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实验之外
实验之外
Claim Ownership

实验之外

Author: Moonpie_TZF2

Subscribed: 0Played: 0
Share

Description

这是一档泛生活类的科研工作分享博客 我们聊聊那些没人说但大家都懂的科研日常。
31 Episodes
Reverse
🎙“当成果署名、老师偏爱、项目合作叠加在一起,同门关系还能单纯吗?这一期来聊聊现实一点的版本。”👩‍🦰【本期主播】Tina转转👀 “我们不必把每位同门都变成挚友,只要在同一段时光里彼此温柔一点就够了。”生活愉快!(●'◡'●)📜Show Notes:01:15 硕博生相处的微妙处境03:10 合作成果怎么分?那些说不清的心里不平衡03:50 Tina & 转转遇到的同门相处雷区10:40 不同性格的相处模式:亲近 vs 保持边界12:20 当现实条件逼着我们“被迫亲密”14:20 离开课题组后,曾经熟悉的同门渐行渐远,正常吗?16:00 “初代同事”的意义17:30 在异国他乡,同门既是同事,也是“临时家人”18:50 当亲密关系缺位时:我们更渴望从同门那里获得情绪价值和支持20:18 环境无法改变的时候,我们学会如何学会和同门相处22:50 课题组同门背景相似,有共同话题23:50 澳洲没有国内那么强的“师兄弟文化”:两种体系下,同门关系有什么不一样?28:00 同门关系承载集体荣誉感与安全感29:00 接受有些人只是一段路的同行者31:00 接受不必和每个同门都成为朋友感谢收听🧡【收听方式】欢迎在各大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实验之外 · After Hours in the Lab》:📱 小宇宙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QQ 音乐 | 网易云音乐📍 想获取最新动态,欢迎在 小红书 关注我们!
🎙“我们长期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很容易迷失自己最初想要的东西。学业的分数、工作的选择、亲密关系中的付出……无数外界的声音让人喘不过气。这期节目,希望陪你在他人的期待与现实压力之间,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空间,重新听见自己的声音。”👩‍🦰【本期主播】Tina转转👀 “在别人的期待中找到自洽,不是迎合他们,而是先理解、接受自己。明确底线与需求,然后放下不必要的期待,专注当下,在行动中尽量保持心理稳定与自我主张。让我们一起加油!”生活愉快!(●'◡'●)📜Show Notes:PART 1: 学生时代的期待01:13 学生时代:我们太早学会被打分,却很晚才学会自我定义04:53 硕博生与导师的“期待不对等”07:28 “误读期待”的心理成本:畏惧与自我阻滞13:38 “全面发展”的隐性前提:学生也需要成长周期14:53 我们如何区分“导师的期待”和“自己的职业规划”PART 2: 进入社会后的期待18:20 社会的期待:“稳定”还是“喜欢”的工作?26:58 长期迎合他人期待后的疲惫29:10 经济下行,我们该怎样在别人的期待中自洽29:32 AI浪潮之下:工作“学徒制”回潮?Entry-level的消失与焦虑PART 3: 亲密关系中的期待32:55 亲友对婚恋的期待:好意也要有边界37:17 对伴侣的期待:亲密关系中的“投射”41:25 减少对他人期待=减少无效情绪PART 4: 社交中的期待45:10 学会拒绝:把“不”说的早一点PART 5: HOW-TO48:00 面对他人期待的底气:心理稳定与自我主张50:46先理解自己,再谈放下执念53:55用“贪嗔痴”理解迎合:无止尽的“完美”是一种“贪”;自洽来自接纳不完美感谢收听🧡【收听方式】欢迎在各大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实验之外 · After Hours in the Lab》:📱 小宇宙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QQ 音乐 | 网易云音乐📍 想获取最新动态,欢迎在 小红书 关注我们!
🎙“留子回国——有熟悉,也有意外:医疗、物价、支付方式……这些差异让我忍不住想探究原因。这一期,我们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聊聊为什么国内外会差异这么大?国内的物价真的便宜吗?国外的医疗真的先进吗?生活节奏、制度、科技和习惯,又是如何塑造了我们的感受?”👩‍🦰【本期主播】Tina转转👀“有些便利让人心动,有些细节让人皱眉——体验才是最直观的答案”生活愉快!(●'◡'●)📜Show Notes:00:40 先被地铁震住:地下经济发达、换乘便捷03:10 一只面包看物价:网红经济与餐饮“标价 vs 体验”的心理落差07:50 团购套餐吃回本了吗?为什么在国外很少见?11:40节奏差异:国内“加速器”与国外“节拍器”的体感对比13:11 基建对照:设施新旧、可达性与“被看见”的公共空间16:06建筑对照:设施美感与实用性的平衡17:42 安全感的来源:夜路、监控密度与“心里的那杆秤”21:00 支付生态:扫个码=通行证?为什么国外不用二维码支付?26:20 建筑风格:审美、密度与城市“可阅读性”30:00 穿衣风格:从“表达自我”到“融入场域”的选择33:25 排队、抢号 | 在中国,为什么医疗信息很难整合40:00 国内外医疗差异:挂号、问诊、支付与效率的取舍感谢收听🧡【收听方式】欢迎在各大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实验之外 · After Hours in the Lab》:📱 小宇宙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QQ 音乐 | 网易云音乐📍 想获取最新动态,欢迎在 小红书 关注我们!
🎙️“博士越来越多、政策摇摆、安家费不确定……全球各地的“人才引进”究竟是机遇还是陷阱?”👩‍🦰【本期主播】Tina转转😘【特邀嘉宾】肖恩 👨‍🎓生化环材海博+博后👀“与其抱怨大环境,不如把自己推向金字塔更高的一层:稀缺度=议价权。"生活愉快!(●'◡'●)📜Show Notes:01:00 “政策摇摆期”,对学术生态到底意味着什么?01:40 中、美、澳常见“人才引进”与支持路径04:20 美国为何长期留住顶尖学者05:50 为什么“学术金字塔中层”最容易被波动伤到06:40 名额更少?标准更高?你需要的“差异化证明”08:30 青椒的安家费要取消了吗?10:18 国内外“自由”的真实差异12:30“强压式培养”会不会只产出“经验型选手”?14:10 经费、平台、方向,科研第一要素到底是啥20:28 美国也不全是“理想乡”选题与资源同样受约束23:00 海外学者如何补齐“国内网络”25:12 “我们讨厌的“学阀现象27:30 学术的发展需要百家争鸣29:36 现在人才需要多元结构感谢收听🧡【收听方式】欢迎在各大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实验之外 · After Hours in the Lab》:📱 小宇宙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QQ 音乐 | 网易云音乐📍 想获取最新动态,欢迎在 小红书 关注我们!
🎙️“当环境变快、进化太慢——动物仍按“祖传线索”做选择,却一步步走进人为制造的生态陷阱。”👩‍🦰【本期主播】Tina转转👀“未来的野生动物保护,不应仅停留在’增加生境面积‘或‘扩大种群数量’的层面,更应深入理解动物如何’感知世界‘“生活愉快!(●'◡'●)📜Show Notes:00:50 什么是“生态陷阱”:从“好线索变坏选择”理解核心概念01:40 转转为什么关注?研究兴趣与案例02:20 人类改变环境的速度远快于多数物种的适应速度03:10 光污染:昆虫趋光→路灯下聚集→捕食与繁殖受扰06:00 玻璃反射/透明性:鸟把反射的天空当通道→撞击风险08:00 持续低频噪声:掩蔽求偶/警戒信号;部分鸟类被迫升调10:00 城市绿化的误区:整齐修剪=掩体不足;单一观赏植物=“花多却贫营养”11:00 新型生态友好城市:从“服务人”到“也服务他种生物”的转变14:00 怎么做更好:减少误导线索的具体方向16:30 公民行动:从社区到阳台,我们都能做什么17:00 亲近自然与微生物多样性:接触土壤对人的潜在益处感谢收听🧡【收听方式】欢迎在各大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实验之外 · After Hours in the Lab》:📱 小宇宙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QQ 音乐 | 网易云音乐📍 想获取最新动态,欢迎在 小红书 关注我们!
🎙️“这一期的灵感来自朋友的一句半玩笑半认真话:“现在不生小孩的人太多了,怕是以后投胎都回不来人道。” —到底是社会变坏了所以大家不想生?还是大家不生了,善缘也跟着少了?这因果,真不好说。”👩‍🦰【本期主播】Tina转转👀“生命里最大的不安,是意识到“被记住”也许比“活下去”更难。“生活愉快!(●'◡'●)📜Show Notes:01:00 少子化时代:如果出生的人更少,“下辈子”会去哪一道?03:00 全球生育率下行:数据之外,我们在害怕什么、在选择什么05:20 什么是“六道轮回”?06:30 你相信“前世今生”吗?08:30 文化碰撞:为什么西方语境里没有“上辈子、下辈子”09:00 “我上辈子欠你的”——“前世今生”在中华文化中的深刻影响09:40 Tina和转转第一次意识到“死亡”的场景与感受13:00 经历死亡/临终别离后,人生轨迹为何巨变15:13 面对死亡真正的恐惧:未知、失控,和“被遗忘”的二次死20:57 越老越怕死吗?21:21 濒死体验常见元素:隧道光、人生回放、时间感改变24:00 至亲是我们面对死亡最大的不舍感谢收听🧡【收听方式】欢迎在各大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实验之外 · After Hours in the Lab》:📱 小宇宙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QQ 音乐 | 网易云音乐📍 想获取最新动态,欢迎在 小红书 关注我们!
🎙”天坑专业就真的没出路吗?本期我们请到北美tenure-track 助理教授,分享他的教职上岸全记录“👩‍🦰【本期主播】Tina转转😘【特邀嘉宾】Holden 👨‍🎓 新晋北美天坑专业tenure-track(非升即走)助理教授👀“ 研究没有奇迹,只有累计的证据;当证据足够多,别人会把它叫作“成果”。“生活愉快!(●'◡'●)📜Show Notes:01:19  高考报志愿:当年是否意识到“天坑”?02:28 如果能重新选择,会不会做不一样的决定?04:58 北美热门专业:就业热门与澳洲、国内的不同07:39 北美天坑专业老师是否面临学生少老师多的窘境10:46 是什么契机让你走近科研?13:57 导师对科研人生的影响17:32 求职路漫漫,第一年颗粒无收19:20 北美教职面试流程22:50 北美教职求职加分项25:35 是否考虑回国?27:00 你有经历过职业倦怠吗?31:15 对10年前,高考后的自己说一句话32:00 新手老师“练级记”—如何快速建立课题组:招生、搭建实验室、培养第一位学生感谢收听🧡【收听方式】欢迎在各大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实验之外 · After Hours in the Lab》:📱 小宇宙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QQ 音乐 | 网易云音乐📍 想获取最新动态,欢迎在 小红书 关注我们!
🎙️“当代职场人的反叛方式,就是在工作中‘偷偷喘口气’。”👩‍🦰【本期主播】Tina转转👀“摸鱼不是逃避,而是现代人“偷回自己时间”的一种形式。“生活愉快!(●'◡'●)📜Show Notes:01:54 疫情让“居家办公”成为常态,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开始模糊03:40 全球都在做“弹性工作制”的社会实验07:05 工时缩短,是否真的让人更幸福、更高效?10:55 “形式上的忙碌”掩盖了创造力的消耗14:00 长时间工作被塑造成“勤奋”“责任心”的象征,甚至是身份标签16:30 摸鱼其实是“小型的心理急救”18:10 休息羞耻:为什么我们总对“摸鱼”感到愧疚?20:13 重新构建“效率优先、休闲合理”的工作逻辑感谢收听🧡【收听方式】欢迎在各大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实验之外 · After Hours in the Lab》:📱 小宇宙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QQ 音乐 | 网易云音乐📍 想获取最新动态,欢迎在 小红书 关注我们!
🔔 温馨提示:建议 1.5 倍速收听,效果更舒适~🎙”知道在我看不见的地方也有路,并且能偶尔确认,就实在是太好了。“👩‍🦰【本期主播】Tina转转😘【特邀嘉宾】Alan 👨‍🎓 海外全职博士后(诺奖徒孙🤭)👀“ 每一个阶段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胶片,当你感到焦虑的时候,也许当一颗向阳而生的植物就好 ,直到你汲取够足够的能量,再向前走“"生活愉快!(●'◡'●)”📜Show Notes:04:00 什么是学术/工作中的“低谷期”?17:00 我们各自经历过的“低谷至暗时刻”故事24:26 学术生涯中的“空白期”= 遗憾还是转折?34:11 学会从焦虑抑郁情绪抽离:休息是一种能力41:15 保持完整性:无论何时都别丢掉自己44:35 “我抑郁了“-察觉情绪,认可情绪,允许情绪47:48 “不配暂停的东亚小孩”-生活的快与慢,都值得被允许49:20 “低谷期”的实用自救策略56:50 初入职场,因overpromise(过度承诺)产生的和领导间的信任危机61:00 如何与导师/伙伴建立信任感谢收听🛒 恰饭小互动:❀大家可以在评论区评论,随机抽两位送出一整箱15瓶装的好望水薏米水哦,喜欢的朋友快参与下~❀🎧 本期提到: 《魔女宅急便》:宫崎骏经典动画,讲述小魔女琪琪在陌生城市独立生活、面对迷茫与挫折,最终找到自我价值的成长故事。 《心灵奇旅》:皮克斯动画,探讨“生命的意义”与“热爱 vs. 日常”,提醒人们不要只为目标活着,而要珍惜日常生活中的点滴。 《心灵捕手》:讲述一位麻省理工清洁工在数学上天赋异禀,却因内心伤痛拒绝发挥潜能,在心理学教授的帮助下逐渐走出低谷、寻找人生方向。🧡【收听方式】欢迎在各大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实验之外 · After Hours in the Lab》:📱 小宇宙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QQ 音乐 | 网易云音乐📍 想获取最新动态,欢迎在 小红书 关注我们!
🎙️“你有没有想过:到 2100 年,全球海平面可能会上升超过 1 米?上海、广州、悉尼、纽约……数以亿计的人口都生活在沿海地区,如果海水真的涌入,我们的家园还能存在吗?”👩‍🦰【本期主播】Tina转转👀“气候变暖,不是未来的新闻,而是我们当下就要面对的生存考题。“生活愉快!(●'◡'●)📜Show Notes:Part 1 气候变暖与碳排放02:05 什么是气候变化03:00 为什么要抑制碳排放?04:30 气候变暖真的是人类作的吗?07:50 气候变化对我们的影响14:30 富士山喷发对我国的影响Part 2 中国面临的其他环境问题18:00 我国环境治理现状18:30 已见成效的蓝天和净水20:00 重金属(镉、铅、汞)、农药残留,威胁粮食安全26:00 盐碱化土地潜藏严重环境隐患30:45 面对自然 人类的力量太小感谢收听🧡【收听方式】欢迎在各大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实验之外 · After Hours in the Lab》:📱 小宇宙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QQ 音乐 | 网易云音乐📍 想获取最新动态,欢迎在 小红书 关注我们!
🎙️“理想的婚礼,不在于形式有多盛大,而在于新人是否真正快乐。”👩‍🦰【本期主播】Tina转转👀“婚姻是生活的开始,不该沦为一场为别人上演的节目。或许我们更该问:什么样的婚礼,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愉快!(●'◡'●)📜Show Notes:01:56 我们到底是给谁办婚礼?05:00 婚礼流程是谁规定的?07:00 订婚宴的崛起07:50 繁琐婚礼背后的社会心理09:09 秀禾服≠传统服饰:流行与“伪传统”13:30 快节奏生活下的无奈:为什么大家只能“按流程走”16:16 西方婚礼也在流程化,东西方差别真的大吗?20:25 新式婚礼正在兴起:年轻人的破局之道22:10 Tina心中的理想婚礼:简约、自由感谢收听🧡【收听方式】欢迎在各大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实验之外 · After Hours in the Lab》:📱 小宇宙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QQ 音乐 | 网易云音乐📍 想获取最新动态,欢迎在 小红书 关注我们!
🎙️“海外租房,如何少踩坑、多省心?我们用亲身经历告诉你。”👩‍🦰【本期主播】Tina转转👀“租房是海外生活的必修课,既能学到制度差异,也能学会独立生活。“生活愉快!(●'◡'●)📜Show Notes:01:50 中外差异大到离谱? 国内外租房制度对比,保证你第一次听就震惊。03:00 留学租房噩梦 找房退租的心酸史04:40 澳洲租房全流程揭秘 申请、看房、交押金,每一步都有隐藏关卡。08:15 成功租房小Tips 如何提升成功率?10:40 怎样选到一个“好房子”? 环境、交通、价格 VS 隐形雷点。17:06 AI智斗无良中介 留学生如何借助 AI + 法律条款,打赢一场“租房保卫战”。24:50 搬家 Checklist 打包、交接、清洁,哪一步都不能忽视。28:00 给新人的生存指南 留学生第一次租房,必须知道的避坑秘籍。感谢收听🧡【收听方式】欢迎在各大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实验之外 · After Hours in the Lab》:📱 小宇宙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QQ 音乐 | 网易云音乐📍 想获取最新动态,欢迎在 小红书 关注我们!
🎙️“十八岁这个时间点真的很有意思。既不是完全的成年人,也不再是小孩,像站在一个分叉路口上——随便往哪走,都可能是另一种人生。”👩‍🦰【本期主播】Tina转转👀“过去很宝贵,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能带着一点十八岁的心气儿继续走。“生活愉快!(●'◡'●)📜Show Notes:02:00 峰终定律:为什么我们总是对青春“美化回忆”?05:30 小时候的我们,到底有多想快点长大?10:00 那些曾经让我们羡慕、追随的人,如今还在心里吗?19:50 我们追过的明星、看过的剧,现在再提起来是什么感觉?25:27 青春里的灰色片段26:50 早恋的懵懂与青涩33:15 考试的焦虑,真实的青春日常37:40 迷茫与无目标:那段最常见却最无解的十八岁感谢收听🧡【收听方式】欢迎在各大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实验之外 · After Hours in the Lab》:📱 小宇宙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QQ 音乐 | 网易云音乐📍 想获取最新动态,欢迎在 小红书 关注我们!
🎙️“学历贬值与铁饭碗神话 | 中国会走上日本的老路吗?稳定真的能解决一切吗?”👩‍🦰【本期主播】Tina转转👀“对“稳定工作”的极端渴望,本质上是一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集体焦虑反应。但这种反应本身,并不能创造更多的机会,反而可能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僵化,形成“越害怕变动,越不敢尝试,结果机会越来越少”的恶性循环。“生活愉快!(●'◡'●)📜Show Notes:02:08 硕博生的“铁饭碗清单”:科研之外还能去哪?05:30 高校内卷与“青椒困境”:升不上去,还面临裁员潮07:00 硕博考公考编的热潮:真是出路,还是避风港?10:00 放弃多年科研追求稳定,沉没成本到底值不值?15:50 硕博生一路博后到失去“应届生”身份,等于自断退路?18:30 生育率下行、社会结构巨变:学历红利真的要消失了吗?23:05 历史镜鉴:《中国:下一个日本?》— 房价软着陆与泡沫应对:守住农业、缩小贫富差距、提升自主研发力25:50 泡沫崩塌与失落的30年:日本故事对中国的启示32:04 稳定焦虑与社会僵化的恶性循环33:00 如果铁饭碗生锈,我们还能做什么工作?34:00 “铁饭碗神话”如何悄悄蚕食社会创造力🎧 本期提到的书籍:《中国:下一个日本?》:作者:王国培|东方早报记者该书基于21世纪初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日本20世纪泡沫经济时期的相似性,探讨中国潜在经济风险💡 关键词:铁饭碗|考公考编|经济社会发展变革|日本失落三十年|社会焦虑感谢收听🧡【收听方式】欢迎在各大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实验之外 · After Hours in the Lab》:📱 小宇宙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QQ 音乐 | 网易云音乐📍 想获取最新动态,欢迎在 小红书 关注我们!
🎙️“刚到国外时,我们怀念国内热闹的聚会与陪伴感,后来却开始享受独处的自由和慢下来的节奏。在这场文化切换中,博士生的“放松方式”为什么会悄悄转弯?是环境塑造了我们,还是我们学会了用不同方式与自己相处?”👩‍🦰【本期主播】Tina转转👀“真正的放松,不是别人定义的‘该干嘛’,而是你在某一刻,真的觉得’我可以松一口气了‘“生活愉快!(●'◡'●)📜Show Notes:01:20 国内外博士生休闲方式差异背后的文化逻辑05:30 科研节奏与“情绪出口”——加班文化 vs 下班后的独处时间06:20 空间与城市结构:高密度娱乐 vs 慢节奏“无聊”生活08:23 陪伴感 vs 空间感:两种文化里的安全感来源11:00 国外的安全问题如何影响出行和社交15:30 夜猫子的中国 vs 早起的澳洲——作息反差冲击17:10 从“抱团解压”到“独处疗愈”,社交型聚餐反而耗尽了我们的放松力25:00 成长让我们对“人际连接”的需求发生了什么变化29:00 宿舍文化与集体生活的惯性32:09 你有“休息羞耻”吗?感谢收听🧡【收听方式】欢迎在各大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实验之外 · After Hours in the Lab》:📱 小宇宙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QQ 音乐 | 网易云音乐📍 想获取最新动态,欢迎在 小红书 关注我们!
🎙️“作为高学历女性,我们是怎么思考”要不要生孩子“这件事的?”👩‍🦰【本期主播】Tina转转👀“愿我们都能在做决定的时候,更诚实地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你可以选择成为妈妈,也可以选择不生孩子,但无论如何,都不该只是为了满足别人。“"生活愉快!(●'◡'●)📜Show Notes:01:15 想不想生? 我们坦诚聊聊自己的想法,以及背后的原因与挣扎。02:30 生产的恐惧——那些课本和网络都没告诉你的细节与真实代价。08:00 关注的盲区:社会热议产后1-2年的育儿,却常忽略孩子青春期的教育。14:00  “最佳生育年龄” vs. 科研女性职业发展,时间表的冲突与选择。17:00 与网红对比的无形压力:经济条件、产后恢复与普通人的真实处境。21:30“独立女性”标签背后的压力——当自立反而成了另一种期待。24:00 决定要不要生,必须出自内心的笃定,而非外界的推搡。24:40 养儿防老的观念在现代社会还成立吗?26:40 生育压力不是一个人的事—为什么伴侣的共同承担至关重要!感谢收听🎧 本期提到的公众号: 公众号:怀孕对女性身体的真实影响:近20年研究,30万例分娩数据(《Nature Portfolio》) 英文原文:Pregnancy’s true toll on the body: huge birth study paints most detailed picture yet(DOI: 10.1038/d41586-025-00959-7)— 这是一个发表在Nature上的news,基于一项发表于 Science Advances 的研究:Pregnancy and postpartum dynamics revealed by millions of lab tests (DOI: 10.1126/sciadv.adr7922)。该文章分析了30万例的分娩实验室检测数据,系统性揭示了怀孕及产后对女性身体的动态影响。🧡【收听方式】欢迎在各大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实验之外 · After Hours in the Lab》:📱 小宇宙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QQ 音乐 | 网易云音乐📍 想获取最新动态,欢迎在 小红书 关注我们!
🎙️“当生成式AI敲开实验室的门,我们该惊呼‘时代变了’,还是重新定义‘科研人’?”👩‍🦰【本期主播】Tina转转👀“与其说AI在替代我们,不如说,它在逼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才是人类在科研中不可取代的部分“"生活愉快!(●'◡'●)📜Show Notes:01:00 初识AI:从猎奇到沉迷的第一步08:10 AI帮助非母语科研人降低语言焦虑10:00  AI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我们能分辨吗?13:15  AI飞奔,隐私滞后:信息安全谁来兜底?14:20 当科研沦为“AI执行器”,原创与操控之间的界线在哪?16:00 谁将被淘汰?AI时代下的“结构性失业”隐忧19:30 思考力在退化?是“效率提升”还是“主动思维”崩塌?24:30 审稿机器人:客观、公正,还是冷漠与算法偏见?26:40 GenAI时代,我们还能保有“独立科研人”的自我吗?28:22 AI无善恶,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它感谢收听🧡【收听方式】欢迎在各大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实验之外 · After Hours in the Lab》:📱 小宇宙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QQ 音乐 | 网易云音乐📍 想获取最新动态,欢迎在 小红书 关注我们!
🎙️“我们今天聊的,不是“导师怎么做才是好导师”,也不是“学生该怎么做才合格”,而是想一起去拆解一个更普遍的感受——当关系开始让你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本期主播】Tina转转👀“成长不是不断证明“我没问题”,而是敢于承认“我确实在经历一些困难”,然后慢慢找出出口。“"生活愉快!(●'◡'●)📜Show Notes:02:30 不是所有的导师都是合格的03:00 识别“问题导师”的典型信号,该躲还是该沟通?09:00  当冲突不是底线问题,怎么尝试理性对话?09:30  “边界感”的建立,抵御我们脑中的最坏预设13:20 我们到底在对抗“导师”,还是对抗“项目本身”?17:20 “不要过度神话师生关系”18:30 面对问题导师,学生能做什么?19:27 生活的多重支点:导师不是你唯一的锚点20:40 相处之道:我们总结了几条关键原则23:06 预期管理:初期沟通明确彼此期待与边界24:00 主动汇报:定期更新,展示进展和思考26:28 稿件与署名沟通:早沟通、讲逻辑、重尊重28:00 六种界限感:身体|性|智力|情绪|物质|时间感谢收听🎧 本期提到的书籍:《Set boundaries, find peace》:作者:Nedra Glover Tawwab|美国知名心理治疗师这本畅销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了“边界感”在日常关系中的重要性。作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教我们如何在家庭、职场、友情甚至爱情中,设定健康的心理界限,摆脱内耗与压抑情绪,建立更平衡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情绪负担、过度付出、自我肯定、健康沟通🧡【收听方式】欢迎在各大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实验之外 · After Hours in the Lab》:📱 小宇宙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QQ 音乐 | 网易云音乐📍 想获取最新动态,欢迎在 小红书 关注我们!
🎙️“最近‘学二代’这个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热搜?教授的子女、学者的下一代,不再是‘象牙塔里的隐形人’,而成了大众眼中‘稳稳的人生赢家’。但我们真的在羡慕学历本身吗?还是在对一种隐秘的特权体系感到无力?”👩‍🦰【本期主播】Tina转转👀“所谓学二代,不过是旧秩序在新语境下的延续。我们需要的也许不是更努力的个体,而是更透明的系统、更公平的机会。“"生活愉快!(●'◡'●)📜Show Notes:01:48 “学二代”为什么越来越吃香?03:00  从“学阀”新闻说起,学术圈的权力结构07:18  当“学二代"的具体好处:人脉、资源与预期优势10:00  教师岗、编制、学术系统:未来真的“香”?| 人口高峰已过,教育红利消退,连学二代也在逐渐失去确定的未来!12:46 对“二代”的吹捧,其实是对不公的愤慨17:39 “二代逻辑”不止学术圈19:30 脱离父辈荫蔽,也是普通人21:28 学术圈需要怎样的监督与透明机制?24:00 学术评判体系正在不断地完善:当“发文章”变成目的本身,学术的意义早已被稀释。37:00 所谓“成功”,从来离不开时代的托举。 没有纯粹的“二代”,也没有完全公平的起点——我们都在时代的洪流里摸索方向感谢收听🧡【收听方式】欢迎在各大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实验之外 · After Hours in the Lab》:📱 小宇宙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QQ 音乐 | 网易云音乐📍 想获取最新动态,欢迎在 小红书 关注我们!
🎙”博士与佛陀的距离“番外篇|科研、信仰与内在的修行之路: 全职博士在做实验之余坚持每周去寺院做义工。本期播客我们采访了Olivia师姐 — 一位资深的生化环材科研人,她读博期间几乎每周都去寺院服务两天,即使现在搬去别的城市生活,也会在大型法会期间,坐飞机甚至再转火车回来服务。👩‍🦰【本期主播】Tina转转😘【特邀嘉宾】Olivia 👩‍🎓 全职博士后,每周坚持前往寺院做义工,用修行滋养科研的日常👀“在这个高速运转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寺庙」——无论是心灵的栖息地,还是一段自我守护的时间——是每一个科研人、每一个奋斗者都值得去认真探索的课题。“"生活愉快!(●'◡'●)📜Show Notes:02:28 什么因缘开始去寺院06:30 师父第一次见我,竟让在我开始做义工前先坚持拜佛一个月:calm & clarity09:00 在海外,寺院成了我情感的避风港:熟悉的语言环境,思乡情、以及身份认同13:00 导师与亲友如何看待我做每周都去义工?14:00 那些温暖的寺院记忆16:45 有想过出家吗?师父甚至也曾问我是否愿意出家 —“用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18:20 在做义工期间也是有不顺利的时候23:00 每个人各有因缘,不必执念24:30 水到渠成的皈依24:47 做义工时的“灰心时刻”28:00 冥想带来的专注与定力33:30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科研与生活的受益36:00 “因缘果报”如何鼓励我们努力生活38:30用闯过去的心情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感谢收听🎧 本期提到: Mindful Check-In Meditation App由南天大学人间佛教中心开发的冥想应用,帮助你在生活与科研之中重建呼吸与觉察 👉 https://apps.apple.com/au/app/mindful-check-in/id1090321458   https://www.nantien.edu.au/about-us/check-in/ 《六祖坛经》:是六祖惠能大师的言行记录,是中国佛教第一部白话文学作品,同时也是禅学的伟大著作。《坛经》以“无念、无相、无住”为修行法门,旨在使人人都能“明心见性”。 《佛遗教经》:「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意指专注一念,心不散乱。出自《佛遗教经》:遗教,又称遗法、遗诫、遗训、遗告、遗化,是指佛陀临近涅槃时所宣说的教法。本经是佛陀即将入涅槃时,为后世佛弟子所宣说的最后教诫,因此特别称为《佛遗教经》。与《四十二章经》、《八大人觉经》合称为“佛遗教三经”。🧡【收听方式】欢迎在各大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实验之外 · After Hours in the Lab》:📱 小宇宙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QQ 音乐 | 网易云音乐📍 想获取最新动态,欢迎在 小红书 关注我们!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