 四個老人、兩份孝親費、一個不能遠走的未來。 三段感情,三種分手理由, 都死在同一個身份上。 — 「我的人生,從來不是我的。」 25歲時,媽媽說慢慢找。 30歲時,媽媽說別太挑。 35歲時,媽媽說有人要就不錯了。 她的價值,好像隨著年齡不斷貶值。 但故事的轉折發生在今年春節, 一通深夜的急診電話, 改變了這個家三代人的關係。 — 這一期,三個視角: 35歲的女兒、62歲的母親、37歲的前男友。 同一個困境,不同的恐懼。 關於愛如何變成枷鎖, 關於為什麼每個人都是對的, 卻誰也不快樂。 如果你也在掙扎「孝順」與「自我」, 如果你也被「我們老了只能靠你」壓得喘不過氣, 這一集,我們一起面對。 🎧《思語室》第23期 每週四更新,陪你把沒說完的心情,慢慢講出來。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本集簡介: 一個讀者來信。 他說他花了三年治療「焦慮型依附」。 買書、測驗、諮商,什麼都做了。 直到某天在書店看到一行字: 「焦慮型依附的人對別人的信任度其實很高,他們深信對方能夠給予自己安全感和價值。」 他愣在那裡。 原來他不是焦慮型依附。 他只是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 這一集,我們聊:為什麼我們急著給自己貼標籤? 查手機背後的真相不是不信任?那個寫不出來的清單 價值判斷外包是什麼?如何拿回「我值得被愛」的決定權一個提醒:  如果你總是需要別人告訴你「你很好」, 也許問題不在依附類型, 而在你從來沒學會告訴自己。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關於這一集 你有沒有過這種時刻—— 明明在群組裡,卻選擇潛水。 明明有話想說,卻按了刪除。 明明很在意,卻說沒關係。 這一集,我們談「消失」。 不是物理上的不在場,是心理上的自我放逐。 透過三個故事,陪你看見: 原來我們都在練習消失,然後沒有人發現。 金句摘錄 ► 「我們總以為需要被記住臉,但其實,被記住腳步聲也是一種存在。」 ► 「有些人的消失,是一種愛的方式。但愛,不該是消失的理由。」 ► 「消失是會上癮的。一旦開始,就很難停下來。」 ► 「不是不在意讓我們自由,是承認在意讓我們自由。」 關於《思語室》 這是一個專門為「還沒說出口的情緒」開設的空間。 每週四更新,用故事陪伴你 📝 文字創作:方格子搜尋「思語室」 📱 日常分享:IG / Threads @stv__l_i_n ✉️ 合作邀約:stvchi77@gmail.com 📢 預計即將開團 👇 09/25「雪坊優格」第二次合作🥛 2007年創立|藥廠級無塵室製作|100%純鮮乳🥛無添加增稠劑|活性乳酸菌含量高|口感溫和全家都愛|SGS檢驗合格🏆 10/15「AFC」日本營養補充品💊 【LINE社群限定抽獎】視倍葉黃素+酵母B群|🇯🇵原裝進口|日本首家保健食品上市公司|GMP認證工廠|美國FloraGLO®原料👁️|天然酵母來源B群|開團前體驗抽獎🎁 📍 LINE社群活動開團前表單報名→抽10名體驗(點我抽獎)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上次跟同事聊天,聊的是工作,還是他家的貓?」 這週收到三個讀者投稿,都是關於職場社交的困擾。 32歲的設計師艾莉,四年來參加部門聚餐的次數,一隻手數得出來。 38歲的產品經理Kevin,因為跟同事太好,差點丟了工作。 29歲的行銷企劃小玲,從不跟人聊私事,卻是最可靠的工作夥伴。 他們都選擇了「零糖社交」。 什麼是零糖? 不是無情,是去掉人工甜味劑。 不用假裝很在乎對方週末去哪,不用記住每個人的星座血型,不用在群組回覆每一個早安圖。 就像黑咖啡。 剛開始有點苦,喝久了才發現,這是咖啡本來的味道。 這集我們會聊: ✓ 為什麼花兩小時參加聚餐,不如花兩小時提升自己 ✓ 當同事變朋友,利益衝突時你要選哪邊 ✓ 安靜的人不是不友善,只是把能量放在對的地方 ✓ 如何優雅地拒絕無意義的應酬 ✓ 時間的機會成本——你的選擇決定你會成為誰 「職場如健身房。 你來這裡是為了鍛鍊自己,不是為了交朋友。 互相尊重,各自努力。」 如果你也厭倦了假裝親密的同事關係, 如果你也想把下班時間拿回來, 如果你也相信專業比人緣更重要—— 這集,很適合你。 不甜,但真實。 不濃,但持久。 不熱鬧,但自在。 就像你需要的,剛剛好的距離。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我已經分手三個月了,但每天早上醒來的第一件事,還是打開他的IG。」 你有過這種感覺嗎?理智告訴你要往前走,但身體好像還停留在那段關係裡。心跳會突然加速,胃會絞痛,整個人像是在經歷戒斷反應。 這一集,我想跟你聊聊那些分手後放不下的焦慮——為什麼明明是自己提的分手,卻像被拋棄了一樣?為什麼知道不該再查看前任動態,手指卻不聽使喚? 從監控型創傷、預期性焦慮,到自我認同崩解,我會陪你一起看見焦慮型依附者在愛情裡的掙扎與勇敢。 Amy說:「我花了兩年時間學會怎麼愛他,卻從來沒有花時間學怎麼愛自己。」 如果你也正在經歷這種「明知道卻做不到」的痛苦,這集是為你準備的。 焦慮型戀愛後遺症,就像在情感的大海中迷航。但只要你願意抬頭,你會發現——星星一直都在,而你,就是自己的北極星。 適合誰聽:分手後還是忍不住查看前任社群動態的你在新關係裡重複著相同焦慮模式的你懷疑自己是不是永遠走不出這個循環的你想要學會好好愛自己的你 我是林思齊,這裡有個位置,陪你把還沒說出口的情緒,慢慢說完。 方格子具體方法專文:焦慮型戀愛後遺症【親密衝突】EP05(點我查看)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那天收到一封投稿:「我老公說他很愛我們,但還是背叛了我們。一個愛我們的人,怎麼能夠傷害我們?」 為什麼一個聲稱愛家人的人,會選擇背叛他們? 為什麼外遇者可以同時愛兩個人,還覺得自己沒錯? 更重要的是——我們該如何理解人性的複雜與矛盾? 這一集,我想跟你聊聊那些「背叛者」的內心世界,到底在發生什麼。心理學研究:大部分外遇者在背叛時並沒有停止愛伴侶認知失調、分隔化思維、成癮機制——那些讓人分裂的心理防衛六種合理化技巧:「我不是壞人」背後的精密自我欺騙系統真實案例分析:那個坐在車裡看到妻子訊息的男人在想什麼重新理解背叛:愛與傷害如何並存?給被背叛的你: 理解他為什麼這樣做,有助於你的療癒過程。 當你明白這不是因為你不夠好,你可以停止自責。 但理解不等於原諒,更不等於接受。 你有權利生氣,有權利選擇自己的路。 本期重點金句:人可以愛你,同時因為自己的問題傷害你外遇者活在持續的自我欺騙中,直到被發現的那一刻愛不只是感受,更是選擇和責任成長,從來都是從停止自我欺騙開始的如果這期節目讓你有所思考,歡迎匿名投稿分享你的故事。 每個創傷,我都會認真看見。 因為理解是為了療癒,不是為了寬恕。 收聽提醒:本期內容涉及外遇創傷議題,建議情緒穩定時收聽,如正處於急性創傷期請先尋求專業協助。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P17 - 我們吵架,但從不提分手 「如果吵架是為了解決問題,為什麼我們總是吵完了問題還在那裡?」 有聽友跟我說:交往三年,大大小小吵過無數次架,但從來沒有人說過「分手」這兩個字。 為什麼我們寧願為誰倒垃圾吵兩小時,卻不敢討論未來要住哪裡? 為什麼我們可以為電視音量冷戰三天,卻從不問對方最近快樂嗎? 他們吵的,永遠都是小事。 他們不吵的,往往都是大事。 這一集,我想跟你聊聊那些「看起來很穩定」的關係,可能隱藏著什麼樣的危機。 我會分享一些讓人意外的統計數據:為什麼離婚率最高的是50-54歲?那些看起來最穩定的中年夫妻,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也會跟你分享我跟太太的一次真實對話,還有那些敢於分手的朋友,他們教會了我什麼。 也許,我們真正害怕的不是分手本身。 而是那個問題:「如果沒有了這段關係,我還是誰?」 不敢提分手,有時候不是因為愛太深,而是因為我們還沒想清楚,這段關係對我們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 📱 追蹤思齊 → @stv__l_i_n (IG、脆) 如果你也有想提分手但不敢說的時刻,歡迎跟我分享你的故事。 我們不一定能立刻找到答案,但我們都值得學會真實地去愛。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P16-默契的重量

EP16-默契的重量

2025-07-3126:37

本集僅獻給我的朋友「神奇海螺」,願你安康。 🏠 兩個關於默契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爸爸失業兩年,媽媽卻一直裝不知道 有些時候,給對方台階下,比直接面對現實更重要。 她知道他怕她怕,所以她先裝沒事,這樣他才撐得下去。 第二個故事:我以為是學獨立,其實是學會跟自己相處 孤獨不再是一種懲罰,而是一種能力。 獨自升級不是變得更強,是變得更像自己。 💭 本集金句「愛的默契,就是你知道我知道,但我們都裝作不知道」「有些話,說了就變味了;有些愛,表達了就變重了」「默契的重量,承載了很多不能說的愛」「夫妻間最好的支撐,不是『我來幫你解決』,而是『我陪你一起撐過去』」「親子間最好的愛,不是『我為你安排好一切』,而是『我相信你可以』」🤔 想問聽到的你 你的生活裡,有沒有這樣的默契? 有沒有人,明明很關心你,卻假裝不在意? 有沒有人,明明很想幫你,卻默默承擔自己的部分? 或者,你有沒有成為過那個「裝不知道」的人? 🙏 特別感謝 感謝兩位願意分享故事的讀者, 也感謝每一位願意把心情說給我聽的朋友。 還有我的朋友「神奇海螺」,希望你越來越好。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最折磨人的,不是愛得不夠,而是『我不知道』。」 在這裡,我帶你從「不知道他在想什麼」的日常懷疑,一路走到「我們要怎麼一起面對突發的變數」。 📌 重點搶先看3 種最常見的不確定層次,對症拆解我的軍旅戀愛實例:承諾真正在對抗的是什麼?5 個立即能用的「穩定感工具包」:從固定節拍到應變清單深度 Q&A:遠距離、黏人焦慮、紅粉知己界線……一次解答 如果你也正在雨中,這集是一把能撐28分鐘的傘。 把「還沒說出口的心事」交給我,讓我們一起把未知講清楚,再繼續往前走。 —林思齊 歡迎私訊IG投稿。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思語室》EP14 你曾經也懷疑過自己「可有可無」嗎? 這一集,我想和你聊聊「存在感飢餓」這件事。 從老婆的一句玩笑話、到孩子的一個眼神,再到創作者對流量的焦慮……我們以為自己在和AI競爭,其實是在和「被遺忘」競爭。 不是怕被取代,是怕——沒人發現我們已經被取代了。 如果你也曾經問過自己:「我做這些,真的會有人在乎嗎?」 那麼,這集想靜靜陪你,讓你知道:你不是一個人。 ▸ 對應方格子文章|個人品牌心得 EP07 《我們以為在怕AI,其實是在怕沒人發現我們消失》 — 我是林思齊,這裡是《思語室》。 願這一集,剛好能在你需要的時刻,溫柔地抵達。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他已讀不回訊息72天,卻突然說「我想你了」。 這不是愛,是馴獸。 本集,我想陪你拆解「已讀不回」背後的情感操控, 從逃避型依附到被動攻擊,從關係沉默到自我懷疑, 聊聊我們為什麼總是把等待包裝成愛、把忽略合理化為體貼。 如果你曾經在訊息框前等過一個人、 如果你也數過自己不被重視的時光, 這一集,是給你的。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EP12|他說順其自然,我卻等得快發霉 他說:「我怕給妳壓力。」 但視窗一關,壓力就落在我身上了。 — 這一集,我讀了一封來自聽眾小雨的來信。 她說她已經等了三個月,每天收到「晚安」,卻從沒收到「我們什麼時候見面?」的邀約。 她問我:「這樣算喜歡嗎?」 我想陪你聊聊,那些藏在「順其自然」背後的不自然。 📍我們談: 逃避型依附的三大話術情感供應商 vs. 真實伴侶的差別為什麼有些人從不給答案,但也不讓你走? 📍我們練習: 設定你自己的等待期限思考最怕聽見的答案,其實可能最誠實 最後,我分享了一段自己的故事—— 原來說出「順其自然」的那個人,也曾是我。 — 🌧️ 如果你也正在經歷一場「無回音的等待」,請把耳機戴上,這一集,我想陪你一起找答案。 🧊 同場加映:我們家冰箱最近也開始「順其自然」了。 Snow Factory 的優格飲和桑葚獨享杯,已被老婆和小孩搶空。 推薦你也來一杯,把心補甜一點👉 https://gbf.tw/lsy6q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EP11|婚姻裡最殘酷的真相:我們都在挑選基因合作夥伴? 你以為結婚是為了愛,但也許,其實是為了孩子的鼻子長得挺不挺? 這一集,我想和你聊聊一個真實的問題 當我們說「想跟某人共度一生」,我們的潛意識,是否早就在評估他的基因條件? 從「你覺得我們的孩子會長得像誰?」開始 到孩子出生後的每一次「他是不是像你」,婚姻有時像是一場隱形的基因面試 我們會談到進化心理學的本能、現代育兒的焦慮、以及那些不敢承認卻影響選擇的基因期待。 如果你正考慮結婚、正在猶豫要不要生孩子,這集可能會讓你重新思考「愛」與「選擇」的本質。 — 如果你聽到最後,也許你會開始問自己: 我們真的能不計算去愛嗎? 還是,那些「理性」早就偷偷住進了心裡。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EP10|看透,不說破:總有人對你很好,卻讓你莫名感到不安 他總是笑著幫你,甚至在你最需要的時候出現,但你卻常常在和他相處後感到一股說不出的怪異與不安? 這一集,我想陪你聊聊那些「看起來對你好」但其實讓你越來越失去自我感覺的人。 我會說一個真實的職場故事、解釋什麼是「煤氣燈效應」,並帶你辨識那些隱藏在「好意」底下的控制手段——為什麼他對你越好,你反而越愧疚?怎麼判斷這是操控還是真誠?如果你曾懷疑自己,是不是就輸了? 節目後半我會分享具體的防護技巧,包括: ✔️ 如何建立清晰的心理界線 ✔️ 如何練習相信自己的直覺 ✔️ 如何從「自我懷疑」走向「重建自信」 這是一次溫柔且犀利的覺醒對話。如果你也曾經歷過那種「說不出哪裡怪,但總覺得不對勁」的關係,那這一集,真的為你而錄。 🔖 留言、分享、訂閱,都是讓這個節目繼續走下去的重要支持。 📩 有故事想投稿給我?歡迎來信或私訊,我會在節目裡陪你看見、也陪你說不破。 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越來越懂得保護自己的好,也更溫柔地相信自己。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EP09|越親近,越想逃:一段逃避型的愛,一場深夜裡的自我告解 🖤 你有沒有愛過一個人 他在你最需要他的時候保持沉默 但在你準備轉身離開的時候,卻又突然出現? 這集Podcast,我講了一個我正在寫的故事。 一個從兩個人「相愛卻不敢靠近」開始, 一路走向「逃避、崩潰、再重逢」的故事。 小說的名字叫《越親近,越想逃》。 但其實,是我對自己過去感情的一次告解。 我曾是那個不敢愛、不會愛、害怕承諾的人。 現在,我寫下那些年我沒說出口的話。 如果你曾愛過一個不敢愛你的人, 如果你曾被一段不明不白的關係拖住、消耗、困住—— 我想邀請你,來聽這一集。 🎧 Podcast EP09:越親近,越想逃 📖 我的小說 — 如果你也有一些,還沒說出口的故事, 可以投稿給我,我會幫你說完。 📩 投稿連結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思語室》EP08|出軌有等級嗎?那些表現一百分,卻偷吃不手軟的男人 有些人出軌了,卻從不讓你懷疑他。 他記得你的週年、顧你的情緒、連你爸的藥都幫忙備好。 你甚至覺得,世界上不會再有第二個這麼懂你的人。 但有一天,你發現他,其實也用同樣的方式去照顧別人。 這一集,我想跟你聊聊—— 出軌,其實有三種等級。 🔸 第一級:表現滿分型|神不知鬼不覺,卻讓你懷疑自己 🔸 第二級:偶爾被抓型|不是不愛你,只是高估了僥倖 🔸 第三級:粗糙型偷吃者|最應該逃卻最難放下的那種人 我們不急著替誰下定義,只想陪你看清楚—— 到底什麼是愛,什麼只是演出; 什麼該堅持,什麼其實早該放手。 — 🎧 歡迎收聽《思語室》EP08 ✉️ 有故事想說?歡迎匿名投稿: 👉 ngl.link/stvchi77 📖 延伸閱讀:「為什麼總是愛上渣男?」 👉 https://vocus.cc/article/67d5731efd8978000196f2e6 📮 更多情感文字與深度解析: 搜尋【林思齊】|IG|Threads|方格子 — 如果你聽到這裡, 也許我們早就有某種默契。 你不需要所有人懂你, 你只需要,在對的時候被好好聽見。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EP07|我想和你分享我的迴避型人格:那些不敢靠近,其實都曾狠狠受過傷 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你對他越好,他卻越冷淡;你主動靠近,他卻往後退。 你以為他不在乎,其實他只是太怕「搞砸」一段關係。 這一集,不講理論、不分類型, 我只想帶你走進「迴避型人格」的內心, 分享我自己曾經的狀態、我收到的留言、還有那些靠近與後退之間,沒人看見的痛。 ▍我們會聊到: 三種最常見、也最容易誤解的迴避行為為什麼他「不是不在乎」,而是太怕靠近假迴避型 vs. 真迴避型:怎麼辨識?怎麼自保?如果你想修復,請先誠實問自己三個問題 這一集,獻給那些努力靠近、卻常常撞傷自己的你。 你值得愛,但前提是——不要再為了愛,傷自己。 📚 如果你對「迴避型人格」有更多共鳴,這幾篇文章會幫你補上那些沒說出口的情緒碎片: 《迴避型的寂寞》EP01-「新人種」的誕生:我們是怎麼變成這樣的?從家庭、教育與社會脈絡拆解,我們是如何學會「冷靜、理性、不依賴」的生存策略。《迴避型的寂寞》EP03-社會教會我們:「孤立才安全」一篇寫給每個「習慣獨處」,卻在夜裡默默崩潰的人。《我想和你分享我的迴避型人格》13-我從一個不敢愛的人,變成一個太怕被不愛的人我以為我學會了愛,卻只是更熟練地懷疑自己。 🎙 投稿你的故事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EP06|為什麼我們總是喜歡聽好話?——談一場用「甜言蜜語」包裝的騙局 我們都以為自己很理性, 但其實,沒有人天生能免疫「甜言蜜語」。 這一集,我想帶你拆解一個現代社會裡的情感劇本: 為什麼那些只會畫大餅的人,總是特別容易讓人心動? 而那些默默做事、不太會說話的人,反而常被忽略? 從演化心理學開始,聊到讀者真實投稿的詐騙故事, 我也會分享五個實用指標,教你辨識「真情投入」與「假性感動」的差別, 以及,當你發現自己被騙、曾經愛錯——該怎麼整理那段破碎的自我價值感。 因為我相信, 我們都渴望被理解,但也都該學會——不讓期待變成套路的溫床。 — 🎙️ 本集重點: • 「女生愛聽好話」其實是演化設定? • 騙子為什麼特別懂「你心裡缺什麼」? • 五個關鍵指標:教你識破畫餅型選手 • 被騙之後的羞恥感,該怎麼走出來? • 「不是你不好,而是你誤會了對方的表演是你的價值」 如果你也曾經相信過一段「太美好」的情話, 希望這一集,能讓你看清劇本,也擁抱真心。 — 📩 投稿連結|想分享你的故事嗎? 歡迎點擊匿名投稿,一起在《思語室》慢慢說出來。 👤 Threads|林思齊 📚 方格子文章 我是林思齊, 這裡是《思語室》。我們,不急著結論,只想好好傾聽。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思語室》EP05-愛情裡的風險投資? 這一集,我們談的是「潛力股的愛情陷阱」。 為什麼我們總以為,陪一個人吃苦,就會換來他的全部? 為什麼女人總是比男人更願意為「未來可能的他」留下來,卻忘了問一句:現在的我,過得好不好? 這集,講的是愛情中的風險與自我欺騙,講的是那些被「我願意」拖住的青春與可能。 如果你現在正站在一段愛裡,開始遲疑、開始清醒,這集想陪你一起看清那個曾經被自己浪漫化的劇本。 📩 匿名投稿,我們一起說給世界聽: 👉 https://ngl.link/stvchi77 📖 延伸閱讀與關聯篇章推薦: 1|《她沒說完的那一夜》EP06 - 偷情?性覺察篇 獻給那些從來不想成為壞人的女人,卻在欲望與空虛之間,學會怎麼活下來的妳。 👉 閱讀全文 2|《努力之前,請先問問你爸媽是誰》 不是勵志文,也不是怨氣貼文。這是一篇寫給願意面對真相的人,提供清醒、殘酷,但能行動的階級翻身地圖。 👉 閱讀全文 3|《迴避型的寂寞》EP02 - 沒人教我們怎麼依賴 獻給那些從小習慣自己來的人。你不是堅強,只是太早發現——開口,不一定有人回應。 👉 閱讀全文 — 我是林思齊,這裡是《思語室》。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2l8q1j00n601wmhpnec332/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