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必榮時間:美歐關稅問題複雜、俄烏戰爭雙面操作、東協峰會牽動中東地緣重組
Description
◎連線專訪東吳大學政治系劉必榮教授,解析重大國際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對歐盟課徵50%關稅,引發市場震撼。雖然稍後川普決定暫緩徵稅至7月9日,但談判過程暴露出美歐在節奏與制度上的差異。美國主張快速行動,歐盟則因27國需協調,進展緩慢,加上非關稅障礙複雜,使得協商困難。川普藉此施壓,認為自己策略奏效,迫使歐盟加快談判進度。若徵稅實施,德國、義大利等出口依賴美國的國家將首當其衝,顯示此舉對全球經濟有深遠影響。
( 歐盟主管貿易事務執行委員塞夫柯維奇(Maros Sefcovic)。 (圖:X@MarosSefcovic))
美國眾議院通過「大而美法案」,核心在於推動長期減稅政策,包括擴大地方稅扣除額與削減醫療與綠能補助。此舉受到共和黨支持、民主黨反對,表決結果215比214驚險過關。川普主張藉徵收關稅補財政缺口,惟可能導致政府赤字擴大、債務攀升。法案引起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批評,也將影響美元、股市與債市走勢。

( 美國眾議院通過大而美法案,對美國內政與財政造成重大影響
俄羅斯與烏克蘭近期進行大規模戰俘交換,卻同時發動自戰爭以來最大規模的飛彈與無人機攻擊,顯示戰爭進入「攻談並行」的混合階段。俄國出動近300架無人機與數十枚飛彈,企圖癱瘓烏克蘭防空系統。美國對俄政策受挫,川普怒批普丁「玩火」,並設下兩週期限要求其表態是否願談和平。俄方則表示願與烏方在土耳其展開低階談判。此情勢顯示雙方策略互相矛盾,未來是否能重啟和談仍存重大變數。

( 烏克蘭與俄羅斯展開自戰爭爆發以來最大規模戰俘交換,有烏克蘭婦女在漫長等待後,終於在獲釋人群中找到家人後緊緊相擁,激動落淚。中央社記者陳彥婷基輔攝 114年5月24日 (圖:中央社))
東協峰會日前登場,焦點集中在成員國能否團結應對外部壓力。儘管美國持續採取「各個擊破」策略與東協大國強化雙邊合作,中國與海灣國家則聯合東協召開三方峰會,強化經貿與政治連結。中國推動與東協的自由貿易協定升級至3.0版,試圖擴大全球影響力。同時,海灣國家也與美中兩邊加強互動。法國總統馬克宏即將在香格里拉對話中發表演說,象徵西方勢力也積極重返東南亞舞台,區域格局持續變動中。

(第46屆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領袖高峰會26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登場,今年的東協輪值主席國為馬來西亞,主題為「包容性與永續發展」。(泰國總理府提供)中央社記者呂欣憓曼谷傳真 114年5月26日 (圖:中央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