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四日┃良善的基督徒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Description
“我們渴望增益他人,在許多事,
甚至是善事,也不可行;
而去行那些不算犯罪、但不應該做的事。“
在《聖依納爵的靈修智語》中,
某些內容和華人文化有相通之處,
以中文表達更是簡潔有力,
以這句智語來說,就是「君子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在什麼事上您會審時度勢,
選擇重要的事情決定堅持去做,
某些事情可以不做或暫時不做?
聖依納爵說:「為了我們渴望獲得庇益的人,
有很多事,甚至往往是好事,可以擱置不做,
而有的已經做了的事,雖然不是罪過,卻本來就不應該去做。」
有些你覺得是好事,可是可以暫時不用去做,
因為不是所有的善事我都要去做,
為的是你可以有彈性地去做更大的善事。
至於有的事你已經做了,雖然那些事不是罪過,
可是這些事本來你就不應該去做,
只是自己當時沒有做分辨就去做了。
在待人處事上渴望與天主同工,
秉持所做的是為人更大的益處、為天主更大光榮,
因此需要好好做分辨,行動之前先跟天主商量,
看看天主怎麼看?
而不是憑一時的衝動或自己的習慣去做。
《栽培領袖》作者克里斯.勞尼(Chris Lowney)指出
人做事時的盲點就是:
「我們向來就是這樣做、我們一直都這麼做」,
但是請不要把自己的習慣等同於是天主的意思,
許多時候就是因為我的習慣,
所以造成自己不思不想地一直這樣做下去。
更深入一點說,是人的性格造成這樣的行為,
強迫性地不得不幫助人家。
但這個態度和保祿所經驗的「基督的愛催迫著我」並不相同,
因為在我內的動力如果不是基督,
有可能是來自本性,這時就不應該去做了。
主講/甘國棟 神父
收聽完整錄音 掃描QRcode 或 https://solink.soundon.fm/ToSIL
圖/皈依
註:廣告爲您收聽的平臺提供,歡迎分享福音 +
2步驟掃描手機QR Code https://ytubl.ink/3CKA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