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深见|深度报道,真知灼见要治愈“幻阳症”,还需一颗强大的内心 | 时评
要治愈“幻阳症”,还需一颗强大的内心 | 时评

要治愈“幻阳症”,还需一颗强大的内心 | 时评

Update: 2022-12-21
Share

Description

文/然玉

“身边接触过的同事、朋友纷纷发烧,总感觉自己哪哪都不舒服,感觉自己也阳了。”近期,随着各地感染人数上升,网络上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幻阳症”。有人得知自己有同事“阳了”之后,总觉得自己喉咙痒痒的,上班根本不敢摘口罩,连喝水的次数都减少了,还会专门跑到没人的地方喝。对此,专业人士表示,出现“幻阳症”的人,往往比较容易担心、焦虑、恐惧。这是一种心理问题,应该自己尝试调整心态,科学认识新冠病毒。

所谓“幻阳症”,更多有戏谑调侃之意,本质上并非病症。从某种意义上说,“幻阳症”之类的现象,不过是精神压力的投射。最近一段时间,不少人身边的亲朋同事陆续“阳了”,甚至还有不少都转阴了。在此背景下,偏偏有些人依旧“独善其身”,因此也就难免有些疑神疑鬼、心神不宁。人置身于群体的大潮中,往往能获得一种隐秘的安全感;若是一直“置身事外”,则难免要找出各种迹象、施加各种暗示,来证明自己“并无不同”。

因此,与其说是“幻阳症”,不如说是一种对“确定性”的渴望。在新的语境下,不少人的心态,就是等着“靴子落地”,想着“闯过这一关,轻松再出发”。事实上,周围人的确诊、分享病程以及恢复后的喜悦,俨然构成了全程沉浸式叙事。当“晒阳”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时,那么“幻阳”似乎可以理解为是一部分人潜意识参与其中的方式。

就心理偏好机制而言,一个不大不小的“坏消息”,相比于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的“未知”,似乎是一个更具吸引力的选项。这貌似并不合理,但事实往往如此。一些场景下所谓的“幻阳症”,不过是投合了自己的内心所好罢了。不少人厌倦了和疫情纠缠的日子,心心念念,只想着尽快结束这一切,而“幻阳症”提供了某种大结局式的解脱感。当然,这种臆想出的“解脱”,又往往直观体现为“身体的不适”“心里的焦虑”,复合而纠结。

说到底,人们还是更擅长被动接受结果,如果预料中的结果迟迟不到,那么注定要自我挣扎一番。一句“平常心”知易行难,要治愈“幻阳症”,只能靠强大的内心。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视觉中国

责编 | 傅铭途 姜雪媛

校对 | 彭继业

Comments 
loading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1.0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要治愈“幻阳症”,还需一颗强大的内心 | 时评

要治愈“幻阳症”,还需一颗强大的内心 | 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