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運動防護生態學 (Athletic Training Ecology)
運動防護生態學 (Athletic Training Ecology)
Claim Ownership

運動防護生態學 (Athletic Training Ecology)

Author: 黃昱倫X張雅婷

Subscribed: 11Played: 29
Share

Description

我們是棲息在運動防護生態圈的兩個防護員,在彼此探險的路途上拿著望遠鏡、放大鏡與顯微鏡細細品味運動防護生態系裡的生物脈動與環境變化。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7 Episodes
Reverse
S3 EP02|職責/角色界定研究是什麼?運動防護員專業標準背後的隱形推手 ✨ 作為防護員的你是否曾經遇過⋯⋯ 市場上遇到的防護員品質參差不齊,但防護員到底要會什麼? 面試工作時,招募內容總是模糊不清,不知該如何準備? 進入職場後,總覺得考核、晉升標準不透明⋯⋯ 面對五花八門的再教育課程,不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麼? 在防護員的路上,你曾經有這些疑問的話,這一集要討論的主題 - 角色界定研究,或許可以為你帶來一些答案💡 🔍 這集重點: 📌 Role Delineation Study (RDS) 是什麼? 📌 缺乏角色界定,可能遇到了什麼困難 -> 以師大運動防護團隊為例 📌 臺灣運動防護專業該如何應用角色界定研究 ⚡️ 本集帶你思考:延續上一集的主題,防護員的考證制度是否可以篩選出我們需要的防護員,然而,我們需要的防護員究竟又是什麼樣子呢? 💬 雅婷以自己過去的研究出發,昱倫透過師大的例子,帶著我們去看沒有角色界定遇到的困境 📍圖文|林岱昀 📍文案|張則萱 - 喜歡的話請給我們五星好評,並訂閱、分享、開啟小鈴鐺🔔🔔🔔 - Next episode🔜🔜 11/15 週六中午12:00 #運動防護員 #職責界定 #角色界定 #運動防護生態學 #臨床x研究x教育 #podcast #athletictraining #roledelineation #athletictrainingecology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3 EP01|通過率、教育與專業認證:考上防護員,真的代表你準備好了嗎?從考試制度看台灣與美國的防護員教育設計與專業門檻 ✨防護員考試放榜後, 在「靠北防護員」板上引發熱議⋯⋯ 考題出這麼簡單,讓這麼多人通過真的好嗎? 各大學校通過的防護員又有幾位呢? 時間究竟會不會淘汰不適任的防護員呢?但好像還有看到好多不適任都在市場流竄 看似閒聊的討論,但是背後其實隱藏了「考證制度、學校教育與專業能力」的討論,這集,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 這集重點: 📌 臺灣考證的歷史 📌 美國運動防護系統 📌 術科考試的存廢 ⚡️ 本集帶你思考:臺灣現行的防護員考試制度是否真的篩選出了我們期待的專業人員?又或者我們該如何設計適合我們的認證、教育以及專業推廣的循環? 💬 昱倫和雅婷帶著我們透過美國的制度,去看臺灣考證制度與教育環境的異同之處,一起思考臺灣防護員專業的未來✨ 📍圖文|林岱昀 📍文案|張則萱 - 喜歡的話請給我們五星好評,並訂閱、分享、開啟小鈴鐺🔔🔔🔔 - Next episode🔜🔜 11/01 週六中午12:00 #運動防護員 #防護員考試 #運動防護生態學 #臨床x研究x教育 #podcast #athletictraining #athletictrainingecology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2 EP10 |雙向選擇,找對頻率 - 運動防護員的面試現場 ✨ 面試時,你是否也曾經遇過… 總是緊張到說話結巴、眼神飄移,不敢直視面試官? 回答問題時,只能硬擠出:「我什麼都可以配合」、「我是來學習的」 甚至遇過「請問你結婚了嗎?會不會請育嬰假?」這類的問題 接續上集履歷與求職的準備,這集我們將聚焦於面試中會發生的各種大小事,帶著你接招拆招! 🔍 這集重點: 📌 面試成功方程式 📌 身為面試官的Tips 📌 面試是雙向選擇! ⚡️ 本集帶你思考:面試,不只是公司在選擇你,你也在選擇這份工作是否適合你。除了展現準備的內容外,別忘了,你也是有選擇權的! 💬 這一集昱倫與雅婷將同時從「被面試者」和「面試官」雙重角度,帶你剖析面試當下的語言與細節,幫助你辨識哪些話語藏有紅旗,哪些提問背後有著更深層的目的。 📍圖文|林岱昀 📍文案|張則萱 - 喜歡的話請給我們五星好評,並訂閱、分享、開啟小鈴鐺🔔🔔🔔 - 第二季將在這一集劃下句點,第三季也會繼續討論更多與防護員職場相關的議題,同時,還會加入專業知識的分享,敬請期待🔥 #面試實戰指南 #面試準備攻略 #運動防護生態學 #臨床x研究x教育 #podcast #athletictraining #athletictrainingecology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2 EP09|運動防護員的求職與面試攻略 ✨ 防護員你是否也曾經遇過… 從學生身份畢業,卻發現從來沒有人教我們怎麼寫履歷、準備面試? 面對求職市場,常常不知道該怎麼展現專業、推銷自己? 這集,就讓我們一起拆解那些你一直想問、卻不知道從哪開始問的職場第一課! 🔍 這集重點: 📌 找職缺的完整攻略 📌 履歷的Dos and Don’ts 📌 Cover Letter大解密 ⚡️ 本集帶你思考:如何在求職階段精準展現自己的價值,打造屬於自己的專業履歷與面試策略! 💬 昱倫與雅婷將以面試官的角度,從「找職缺」到「寄出履歷」,一步一步拆解每個關鍵步驟,跟你分享他們最真實的經驗! 📍圖文|林岱昀 📍文案|張則萱 - 喜歡的話請給我們五星好評,並訂閱、分享、開啟小鈴鐺🔔🔔🔔 - Next episode🔜🔜 07/05 週六中午12:00 #防護員求職攻略 #求職交戰守則 #運動防護生態學 #臨床x研究x教育 #podcast #athletictraining #athletictrainingecology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2 EP08 |運動場域的性別刻板: ✨ 你是否也曾經聽過這些話… 「男生就應該要陽剛,不能哭!」 「女生要有女生的樣子,要有女人味」 「美少女射手、美女打擊教練⋯⋯」 「女裁判就是不專業!女裁判就是不專業!」 這些話語,不只出現在媒體報導中,也在許多運動場域裡不斷被複製。當你聽見這些話時,你是否也曾察覺什麼異樣?會不自覺得皺起眉頭?又或者,你就是曾經被這些標籤困住的那個人? 🔍 這集重點: 📌 運動場域中常見的性別刻板印象 📌 女性性別刻板印象與厭女情結的關聯 📌 面對性別框架,我們能做些什麼? ⚡️ 本集帶你思考:當我們意識到性別標籤爭在限制運動場域中的人時,我們該如何理解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言語和想法呢?而在各自的位子上,我們又該如何做出改變呢? 💬 昱倫與雅婷從臨床觀察出發,一步一步拆解這些話語背後的性別壓力。聽完這集,在你的職場或生活中,是否也曾感受過其他性別刻板印象和標籤,歡迎留言跟我們分享! 📍圖文|林岱昀 📍文案|張則萱 - 喜歡的話請給我們五星好評,並訂閱、分享、開啟小鈴鐺🔔🔔🔔 - Next episode🔜🔜 06/14 週六中午12:00 #運動場域中的性別觀察 #性別刻板印象 #運動防護生態學 #臨床x研究x教育 #podcast #athletictraining #athletictrainingecology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2 EP07 |從基層到高薪場域:臺灣AT職涯發展路徑的現況與未來 ✨ 防護員你是否也曾經遇過… 總是無法按照原定時間上下班,生活和工作界線逐漸模糊⋯⋯ 面對人生階段的轉換,社會責任逐漸加重,薪資待遇卻難以負荷,最後只能離開心中熱愛的工作現場。 積累了滿滿的特休、年假與補休,卻總是在行程滿檔的情況下,一天假也請不下來。 上集我們聊到如何爭取加薪,然而除了薪水數字,防護員的待遇是否還隱藏著更多沒被說出來的真相? 🔍 這集重點: 📌 臺灣運動防護員薪資待遇調查結果 📌 防護員職場的性別議題 📌 防護員待遇福利面面觀 ⚡️ 本集帶你思考:在防護員領域中,如果我們對未來的薪資有期待,我們是否能審視不同工作場域的能力需求與待遇結構,進而畫出屬於自己的職涯發展地圖! 💬 昱倫與雅婷從實際問卷的薪資調查結果,釐清運動防護產業現況,揭露潛在的職場困境與挑戰。 📍圖文|林岱昀 📍文案|張則萱 - 喜歡的話請給我們五星好評,並訂閱、分享、開啟小鈴鐺🔔🔔🔔 - Next episode🔜🔜 05/17 週六中午12:00 #防護員薪資調查 #運動防護員待遇 #運動防護生態學 #臨床x研究x教育 #podcast #athletictraining #athletictrainingecology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2 EP06|談薪水,還是談價值?一場加薪提案背後的職業思辨 ✨ 防護員你是否也曾經遇過… 常常覺得工作很忙、很疲累,然而卻難以說出自己的困境? 看不到工作的長期發展空間與願景,覺得無法在職場中發揮專業價值? 抑或是曾經覺得自己的專業沒有受到尊重,在工作中無法獲的成就感? 當我們一次又一次陷入這樣的循環,也許該停下腳步想一想:理想中的工作樣貌是什麼?而我們,又能從哪裡開始改變? 🔍 這集重點: 📌 了解運動防護員的工作困境與挑戰 📌 如何釐清與量化運動防護員的實際業務內容 📌 尋找突破現況的思維與策略 ⚡️ 本集帶你思考:我們是否也能為自己打造一條既能實踐熱情,也能維持生活品質的職涯道路?這集,送給在職涯裡感到卡關的你! 💬 昱倫與雅婷從自身經驗出發,分享他們如何結合法規依據與研究舉證,一步步為自己爭取更好的工作環境與專業定位。 喜歡的話請給我們五星好評,並訂閱、分享、開啟小鈴鐺🔔🔔🔔 Next episode🔜🔜 05/03 週六中午12:00 #運動防護員 #職涯自救指南 #運動防護生態學 #臨床X研究X教育 #Podcast #athletictraining #athletictrainingecology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2 EP05|阮將青春獻予恁兜:運動過早專項化的殤歌 ✨ 防護員你是否也曾經遇過… 運動員專精某一項運動,但除了那個專項,進行其他非自己的專項運動卻顯得不太協調。 高中生、甚至國中生,身上竟已有長期累積的慢性傷害,拖著需要休息又似乎可參與訓練的身體,日復一日的運動? 從小在訓練場上表現亮眼,長大後卻在面對自我探索、未來選擇或挫折時顯得迷惘或脆弱? 當我們在臨床中一次又一次地面對這些選手時,也許該回頭問:是誰在他們身上畫下了這條只准往前衝的單行道? 🔍 這集重點: 📌 認識「過早運動專項化」 📌 運動過早專項化的發展歷史 📌 運動過早專項化的優缺點及長期影響 📌 運動過早專項化的迷思 ⚡️ 本集帶你思考:我們真的需要運動員花費大量時間在訓練,且僅專攻一項、從小拚到大嗎?多元運動經驗,可能才是精英選手長久之路的起點。 💬 昱倫與雅婷將從臨床觀察出發,加上過去研究的驗證,帶你認識過早運動專項化,以及其如何影響運動員的發展。 運動防護員的角色,或許不只是「守住傷口」,更是可以協助運動員走得更遠的夥伴。 喜歡的話請給我們五星好評,並訂閱、分享、開啟小鈴鐺🔔🔔🔔 Next episode🔜🔜 04/12 週六中午12:00 #運動防護員 #過早運動專項化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運動傷害的長期累積 #臺灣體育制度 #Podcast #athletictraining #athletictrainingecology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2 EP04|台灣基層體育選手的養成之路:淺談體育班制度 ✨防護員你是否也曾經遇過… 當你告訴運動員要好好休息,做好疲勞的管理,但是運動員卻和你說他早上上課、下課要練習,用上課時間補眠變成常態的奇怪場景。 教練和選手常常把受傷和照顧自己身體當小事,只在意「能不能比賽」,感覺溝通困難。 覺得對方的溝通或表達能力待加強、不擅長時間管理、缺乏自我成長與學習的動機和能力。 上述這些,皆有可能是來體育環境的體制與文化。想要協助運動員,就需要從認識培育台灣的運動員的「體育班制度」出發。 🔍 這集重點: 📌 臺灣體育環境的現況 📌 體育班發展制度的歷史發展脈絡與成效 📌 運動員標籤的長遠影響 ⚡️ 本集帶你認識:在高度服從與資源限制的封閉體系中,運動員如何逐步被標籤、被塑造,並影響到日後面對傷痛、自我認同與未來選擇的方式。 💬 昱倫與雅婷從臨床觀察出發,談運動員被「工具化」的過程,以及運動防護員如何在這樣的生態中適時給予協助,幫助運動員能更全面的發展。 喜歡的話請給我們五星好評,並訂閱、分享、開啟小鈴鐺🔔🔔🔔 - Next episode🔜🔜 4/5 週六中午12:00 #運動防護員 #運動員標籤 #體育班制度 #衛教溝通 #臨床X研究X教育 #Podcast #athletictraining #athletictrainingecology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2 EP03|從「不爽不要做」到「我們值得更好」--運動防護員的下一步 ✨ 防護員你是否也遇過這些情況… 沒有所謂的「上下班時間」,要像褓母一樣隨時待命,沒有任何加班費? 沒有合理得薪資,反正永遠有人補職缺? 賽會工作風險高,卻沒有任何合約保障? 今天,讓我們來談談「運動防護員的勞動權益」。 🔍 這集重點: 📌 運動防護員常見的勞動環境問題 📌 權益保障的解方:工會組織的認識 改善職場環境,不是單打獨鬥,而是需要集體力量! 💬 在這一集,昱倫和雅婷討論了運動防護員的職場現況,並分享了可提升勞動條件的實際方法。 你也有類似的經驗或相關建議嗎?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讓我們一起從過去的「求有」,邁向符合實際需求的「求好」。 喜歡的話請給我們五星好評,並訂閱、分享、開啟小鈴鐺🔔🔔🔔 - Next episode🔜🔜 3/22 週六中午12:00 #運動防護員 #勞動權益 #工會 #運動防護生態學 #臨床X研究X教育 #Podcast #athletictraining #athletictrainingecology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2 EP02|運動防護員的work-life balance: 時間管理大師的修煉 ✨ 防護員你是否也遇過這些情況… 上班跟下班的感覺總是很模糊,下班彷彿只是回家換一個地方上班? 回到家裡了,腦袋卻還在想著運動員的狀況或是在家開課表? 每天醒來就是趕著去工作? 今天,讓我們來談談「運動防護員的時間管理」。 🔍 這集重點: 📌 什麼是Work-Life Balance? 📌 職場上的時間管理策略 📌 Work-Life Balance,從生活中做起 💡 你知道嗎? 工作生活平衡不是選擇犧牲工作或生活,而是找到屬於自己的「和諧點」! 💬 在這一集,昱倫與雅婷分享了許多「小撇步」,透過自身經驗分享時間管理的好方法。 那你有什麼更棒的方式讓忙到不行的大學教授以及大學臨床運動防護員參考呢? #這禮拜你為自己做了什麼呢? 歡迎分享你的時間管理小撇步! - 🎧Apple Podcast: 🎧Spotify: 喜歡的話請給我們五星好評,並訂閱、分享、開啟小鈴鐺🔔🔔🔔 - Next episode🔜🔜 3/8 週六中午12:00 #運動防護員 #時間管理 #先把時間留給自己 #WorkLifeBalance #運動防護生態學 #臨床X研究X教育 #Podcast #athletictraining #athletictrainingecology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2 EP01|運動防護員你 Burnout 了嗎? 🔥 第二季強勢回歸! 這次,我們將從「防護中生代」的視角談各種不同的議題,包括: ✔️ 如何健康延續自己的防護員生涯 ✔️ 防護領域在制度層面的必要發展 ✔️ 防護員視角在體育生態圈的觀察 💭 你是否也曾感到… 工作日復一日,卻提不起勁? 面對運動員時漸漸失去溫度? 開始懷疑自己的專業價值? 別擔心,你不是一個人。在這集裡,我們要談談防護員的「心裡話」。 🔍 這集重點: 📌 什麼是職業倦怠? 📌 職業倦怠的原因與影響 📌 女性防護員的獨特挑戰 📌 實用的自我調適方法 💬在這一集,我們將分享科學研究、過去經驗,並帶你思考自己是否正在「燃燒殆盡」。 你,也是高風險族群嗎?經歷過職業倦怠嗎?留言分享你的經驗,讓我們一起找到平衡! - 喜歡的話請給我們五星好評,並訂閱、分享、開啟小鈴鐺🔔🔔🔔 - 敬請準時收聽 2/ 8週六中午12:00 Next episode🔜🔜 2/15 週六中午12:00 #運動防護員 #職業倦怠 #Burnout #運動防護生態學 #臨床X研究X教育 #Podcast #athletictraining #athletictrainingecology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第一季的最後一集上線囉!我們一起來探索運動防護的未來藍圖 本集我們將從師大運動防護室出發,聊到一個全新願景的誕生——CREAT 團隊。 這是一場從臨床到研究、教育端的全面探索,也是一個努力讓運動防護員價值得以被看見的願景。 師大不僅有防護室成為運動員的依靠,更是讓運動專業逐步成長的重要研究場域。 但為什麼這樣一個兼具研究與臨床的環境,卻面臨人才流動率高、專業樣貌模糊的困境? CREAT 團隊的成立,能否為這些問題帶來突破,甚至打造一個運動防護的永續經營模式? 0:50 雅婷最近到底在忙什麼? 2:20 為什麼需要師大運動防護團隊? 9:30 運動防護室最初的願景與期待 15:05 「運動防護員的工作不被理解」是常態嗎? 一個流動率高的工作場域背後隱藏了什麼問題? 20:25 師大運動防護的雙重優勢與挑戰 26:20 運科人員的挑戰:數據解讀的能力與臨床需求的鴻溝 30:30 運科人員與臨床工作者初步合作後的反思與未來:談解決問題的關鍵與長遠的合作模式 37:38 CREAT 團隊的誕生與理念:以運動防護為核心,連結臨床、研究、與教育的框架。 41:00 團隊的願景與防護員展現專業的方式 57:40 對於CREAT的期許:實踐運動防護員的專業價值 59:35 目前正在進行的計畫 ✨ 這不只是一場對運動防護的深度剖析,更是一趟尋找突破與創新可能的旅程! 🔊不要錯過這一集的精彩內容~讓我們一起重新認識運動防護專業,並展望 CREAT 團隊如何影響運動防護生態圈 - 喜歡的話請給我們五星好評,並訂閱、分享、開啟小鈴鐺🔔🔔🔔 敬請期待第二季!想聽什麼話題趕快留言讓我們知道~~~ #CREAT #結合臨床研究與教育的運動防護團隊 #防護員的專業價值展現 #運動防護生態學 #臨床X研究X教育 #Podcast #athletictraining #athletictrainingecology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運動防護的數據化轉型:從傷病紀錄到實證應用研討會之幕後製作與當天的心得分享 01:16 研討會的初衷:為什麼需要台灣的傷病紀錄系統(EMR)? 07:27 臨床工作的需求與困擾 08:28 EMR 開發的最初挑戰與推動策略 11:26 EMR開發的契機:國家運科中心 15:00 使用EMR的疑慮:必須由「國家」層級的高度出發 17:48 研討會的漫長前置作業 25:23 美國學者的邀請緣由 33:34 昱倫在研討會當天的心得分享:口譯的扮演與極具親和力的講者 40:36 對談過程的感動之處:專業分享的文化差異 45:25 研討會的核心概念 53:10 昱倫的美國實習實例分享 55:20 昱倫整體研討會的心路歷程:近10年過程之實踐的感動 57:08 當天與會貴賓 58:28 運動防護員可從數據記錄獲得什麼? 1:00:10 雅婷在研討會當天的心得分享 1:03:07 大家都來成為這系統的一部份吧! 🔊不要錯過這一集的精彩內容~希望大家透過這集能夠更了解EMR的背景與價值,並歡迎各位踴躍提供意見及回饋! - 喜歡的話請給我們五星好評,並訂閱、分享、開啟小鈴鐺 - Next episode🔜🔜 11/23 週六中午12:00 (敬請期待本系列最終集!) #運動防護的數位化轉型 #臺灣運動防護傷病系統 #運動防護研討會 #國家運科中心 #運動防護生態學 #臨床X研究X教育 #Podcast #athletictraining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最後一集的「留美系列」來了! 這集我們將直接回答大家透過限時動態問答提出的問題~來看看你們好奇的事吧!👇 0:48 請問昱倫出國前的心路歷程? 1:20 在美國眾多的MAT,怎麼選學校呢? 4:26 查台灣教育部的留學網站,居然發現沒有針對運動防護進修的選項,該怎麼辦? 5:51 要準備多少錢才能放心去美國讀碩士?自費還是有別的方式呢? 8:02 如果我也想去美國讀碩士或博士,第一年的學費到底怎麼搞定? 14:40 需要先修完所有的台灣學分才能去美國讀書嗎? 19:07 請問昱倫有考GRE或GMAT嗎? 21:25 申請學校要找留學代辦嗎?還是自己來比較好? 22:40 想要在面試中脫穎而出,有什麼加分小技巧嗎? 28:34 出國前需要準備「工具書」嗎? 30:33 昱倫在美國最想念的台灣美食是什麼?如何收拾一顆勇敢的心? 32:22 請問昱倫在碩班期間有工作嗎? 34:10 在美國怎麼剪頭髮? 36:41 卡其褲在美國買得到嗎? 39:40 畢業後有哪些管道可以銜接工作呢?沒有拿到證照怎麼辦? 🔊不要錯過這一集的精彩內容,這集就是要幫助你搞懂出國的基本概念!如果還有其他問題,隨時透過我們的平台繼續提問,感謝大家的熱情互動與支持。 - 喜歡的話請給我們五星好評,並訂閱、分享、開啟小鈴鐺 - Next episode🔜🔜 11/09 週六中午12:00 (回歸雙週更新囉~) #運動防護 #美國留學的十萬個為什麼 #masterofathletictraining #MAT #MSAT #運動防護生態學 #臨床X研究X教育 #Podcast #athletictraining #athletictrainingecology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延續上一集,本集繼續討論就讀美國MAT的必經過程和挑戰,提供給已經有準備至美國讀書的你們。 1:40 決定要赴美留學後,首先會遇到哪些挑戰? 4:13 選擇學校時該注意什麼?別忘了親自去了解學校! 13:17 昱倫的托福準備心得分享 17:53 申請美國MAT需要透過代辦嗎? 20:15 語言能力比較弱的國際生,真的會成為劣勢嗎? 22:57 撰寫自傳的小技巧與建議方向 31:13 面試準備的秘訣以及可能被問到的問題 42:22 不是「含金湯匙」的學生也能出國嗎?面對現實的經濟問題 47:58 如何成為「生活智慧王」?昱倫的留學小撇步 59:50 多元包容的美國竟然還有「種族歧視」?遇到時該怎麼應對? 1:03:03 如何在異鄉建立自己的人脈優勢 1:05:48 念完MAT後,就能拿到美國工作簽證、順利在當地工作嗎? 1:13:28 美國AT的薪水待遇真的比較高嗎?談談實際面臨的狀況 1:18:17 留學最寶貴的收穫:只要你願意,一切都值得!:) 🔊不要錯過這一集的精彩內容,希望這集能為你們提供更多在異鄉的生存守則!繼續期待下集,昱倫與雅婷將更深入回應美國留學的各種相關問題喔。 - 喜歡的話請給我們五星好評,並訂閱、分享、開啟小鈴鐺 - Next episode🔜🔜 10/26 週六中午12:00 (下週即可繼續揭曉同樣為留美話題!!) #運動防護 #美國留學 #美國的生存守則 #masterofathletictraining #MAT #MSAT #運動防護生態學 #臨床X研究X教育 #Podcast #athletictraining #athletictrainingecology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當你完成台灣防護員的教育後,有沒有想過:「我該不該繼續前往運動防護先驅國——美國學習呢?」 在這集裡,昱倫和雅婷討論了是否至美國就學的相關問題,並揭開了許多台灣學生對此的迷思。 0:36 念完「臺灣」運動防護學程/科系後的問題:為什麼想到美國念書呢? 4:48 美國與台灣防護員教育養成的系統性差異 12:41 美國升格成兩年碩班訓練的原因及做法 26:18 與其他program天差地遠的master of athletic training 30:38 臨床的工具根本教不完:談教育的意義及防護員所該具備的能力 33:25 至美國唸書的迷思:提升臨床實作的能力?It doesn’t make sense!! 美國教育養成的重點 40:24 至美國唸書的迷思2:臺灣的防護員被認為薪資不優,那美國呢?有”work-life balance”嗎? 46:40 進一步談 ”work-life balance“ 的認知與「責任制工作」的本質 49:57 台灣與美國防護員考試制度的差異 1:00:14 最後還是回台灣工作,值得嗎? 🔊不要錯過這一集的精彩內容,希望這集能為你們提供更多對是否至美國就讀MAT的見解!問題問不完,敬請期待下集,昱倫與雅婷將繼續回答有關美國MAT的相關問題。 - 喜歡的話請給我們五星好評,並訂閱、分享、開啟小鈴鐺 - Next episode🔜🔜 10/19 週六中午12:00 #運動防護 #美國留學 #運動防護員養成 #職涯規劃 #masterofathletictraining #MAT #MSAT #運動防護生態學 #臨床X研究X教育 #Podcast #athletictraining #athletictrainingecology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Bridge the Gap - 溝通的重要性 🎙️ 在運動防護領域中,專業技能固然重要,但「做人」與「溝通能力」同樣是不可忽視的基礎。溝通更不只是說,更重要的是「傾聽」這一集 Podcast,我們聊了運動防護員在日常工作中,如何透過有效溝通來建立自己工作網絡,並讓工作更順暢。🤝 🌟 與教練的溝通: 運動防護員常常需要向教練解釋為何某位選手暫時需要休息,無法參與訓練。「溝通」不僅僅是傳遞訊息,更是一個促使雙方達到共識的重要工具。是藝術,也是科學。其實教練與防護員的目標往往是一致的,都是為了讓選手恢復最佳狀態與運動表現,因此防護員需要以同理心為基礎,與需要承受眾多壓力來源的教練溝通,並用共同的語言達到共識。若有幾次成功的經驗,長期下來能逐步建立互信關係,降低未來在溝通上的阻力。 🌟 與運動員的溝通: 運動員才是照護過程中的主體,在與運動員互動時,防護員需要使用站在對方角度的「言語」和「肢體語言」,讓選手有被知會和被理解的權利。我們不只是提供專業上的協助,更是扮演支持者的角色,好的溝通可幫助選手感覺到防護員是與其並肩作戰的夥伴💪 🌟 與運動防護員同事的溝通: 在職場中,姿態非常重要。儘管作為首席防護員,無論年齡和資歷如何,雅婷會在與防護員同事溝通時避免上對下的語氣,並會讓溝通建立在互相尊重和相互學習的基礎上,也不吝嗇對防護員同事的優點表達欣賞,才能幫助團隊與自己持續成長。 🌟 面對不同對象的溝通挑戰: 面對教練、上級長官、同事、運科人員,甚至實習生,因為每個角色的需求與責任不同,每一個溝通對象都需要我們靈活調整策略與用詞。昱倫也提出,當剛進入一個新的工作環境時,運動防護員需要了解整個「組織架構與利害關係人」,除了幫助自己更順利的融入新環境,也較能發展有效的溝通策略,找到對的人,並使用他能理解的語言。 其實,所有的溝通都建立在「互相理解」的基礎上。唯有透過理解,雙方才能放下心中的防線,在同一平面上感受彼此的掙扎。每一次有效的溝通,都是在信任之上搭建的橋樑,幫助我們共同成長與進步。 在這一集中,雅婷和昱倫分享了她們過去的經驗,談談如何在工作中與不同角色溝通。無論是處理日常的細節問題,還是面對棘手的抉擇,防護員們都需要耐心、智慧與策略性地與他人建立信任與合作關係。 🔊不要錯過這一集的精彩內容,學習如何在運動防護領域中,使用有效且真誠的溝通策略 to bridge the gaps。 - 喜歡的話請給我們五星好評,並訂閱、分享、開啟小鈴鐺 - Next episode🔜🔜 10/12 週六中午12:00 #運動防護員 #溝通技巧 #專業與人際關係建立 #職場技能 #運動防護 #運動防護生態學 #臨床X研究X教育 #Podcast #athletictraining #athletictrainingecology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什麼是運動防護員呢? 在運動場上,你可能見過我們衝上前去協助受傷的選手,但這僅僅是運動防護員工作的一部分。 運動防護員(Athletic Trainer) 的角色不只限於「救火」。在運動防護發展的源頭—美國,由美國運動防護協會(National Athletic Trainers' Association) 明確定義運動防護員為由美國運動醫學會認可的健康照護專業人員 (healthcare provider),工作內容涵蓋第一線的急救處置,以及運動傷害相關的預防、檢查、診斷 (diagnosis)、治療和復健。 昱倫和雅婷進一步討論了她們心中理想的運動防護樣貌。她們認為,運動防護員的價值不應僅限於「傷後被動治療」,而應該以「傷害預防」為核心,用運動訓練 (training) 解決運動相關問題,這才是真正體現專業的地方。雖然這過程可能艱難,但總有解決之道。除此之外,運動防護員還是重要的溝通橋樑,不僅在教練與選手之間,也在其他專業領域之間建立連結,如醫生、運動營養師和運科人員等。 相比之下,在台灣,運動防護員的角色界定較不明確。目前台灣運動防護學會網站上僅列出了運動防護員的業務範圍,這也是我們必須遵守的法規。隨著運動傷害防護工作機會的增加,這種模糊的身份認同也帶來了一些危機: ⚠️ 職業認可度不足:雖然工作機會增加,但大眾對這個職業的認知常常停留在表面,甚至可能因為單一防護員的行為而對整個領域產生誤解。 ⚠️ 薪資與工作量不平衡:許多防護員面臨工作超負荷的情況,但薪資卻無法反映實際付出,選擇減少自身的工作量來減輕身心壓力,限縮了專業展現的面向,進一步得不到大環境的肯定,形成了惡性循環。 ⚠️ 專業身份的危機:如果運動防護員只被視為「傷後處理」的角色,而忽視在「預防和長期健康管理」上的專業性,這個職業的價值將被大大低估。 在職業發展的方面,在美國,運動防護領域已走向實證醫學(evidence-based practice),從研究實證到現今欲透過「臨床數據」來驅動專業發展與環境的改變。在台灣,運動防護員應該主動引領環境的改變與提升整體的專業認同,這樣的影響力將會從個別運動員擴大到整個運動團隊,甚至學校和社會。 運動防護員的角色,就像一個光譜,每個人的定位可能有所不同,這取決於你「工具箱」中的內容,但最終我們都是同一道光,照映著運動員的需求。 🔎 你心目中的理想防護員是什麼樣子?或者在向別人介紹這份工作時,有遇到過什麼有趣的事嗎?歡迎在留言區和我們分享!👇 🔊 不要錯過這一集的精彩內容,一起來描繪你心中防護員的模樣。 - Apple Podcast: Spotify: 喜歡的話請給我們五星好評,並訂閱、分享、開啟小鈴鐺 - Next episode🔜🔜 9/28 週六中午12:00 #運動防護員 #傷害預防 #專業認同 #運動防護 #運動防護生態學 #臨床X研究X教育 #Podcast #athletictraining #athletictrainingecology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每個優秀防護員的背後,都有經歷過掙扎的實習歷程 🌟 你是否好奇「首席防護員」與「防護員老師」當年那段實習是怎麼撐下來的?讓我們一起回顧當年實習的點滴吧! 兩位防護員在實習階段都是協助國體大的柔道隊,還不知道她們與柔道隊的淵源的朋友們趕快補上前兩集啦~~ 昱倫在美國讀碩士的兩年間,每學期都會換不同的實習點,不僅在田徑隊實習,偶而協助週末橄欖球比賽,這樣的制度可以讓實習生們接觸過不同的傷害、層級與人群。最特別的是,她還曾經協助過「輪椅女籃隊」!!? 🙈 實習中的挑戰與成長 實習對每個人來說其實都是很吃力、很挫折的經歷。昱倫坦言,當年面對選手無止境的問題,深刻體會到能力的不足,甚至每年都反覆閱讀運動防護學(雅琳老師大家愛你~)。曾經面對老師的問題,因不服輸把「差不多」這句話脫口而出,下場當然就是尷尬到想找個洞鑽下去:)在這面對人的工作,沒有任何一個選擇允許模稜量可! 雅婷學姊的尷尬時刻則是在衝場時出現了糖果屋,防護包裡的用具散落在運動場上,好比一步一腳印紀錄著這「積極」的過程。柔道場上「那八個字」是她的學習起點,也深知要對得起選手在離開道場前那「謝謝防護員」五字,不僅是角色的扮演,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實踐。 「用生命奉獻、熱愛、血淚堅持在運動場上的運動員,相較於防護員遇到問題,回去多找資料就能解, 真的沒什麼。」 這些失敗與挫折的經歷教會了她們如何在困境中成長,並找出解方,也讓她們成為了今天的模樣。 最感謝的是,那些讓我們成長的菁英運動員們。 聽完這集,你有沒有任何「想原地移民」的時刻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區與我們分享。 我們將會在這系列的結尾開放QA問答與大家互動,還不趕快跟上進度!!! 🔊 不要錯過這一集的精彩內容,趕快去聽聽她們是菜鳥防護生的模樣~ - Apple Podcast: Spotify: 喜歡的話請給我們五星好評,並訂閱、分享、開啟小鈴鐺 - Next episode🔜🔜 9/14 週六中午12:00 實習#菜鳥運動防護生 #運動防護 #運動防護生態學 #臨床X研究X教育 #Podcast #athletictraining #athletictrainingecology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