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博物館開門《拿破崙加冕》的主人翁 拿破崙一世的政績和戰績(三)
《拿破崙加冕》的主人翁 拿破崙一世的政績和戰績(三)

《拿破崙加冕》的主人翁 拿破崙一世的政績和戰績(三)

Update: 2024-06-25
Share

Description

拿破崙戰爭(Guerres napoléoniennes):
是1803年至1815年間,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Bonaparte;1769—1821)領導的法蘭西帝國(First French Empire)和其從屬國(Client state)與反法同盟(French Revolutionary and Napoleonic Wars)間的軍事衝突:
第一次反法同盟(1792 -1797)
第二次反法同盟(1799 -1802)
第三次反法同盟(1803-1806)
第四次反法同盟(1806-1807)
第五次反法同盟(1809)
第六次反法同盟(1813-1814)
半島戰爭(1807-1814)
俄法戰爭(1812)
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
Waterloo 戰役

第二次反法同盟(1799 -1802):
1799年,歐洲列強趁法軍拿破崙的軍隊被困埃及時,再次發起反法戰爭。神聖羅馬帝國聯同英國、土耳其、俄羅斯組成了第二次反法同盟。同年底,拿破崙返法後,成功發動霧月政變(coup d'état of 18 Brumaire),取得軍政大權的法國第一執政。此後拿破崙指揮義大利軍反攻各國,1800年6月14日,拿破崙在Marengo之役大敗奧地利軍,議和後第二次反法同盟解體。

法國國家榮譽軍團勳位(Ordre national de la Légion d'honneur):1802年 7月14日,舉行了將蒂雷納子爵(Henri de la Tour d'Auvergne, Vicomte de Turenne,1611—1675)和一些民族英雄的遺骨,移至榮軍院(Invalides)的儀式。

蒂雷納子爵是17世紀的法國大元帥(Maréchal général de France)。50年的生涯中取得的軍事成就,被視為跨時代的戰術與機動戰大師,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家。拿破崙評為:「在我生前或死後的所有將軍中,蒂雷納最偉大。」

1802年,拿破崙為了以表彰對法國做出特殊貢獻的軍人和各界人士,創立了法國國家榮譽軍團勳位,因為1789年法國大革命之後,法國傳統的騎士團(order of chivalry)遭到廢除。拿破崙於1799 年至1804年間,擔任第一執政(Consulate)時,就希望建立新的榮銜制度,以強化他的統治合法性,他創設榮譽軍團勳位。榮譽軍團的位階近於法國舊有的聖路易騎士團(Royal and Military Order of Saint Louis)。聖路易勳章是法國的君主勳章騎士團勳章,由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1715)創建於1693,並以聖路易(Louis IX,1214—1270, 路易九世)為名。該勳章嘉獎傑出軍官,是首次授予給非貴族的勳章。法蘭西共和國官方認為聖路易勳章是法國榮譽軍團勳章的前身。紅色的薰章位階對應了羅馬軍團(Roman legion),分成軍團士兵( Roman legionary)軍官、司令官、軍團步兵隊長與大統領等五階。

拿破崙加冕為法蘭西皇帝:
1804年,為了保障拿破崙的遺產以及國家安定,法國參政院提議拿破崙建立新制度,因為拿破崙第一執政時曾多次險遭刺殺。拿破崙回應制定繼承權就能抑制反革命,因此,1804年5月14日,法國參議院授予拿破崙皇帝頭銜後,建立了拿破崙皇朝( House of Bonaparte),以「皇帝」為稱號。1804年5月18日,元老院(Council of Ancients)通過法令,正式授予拿破崙法國皇帝。1804年8月7日,全民公投贊成拿破崙世襲帝國。

元老院(Conseil des Anciens)是法國督政府(Directory)時期立法機構的上議院(upper house)
,而下議院(lower house)為五百人院。根據共和三年憲法建立的元老院創始於1795年8月22日,解散於1799年11月9日。

五百人院 (Conseil des Cinq-Cents)是法國依據共和三年憲法(Constitution of the Year III)建立的立法機構中的下議院(lower house)。五百人院組建於督政府(Directory)時期,解散於執政府(Consulate)前夕。

拿破崙與Joséphine de Beauharnais(1763—1814)於1796年就結為連理,為了正統,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加冕禮前一天,再以天主教儀式完婚。

拿破崙的加冕儀式:
1804年12月2日上午,拿破崙從塞納河右岸的杜伊勒里宮(Palais des Tuileries)塔程加冕馬車,於上午11點抵達聖母院,換上鑲金絲緞長袍,外層套上飾有金色蜜蜂的天鵝絨披風,密蜂是中世紀法蘭克王國(Kingdom of the Franks)第一個墨洛溫王朝(Merovingian dynasty)的象徵。按波旁王朝(Maison de Bourbon)禮制,教皇庇護七世(Servus Dei, Pius PP. VII;1742—1823)在他頭部與雙手塗抹三層香油。拿破崙給自已加冕了兩頂皇冠加冕,分別為代表羅馬帝國(Roman Empire)的金色月桂花冠與Charlemagne大帝(742—814)的複製加冕冠。彌撒結束後,他發表誓言:「我立誓維護共和國領土完整性;我發誓尊重信仰自由與《政教協定》中的法規,尊重平等、政治自由、公民自由與保護國有財產;我發誓無法律規定絕不加稅;我發誓維護榮譽軍團制度;我發誓只為法蘭西人民的利益、幸福與榮耀而統治。」

拿破崙任命六位顯貴:
拿破崙加冕後任命了六位顯貴:帝國大法官、帝國大司庫、大選帝侯、皇室統帥(Constable of France)、首席國務大臣以及海軍元帥。稱帝後合併了執政衛隊和議會衛隊為帝國衛隊(Imperial Guard) ,冊封了18位有功將軍為「帝國元帥」(Marshal of the Empire)。

第三次反法同盟(1803-1806):
1804年,拿破崙加冕為法蘭西皇帝後,1805年8月9日,神聖羅馬帝國( Holy Roman Empire)、英國、沙俄(Russian Empire)、那不勒斯(Naples)、瑞典(Sweden)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向拿破崙宣戰。拿破崙在Ulm戰役殲滅了奧軍及在Austerlitz戰役擊敗了俄奧聯軍,終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

第四次反法同盟(1806-1807) :
1806年,以普魯士王國( Kingdom of Prussia)為首,對法國宣戰,拿破崙打拜普軍,11天後攻下柏林,在Friedland戰勝俄國後,成為歐陸霸權。1808年,為擴大「大陸體系」( Continental Blockade),入侵西班牙(半島戰爭),並立其兄Joseph Bonaparte(1768 -1844)為西班牙國王,當時西班牙部分地區為法蘭西第一帝國的附庸國。

大陸封鎖(continental system):
是拿破崙於1806年為保護法國經濟,在柏林宣布的經濟封鎖政策,從1807年到1814年間,禁止英國貨物登陸歐洲大陸,意圖以經濟戰使英國屈服。

半島戰爭 (1807-1814):
因當時西班牙帝國、葡萄牙王國、大英帝國和拿破崙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的戰場在伊比利半島(Iberian Peninsula)。法軍曾從日耳曼調了十萬八千人赴伊比利半島,然而到了1809年初,法軍陷入苦戰 。半島戰爭在西班牙稱「獨立戰爭」(Guerra de la Independencia),西班牙北方的Catalonia稱「法國戰爭」(Guerra del Francès)。

第五次反法同盟(1809)
1809年,拿破崙和反法同盟再起衝突。當時法方的盟友是義大利王國、萊茵邦聯(Confederated States of the Rhine)、華沙大公國(Duchy of Warsaw)等衛星國;奧地利盟友包括英國、葡萄牙、西班牙,以及未參戰的薩丁尼亞(Kingdom of Sardinia)以
及西西里(Kingdom of Sicily)。此次奧地利奪回了曾經於第三次反法同盟(1803 -1806)失去的領地。最後法軍在Wagram之戰擊敗了反法同盟。

俄法戰爭(1812) :
拿破崙於1812年起遠征俄羅斯,但法國「大軍團」(Grande Armée)因俄軍的焦土戰略,惡劣的氣候以及缺乏補給而慘敗。

第六次反法同盟(1812 -1814):
奧地利、普魯士、俄羅斯、瑞典、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及萊茵聯邦(Confederated States of the Rhine)組成的反法同盟。萊茵聯邦是1806年至1813年7年間的德國,首都為法蘭克福(Frankfurt)。

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
1815年,拿破崙戰敗退位,流氓到地中海的Elba島。一年後返回巴黎的Tuileries 宮後再次即位。1815年,大不列顛聯合王國、荷蘭聯合王國(The United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以及普魯士王國(Kingdom of Prussia),聯盟對抗法蘭西第一帝國,最終在比利時布的魯塞爾(Brussels)南部的滑鐵盧(Waterloo)擊敗了拿破崙,並將敗將流放至大西洋的Saint Helen島,最終在島上的Longwood屋病故。對拿破崙而言,17世紀的法國大元帥蒂雷納子爵是在他認為生前或死後最偉大的將軍。拿破崙應期望效法,但可惜,雖然曾權頃一時,確未能如願。

拿破崙的死因和傳奇:
拿破崙被英國人於1815 年12月10日囚禁在大西洋的Saint-Helene 島,隨他流亡至1821年病故的有Bertrand大元帥、Las Cases伯爵和兩位將軍(Montholon, Gourgaud)。在島上他撰寫了回憶錄,並口述給伯爵Las Cases,他也學習英語,曾接待幾位途經訪客,當時該島是環繞非洲航行船隻重要的中途停留地。Saint-Helene總督Hudson Lowe(1769 -1844)就任後,下令不得自由行動。在島上曾和年輕英國女子Balcombe Abell (1802 − 1871) 維持了15年的友誼,直到1818 年她返回英國。

健康狀況惡化:
拿破崙變得虛弱。從1819年1月起,病情就危急,島上的醫生給予診斷和治療。1821年4月下旬,親自寫下約四十頁的遺囑和附件。拿破崙於 1821 年 5 月 5 日下午 5 點 49 分去世,享年51 歲。他的遺言是:「法國,軍隊,約瑟芬」 (France, armée, Joséphine ) Nerval在他的詩《流亡之死》(À la mort de l’Exilé)寫道:「拿破崙臨死時的遺言是:「我的上帝和法蘭西民族…法蘭西…我的兒子…。」(Mon Dieu et la nation française… française… mon fils… tête armée )。

英國派駐Saint-Hélène 總督在拿破崙死後表示:
「先生們,他是英格蘭最大的敵人,也是我的敵人。但我原諒他的一切。對於這樣一位偉人的過世,我們只能感到悲傷和深深的遺憾。」

拿破崙的死因爭議:
英國醫生結論他死於胃癌,但1819 年抵達的科西嘉醫生François Antommarchi(1780 -1789)詳細屍檢後拒絕接受結論。最終妥協,將死亡歸因於家庭,因為父親和妹妹Élisa死於同樣的疾病。記載明顯意見分歧,瑞典口腔科醫生 Sten Forshufvud亦假設三氧化二砷慢性中毒。

拿破崙遺願是長眠塞納河畔,1821 年去世時埋在島上。去世19年後,法國國王Louis-Philippe Ier(1773 -1850)才完或拿破崙的遺願。1840 年 10 月 15 日挖出遺體後,1840 年 10 月 18 日星期日骨灰離開島,12 月 15 日運返巴黎,最終安息在榮軍院(Invalides)。1854年,拿破崙的姪子拿破崙三世皇帝(Napoléon III, 1808 -1873)與英國協議,購買了拿破崙在Saint-Helen 島的最後安息房舍(Longwood)。1858年,成為法國財產,由外交部管理。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m4ml717007y01z39dvv3avz/comments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好好聽出品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拿破崙加冕》的主人翁 拿破崙一世的政績和戰績(三)

《拿破崙加冕》的主人翁 拿破崙一世的政績和戰績(三)

陸仲雁 x 好好聽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