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8 清晨的布施、傍晚的烤肉火锅:在老挝,生活慢得刚刚好
Description
在上期聊完中老铁路后,这期我们继续出发,走进老挝。
这里的节奏像被时间泡过的茶:中午的阳光懒散地洒在琅勃拉邦的屋檐上,僧侣清晨布施的脚步与风声交织;万象的街头,则是铁皮“萝莉车”的喧闹、河边泰式火锅mookata的香气,还有金色塔銮寺在夕阳中闪耀的光。
我们聊旅行的真实体验——司机临时加价、网约车Loka的简陋、也聊琅勃拉邦那家一周只开两晚的神秘披萨店与光西瀑布的传说。
除了旅途的所见所感,我们还想带你理解老挝:语言为何与泰语如此接近?青铜鼓上三只青蛙的象征意味是什么?也聊聊国徽上的塔銮寺背后的意义。
相比热门旅游地,老挝在中文世界依然模糊,所以尽可能地整理出来了一份关于老挝的文学、电影的清单。
我们想用一次真实的旅程,带你看见这片被佛光笼罩、被时间温柔包裹的土地,也看见这个值得被理解的国家——这是一个用佛光与微笑回应混乱世界的国度。
关键词:老挝|老挝美食|泰国|新加坡|万象|老挝旅行|老挝交通|琅勃拉邦|万象|塔銮寺|大象|琅勃拉邦美食|老挝文学|老挝电影|mookata|泰语|老挝语|
本期Timeline|时间轴
02:53 中老铁路体验特别棒,但出火车站后就开始“人在囧途”
08:44 万象交通:火车站外交通选择多但体验差,“萝莉车”送客,耗时久,且下车遇到临时加价
11:11 本地网约车平台Loka:在琅勃拉邦打到皮卡,万象有电动车选项,车型是国产品牌吉利的熊猫系列~
15:53 老挝的基建现状:在缓慢推进中,万象交通拥堵严重
18:25 关于老挝对“自由职业”的英文写法很有趣,仿佛在从事很崇高的职业😏
21:56 美食体验:琅勃拉邦一周之凯两天的“Secret Pizza”:很多人,土窑现烤薄底披萨,推荐!
26:37 万象河边“Mookata”(Soup BBQ):类似泰国烤肉火锅,中间铁板烤肉,四周环槽煮食材
28:39 老挝座位内陆国,但是餐厅里每一桌都放着一般用来做海鲜的调料——鱼露
30:04 老挝与泰国的语言很接近,听说像方言差异比普通话与粤语都小,所以两国语言互通度很高
31:00 老挝最早为澜沧王国,后因战争分化,暹罗(泰国前身)东扩,部分老挝古国成为其附庸,19世纪暹罗强制迁移老挝人至泰国东北伊善地区,加深语言与文化融合;老挝边界1893年法属印度成立后才确定,长期受周边大国影响,泰国影响最大
33:30 琅勃拉邦一日游:
光西瀑布:有黑熊保护项目传说与“金色鹿”相关,枯水期水色如九寨沟,2001年地震后“水声传中国”的传说仅存文字。
大象体验营:可喂大象、目睹大象被拴脚链,看着觉得很心疼。
一棵孤独的树:其实并不孤独,因为它旁边还有好多棵树
稻田咖啡馆:高脚小木屋四面通风,风景优美但是会漏雨
39:10 琅勃拉邦清晨布施:延续数百年的传统及注意事项
48:34 万象凯旋门:外形类似巴黎凯旋门,拱门雕刻佛教神祇,有自己本土的特色
49:05 老挝国家博物馆:装修比较简陋,但看到了比较有意思的展品:三只叠蛙的青铜鼓,在老挝,青蛙象征风调雨顺、丰收
51:38 塔銮寺:老挝国徽中的元素,一度遭到破坏,20世纪初法国殖民时期修复,现为金光灿灿的建筑,是民族认同、佛教信仰与国家统一的象征
53:05 老挝行政区划
54:48 电影推荐:
《早安,琅勃拉邦》:老挝首部商业电影,与泰国合拍
《火箭》: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片中呈现UXO场景,反映老挝因战争遗留问题
《鬼姐姐》:恐怖片,盲姐姐能预知乐透号码,导演Maddy Doo是老挝首位女性导演
01:04:11 文学推荐:
《我不知道该怎么念》:聚焦在北美的老挝移民/难民的困境;
《沿着季风的方向》:探讨老挝文化类似泰国的原因,提及老挝人对泰国诗琳通公主访问的热情,反映两国复杂纽带
琅勃拉邦
secret pizza
<figure>
</figure>光西瀑布
<figure>
</figure>稻田咖啡馆
<figure>
</figure>寺庙
<figure>
</figure>雨中的布施
<figure>
</figure>琅勃拉邦城中景
<figure>
</figure>万象
吃火锅烤肉的地方
<figure>
</figure>Mookata
<figure>
</figure>Loka Eco用的是国产车吉利
<figure>
</figure>塔銮寺
<figure>
</figure>老挝文学、电影清单
<figure>
</figure>主播:小舒&chench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