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历史学人Vol.109 柏林墙倒塌之后:两个德国的漫长融合
Vol.109 柏林墙倒塌之后:两个德国的漫长融合

Vol.109 柏林墙倒塌之后:两个德国的漫长融合

Update: 2025-11-23
Share

Description

播客大会活动预告

由单向街基金会携手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联合发起的中文播客大会,将于11月29日在上海太平洋新天地观光厅举办。

本届大会主题“重塑与拓界”,议程及注册方式已经公布,更多活动详情,请关注单向街基金会公众号或者扫描以下二维码。

<figure></figure>

2025年,两德统一已走过35年。然而诸多现实表明,德国东西部之间的融合远未结束。东西部不仅在人均收入、产业结构和价值观上存在明显差异,政治倾向也日益分化,这场统一从未真正完成。

统一的开端本就充满意外:1989年11月9日,东德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即兴宣布,导致边境意外开放,不仅民众与边防士兵措手不及,连西德政府也毫无准备。而在统一之后,由西德主导的制度整合,虽意图弥合分歧,却也带来新的问题——为何东德居民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城市空间如共和国宫的存废之争,如何演变为记忆与认同的博弈场?而在今日,成长于统一后的前东德地区年轻人,又如何在官方叙事与家庭记忆之间构建自我认同?

本期历史学人邀请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历史系副教授王琼颖,她将带我们走进柏林,揭开两德统一35年后,那些依然深刻影响今日德国的历史阴影与未竟之争。

嘉宾介绍

<figure></figure><figure></figure>

时间线:

01:59 被选择的喜悦:主流叙事背后

04:43 1989年11月9日,一场猝不及防的开放

10:26 东西柏林如何在冷战中保持特殊交流?

14:03 西柏林的畸形繁荣,冷战前沿的青年文化

15:46 占屋运动与西柏林的地下文化

19:29 东德的住房、娱乐与社会主义日常

29:08 货币兑换,表面的利好与实际的困难

37:19 托管局主导下,东德企业为何被贱卖?

43:07 共和国宫拆除,是石棉污染还是记忆重塑?

52:02 东德的交通灯小人成为全柏林的标志

58:26 统一一代的身份困扰

01:00:18 另类选择党如何能在东部崛起?

01:04:15 难以弥合的经济差距

01:07:34 【片尾曲】Scorpions《Wind of Change》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群体

赫尔穆特·科尔(1930-2017):德国联邦政府总理,两德统一以来首位总理,是两德统一的关键推动者。

沙波夫斯基(1929-2015):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柏林区委书记。1989年11月9日误读政策宣布开放边境,间接促成柏林墙倒塌。

卡尔·佩格劳(1927-2009):德国交通心理学家,1961年设计出人形行人信号灯,并于1969年在柏林投入使用并逐渐普及。目前这种“红绿灯小人”已成为柏林的文化符号。

罗维德(1932–1991):德国托管局首任主席,负责东德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造,1991年遇刺身亡。

大卫·鲍伊(David Bowie)(1947-2016):英国音乐人。录制著名的“柏林三部曲”专辑,1987年在靠近柏林墙的位置举办演唱会,这些活动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期音乐:Yann Tiersen《Summer 78》  Scorpions《Wind of Change》

「和我们互动」

出品方:单向街基金会

出品人:许知远

特约主编:高海博

责任编辑:风子thewind

编辑:晴宝

后期:Bitcheese Brew

Comments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Vol.109 柏林墙倒塌之后:两个德国的漫长融合

Vol.109 柏林墙倒塌之后:两个德国的漫长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