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空中荃運會|聽荃鈺聊體育EP118:台灣女子綜合格鬥家黃偵玲|八角擂台上逆風綻放的花
EP118:台灣女子綜合格鬥家黃偵玲|八角擂台上逆風綻放的花

EP118:台灣女子綜合格鬥家黃偵玲|八角擂台上逆風綻放的花

Update: 2021-07-19
Share

Description

【節目時間軸】
0:00-13:11 開場-黃偵玲的介紹
13:40-17:00 綜合格鬥的發展歷史
17:00-20:40 女性參加綜合格鬥的經歷和感受
20:40-27:40 綜合格鬥的介紹
28:00-35:10 征戰和訓練的過程和經歷
35:10-39:15 最好的成績和國際賽的現況
39:15-43:10 國內、外訓練的差異
44:20-49:45 印象深刻的比賽經歷
49:45-56:09 訓練的規劃和過程
56:30-1:10:38 遭遇的挫折和調整的方式
1:11 :20-1:15:20 綜合格鬥在台灣發展的現況
1:15 :20-1:17:37 男、女性在參與技擊運動的差異
1:17 :37-1:27:15 結語-疫情的影響和未來展望

八角擂台上逆風的花:台灣女子格鬥家黃偵玲
天下獨立評論報導: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3/article/11149

「那妳打輸了,可不可以就不要再打了?」

按下發光螢幕上的紅色按鈕,媽媽的話還徘徊在耳邊,黃偵玲在沒有燈光的練習場裡用力打著沙包,每一拳都是父母無法理解自己的挫折。可是她的雙手未曾因此停下,就像她過去面對所有挑戰一樣。

今年30歲的黃偵玲,身高156公分,個子嬌小的她是台灣首位女子綜合格鬥選手。黃偵玲並不是從小就練拳擊,而是6年前去新加坡工作時,在同事的介紹下接觸了綜合格鬥運動,因為有深厚的柔道底子,使黃偵玲在第一次對打練習時就有驚人的表現,後在當地教練的熱切邀請下,開始了她的格鬥之路。

從挨過的拳頭中找到優勢
綜合格鬥又稱混合武術(Mixed Martial Arts,MMA),顧名思義是融合各種項目技巧的比賽。「我們一定要練拳擊、泰拳、踢拳擊、地板巴西柔術、角力與柔道等等,因為綜合格鬥選手必須要具備踢、打、摔,三個能力。」黃偵玲在6年內就熟悉這幾種項目,不外乎是因為柔道的基礎,「柔道跟巴西柔術、角力很像,因為都有摔技。其實只要是摔技選手轉換到格鬥,相對來說都會比較快上手。」她說。

然而以摔技為主的柔道選手轉換到以站立為主的格鬥選手,黃偵玲一開始不太能適應,加上當時台灣練格鬥的女生少,黃偵玲經常需要跟男生對練,更提高了難度,「因為男生的手比較長,身高也比較高,所以他們隨便伸出手點一下,就很容易被打到。尤其我又剛學習這個項目,回家就會想說自己怎麼都學不好踢拳擊。」最後黃偵玲如何克服這個問題?她說:「也是一路挨著拳挨過來。後來我擅長利用自己身高的優勢,把比自己高的選手帶下來地板。因為身高比較高的選手很好抱到腳,他們的重心比較高,反應時間也比較長。」努力練習、運用自己的長處,使得黃偵玲於2015年初試啼聲後,拿下五連勝的好成績。

探索潛能無底洞的動力,是「無法預測」的魔力
人生可以按著父母與社會的期待輕鬆的過,也可以選擇一條忠於自己但無比艱辛的路。在這麼多生涯選擇中,為什麼要從事一項受傷風險高又吃體力的運動?黃偵玲堅定的說她喜歡挑戰性大的運動,因為它無法預測自己潛力到底有多少:「你可能在賽前預想自己的水準只有到某個程度,但你每次打出來的時候,會發現自己表現得比預期中的更好,好像永遠都在進步,潛力沒有盡頭。」

喜歡挑戰並不代表黃偵玲不害怕,「但這就是運動員要去克服的。」

2016年黃偵玲去菲律賓出賽時,剛好對上地主隊,菲律賓的主場優勢讓她非常緊張,上台不久後就被一個斷頭台的招式(用胳膊用力扣住對方的脖子)壓制,「當時我想,不管怎樣我都不會投降,就放給它暈倒,因為我的手也在盡力拉著她的手,想扯掉。」當黃偵玲這樣想的同時,對手因為力氣用盡,放開了手,她順勢做出用小腿脛骨與手臂鎖住對方脖子的Gogoplata招式,逆轉劣勢,最終贏得了比賽。拚命到最後一刻的精神,讓黃偵玲成為了第二位在綜合格鬥比賽中做出Gogoplata招式的選手,並獲得了「Lady Gogo」的外號。

資源缺乏下的另類收穫
黃偵玲表示,有時候官方邀約比賽給的考慮時間很短,需要在短時間內做出決定。例如她於2019年收到官方邀請參加亞洲最大格鬥賽事的世界冠軍腰帶挑戰賽時,距離3月的比賽只剩2個月的時間,又要在人生地不熟的中國備賽,「當時非常的冷,冷到地板結霜,走路都會滑倒!」不僅要快速熟悉環境,黃偵玲還得適應不同的飲食習慣。

從新加坡回來後,黃偵玲也曾到泰國、中國、日本等地移地訓練,「當初選擇去國外訓練是因為台灣的資源相對較少,尤其當時台灣知道綜合格鬥的人不多,所以我們(團隊)必須要往國外試試看。」黃偵玲解釋,基本上團隊要有各領域的教練,例如體能教練、拳擊教練、角力教練、巴西柔術教練、綜合格鬥教練等,一個完整的團隊約有6個人。

國外的格鬥運動發展較成熟,通常都有專業、全職的教練團隊陪著選手訓練,然而在台灣,教練還有別的工作要處理,無法全職跟著選手一起練習。因此當教練不在的時候,黃偵玲就做自主訓練,缺乏資源的訓練環境另類培養出她的時間管理與自律,「你要是沒有這些規畫的話,可能就會趕不上其他選手,所以我們必須要投入更多時間練習。」

為了自己的心願活著就是一場美好的生命
2017年世大運過後,台灣的運動風氣有顯著提升,從事格鬥運動的人也逐漸增加,在許多健身房都能看到八角鐵籠、沙包等設備,然而與日本和菲律賓相比,職業選手的成長率還是很低。儘管如此,黃偵玲仍堅持在格鬥路上,更自信的說:「我希望能再征戰10年!」

黃偵玲透露,其實只要保持體能、持續訓練,累積比賽經驗,在格鬥界打到40歲都沒問題。宏大的志向背後,是為了提升台灣綜合格鬥運動的環境,「我希望能再爭取優異的表現,讓世界看到台灣的選手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也希望提供自身的經驗給後輩,成為榜樣。」

對於未來想投入綜合格鬥的朋友,黃偵玲建議勇敢踏出第一步,先從學習開始,「或許我們在追求夢想的路途中會遇到很多牽絆、束縛,也許是家庭的期望、同儕的比較,或社會的價值觀,但是珍惜你所選擇的,會觸動更多人心。我們在築夢的路上一同前進,過程遠比結果還重要。當你是為了自己的心願活著,就是一場美好的生命,而生活一切的美好都是要透過努力,與經過很多風風雨雨達成的。」雖然黃偵玲在格鬥路上遇到不少挫折,但她並沒有被打倒,反而更用力的出拳,為了自己,也為了台灣的綜合格鬥運動,一次又一次的站上挑戰的八角擂台。

邀請你一起來聆聽運動員的生命故事
關注運動場外,運動員身上的生命感動
.
▍空中荃運會粉絲團:www.facebook.com/joeyradioonair/
▍運動生涯教育學院共同創辦人:ctoacademy.org/about
▍最新文章:運動視界名人堂作家 www.sportsv.net/authors/JoeyTseng
▍天下評論網:曾荃鈺專欄 opinion.cw.com.tw/search/doSearch?…8%8D%83%E9%88%BA
▍《空中荃運會》Podcast所有過去節目收聽
 ‧ Himalaya:www.himalaya.com/chuanyu
 ‧ Apple Podcast:reurl.cc/pdRKYl
 ‧ SoundCloud:reurl.cc/yZaKDl
 ‧ Spotify:reurl.cc/7Xqm39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EP118:台灣女子綜合格鬥家黃偵玲|八角擂台上逆風綻放的花

EP118:台灣女子綜合格鬥家黃偵玲|八角擂台上逆風綻放的花

曾荃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