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历史学人Vol.106 一个中国出版人在法兰克福书展:文学翻译、版权博弈与国际市场
Vol.106 一个中国出版人在法兰克福书展:文学翻译、版权博弈与国际市场

Vol.106 一个中国出版人在法兰克福书展:文学翻译、版权博弈与国际市场

Update: 2025-11-02
Share

Description

<figure></figure>

法兰克福书展,这个二战后在废墟上重建的出版业盛会,如今已是全球版权交易的核心舞台。它凭借欧洲中心的地理位置、德国深厚的翻译传统,以及二战后流亡出版人散播的行业经验,成为各国出版人必须涉足的生意场。对中国出版人而言,这里既是引进海外优质文学的窗口,也是推动中国作家走向世界的重要阵地。

年轻编辑如何打破文化壁垒,与国际市场联结?如何从浩瀚的书目中,快速识别出适合的书?当大出版社靠竞价抢夺热门作品,小出版品牌何以争取到优质版权?更关键的是,在中国文学“走出去”仍面临挑战的今天,我们该如何找到破局之路?

此次法兰克福书展,单向街基金会也受邀参展,基金会“水手计划”项目发起人之一吴琦作为本期历史学人的主播,特别邀请到资深出版人彭伦,分享他多年来在书展的实战经验——从版权交易逻辑到中国文学出海,再到小出版品牌的突围之道。他让我们看到,出版不止是生意,更是用专业连接孤岛,让不同语言的文学被世界看见的坚持。

感谢讯飞翻译机作为“跨语言交流伙伴”支持了单向街基金会“水手计划·法兰克福书展之旅”,专业翻译用讯飞。

<figure></figure><figure></figure>

时间线:

02:45 法兰克福书展为何成为世界出版中心?

07:14 二战废墟上重生的版权交易中心

10:54 初闯书展,新人编辑莽撞叩开兰登书屋大门

15:10 突破酒会上的文化壁垒与社恐困境

17:56 如何从海量书目中筛选出“对的书”?

24:44 小公司拿什么打动外国出版社?

27:14 译者、设计师与作者:一本书的命运共同体

31:37 中国文学出海,热情之外更需专业路径

37:40 文学国际传播的韩国经验

42:42 中外出版业的“寒冬”与“韧性”

46:38 小出版社如何靠专业与连接活下去?

50:02 跨界联名,书业破圈的新可能

57:01 The xx《Islands》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群体

贝内特‧瑟夫(1898–1971):美国出版界划时代的标志性人物,兰登书屋的创始人之一。著有回忆录《我与兰登书屋》。

加斯东‧伽利玛(1881–1975):法国著名出版家,伽利玛出版社创始人,其出版帝国深刻塑造了20世纪法国文学版图。

韩国文学翻译院:2001年正式启动,前身是1996年成立的“韩国文学翻译金库”,主要目的是促进韩国文学的海外传播,将韩国文学介绍给国外读者。

本期音乐:The xx《Islands》

「和我们互动」

出品方:单向街基金会

出品人:许知远

特约主编:高海博

责任编辑:风子thewind

编辑:晴宝

后期:Bitcheese Brew

Comments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Vol.106 一个中国出版人在法兰克福书展:文学翻译、版权博弈与国际市场

Vol.106 一个中国出版人在法兰克福书展:文学翻译、版权博弈与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