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重點概要 為什麼我們一滑 IG 就停不下來?背後藏著「遊戲化設計」的秘密。 八角框架(Octalysis)由遊戲化策略大師周郁凱提出,被樂高、微軟、Uber 等跨國企業採用。 案例:台灣發票兌獎、印度車票抽獎,都是運用遊戲化誘因改變行為。 八大核心動力(本集介紹前五項):意義與使命感成就與進步創造力與回饋擁有權與擁有感社交影響與相關性遊戲化的力量不只是娛樂,而是能讓學習、工作、生活都更有吸引力。 ⏱️ 時間章節00:25 社群媒體與上癮機制02:40 八角框架背景與介紹06:42 遊戲化在生活與習慣養成的應用08:14 核心動力一:意義與使命感10:56 核心動力二:成就與進步14:34 核心動力三:創造力與回饋17:33 核心動力四:擁有權與擁有感20:35 核心動力五:社交影響與相關性 節目完整介紹 這一集,我們要來談談為什麼你總是停不下來滑 IG? 答案是「遊戲化設計」。社交平台的機制不是隨便設計,而是透過八角框架(Octalysis)刻意打造,讓人上癮。 八角框架由華裔美國人周郁凱提出,他是遊戲化策略領域的國際權威,曾協助樂高、微軟、Uber、各大銀行等企業,透過設計讓用戶持續參與。 案例中,台灣的發票兌獎讓人自發索取發票,增加稅收;印度用「車票抽獎」減少逃票。這些都是遊戲化的成功應用。 在本集裡,我們特別拆解八大核心動力的前五項:使命感、成就感、創造力、擁有感,以及社交影響。這些設計原則,正是讓人投入遊戲、社群、學習的關鍵。 最後,我們也聊到如何把遊戲化應用到生活:記帳、運動、閱讀,甚至簡單的「打勾」和「貼笑臉」,都能強化儀式感,幫助你養成習慣。 提到的外部資源連結Octalysis 八角框架介紹周郁凱 Yu-kai Chou 個人網站遊戲化與行為設計文章 📌 收聽 Podcast 全集內容: https://open.firstory.me/user/onair-life/episodes 📲 更多效率思維與問題解決技巧,跟我在 IG 互動: https://www.instagram.com/anxin.onair/ 📽️ 觀看「有畫面的podcast」,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anxinonair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wt61gh02a301w4fagwg18b/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你是不是也常常買了一堆書,結果一本都沒看完? 其實問題不是你不會閱讀,而是被「一定要從頭到尾看完」的框架綁住了 如果閱讀能更輕鬆、更有趣,你是不是會更願意開始?你該做的是: 打破閱讀迷思 一本書不一定要完整讀完,跳章節、看目錄找重點,效果更好 不要因為「還沒看完」而拖延,閱讀器與紙本書可以搭配使用 紙本有儀式感,閱讀器則方便攜帶,依場合選擇就好 避免同溫層閱讀 多數人愛讀和自己觀點相同的內容,容易只是取暖 試著看不同立場的想法,才能刺激思辨力,突破框架 「盡信書不如無書」:一本書不能當聖經,需多角度參考 讓閱讀更輕鬆的方法 一天只讀一頁,降低門檻,先建立小小的成功感 用自己的話複述內容,才能確保真正吸收 建立閱讀社群,彼此分享心得,互相推動 與其勉強讀無趣的內容,不如從雜誌、故事或短篇開始 閱讀不是壓力,而是養分。當你放下「一定要完成」的執念,閱讀就能成為生活的樂趣 如果你想培養閱讀習慣,從今天開始,不要逼自己看完一本書 先試著每天一頁,持續 10 天,感受那份小小的成就感 或許,這會成為你人生最重要的轉折點 🎙️ 在「安心上錄」的錄音過程裡,我們常常會聊到一些書籍,甚至延伸出不同的想法 我們發現,光是節目裡聊,還不夠。很多聽眾其實也想交流,甚至分享自己正在讀的書 所以,我們決定把「品書坊」變成一個小小的實體活動 它不只是讀書會,而是一個 交流的場合: 可以帶上你最近看的書,和大家交換 可以面對面聊聊心得,延伸節目裡的討論 更重要的是,讓「安心上錄」的聽眾社群真正聚在一起 📌如果你也想參加「品書坊」的小型讀書交流聚會,歡迎在這集下方留言「+1」或私訊告訴我們! 當人數湊齊,我們就會舉辦第一次見面會,讓彼此在Podcast相遇,在現實中交流 留言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wt61gh02a301w4fagwg18b/comments 📌 收聽 Podcast 全集內容: https://open.firstory.me/user/onair-life/episodes 📲 更多效率思維與問題解決技巧,跟我在 IG 互動: https://www.instagram.com/anxin.onair/ 📽️ 觀看「有畫面的podcast」,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anxinonair #閱讀習慣 #自我成長 #學習力 #思辨能力 #品書坊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很多人說自己「看不下書」,但你有沒有想過,這其實不是你懶,而是從小缺少了環境和習慣。 馬斯克曾說過,他的成長離不開大量閱讀。那麼,你呢? 閱讀習慣的養成 有些人天生喜歡看書,是因為家裡藏書多、父母兄姐愛閱讀,耳濡目染。 但很多人一打開書就想睡,因為太早接觸 3C,注意力被短影音與螢幕吸走。 想改變,關鍵在於從小培養習慣,甚至連小說、漫畫都是好選擇,不要一味禁止。 小說與想像力 哈利波特曾是經典,許多人靠小說養成想像力,但現在年輕人多半只看電影,錯過文字的力量。 閱讀文字會迫使大腦自行腦補場景,這能累積詞彙,訓練表達,讓你更能把想法說清楚。 沒有文字基礎,很多年輕人的表達只停留在表面。 家庭教育與閱讀氛圍 閱讀習慣多半來自家庭氛圍:父母愛買書、陪伴共讀,小孩自然會覺得「書很有趣」。 反之,家長自己滑手機、卻叫孩子看書,只會讓孩子學會逃避。 孩子模仿大人,大人熱愛什麼,小孩就會跟著。 閱讀不是天賦,而是一種習慣。當大人願意陪孩子打開書本,孩子就會用想像力打開世界。 如果你一直看不下書,今天開始試著用最簡單的方法開始:每天 10 分鐘,把手機放下,打開一本你真正有興趣的書。 或許,這將是你人生新的轉捩點。 📌 收聽 Podcast 全集內容: https://open.firstory.me/user/onair-life/episodes 📲 更多效率思維與問題解決技巧,跟我在 IG 互動: https://www.instagram.com/anxin.onair/ 📽️ 觀看「有畫面的podcast」,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anxinonair #閱讀習慣 #自我成長 #親子共讀 #表達力 #自律思維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wt61gh02a301w4fagwg18b/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你知道嗎?有些人到三十歲還沒談過戀愛,問題不只是「沒遇到對的人」。 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為約會的時候,一些小細節被忽略了。 那你有沒有想過,第一次約會時,什麼行為最容易讓人扣分?約會地點的選擇太安靜的餐廳,反而讓氣氛尷尬;輕鬆熱鬧的小餐酒館,能讓彼此更自然。特別的餐廳,帶有故事或特色,比昂貴高檔更打動人心。互動中的細節男生常因害羞不敢主動幫女生,像是牽手、攙扶,錯失製造心動的機會。女生更在意「是否被照顧」:一個幫忙扶下車的動作,遠比送貴禮物有效。真正吸引人的特質長得帥只能加分一時,但幽默與聊天能力,才是持續吸引的關鍵。適時釋放訊息、用心的互動,能避免兩人因誤會而錯過。 戀愛不是靠運氣,而是靠準備。細節裡藏著心意,互動中才有真正的連結。 如果你正在曖昧或準備第一次約會,記住:自然的氛圍、貼心的細節,才是讓你走得更遠的關鍵。 從今天開始,練習在小動作裡,展現你的用心吧! 📌 收聽 Podcast 全集內容: https://open.firstory.me/user/onair-l... 📲 更多效率思維與問題解決技巧,跟我在 IG 互動: https://www.instagram.com/anxin.onair... 📽️ 觀看「有畫面的podcast」,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anxinonair #母胎單身 #戀愛技巧 #約會細節 #自我成長 #表達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wt61gh02a301w4fagwg18b/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本集重點概要母胎單身:從出生到二十幾歲、三十歲,從未談過戀愛。節目設計:讓 26–28 歲從未交往的人透過訓練與活動互動,學會改變。造成原因:眼高手低、童年創傷、缺乏自信、表達困難、活在自己世界。改變方法:表達訓練、外在改造、體態管理、導師引導。戀愛觀察:女生普遍更主動,男生常因害羞被誤解;幽默與聊天比單純外貌更重要。成長啟示:戀愛需要經驗、互動與準備,而不是單靠運氣 📌 收聽 Podcast 全集內容: https://open.firstory.me/user/onair-l... 📲 更多效率思維與問題解決技巧,跟我在 IG 互動: https://www.instagram.com/anxin.onair... 📽️ 觀看「有畫面的podcast」,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anxinonair ⏱️ 時間章節00:00 母胎單身的定義與節目背景06:15 造成母胎單身的原因14:30 節目訓練與互動觀察22:00 戀愛中的表達與溝通30:00 成長啟示與約會建議 這一集我們深入探討「母胎單身」的議題。 母胎單身指的是從出生到二十幾歲、甚至三十歲,都沒有過戀愛經驗的人。 近年來,韓國推出了一檔專門針對母胎單身的實境節目,找來 26–28 歲的男女,讓他們透過訓練、活動和相處,逐漸突破自己的限制。 唐芯揭示了造成母胎單身的幾個常見原因:眼高手低,只喜歡理想型,卻忽視身邊的可能性。童年創傷,例如父母不和、缺乏父愛或母愛,導致對異性心生恐懼。缺乏自信與表達力,聲音小、害羞、不敢看人,甚至活在自己世界。 節目中的訓練設計包括表達課程、形象改造、健身與體態管理,讓參與者一步步建立自信。許多人在 6 週後變得更敢說話,也因為外在改變而增加了交往機會。 觀察互動時,可以看到女生普遍比較主動,男生則容易因害羞而被誤解。結果顯示,長得帥不一定最受歡迎,有趣、會聊天的人反而更具吸引力。 最後,我們得到的啟示是:戀愛不只是運氣,更是一種需要準備與練習的能力。表達、互動、經驗,才是讓人脫單、並維繫感情的關鍵。 「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介紹By飽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SxTNAkOIZM #母胎單身 #戀愛成長 #人際關係 #自我提升 #表達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wt61gh02a301w4fagwg18b/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wt61gh02a301w4fagwg18b/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很多人以為「問題就是解決掉就好」,但馬斯克卻說:不要管理時間,而是管理問題的輕重緩急。 你有沒有想過,你現在忙著解決的,其實只是表象? 表象問題:賣不好就打折,短期補救,但治標不治本。表面原因:材質或設計不符需求,才是顧客不回頭的真正理由。根本原因:像 Zara 靠品質和差異化轉型,Coach 靠設計升級重回市場;而 Forever21 因缺乏定位退場。 真正厲害的人,不是快速解決問題,而是找到問題的根源。 從今天開始,停下來思考:這個問題是表象、表面,還是根本? 越早練習,你解決問題的速度與質量,就會完全不同。 📌 收聽 Podcast 全集內容: https://open.firstory.me/user/onair-l... 📲 更多效率思維與問題解決技巧,跟我在 IG 互動: https://www.instagram.com/anxin.onair... #解決問題 #自我成長 #商業思維 #時間管理 #情緒管理 #個人品牌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wt61gh02a301w4fagwg18b/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馬斯克說,他的日程安排原則是「一天只專注一家公司」 但公司這麼多,實際上很難做到 所以他換了方法——每週找出一個最大問題並解決它,每天解決一個大問題,一年就能解決超過300個 他的核心思維是:不要管理時間,而是管理輕重緩急 「問題比答案難找,適當地說出問題,答案就比較簡單了。」 我們的教育習慣讓我們急著找答案,卻忽略追問問題的真正原因。 結果問題雖然暫時解決,卻總是再次出現,因為背後的根源從未被處理 下一集,我會告訴你——問題其實有三個層次: ☑️ 表象 ☑️ 表面原因 ☑️ 根本原因 📌 收聽 Podcast 全集內容: https://open.firstory.me/user/onair-life/platforms 📲 更多效率思維與問題解決技巧,跟我在 IG 互動: https://www.instagram.com/anxin.onair?igsh=dzNpaTMzcGJzMXFn&utm_source=qr #馬斯克 #時間管理 #問題解決 #職場思維 #生產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wt61gh02a301w4fagwg18b/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我們常以為學習錯誤靠的是個人能力,但真正的關鍵是:環境允不允許你學 即使你再願意改進,如果周圍充滿羞辱、懲罰和「你不可以錯」的文化,學習就會被扼殺。 心理安全感,才是讓團隊敢承認錯誤、提問、挑戰的關鍵。 在這集影片中,你會學到:領導者以身作則,示範「示弱」也是勇敢 鼓勵直說問題,像航空業的匿名報告制度 尊重異議聲音,讓不同觀點成為創新燃料 不只檢討錯,也要稱讚對 想像一下,如果你在一個能討論失敗、有空間表達、努力被看見的團隊裡, 你會不會更敢冒險、更願意嘗試、更快成長?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wt61gh02a301w4fagwg18b/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我們都知道錯誤可以帶來學習,但真正困難的是——怎麼從錯誤中持續學習,而不是只是短暫覺悟? 作者提出三種關鍵能力,幫助我們把每次失敗,變成升級的踏板: 一、自我覺察: 大多數人不是不知道自己錯,而是「看不到哪裡錯」 我們會替自己找理由、保護自尊,結果拒絕了成長的可能 像兩位業務表現都不好,一個只會抱怨環境,另一個主動請教、修正方法 轉念從「這是我的錯」變成「我能學到什麼?」才是進步的開始 二、狀態意識: 覺察之外,我們還得看清當下情境,判斷失敗屬於哪一種 有時錯不在某個人,而是整個流程出問題 像運動活動中反覆發生的受傷,表面是教練疏忽,實則是場地與器材問題交錯 有狀態意識的人,會問:「是個人錯誤,還是系統出了問題?」 三、系統思維: 想真正成長,不能只處理眼前問題,而要看見整體結構的失靈 像一杯飲料失敗,可能不只是產品不對,而是市場理解、宣傳策略或內部溝通全都卡關 當我們從「誰錯了」的視角,轉向「這個錯誤告訴我們什麼系統問題」 才會有深層且可累積的學習 這三種能力,就是打造「從失敗中成長」的關鍵技術 不是只回頭檢討,而是讓你未來錯得更少,學得更快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wt61gh02a301w4fagwg18b/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我們常說「從錯誤中學習」,但其實——不是每一種錯誤都值得你學 有些錯誤只會讓人沮喪,而有些,能真正帶你走向成長 重新看待失敗的第一步,就是學會「區分失敗的類型」 一、基本型失敗:可以避免卻沒避免,常來自準備不足 像是剛開早餐店叫貨過量、電壓沒對燒壞機器、沒寫備忘就送錯餐 這類錯誤往往是粗心、沒SOP導致,靠清單與流程就能有效減少 二、複雜型失敗:來自多變數交錯,系統性出錯而非個人責任 例如POS大當機又遇到跳電,外送擠在一起,整間店幾乎癱瘓 人在熟悉環境也可能遇到這種狀況,重點在回頭調整系統 三、智慧型失敗:有假設、有設計的實驗性嘗試,結果雖不好卻能帶來洞見 像你試著把台南的滷肉飯早餐搬來台北,雖然不被接受 卻意外發現健康粥大賣,得到寶貴市場訊息與新方向 懂得分類錯誤,你才不會一遇失敗就自我懷疑、裹足不前 你會知道:什麼該避免、什麼能容忍,甚至什麼值得你主動去做 因為真正重要的不是「不要失敗」 而是懂得挑對方式失敗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wt61gh02a301w4fagwg18b/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不是每個錯誤都有價值 真正的關鍵是學會分辨: 哪些是值得的嘗試 而哪些只是粗心的錯誤 在這個複雜的世界裡 失敗本身不可怕 可怕的是從不願面對它的人 當人們擁有心理安全感時 才敢於嘗試、承認失誤、勇敢改變。 別讓對責備的恐懼 剝奪了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 就像黃仁勳說的: 「我們不在意失敗,只想創造新東西。」 當我們能夠「正確地失敗」 錯誤就會變成通往成長的踏腳石 下一集跟大家聊聊失敗的「三種」類型還有例子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wt61gh02a301w4fagwg18b/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其實卡通的主角 往往並不是十八般武藝都精通 而是他們有「明確的方向」 從一開始的普通人 因為找到自己的動機、夥伴而慢慢進步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 叫「心理投射」以及「社會學習理論」 是我們會把自己 投射到最喜歡的角色上 並下意識學習他的行為、特質 雖然小時候家長可能會覺得不應該看卡通 但是它卻可能啟發我們往後的熱情 以及塑造我們的正義感和是非之分 你/妳小時候都看什麼卡通呢?留言跟我們分享!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wt61gh02a301w4fagwg18b/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相信大家小時候都會看各種卡通 有些人看名偵探柯南學到了很多偵探技巧 有些人看蠟筆小新跟好朋友拯救春日部 有些人看玩偶遊戲知道怎麼辨別渣男(? 下一集會跟聊聊大家的童年回憶 以及「看卡通」這件事在心理學上面 是如何影響我們長大的!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wt61gh02a301w4fagwg18b/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當你持續變得更好 真正的人脈會在對的時候自然靠近你 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從來不是靠強求 而是源自真誠與價值的交換 平時多一些累積、用心經營 真心珍惜那些相遇的人,當你需要幫助時,他們也會願意站在你身邊 世界的運作邏輯在東西方其實很相似—— 找到自己想走的路 清楚自己為何而努力 這樣的人生,才會踏實而快樂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wt61gh02a301w4fagwg18b/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工作態度的底層邏輯:把工作當成「玩」 當你把工作當成「玩」 就能在日復一日的過程中 找到樂趣與動力,以及可以產出的價值 像黃仁勳每天工作17小時超過30年 靠的就不是苦撐,而是樂在其中! 在職場或生活中我們常有這四種狀態: 無趣又消耗 有趣但消耗 無趣但有產出 有趣且有產出 盡量讓自己做「有趣且有產出」的事情 真正的價值,來自持續創造 因為光是躺平,不會帶來真正的快樂。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wt61gh02a301w4fagwg18b/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wt61gh02a301w4fagwg18b/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wt61gh02a301w4fagwg18b/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wt61gh02a301w4fagwg18b/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wt61gh02a301w4fagwg18b/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