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散装和弦

散装和弦
Author: Mango and Jamie
Subscribed: 1Played: 9Subscribe
Share
© Mango and Jamie
Description
这是一档即兴又走心的音乐人漫谈播客,由音乐人Mango和Jamie主持,常在跨洋时差中录制,是一个随性又真诚的深夜陪伴空间。 本节目适合多类听众:对音乐创作充满好奇的普通人、在行业边缘徘徊的新手音乐人、熬夜找背景声的灵魂夜猫子,或是只想听听圈内故事的吃瓜群众。不过要注意,本节目音乐人密度超标,收听之后可能会有副作用,包括突然产生创作冲动、想买新乐器、或对甲方生出叛逆之心。如在凌晨三点写不出歌、被甲方压榨到怀疑人生、或想假装自己在认真工作的时刻,本节目都将是你的精神避难所。我们的和弦可能没有解决,但聊天从未中断。
19 Episodes
Reverse
《散装和弦》第19期上线啦Apple Podcast|Spotify|小宇宙|喜马拉雅|YouTube|B站 同步更新📅 播出时间PST 太平洋时间:每周五 01:00GMT+8 东八区时间:每周五 16:00🧠 Mango & Jamie 的思维复盘如何摆脱负面偏好与情绪困扰?“非黑即白”的陷阱与认知失调为什么“没有一劳永逸”,只有不断解锁新课题?创造价值与被动社交:内向者的力量长期乐观、短期悲观、当下愉悦的人生模式📖 本期关键词认知驱动|长期主义|价值创造|情绪调节|写作的力量YouTube/B站 搜索「散装和弦」,找到我们00:00 开场 & 上期回顾《认知觉醒》01:00 负面偏好:为什么批评比赞美更难忘05:00 幸福适应与“看见水”的练习08:30 非黑即白思维的陷阱12:00 一劳永逸的幻觉,与延迟满足的困境15:00 创造价值:复制与转换的思维框架18:00 内向者的被动社交,与作品的长久价值20:00 写下来的力量:情绪调节与认知清晰26:00 长期主义者的人生模式33:30 收尾
《散装和弦》第18期上线啦Apple Podcast|Spotify|小宇宙|喜马拉雅|YouTube|B站 同步更新 📅 播出时间PST 太平洋时间:每周五 01:00GMT+8 东八区时间:每周五 16:00 🧠 Mango & Jamie 的音乐复盘音乐如何成为童年回忆的情感触发点?作曲家的现实考量爵士和声对日本作曲家的深远影响从稻盛和夫到创作心态:坚持与自我调适 🎼 本期关键词久石让|宫崎骏|配乐艺术|爵士和声|旋律记忆 YouTube/B站 搜索「散装和弦」,找到我们 00:00 开场 & 才艺小展示01:00 久石让的艺名与工作习惯03:00 动漫配乐与童年记忆:《哈尔》《千与千寻》《龙猫》05:00 五度圈与古典作曲手法06:20 极简音乐与商业作曲的现实07:30 写作瓶颈与心态调整09:00 灵感的诞生与动机发展12:20 久石让的旋律与东方审美14:00 多调式与异域色彩分析16:20 七级和弦的魔法17:40 《人生的旋转木马》和声与旋律解析21:20 爵士和声的渗透与学习经验22:50 节目收尾
《散装和弦》第17期上线啦Apple Podcast|Spotify|小宇宙|喜马拉雅|YouTube|B站 同步更新 📅 播出时间PST 太平洋时间:每周五 01:00GMT+8 东八区时间:每周五 16:00 🎧 本期看点· 凤凰城 51°C 的沙漠生存学:泳裤半小时风干实测· 395 公路→优胜美地:一场前驱车“陷车”带来的教训· 度假村里的仙人掌与夜半“房客”· 亚洲人门口排鞋 vs. 美式“穿鞋上床”的文明冲突 🧠 Mango & Jamie 的生活复盘· 幸福感神器:厨房搅碎机 & 烘干机到底有多好用?· 美国买衣服的“中间码”之痛:M 紧、L 大怎么选· “第九大菜系”美式中餐与“道地”日料的味觉差· 波士顿寒风中为了那一碗拉面值不值?· 公交车上的善意与百年老屋的小老鼠奇遇 🎼 本期关键词文化适配|留学生存技巧|都市与公路|家务电器改变生活|美式中餐00:00 开场00:15 重庆火锅“微辣”劝退 + 高温吐槽01:07 异国恋回忆 & 加州395公路陷车02:46 凤凰城 51°C 沙漠生存体验03:49 度假村的仙人掌与蟑螂惊魂05:22 美国 vs. 亚洲的进门习惯06:26 厨房搅碎机 & 烘干机的幸福感09:31 买衣服尺码的夹缝困境10:06 美式中餐 vs. 正宗中餐11:14 冬夜排队吃拉面12:02 洛杉矶“小东京”日料体验13:40 公交车上的好心人14:58 租房踩雷与蟑螂屋16:15 厨房“小老鼠”奇遇17:36 结尾YouTube/B站 搜索「散装和弦」,找到我们
《散装和弦》第16期上线啦Apple Podcast|Spotify|小宇宙|喜马拉雅|YouTube|B站 同步更新 📅 播出时间PST 太平洋时间:每周五 01:00GMT+8 东八区时间:每周五 16:00 🎧 这一期,我们重回音乐人的训练日常——聊一聊Ear Training如何一步步练出传说中的“听音怪兽耳” 🧠 Mango & Jamie带你走进视唱练耳的世界:· 什么是固定调 (Fixed Do) vs 移动调 aka. 首调(Movable Do)?· 如何一下子就听出来和弦?· 什么是卡农进行?· 和弦转位、附属和弦、251 进行……全都能听出来? 🎼 本期关键词:· 相对音感 vs 绝对音感· 如何快速判断和弦· 卡农进行怎么玩出“高级感”?· 听和弦小游戏,挑战耳朵敏感度! 💡 推荐给:· 总听不出和弦变化,但特别想听出来的你· 对音乐色彩感兴趣、想深挖“听觉语言”的你· 想知道音乐人是怎么“看见”声音的你 YouTube/B站 搜索「散装和弦」,找到我们 欢迎你留言分享:你的练耳方法是怎样的?你最喜欢的和弦色彩又是哪个?
《散装和弦》第15期上线啦Apple Podcast|Spotify|小宇宙|喜马拉雅|YouTube|B站 同步更新 📅 播出时间PST 太平洋时间:每周五 01:00GMT+8 东八区时间:每周五 16:00 🌀 这一期,我们决定轻松一点——不聊沉重的话题,也不讲大道理,就来玩一玩最近又火起来的老朋友:MBTI人格类型。 Mango 带来了他最近在研究的“小玩意儿”:怎么从 MBTI 的四个字母,反推出背后的 荣格八维?听起来有点像“傅里叶变换”,其实就是一场“看穿你”的心理小游戏~ 🎙️ Mango:从 INFJ 到 INTJ,是误差还是进化?原来我对世界的感觉真的变了…… 🎙️ Jamie:曾经是内耗满满的 INFP,怎么被生活一点点推成现实的 INFJ?完美主义、拖延、自我鞭策,全都躲不过 MBTI 的显微镜~ 🪞 本期关键词:· MBTI 和荣格八维到底啥关系?· 内向情感 vs 外向思维:你是“共情大师”还是“逻辑铁人”?· 什么是“内耗型选手”的标配人格?· 人格会变吗?玩出来的转变才最真实· 为什么懂得更多的你,反而更能“玩得起自己”? 🎧 推荐给:正在重新认识自己,却被 MBTI 弄得更晕的你想找个轻松话题听听、摸摸心理边界的你喜欢自我观察、又不想太正经的你还有,一起在成长路上“人格弹跳”的你 🧩 本期特别适合:一边散步一边听,一边喝奶茶一边玩。轻松但不肤浅,随性却不随便,来和我们一起测测、聊聊、笑笑。 YouTube/B站 搜索「散装和弦Podcast」,找到我们。也欢迎留言告诉我们:你的MBTI变过吗?你又是怎么“看懂自己”的?
《散装和弦》第14期上线啦Apple Podcast|Spotify|小宇宙|喜马拉雅|YouTube 同步更新 📅 播出时间PST 太平洋时间:每周五 01:00GMT+8 东八区时间:每周五 16:00 🌀 我们都经历过“卡住”的时刻:情绪和行动脱节,目标模糊、习惯失控,明明很努力,却始终觉得没有往前走。 这一期,我们一起读了周岭的《认知觉醒》,以创作者的角度出发,聊聊那些我们亲身经历过的、但很少被说出口的情绪和成长轨迹。 🎙️ Mango 讲述了自己如何练习“允许不完美”,从早起焦虑、完美主义,到与过去的自己和解。🎙️ Jamie 分享了他如何在练琴中找到节奏感,让“舒适区边缘”成为稳定的成长之路。 🪞 本期关键词:· 模糊状态与自我认知的觉醒· 情绪脑 vs 理智脑:如何夺回内在的主控权· 为什么我们会“努力创作却不敢发布”?· 复利曲线、习惯节律与慢慢来的勇气· 面对焦虑:真正的耐心不是完美,是“不逃跑” 🎧 推荐给:正在努力改变、却总感到内心混沌的你尝试建立习惯、却总被情绪打断的你想做点什么、但又不知道从哪开始的你希望生活慢一点、但更清晰一点的你 欢迎在这个夏天,和我们一起进行一场“内在整理”,去感受,那些你已经悄悄改变的地方。 YouTube 搜索「散装和弦Podcast」,找到我们。也欢迎你留言,聊聊你读完《认知觉醒》后的感受。
《散装和弦》第13期已上线Apple Podcast|Spotify|小宇宙|喜马拉雅|Youtube 同步更新 📅 播出时间PST 太平洋时间:每周五 01:00GMT+8 东八区时间:每周五 16:00 🎯 本期,我们聊聊「高敏感体质」——这个常被误解的标签,其实也可能是创作人生的一份天赋。 🎙️ Mango回忆了被称为“忧郁王子”的青春期,Jimmy则谈到自己如何因气味、建筑、光影而触发情绪甚至创作冲动。🎵 两位音乐人从感官体验谈到创作表达,分享了如何将高敏感转化为灵感来源,以及如何在信息过载中学会“储存情绪素材”。 本期重点话题包括:🔍 高敏感的情绪雷达如何影响日常生活与人际关系👁️ 从气味、光线、街景中感知世界的方式🎼 和声色彩感受与个性创作风格的形成🧠 从“感受者”转向“表达者”的困难与修炼🛠️ 如何将创作冲动记录、冷冻、再激活 这一期,推荐给:🌱 情绪丰富、容易受外界影响的你🎨 常常在平凡中被突然触动、灵感爆发的你🧊 想把“捕捉到的感觉”变成作品,却苦于没有时间精力的你🧭 想更温柔地理解自己,与高敏感共处的你 欢迎收听《散装和弦》,让感受成为力量的起点。YouTube 搜索 “散装和弦Podcast”,看见我们。
《散装和弦》第12期已上线Apple Podcast|Spotify|小宇宙|喜马拉雅 同步更新 播出时间PST 太平洋时间:每周五 01:00GMT+8 东八区时间:每周五 16:00 🎯 本期,我们聊聊“冒牌者症候群”——那个在你取得成就时依然悄悄对你说“你不配”的声音。 🎙️ Jamie分享了自己在OST创作过程中遇到的瓶颈、怀疑与情绪低谷,Mango也谈到童年时期被比较带来的焦虑,以及在伯克利经历的“过度努力”。🧠 我们试图解答:为什么做得不错了,还是觉得自己不够好?💥 当完美主义和“内耗”联手袭来,创作者该如何自处?📚 《Learned Optimism》和ABCDE法则,能否为悲观归因提供一条出路?👀 即使最严厉的导师,也有选择放下的时刻——我们是否也能对自己温柔一点? 这一期,我们认真讨论了:🔍 冒牌者症候群的成因与表现💡 悲观归因风格如何阻碍成长🧰 马丁·塞利格曼的ABCDE方法:如何系统性地转化消极想法🎨 音乐创作中“被看见”的焦虑,以及与他人比较的心理陷阱🛠️ 如何在“自我否定”与“成长动力”之间找到平衡 这一期,推荐给:🌀 经常质疑自己是否“配得上”的你🎼 曾因创作被卡住、陷入低谷的你📉 总是把失败归咎于自己,把成功归功于运气的你🧠 想要跳出“内耗循环”,用更健康方式看待自己的你💬 想理解自己情绪来源,学习建设性对话的你 欢迎收听《散装和弦》,我们慢慢来,你慢慢听。YouTube 搜索“散装和弦Podcast”,看见我们。
《散装和弦》第11期已上线Apple Podcast|Spotify|小宇宙|喜马拉雅 同步更新 播出时间PST 太平洋时间:每周五 01:00GMT+8 东八区时间:每周五 16:00 🎯 本期我们聊的是一个很多人迟早会面对的问题:当热爱的事变成了工作,我们该怎么继续爱它? 👨🔧 从工科生到音乐人,Jamie和Mango讲述了兴趣如何慢慢走向职业选择,也坦诚分享了过程中面对的焦虑、挣扎与转变。💭 爱好变成工作以后,还有“初心”吗?📉 自由职业的光鲜背后,是不稳定和压力的代价🧭 理想和现实的博弈里,怎么坚持自我,不被“市场”牵着走?🏀 一个兴趣广泛、爱运动、玩乐器的男孩,怎么走到今天?🌱 在伯克利的日子,经历了沮丧、突破和重新定义自我💼 做音乐这件事,真的“自由”吗?创作和生存的边界在哪里? 这一期,我们认真探讨了: 🔍 从小县城到大城市,成长与命运之间的关系🛠️ 面对问题,是逃避还是应变?🎨 音乐创作与资本的碰撞:迎合和表达之间有没有平衡点?🎯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如何共存🌀 作品是为了市场还是为了自己?有没有两全的办法? 这一期,推荐给:🌱 正在思考是否“把爱好当饭吃”的你🎼 已经在创作路上却感到迷茫的你💡 想要在人生中找到理想与现实结合点的你🎧 准备让兴趣变成职业的你🛠️ 在创作中找不到平衡的你🚶♂️ 正在成长路口思考下一步的你 欢迎收听《散装和弦》,我们慢慢来,你慢慢听。
《散装和弦》第10期已上线Apple Podcast|Spotify|小宇宙|喜马拉雅 同步更新 播出时间PST 太平洋时间:每周五 01:00GMT+8 东八区时间:每周五 16:00 🤒 本期节目开始于 Jamie 生病 + Mango卡痰的真实状态,但聊着聊着……我们聊了整整一集的唱歌。 🎤 为什么 vocal 在伯克利也算乐器?💨 喝水、吃喉糖对声带真的有用吗?🫁 你知道共鸣腔到底有几个吗?🎵 林俊杰的强混、王力宏的平衡混、李健的弱混 本期从专业角度+业余吐槽,跟你聊聊: 💡 唱歌这门“看不见动作”的乐器,怎么练?🧠 SLS唱法到底是什么🎙️ 张学友为什么是很多歌手的模仿对象?🧍♂️ 什么叫“真声”、“头声”、“混声”?听完你可能真的会点了。 这一期,推荐给:🎼 想学唱歌但不知从哪儿开始的朋友👂 对“闭合”“共鸣”“音色”这类词从来没整明白过的你 欢迎收听《散装和弦》,我们慢慢来,你慢慢听。
《散装和弦》第9期已上线Apple Podcast|Spotify|小宇宙|喜马拉雅 同步更新播出时间PST 太平洋时间:每周五 01:00GMT+8 东八区时间:每周五 16:00🎓 想学音乐,是不是必须得进音乐学院?💰 科班教育值不值得投入时间与金钱?📚 自学、找老师、报班、上网课……哪种方式最适合你?🎶 为兴趣?为职业?为耍帅?不同目的决定学习路径Mango 和 Jamie 在这一期分享了各自从工程专业“叛逃”到音乐道路的亲身经历,也诚实地聊了音乐行业背后的浪漫与现实。🧭 选择音乐学院前该问的问题📈 科班 vs. 野路子🧑🎓 伯克利毕业之后才知道的事这一期,推荐给:🎼 想把音乐当作职业发展的朋友🎧 正在纠结要不要考音乐学院、出国深造的你🪕 仅仅想培养音乐爱好、给生活加点糖的你💬 无论你是科班出身,还是野路子上岸,我们都想告诉你:持续的输出、真诚的表达,是通向音乐世界的底层逻辑欢迎收听《散装和弦》,我们慢慢来,你慢慢听。
《散装和弦》第8期已上线Apple Podcasts|Spotify|小宇宙|喜马拉雅 同步更新 播出时间PST 太平洋时间:每周五 01:00GMT+8 东八区时间:每周五 16:00 🎣 什么是 hook?为什么它能“勾住”你的耳朵?🎼 是什么让副歌能打、让作品有记忆点?🧠 音程到底怎么影响你的听感?🎧周杰伦《七里香》——经典 hook 的拆解与致敬 Mango 和 Jamie 分享了自己作为音乐创作者的思考:有人大笔一挥写出张杰主唱的主题曲,有人靠朋友的文字写出整首完整作品。也有人怀疑自己旋律太平,起伏不够。但 hook 真的是写得复杂才动人吗?我们认为,能传递情绪的旋律,就是好旋律。 🎶 Hook 的定义与结构剖析🧱 用 repetition 建立歌曲统一性🔧 编曲、伴奏与旋律的互动关系💡 用“音程”说情绪:为什么大跳能更燃?📀 每个创作背后,都是一次“真实情绪”的提炼 这一期,推荐给:🎤 正在摸索歌曲结构与旋律创作的音乐人🎧 对流行歌曲 hook 的设计机制感兴趣的听众🪗 想从技术与感性两面了解“为什么这段旋律这么抓人”的你📝 想写出第一首作品、或打磨下一首作品的你 🎁 我们相信,每个旋律背后都有故事 欢迎收听《散装和弦》,我们慢慢来,你慢慢听。
《散装和弦》第7期已上线Apple Podcasts|Spotify|小宇宙|喜马拉雅 同步更新 播出时间PST 太平洋时间:每周五 01:00GMT+8 东八区时间:每周五 16:00 这期我们聊的是每个创作者迟早会遇到的问题:当你没有灵感的时候,怎么继续写下去? 是等它回来,还是逼自己动手?是放空,还是寻找新刺激?Jamie和 Mango 分享了各自应对“创作卡壳”的真实经历:有人在deadline前硬撑出整张专辑,有人边感冒边跑去旅行,只为了找点感觉;也有人试着冥想、换个环境、甚至和 AI 一起写点什么。 节目内容包括: ✍️ 灵感枯竭时的应对策略🧠 创作的三种状态:拼凑、推敲与灵感🧘 三种实测有效的冥想方式🤖 用 AI 帮你“破题”是一种什么体验?📌 为什么限制反而能激发表达? 这一期,推荐给:🎼 正陷入写不动状态的创作者📖 想寻找创作方法论的学生或自由职业者🌀 面对自我怀疑、表达焦虑的你💬 任何正在找“为什么写不下去”的答案的人 有些作品,正是从“写不下去”的地方开始的。 欢迎收听《散装和弦》,我们慢慢来,你慢慢听。
《散装和弦》第6期已上线Apple Podcasts|Spotify|小宇宙|喜马拉雅 同步更新 播出时间PST 太平洋时间:每周五 01:00GMT+8 东八区时间:每周五 16:00 本期节目中,Mango 与 Jamie 深入探讨音乐创作与配乐行业的现状。从录音设备的实践经验,到影视剧配乐的结构与情绪表达,再到行业生态与职业发展的反思——我们尝试还原一个声音创作者真实的工作现场,也呈现出中国文化产业转型期的复杂样貌。 节目内容涉及: 🎬风格和意义的丧失,集体失控📺 主题曲的功能演变与电视剧情绪的构建🎭 鄙视链顶端的人也在做鄙视链底端的活📉 行业内卷、价格失衡与职业伦理💬 音乐人的身份焦虑与行业信任机制的缺位📢 呼吁更多创作者参与行业建设与作品分享 本期节目适合: 🎼 对影视配乐有系统了解需求的学生与从业者🎧 正在面对创作压力与职业瓶颈的音乐人📽 希望理解中国文化产业运行机制的听众💬 对“专业”与“市场”关系感到困惑的创作者🧭 期待长期在艺术行业发展的年轻从业者 欢迎来到《散装和弦》,我们慢慢来,你慢慢听。
🎙️欢迎收听《散装和弦》的第5集 每周更新时间PST 01:00 / GMT+8 16:00太平洋时间凌晨1点整 / 东八区时间下午4点整 这一次,Mango和Jamie从吉他弦聊到一台泡水的键盘,从偶像崇拜聊到自我疗愈,跨越回忆与现实的鸿沟,用声音记录创作者的困惑、醒悟与成长。 本集高频发问包括: 🎸 为什么你的吉他录音总是“齿感爆炸”?🪕 换弦能换出一个全新世界?🎹 MIDI键盘泡水之后还能救吗?🥲 偶像到底是引路人,还是“自我投射的幻影”?🎧 我们如何从模仿偶像,走向真正属于自己的声音?🧠 崇拜是热情的开始,还是焦虑的根源?📀 伯克利音乐学院的现场观察:当你近距离看到偶像…… 本期节目适合: 🎹 想换弦但不知从哪下手的“音色洁癖患者”🎧 被一台键盘折磨过、也陪伴过的独立制作人🥲 曾因模仿偶像而失去自我、后来慢慢找回来的你💻 怀疑过自己是否“配”做音乐的人🧠 曾在音乐学院或梦想边缘打转的失意理想主义者🎸 懂得“情绪 > 技术”的你 欢迎来到《Mango和Jamie的散装和弦》,我们慢慢来,你慢慢听。
🎙️欢迎收听《散装和弦》的第四期 每周更新时间PST 01:00 / GMT+8 16:00太平洋时间凌晨1点整 / 东八区时间下午4点整 我们两个音乐人(Mango & Jamie),这一次展开了一场对“偶像”的深情回顾,从林俊杰、王力宏、周杰伦一路聊到Jason Mraz、方大同、Jacob Collier,既有青涩的追星回忆,也有音乐制作人的专业剖析。我们不是单纯地“追星”,而是在偶像的光芒中,努力成为自己。 本集高频发问包括: 🎧 林俊杰的声音为什么“轻松却有力”?🎤 周杰伦的“混声”怎么骗了所有人?🎹 王力宏如何靠制作质量碾压一切?🌌 什么是散装和弦?它到底散在哪?📀 DAW 软件怎么决定一个音乐人的命运?🏫 高中的至暗青春期?🧠 抑郁症靠哪一张专辑救回来?🫀 和弦里的 tension 是怎么偷走你眼泪的?🎨 Jacob Collier 的千轨工程到底长啥样? 本期节目适合: 🎹 把“音高打不上去”当人生信仰的K房麦霸💻 曾经混音失败到怀疑人生的业余制作人🎧 在卧室听《I’m Yours》躲过一场人生低谷的人🧠 想知道什么是“调式互换”和“非功能和声”的好奇宝宝🎤 曾因偶像而走上音乐道路、但中途迷失过的人🏫 被分班制度伤过的青春幸存者🎸 听得懂 Jacob Collier 的人类高质量听众🥹 怀念实体专辑时代、封面歌词都能背诵的老派粉丝 欢迎来到《Mango和Jamie的散装和弦》,我们慢慢来,你慢慢听。
欢迎收听《散装和弦》的第三期 每周更新时间PST 01:00/ GMT+8 16:00太平洋时间凌晨1点整/ 东八区时间下午4点整 两个音乐人(Mango & Jamie)都有着理工科背景,都曾经粉过林俊杰和王力宏。然而他们的音乐成长之缺截然不同,这一期就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音乐之路上的喜怒哀乐 本集高频发问包括:🎤 理工男的音乐变形记 🎹 盗版软件的音乐启蒙奇缘🎭 舞台恐惧症背后的青春伤痕📚 伯克利申请之英文烫嘴历险💡 灵感玄学之词曲诞生之谜👪 爸妈新手村通关指南🎶 盗版感恩与知识产权的爱恨情仇 🍵 规矩是奶茶味的共生共识🤯 大学团建之学长毒舌暴击事件 本期节目适合:🎧 深夜emo的创作孤儿🎤 一上台就抖成筛子的i人 🌵 留学申请踩坑专业户 👪 家庭PUA幸存者联盟 💻 盗版软件野生代言人 🎹 林俊杰和王力宏的过期粉 🍵 规矩过敏但奶茶上瘾者 🤯 被学长学姐霸凌的萌新 欢迎来到《Mango和Jamie的散装和弦》,我们慢慢来,你慢慢听。
欢迎收听《散装和弦》的第二期每周更新时间PST 01:00/ GMT+8 16:00太平洋时间凌晨1点整/ 东八区时间下午4点整我们两个音乐人(Mango & Jamie)在人生的前四分之一的生命中,不断经历拖延与成长,在与自我和解过程中找到了些许办法,那么今天就聊一聊我们是如何对待拖延的本集高频发问包括:🌅 从Coachella回来以后的Mango完全睡不醒🎱 Jamie释放心中的火焰杀的对手片甲不留⏰ 快速缓解拖延的灵丹妙药📚 费曼学习法的实际应用心得🎵 音乐制作中完美主义的利弊探讨🧠 从身心灵的角度重新理解时间与金钱🎯 将大目标分解为可执行小任务🌟 每个偶像背后都有一个复联般的团队支持📱 减少手机依赖的实用建议本期节目适合:🌱每天和闹钟上演"生死恋"的赖床专业户🎯 新年计划撑不过元宵节的年度打脸王🎓 用费曼学习法把知识讲给猫听结果被猫鄙视的伪学霸🎵 做首歌要改10086遍的纠结星人🧘 冥想5分钟走神2小时的禅修菜鸟⏰ 上厕所忘带手机会研究洗发水说明书的当代网瘾少年🏆 从被虐到反杀全靠对手放水的体育界锦鲤🎙️ 想听主播们自曝黑历史的专业围观党欢迎来到《Mango和Jamie的散装和弦》,我们慢慢来,你慢慢听。
欢迎收听首集《Mango和Jamie的散装和弦》——我们两个音乐人(Mango & Jamie)在没有提纲、没有流程、甚至没有吃饱的状态下,居然开始认真聊起了灵感这件事。本集高频发问包括:•灵感到底是从天上掉下来,还是从拖延症里爬出来?•什么是“心流”?他是不是可以锻炼的技能还是神赐的Buff?•想知道“创作的脑回路”到底怎么长的?本节目适合:音乐人 & 非音乐人爱聊天 & 想放空的人想找点声音陪伴的深夜沙发躺友欢迎来到《Mango和Jamie的散装和弦》,我们慢慢来,你慢慢听。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