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9 死前,在诗里复活: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回忆录
Description
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 1930-2019)是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也是一个文化符号、甚至是一种文学产业。布鲁姆在上世纪70年代最有名的书是《影响的焦虑》(1973),这个理论系列的后续著作还包括《误读的地图》(1975)等书。
布鲁姆主要以精神分析、尼采、诺斯替神秘主义来讨论诗歌传统的延续和修正,特别关注前代和后代诗人之间的争竞和搏斗。1990年代,他出版的《西方正典》一书影响巨大,他在书中捍卫西方传统的经典文学,批判所谓的“憎恨学派”(the School of Resentment)。布鲁姆成为美国文学批评的泰坦和西方正典的护卫,为此也招来很多争议。
同时,他编辑、撰写了大量经典作家的导读以及批评文章的精选集,形成一个巨大的文学教育和教辅产业。如果从他1959年出版的第一本书算起,到2019年出版的最后一本书,中间已有60年。布鲁姆要算是美国文学批评家中最活跃、最多产、最桀骜不驯、最不惧怕争议的人物。
本期“夜航船”要讨论的,是他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书《记忆萦回:布鲁姆文学回忆录》(Possessed by Memory: The Inward Light of Criticism)。本书的中译本今年刚刚由“中信·大方”推出,译者是深圳大学李小均教授。
生命暮年的布鲁姆,在忍受衰老和等候死亡的时间里,大段引用并谈论他最挚爱的诗歌——从希伯来圣经到莎士比亚,从弥尔顿到丁尼生,从惠特曼到史蒂文斯。这本书是布鲁姆珍藏在心中那些伟大诗篇的选集,是他编辑的一部“西方正典诗歌选注”。
打开此书,仿佛能听到布鲁姆为我们最后一次念诵他早已烂熟于心的诗篇,看到他如何以卡巴拉式的想象力,在诗与诗、诗人与诗人之间揭示出隐秘的关联。对布鲁姆来说,这些伟大的诗篇如同文学的陪葬品,他要将它们带到自己即将奔赴的另一个世界。
《记忆萦回》是布鲁姆对自己一生的文学阅读所作的回顾。对于读者来说,这是一部巧妙编织的诗歌读本,是一部实用的阅读指南,是激发我们继续阅读文学的兴奋剂。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专攻英美诗歌的青年学者许小凡,她用自己独特的诗歌阅读与批评的感性,与两位主播一起共同走进布鲁姆生命的最后岁月,聆听他的天鹅之歌。
话题成员:
许小凡(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高峰枫(北京大学英文系)
但汉松(南京大学英文系)
嘉宾介绍:
许小凡,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文学译者。研究兴趣与领域为现当代诗歌,有关于诗与诗论的研究与评论见于《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上海文化》以及上海书评、澎湃等期刊与媒体,也从事文学翻译。译著林德尔·戈登著《不完美的一生:T. S. 艾略特传》(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
阅读书单:
哈罗德·布鲁姆,《记忆萦回:布鲁姆文学回忆录》,李小均译,中信出版集团,2024年;
Denis Donoghue, Metaphor. Harvard UP, 2014.
海伦·文德勒,《大海,飞鸟和学者》,合唱团译,广西师大出版社&上海贝贝特,2024年;
Harold Bloom, The Western Canon: The Books and School of the Ages, Riverhead Trade, 1995;
Harold Bloom, Kabbalah and Criticism, Bloomsbury Academic, 2005.
时间轴:
18:16 把自己这样的批评家(和艾肯这样的诗人)在时间中留住
24:40 布鲁姆的私人形象:爱默生式的诺斯替主义者+福斯塔夫
27:30 Naomi Wolf控诉布鲁姆性侵 & "恋爱的布鲁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