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空中荃運會|聽荃鈺聊體育EP104:跨領域運動員|誰說體育班只會打球?從運動到藝術的跨域發展,反而讓她找到自己
EP104:跨領域運動員|誰說體育班只會打球?從運動到藝術的跨域發展,反而讓她找到自己

EP104:跨領域運動員|誰說體育班只會打球?從運動到藝術的跨域發展,反而讓她找到自己

Update: 2021-01-02
Share

Description

【節目時間軸】
0:00-9:18 開場-謝昀庭介紹
9:18-11:55 女性在台灣的運動處境
12:15-23:59 在台灣的求學之路
24:40-35:27 流動畫與體育的連結
35:10-45:23 流動畫上的挫折
45:50-48:40 激勵人心的一句話
48:40-55:44 創作靈感來源
55:50-67:44 關於未來的規劃

天下獨立評論報導: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10165
天下雜誌人物報導: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4589?utm_source=rss&utm_medium=referral&utm_campaign=Daily

11歲國小畢業身高就178公分,10間校隊搶著要她,一路從台南永仁國中、板橋的海山高中到台體大,靠著天賦又肯吃苦,謝昀庭的一生彷彿天註定,籃球就是她的唯一。

打到甲組HBL,拿下亞軍,是球隊上永遠的中鋒,曾經想靠著籃球吃飯過一輩子的她說:「練球真的很苦,我還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撐過來的。」一直以來以籃球為目標的謝昀庭,高三時面臨球隊突然解散,本來想再拚一座冠軍,卻瞬間失去人生的重心,每天變得沒有目標跟意義,也才開始思考人生不能只有一條路。

最擅長的事不一定是最喜歡的事

「高三畢業前,教練看上我的身高,願意幫我談直升師大女籃隊的機會,這是隊友們羨慕的『好歸宿』,但我一口拒絕,教練還因此再三跟我確認。當時的我認為,我想開始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不想再受人支配,體育班的升學路徑就像個非常封閉的溫室,讓你打球到不能打為止;我想試著跳脫這個框框,不管結果如何,至少過程是我自己的選擇。」

謝昀庭最後考上了台體大體育系,而非體保的球類。儘管天賦令人羨慕,生涯仍要自己追尋。誰說運動員一定是充滿熱情,永遠堅持到底?是人都需要空間時間找自己。謝昀庭跳脫了籃球選手的框框,嘗試更多元的課程,豐富大學生活,找到新的可能性。

把體育系當美術系念,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幸運的是,我大一時就把自己的腳踝打斷了,大三手腕骨折,但大四時卻被籃網球隊徵招擔任國家隊射手,訓練後參加新加坡國際邀請賽,還登上當地的英文報紙版面,這是我最後一場國際賽,也讓我確定,之後沒有要繼續走體育了。」謝昀庭笑著說著,彷彿是在談別人的故事。

讀碩士時的學術邏輯訓練,幫助她思考自己生涯的可能性,學習與教授和研究對象溝通。在寫論文壓力很大時,一次偶然的機會,謝昀庭接觸到國外流動畫的繪畫影片,開啟了她對流動藝術的感知與嘗試。

「一開始我是拿朋友不要的半盒水彩開始畫,卻畫不出想要的感覺,學習的一開始都是在模仿別人的作品,卻發現自己不喜歡畫具象的東西,反而愛上了抽象的流動畫。」

謝昀庭回想自己,就是喜歡流動畫那種自然流動的線條,沒有固定形體,無拘無束的自在美感,她開始瘋狂的透過網路搜尋,查到俄羅斯、法國畫家們的IG,翻譯後主動私訊詢問,因為夠率真,單純好奇,因此跟藝術家們成了朋友,彼此交流討論用什麼樣的材料能有不一樣的流動感,縱使試材料的過程花了將近一年的摸索試錯,卻也讓她打下紮實對材料、顏料、顏料的吸附性、成份等掌握到位,對未來的藝術創作起到關鍵的作用。

跨領域無師自學,其實有紮實的基本功

「因為流動畫的壓克力材料、環氧樹脂與顏料的費用很貴,好的材料還要仰賴進口,為了要能夠畫畫,碩士時我一邊寫論文、一邊打工賺材料費、還要用空閒時間創作流動畫,撰寫文章放在網路上聆聽大家的回饋,那段時間真的滿辛苦的。」回憶這段碩士時光,謝昀庭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麼挺過來的。

或許因真心熱愛,再加上沒有美術科班的包袱,謝昀庭將作品與創作過程無私分享在網路上,短短1年累積了75篇作品文章,Dcard粉絲將近8,500人,課程邀約也從拆帳合作變成企業內訓,作品更被餐廳、藝術家、企業名人購買收藏。謝昀庭總說自己是比較幸運,但背後每一個作品故事的撰寫與累積,其實都是她努力的軌跡。

「我覺得流動畫真的博大精深,愈是研究靈感愈多。我會去閱讀國外的資料與影片,由於流動畫很抽象,在教學上,我會嘗試各種媒材跟教學方法讓一般人能理解,雖然我並非科班出身,卻也因此沒有框架,願意嘗試各種原料跟媒材互動,多多跟不同專業人士請教,反而收穫更多。」謝昀庭會跟媽媽一起到山上,與伐木工人討論木材的質地,切割木料作成教具,不怕手髒搬著大桶顏料調配溶液黏性,把12種環氧樹脂分類紀錄,一邊實驗一邊問美術社老闆各類樹脂對不同材料的流動效果與差異為何。

從體育換跑道的謝昀庭,願意以更謙虛的心,逐漸累積她對材料的專業,2019年她飛到荷蘭只為欣賞梵谷的作品,看他真實的筆觸痕跡,累積自己的藝術敏感度,並跟藝術家們交流請教;2020年初以《Motional流動體現》舉辦了自己的首場藝術個展,9月份她決心辭掉工作,全職投入藝術教育跟創作。從HBL籃球球星到流動畫藝術家的過程,謝昀庭像是對自己勇敢宣告:不要小看自己,嘗試、突破、持續修正,生命所有的發生都會是最好的安排。

在創作與教學中療癒遺失的自己

「用星沙、貝殼、自然原料作畫,創作在家裡就可以,但是教學真的很吃個人魅力!」黑色高跟鞋配上184公分的亮眼身材,一襲藍白碎花套裝,頸上金色文字項鍊閃閃發光,謝昀庭自信的走進錄音室,國語台語交雜笑得開懷,卸下籃球運動員的身分投入藝術教育與創作後,那種源自體育人的熱情,讓她在藝術領域也做得有聲有色。

她說:「過去的我打了10年甲組籃球,從動態的籃球轉到靜態的藝術創作其實並不衝突,因為都是面對未知,尋找自我的過程。」謝昀庭在創作初期也經歷過被騙、買錯幾萬塊的材料、圖畫被盜、提案杳無音訊等困難,嘗試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但她覺得自己真的很幸運,身邊貴人超多,再加上媽媽與男朋友的支持,爸爸會在每一則作品貼文下方按讚分享,家人的鼓勵是她能持續勇敢做自己的原動力,而過去的種種不順,現在看來就變成一個又一個可以訴說的故事。

「我覺得運動員要有危機意識,你或許很會踢球,但你會教球嗎?除了運動,你有跟社會可以連結的第二專長嗎?趁著學生時期去思考、探索自己還有哪些可能性,而非只有聽命行事。照單全收、放棄思考,那人生就太可惜了!」謝昀庭勉勵學體育的學弟妹們,每個人就像是個行動藝術品,要如何揮灑、堆疊出屬於自己的色彩,需要主動探索、好奇、發現,只有真實的面對自己,擁抱改變,對自己的生涯有規劃,才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任的方式。

邀請你一起來聆聽運動員的生命故事
關注運動場外,運動員身上的生命感動
.
▍空中荃運會粉絲團:www.facebook.com/joeyradioonair/
▍運動生涯教育學院共同創辦人:ctoacademy.org/about
▍最新文章:運動視界名人堂作家 www.sportsv.net/authors/JoeyTseng
▍《空中荃運會》Podcast所有過去節目收聽
 ‧ Himalaya:www.himalaya.com/chuanyu
 ‧ Apple Podcast:reurl.cc/pdRKYl
 ‧ SoundCloud:reurl.cc/yZaKDl
 ‧ Spotify:reurl.cc/7Xqm39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EP104:跨領域運動員|誰說體育班只會打球?從運動到藝術的跨域發展,反而讓她找到自己

EP104:跨領域運動員|誰說體育班只會打球?從運動到藝術的跨域發展,反而讓她找到自己

曾荃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