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深见|深度报道,真知灼见“挂喜报祝贺门急诊人次破200万”:医院最不能缺的就是同理心丨时评
“挂喜报祝贺门急诊人次破200万”:医院最不能缺的就是同理心丨时评

“挂喜报祝贺门急诊人次破200万”:医院最不能缺的就是同理心丨时评

Update: 2022-12-26
Share

Description

文/陈广江

近日,浙江台州中心医院悬挂喜报称“热烈祝贺我院门急诊服务人次突破200万”,相关内容引发网友质疑。12月26日,台州市中心医院工作人员回应称,相关“喜报”已撤下,“喜报本意是想突显医院接待能力的提升,但被曲解了意思。”该工作人员表示。

“有什么别有病。”眼下,公众对这句俗语的感受可算是颇为深刻。就在多地陆续受到新冠疫情感染冲击之时,这家医院竟在院内大大小小的屏幕上赫然挂出庆祝急诊人次破200万的“喜报”,满满都是违和感,也刺痛了社会的神经。

从小处说,医院此举欠考虑,没有顾及患者以及公众的切肤之痛。从大处讲,这则“喜报”关乎职业伦理和操守。言为心声,语为心境。大红的背景板上祥云浮动,偌大的“喜报”二字占据最醒目位置,再配上“我院门急诊服务人次突破200万”的宣传内容,医院发展理念和价值取向引发质疑并不奇怪。

客观讲,“突显医院接待能力的提升”的说法有其合理性。作为重要的数据指标,门急诊人次的确可以反映医院的接诊能力和患者的认可度,在达到某个数量关口之后,院方想“显摆”一下,也可以理解。此外,该院工作人员还解释称,“喜报”的本意是想表达这个数字来之不易,借此鼓舞医护人员。据称,该院近三分之一的一线医护人员因感染而没法上岗。

但院方越是强调其“本意”,越突显出没有同理心。作为救死扶伤的特殊行业,医院固然无法回避业绩和效益,但不能被业绩和效益蒙蔽了双眼,更不能有“生意思维”。门急诊人次破纪录的背后是患者被病痛无情折磨,院方的高调庆祝显然没有考虑患者的感受。作为缓解医患关系的一剂良药,同理心是医院最不能缺失的基本品质。

事实上,类似事件并不罕见。2021年2月,深圳市某医院官方账号发布了庆祝胸外科手术破千台的文章;今年1月,广东东莞某医院年终总结会现场挂出了“虎虎生威迎新年,手术室里全是钱”的条幅;8月,四川某医院的营销方案中出现了“怎么让病人长期留下来”“怎么让病人给我们排队交钱”等语句……还有医院将“生意兴隆”“招财进宝”等横幅或对联公开贴了出来。

虽然这些引发争议的事件多属于“措辞不当”,但依旧向某些医疗机构敲响警钟。古代中医会把“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等当成座右铭,并托书法家写出来挂在门旁。今天的医护从业者当自省自勉,在抗击疫情冲击波的这个节骨眼上,别给社会添堵。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傅铭途 王隽杰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1.0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挂喜报祝贺门急诊人次破200万”:医院最不能缺的就是同理心丨时评

“挂喜报祝贺门急诊人次破200万”:医院最不能缺的就是同理心丨时评

We and our partners use cookies to personalize your experience, to show you ads based on your interests, and for measurement and analytics purposes. By using our website and our services,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 as described in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