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新古典主義畫派的最後一位代表畫家安格爾
Description
安格爾(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 1780-1867),法國新古典主義畫派的最後一位代表畫家及音樂家,亦是Toulouse管弦樂團的第二小提琴手。
在美學方面,是素描優於色彩的捍衛者,反對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潮流,他的畫風線條工整,輪廓確切,色彩明晰,構圖嚴謹,影響後來許多畫家,例如印象派以畫古典芭蕾舞者及騎馬聞名的Edgar Degas(1834 – 1917) 、畫人物與裸女聞名的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以及Pablo Ruiz Picasso於 1918 年期間的人物(1881—1973)。
安格爾在家鄉法國西南部城市Montauban以學徒學藝後,成為新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者大衛(Jacques-Louis David, 1780—1867)的學生。他於 1801 年獲得羅馬繪畫大獎(Grand prix de Rom)後,於1806 年前往義大利,一直待到 1824 年。回到巴黎後,獲得官方認可,並於 1835 年至 1842 年間返回羅馬,被任命為羅馬法蘭西學院(Académie de France à Rome)院長。
安格爾的藝術生涯,最初靠畫肖像為生。個性上不善交際,當時自由派風格的支持者和學者們常批評他的風格,尤其對他所呈現的變形裸體。
童年和養成教育:
父親Jean-Marie-Joseph Ingres(1755-1814)是肖像畫家、雕塑家和音樂家,是他的藝術啟蒙教師,安格爾是家中五個孩子中的長子,從小學習小提琴,於1791年進入Toulouse王家學院(Académie royale de Toulouse),由於琴藝優異,入選為卡皮托勒管弦樂團(Orchestre du Capitole)的第二小提琴手。繪畫方面,師從歷史畫家Jean Suau(1755-1841)、畫家Joseph Roques(1757-1847)和雕塑家Jean-Pierre Vigan(1754-1829)。
1796年,老師畫家Joseph Roques的兒子Guillaume Roques(1778-1848)陪伴他從家郷Montauban前往巴黎,向新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者大衛(Jacques-Louis David)學習。他開始為朋友以及他在家鄉Montauban遇見的天文學家和探險家Pierre-François Bernier畫肖像。他經常去Capucines修道院拜訪畫家 Anne-Louis Girodet(1767-1824 ),並與來自義大利Florence的雕塑家Lorenzo Bartolini1777-1850)成為朋友。
安格爾創作的《西庇阿和安提阿之子》(Scipion et le fils d'Antiochus),在1800 年第二次入選羅馬大獎賽決賽。1801 年,他以現今典藏在巴黎美術學院 (Academie des Beaux-Arts de Paris) 的《阿伽門農大使》(Les ambassadeurs d'Agamemnon),第二次贏得歷史繪畫類羅馬大獎賽的冠軍,但由於當時執政府(Consulat)政局不穩定,以及缺乏資金,而未能赴義大利。
執政府(Consulat)是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由1799年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Coup d'État du 18 Brumaire)推翻保羅·巴拉斯(Paul François Jean Nicolas, vicomte de Barras;1755—1829)領導的督政府,到1804年拿破崙稱帝為止所成立的軍事獨裁專制政權。政權由三位執政官控制,第一執政拿破崙、第二執政政治家和律師 Jean-Jacques-Régis de Cambacérès(1753—1824)、第三執政Charles-François Lebrun, duc de Plaisance(1755—1830。
他與老師大衛的其他學生一起搬到前Capucines修道院,在那創作畫肖像,包括如今典藏在Ingres-Bourdelle博物館的他父親的肖像畫以及目前典藏在巴黎北方Chantilly, Condé博物館,他創作於1804年的24歲時的自畫像 ,此張作品非常有老師大衛的古典風格,棕色背景,上半身的姿勢以四分之三面向前方,目光銳利的目視觀者。
安格爾第一次在羅馬(1806-1820):
安格爾在1806年的沙龍展,展出了《24歲時的自畫像》(Autoportrait à l'âge de vingt-quatre ans) ,《裡維埃夫人和她的女兒卡羅琳》(portraits de Mme Rivière et de sa fille Carolin)的肖像、以及《帝國寶座上的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Ier sur le trône impérial)),評論家認為這些肖像畫屬於「哥德式」風格。
1806 年 6 月,安格爾與法國畫家Marie-Anne-Julie Forestier訂婚,但他在9 月前往羅馬法蘭西學院學習後,關係未能維繫。之後安格爾於1813 年與年輕女帽設計師Madeleine Chapelle(1782-1849) 結婚。 1814年,Madeleine懷孕了,但兒子出生時不幸夭折。安格爾總共為妻子創作了10幅肖像畫。以她創作最著名的畫作是《土耳其浴室》(Le Bain turc) ,在前景的Madeleine舉起雙臂的姿勢非常撩人。Madeleine去世後,安格爾依據1818 年的草圖,於1862 年創作了油畫。
安格爾在羅馬的新發現:
在羅馬期間參觀博物館、宮殿和教堂以吸取創作靈感。1806年,安格爾在羅馬發現了義大利畫家、建築師拉斐爾(Raffaello Sanzio da Urbino,1483—1520)「秀美」風格的作品,認識了他心目中的“上帝”,自此,拉斐爾激勵了他一生的創作。他的作品《半世紀》(Quattrocento) 豎立了他的風格。
在羅馬時,安格爾寄回巴黎三件研習應繳交的作品,包括《瓦爾平鬆的浴女》(La Baigneuse Valpinçon)和一幅非常情色的慵懶裸體畫「那不勒斯的睡夢」(La Dormeuse de Naples),其中只有《伊底帕斯解釋獅身人面像之謎》(Œdipe explique l'énigme du sphinx)有尊重當時的美學準則。
安格爾羅馬時期的作品:
作品非常多元豐碩,主題包括裸體、風景、素描、肖像,以羅馬風景,亦有樸素形式。作品回顧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名人生活的歷史。安格爾的畫肖像成了他大部分收入的來源,許多前來歐洲壯遊的富有人士委託他畫肖像畫。
壯遊(Grand Tour):
是文藝復興時期後,歐洲貴族子弟的傳統旅行,後來擴展到中歐、義大利、西班牙富有的中產階層,特別盛行於18世紀之英國。在18世紀,「統治階級主要以文化體現霸權,其次才為經濟或軍事實力。」富有的英國年輕人,前往法國和義大利尋求藝術、文化和西方文明的根源。壯遊期間,貴族們訂購繪畫,精進語言技能,與歐洲貴族和上流社會交往,接觸古代和文藝復興的文化遺產、藝術品及音樂。一次壯遊可能會持續幾個月到數年,通常有博學的嚮導或導師陪伴。
早期的壯遊受到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旅行家Thomas Coryat(1577—1617)於1611年出版的旅行著作《科里亞特莽言》(Coryat's Crudities)影響。《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第一次記錄了壯遊術語。此外,僑居英國的羅馬天主教神父Richard Lassels (1603-1668)去世後出版的書《義大利之旅》(The Voyage of Italy)。
為了滿足求知慾和學習知識,旅行在17世紀發展。1690出版的《人類理解論》(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提出「知識來自外部的感覺,知識來自環境的刺激。旅行對於心理發展和擴展世界的知識是必要。」
壯遊不僅提供了博雅教育,返回時壯遊者會帶著藝術品、書籍、繪畫、雕塑,展示在圖書館、花園、客廳以及專門興建的美術館;壯遊成為富有和自由的標誌。受壯遊者歡迎的藝術家有肖像畫畫家,風景畫畫家。1825年蒸汽動力交通發明後, 19世紀,受教育的年輕人都盛行壯遊。此外,到義大利旅行,成為年輕女子時尚及上流社會婦女教育的一部分。
安格爾在羅馬期間完全發揮自己的藝術,與帝國行政部門的重要人士建立友好關係,包括伯爵和男爵等貴族。當時安格爾的作品在法國不如在義大利受歡迎。 1810年,在羅馬法蘭西學院(Académie de France à Rome)在Medici別墅研習結束後,決定留在羅馬,為義大利帝國政府和法國殖民地羅馬創作。他定居在義大利羅馬著名聖堂山上天主聖三堂(Trinità dei Monti)附近,持續創作許多代表作品,例如1812 年的《阿克倫征服者羅慕路斯》(Romulus, vainqueur d'Acron)、 《埃涅阿斯紀》(Virgile lisant l'Énéide)以及為Quirinal宮創作的《奧西安之夢》(Le Songe d'Ossia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m4ml717007y01z39dvv3avz/comments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好好聽出品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