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漫慢FM
漫慢FM
Claim Ownership

漫慢FM

Author: Icey今天开心了吗

Subscribed: 1Played: 0
Share

Description

🎧人文社科,女性成长,自我疗愈,漫谈,人物访谈
🌍顺势而为,愿你我都能永远做世界的学生!
14 Episodes
Reverse
当寻找孩子变成揭开丈夫真面目的开端,我们该如何识别情感暴力,进行自我疗愈,并夺回人生主权?当我们谈论《All Her Fault》时,悬疑只是它的外壳。本期节目将带你深入剧情背后,剖析何为“母职惩罚”的社会惯性,识别“NPD伴侣”的煤气灯操控,并借用《治愈隐性虐待》中的理论,和《剑桥一年》的女性自我成长的故事,为你提供从“绝望”到“恢复”的六阶段康复指南。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份送给所有女生的「隐性情感虐待识别与自救手册」!【时间轴】 02:11 一个让所有家长恐惧的“孩子失踪”事件,竟然是狸猫换太子? 03:56 消失的husband:精英丈夫Peter,竟然是隐藏的NPD与高控制型伴侣? 05:19 女性同盟之光:当我们都以为Marissa和Jenny会“扯头花”时,她们竟产生了mother to mother的动人瞬间 07:37 母职惩罚:当育儿责任被视为理所应当,女性该如何逃脱这原罪陷阱? 10:43 缺位丈夫完美隐身:从“撒手不管”到“隐形控制”,婚姻到底给女性带来了什么? 14:36 什么是情感操控中的“煤气灯效应”与“飞猴”? 17:46 Peter如何通过制造弟弟的残疾,甩锅给妹妹,实现终身精神控制? 21:00 NPD的最终结局——“众叛亲离” 23:27 从受害者到幸存者:自我康复的六阶段模型(绝望、学习、清醒、界限、恢复和维持) 1. 绝望: 承认自己正处于痛苦中,这是起点 2. 学习: 了解煤气灯操纵、飞猴等术语,知识就是力量 3. 清醒: 意识到问题是对方“有毒”,不是你的错 4. 界限: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包括 “脱离接触” (在情感上保持距离)和 “断绝往来” (物理和情感上的彻底分离)“界限与宽恕或怨恨没有关系,它只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其他人交往的质量有关。” 5. 恢复: 开始享受生活,财务稳定,身体健康,找回内心的平静 6. 维持: 保持稳定,不让过去的“美好瞬间”模糊真相,让更健康的人走进你的生活 31:57 《剑桥一年》—— 一位女性破除婚姻枷锁,在写作中找回内在力量,并拥抱自我的民族志《剑桥一年》 37:44 东亚文化下的我们,为何很难拥有“松弛感”? 38:39 一个人可以接近你,是你给予Ta的一份礼物,请把这份珍贵的礼物,留给那些真正值得的人!《都是她的错》本期提及 剧集:《All Her Fault》(豆瓣9.2分悬疑剧) 综艺:《再见爱人》 书籍:《治愈隐性虐待》、《剑桥一年》、《基层女性》 概念:母职惩罚 (Motherhood Penalty)、煤气灯效应 (Gaslighting)、自恋型人格障碍 (NPD)、飞猴 (Flying Monkeys)等 封面图:《Les Petits》(小生命) 插图特别鸣谢广东人民出版社的鼎力支持!如果您对节目中分享的《剑桥一年》感兴趣,欢迎通过「此处」专属链接下单。这份知识与快乐,便能即刻送达您的手中。让我们一同在《剑桥一年》的女性叙事里找到共鸣,开启属于你的阅读之旅吧!订阅与收听欢迎在 小宇宙、Apple Podcasts、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等平台订阅「漫慢FM」,愿你在自己的时区里,慢慢行走,慢慢疗愈。
本期节目,深入探讨了金鸡奖颁奖典礼上的精彩瞬间,邵艺辉为何能凭借《好东西》斩获金鸡奖最佳故事片?直言“再为中国电影奋斗一百年”。她打破了性别界限,强调电影与性别无关,展现出女性导演的新风范。我们将一同剖析她片场的平等氛围、对饭局文化的反思、创作中的自我审视。图为邵导获奖画面我们也将结合大S的人生态度——延伸讨论性别权力结构的逆转、社会对男女的双重标准,以及我们每个人在社交媒体时代如何追寻“真实”的自我。希望本期节目能为你带来启发和共鸣。欢迎搭乘《漫慢FM》这列声音慢车。我们将探索,那片名为「自我成长」的原野。会一同潜入思想的深水区,理解人性的幽微。愿你在这里,能与你内心的真我,温柔相遇。Shownotes⏰: 00:04 开场与金鸡奖名场面:邵艺辉如何机智回应陈思诚的“男性题材电影”提问,以及易烊千玺的“翻白眼”反应。 02:21 邵艺辉的片场哲学:为何“演员是脆弱的”?准点收工、平等融洽的剧组氛围从何而来? 03:58 邵导对饭局文化的拒绝:邵艺辉为何认为“不会来事就得不到机会,那我宁可不要”?《女性也是一盘菜》。 05:56 结构性的性别问题:粉红税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到邵艺辉在饭局中挺身保护女孩的“朴素正义感”。 07:24 被放大的女性与被宽容的男性:为何女性微小的行为会被过度解读?联系到娱乐圈对男女艺人道德瑕疵的双重标准。 08:22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爱丁堡?剖析男性和女性从小被灌输的截然不同的成功模板与道德要求。 09:13 从《好东西》观影反应看择偶:当你的男友为女性电影“破防”时,也许他并非那个对的人。 10:14 创作中的坚持:邵艺辉为何坚持保留“不自然”的语气词?为何不能改掉“快车太臭”的台词? 11:08 为什么女性正常发声就被说成挑起“性别对立”?陈砺志自称“女性主义者”为何站不住脚?剖析路边小便这一行为背后的性别特权。 14:20 创作中的自我审视:邵艺辉如何反思台词中可能存在的“凝视”,以及为何在《好东西》中让高跟鞋彻底消失。 16:56 家务劳动的史诗感:解读《好东西》中声音蒙太奇的深意——家务劳动如何构成了人类的历史长河? 18:08 女性视角的缺席与男性偏见:《看不见的女性》——探讨“无意识的男性偏见”如何被伪装成“性别中立”。 19:28 母亲的爱与榜样的力量: 邵艺辉的母亲给予了女儿“金色的童年”; 大S的“侠女”精神与她对衰老、演戏的独特看法。大S:“我天生就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人。”徐熙媛说,“我觉得整个世界我都无法理解。比如说有一只狗走过去,一瘸一拐的,都瘦成皮包骨,大家都想视而不见,只有我会去把它抓起来,然后送去兽医院,喂它吃东西。或者是有人在打架,大家都围在那边看,只有我会跑过去劝架或者报警。”大S她并不惧怕衰老,视死如归,她曾希望不要活太长时间,“我来这个世界上就是快转人生,我这辈子就是要过别人的八辈子,然后过完之后我下辈子就不用再来了。”永远怀念大S...... 23:08 《我们为何迷恋真实》,拆解社交媒体时代的“真实”焦虑,警惕“松弛感”陷阱。图为《我们为何迷恋真实》 25:28 “做自己”是个伪命题? “实战型真诚”——通过“扮演”理想中的自己,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 27:23 《她来劈开这山》:“重建女孩们的故事屋”,弱者的牺牲不是奉献,而是献祭。让弱者奉献,是权力的谎言。 “活着,才有创造永恒的机会。”节目中提到的书籍与作品: 书籍:《看不见的女性》卡洛琳 佩雷斯、《我们为何迷恋真实》[英] 埃米莉布特尔、《她来劈开这山》病鹤斋 电影:《爱情神话》、《好东西》(邵艺辉导演) 提及播客节目:Ep3.女性也是一盘菜?反抗的底色是痛苦吗?、《岩中花述》 封面图来源:小红书@尼采彻底疯了互动与支持: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欢迎在各大播客平台为漫慢FM订阅、点赞、评论、收藏和赞赏!你的支持是我们持续创作的最大动力。我们下期节目,不见不散!
王暖暖是截至目前,唯一的幸存者。我们将深入对话泰国悬崖杀妻案幸存者王暖暖的自传《重生》。这不仅仅是一个骇人听闻的社会舆情事件,更是一份关于心理操控(NPD/ASPD)、幸存者疗愈、抗争与女性觉醒的深度报告。我们试图探寻:当“完美爱情”变为精心设计的杀局,一个人要如何从粉身碎骨的绝境中,夺回自己生命的主权。图为王暖暖复健时期【时间线】00:00-10:15 34米悬崖下,一颗小树带来的生死奇迹 00:00 从“不可存活的高度”生还的医学奇迹。 03:45 被一棵悬崖边的小树拯救——万物有灵 05:34 细思极恐的细节:凶手返回“犯罪现场”围观,并在医院现身带来的二次恐惧。 08:01 核心议题抛出:我们谈论的不是猎奇新闻,而是一场“从血肉到精神的课题分离”。10:16-25:20 “完美恋人”的陷阱与NPD的操控术 10:16 “杀猪盘”的定制化剧本:俞晓冬如何通过研究朋友圈精准投其所好。 11:14 被美化的“上天缘分”:利用周末民政局开门进行的心理操控。 13:18 “盘总”的画像:为何社会精英女性也难以识破精心包装的谎言? 17:26 心理学视角:剖析俞晓冬及其母亲的自恋型人格障碍(NPD) 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SPD) 特征。 19:07 病态的母子共生:“妈宝男”背后是“捕蝇草家庭”的操控系统。25:21-38:44 病房内的生死博弈与“拯救者网络” 25:21 温文尔雅的主治医生化身猛兽,拼死拦住病床,拒绝转院:“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一条鲜活的生命死去。” 27:05 谢谢你们!拯救者1 2 3 4 5 6号。 29:30 从“断崖式冷淡”到“婚后变脸”:识别情感操控中的“推拉”技巧。 33:35 俞晓冬早现的杀机。 35:13 “用行为确认关系,而非用关系包容行为。”38:45-52:00 漫长的重生——疗愈与自我重建 38:45 魔幻现实主义庭审:一场关于“想象力”的比拼与“恶人先告状”。 42:28 《重生》中最震撼的心理描写:濒死自杀时,与崖底自己的跨时空对话。 44:38 疗愈理论:《治愈隐性虐待》——心理虐待是“收集鹅卵石”的过程,以及如何识别“捕蝇草家庭”的毒素。重新养育自己吧! 48:11 带着落后的钢板与疼痛生活:如何与无法消弭的躯体痛苦共存? 50:47 不要用今天的认知苛责昨天的选择——这是时间给我们最公平的课题。52:01-64:40成为母亲、公众人物与未来的警示 52:01 直播间的恶评与新生儿的希望:如何在公众凝视下重建事业与生活。 55:43 失去第一个孩子的巨大悲痛与做出引产决定的艰难。 59:10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历经6年,王暖暖女士终于在2025年10月10日成功离婚🎉。 60:38 离婚后的持续骚扰:前婆婆陆慧芳搬空其财产...... 62:56 王暖暖通过讲述与“女性意识”的传播,让更多人“以史为鉴”。 64:22 “重生不是抹去伤痕,而是学会带着伤痕奔跑。”做这期节目是想让更多的女性能够识别有毒亲密关系,建立认知,及时逃离,才能开启漫长的自我疗愈之路,祝大家都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本期主播:阿缺,Icey【本期提及】 书籍:王暖暖《重生》 书籍:《治愈隐性虐待》 概念:NPD(自恋型人格障碍)、ASPD(反社会型人格障碍)、PUA、课题分离、捕蝇草家庭【BGM】片头:《笼》(电影《消失的她》主题曲)片尾:《LABOUR》(非常有力量的女性之歌,送给暖暖!)【封面】灵感来源于小红书二创如果大家喜欢本期节目,欢迎关注!也欢迎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感悟和观点,也谢谢点赞收藏打赏,您的支持,将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我发现了母亲不爱我的证据,而这成了我救赎的开始。”你是否也经历过这些?——永无止境的贬低、母亲永远的话题中心、毫无理由的嫉妒与羞辱、被当作附属品的感觉、内心“我不配”的声音。当“母爱”成为控制、嫉妒与贬低的代名词,当“为你好”成为一生无法挣脱的精神枷锁——你并非孤舟,而是陷入了一场由自恋型人格母亲(NPD) 精心布局的情感迷雾。这期节目,是一次最深层次、残酷且彻底的自我剖析。主播Icey将带你: 破译NPD母亲的终极密码:看清“付出”背后的情感剥削、“软弱”背后的顶级控制。 亲历“断亲”现场:直击我国庆期间为见外婆,与母亲那场令人头皮发麻的权力争夺。 掌握自我救赎的核武器:获取从“识别创伤”到“彻底重生”的完整路线图。“我是你妈,我都是为你好。” 这句话,是否是你痛苦的开端?本期节目,是一次沉重的自我袒露。我将分享她如何意识到自己的母亲可能是一位“自恋型人格障碍”(NPD)者,以及在这段伤痕累累的母女关系中,我是如何完成一场深刻的自我救赎。从认清NPD母亲的三大核心bug,到分享“医院寻亲”事件背后的窒息控制,再到最终做出“彻底拉黑”的决定,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原生家庭的故事,更是一份送给所有在关系中感到困惑、消耗和自我怀疑者的《自我重建指南》。如果你也总感觉“无论做什么都无法取悦母亲”,如果你内心总有一个声音在说“是我不够好,是我不配”,那么这期节目,是为你而做的。(Ps:这不是一期轻松的节目,但它可能是你听过的最具颠覆性、最能给予力量的内容。如果你也困在“我不够好”的魔咒里,这里有斩断枷锁的利刃。)【本期核心价值】你将获得 一套精准的“NPD母亲诊断清单”:从10个隐秘信号,判断你是否身处毒性关系。 三段颠覆认知的“疗愈密钥”:带你完成从“承认母亲不爱我”到“自我母育”的重生。 一个强大的内在秩序构建法:“北极星对话法”,让你从内在批判者手中夺回人生方向盘。 一份勇气十足的“断亲实践指南”:如何设定边界、应对孤独,在情感废墟上重建主体性。时间线⏰:00:00 - 03:37 | 觉醒:发现母亲世界的“三大bug” 家长那句“为你好”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情感勒索? 颠覆认知:NPD母亲的世界存在“系统BUG”,你的痛苦源于进入了一套错误的规则。 第一个BUG:她的世界里只有自己,你的成就不值一提,她的琐事才是史诗。03:37 - 07:04 | 贬低与嫉妒:来自至亲的“精神洗脑” 真实创伤披露:中考高分反遭羞辱、因染发被母亲被贴上污名化标签、我的容貌焦虑和身材焦虑都来源于她 核心洞察:这不是你的错,母亲是会嫉妒女儿的,这是她内心的恐惧投射。07:04 - 11:30 | 物化与谎言:我被当成了她发泄情绪的工具 真实创伤披露:日记被当垃圾丢弃、压岁钱有去无回、宠物随意送人。 疗愈第一步:直面最残酷的真相——承认母亲不爱我,是包扎伤口的第一步。 NPD画像:他们活在“自我神化”的幻想里,交友只看名利,擅长颠倒黑白。11:30 - 17:18 | 控制与恐惧:如何摧毁你的支持系统? 情感勒索现场:母亲男友爬上四楼滴血威胁,她的反应却冷静得令人窒息。 核心控制术:她为何不断告诉你“朋友都有所图,只有家人对你好”?只为让你孤立无援。17:18 - 22:54 | 国庆控制战:一场惊悚的探亲实录 事件回放:为见外婆,我跨越千里,却陷入母亲通过信息不对等设置的困局。 高潮对峙:电话里“我想见你,孩子”的重复拉扯,如何演变为一场恐怖的精神消耗战? 惊悚尾声:她如幽灵般出现在疗养院,那一刻,我感受到的不是母爱,是控制的寒意。22:54 - 28:46 | 反击与决断:从“精神奴隶”到重拾人生掌控权” 最终决裂导火索:在我公开谈论创伤后,她给出的“家丑不可外扬”的终极评价。 核心理念:面对NPD,“以和为贵”就是自我献祭。反击,是最终极的权利夺取。 核心价值:分享让我获得内心力量的 “北极星对话法” ,教你如何让内在批判者“闭嘴”。28:46 - 结尾 | 走向内在的安定:成为自己的根基 康复的路径:从“理解创伤”到“释放情绪”,再到“重构叙事”的渐进过程。 关于“断亲”:它很少是一蹴而就的决定,而更像一个动态调整距离、寻找内心平静的过程。 最终的抵达:学习“做自己的母亲”,成为那个能给予自己接纳与支持的人,对自己说:“我看见你的全部,并依然爱你。” 愿我们都能重建自我的故事屋,打破代际创伤的枷锁,重新收获人生的掌控权。引用书籍:《她弥留之际》|《我的骨头没有忘记》|《重生》提及播客:《纵横四海》|《自我进化论》
本期节目将带你解读纳瓦尔(《纳瓦尔宝典》作者)2025年3小时深度访谈的核心观点。“自私是一种美德。”——这句话是否让你心头一震?我们从小被规训的许多“正确”,也许正是痛苦的来源。Icey将借由纳瓦尔的犀利洞见,带你进行一次思维颠覆:我们唯一真正的财富是注意力,而人生的目标不是被驯服,而是保持野性。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剪断“亚历山大的死结”,勇敢地为自己而活。图为纳瓦尔访谈内容⏰ 时间线内容概览:00:03 - 灵感稍纵即逝,请立即行动吧 受纳瓦尔“灵感稍纵即逝,立即行动”启发录制本期内容 简介《纳瓦尔宝典》中“找到像玩一样的工作”理念 纳瓦尔虽童年不幸,但他通过回想选择放下过去,而非沉溺其中01:46 - 专注是生命的终极财富 注意力是唯一真正拥有的资源 警惕媒体碎片化信息对注意力的消耗 社会新闻对情绪的损耗与聚焦当下的重要性02:57 - 社会角色与良性互动 倡导“人尽其才,各司其职”的社会理想 自信与尊重源于找到并发挥个人独特价值04:03 - 纳瓦尔的育儿观:无条件爱与独立人格 培养自信:及时鼓励微小进步 批判东亚打压式教育,倡导保留孩子的“野性” 与其养出“听话的狗”,不如让孩子独立成长05:45 - 人际关系与改变他人的智慧 人无法真正改变他人,但可通过正向反馈引导行为 倾向于选择“短期痛苦”,而非“长期不确定”07:44 - 人生三要素是什么?buff叠满了你就赢了 生命最宝贵的不是金钱或时间,而是持续创造价值 成功三要素:理解力、判断力、品味08:29 - 为什么我们总是穷思竭虑?别再迷信1万小时,真正重要的是迭代!——1万次迭代才能精通 想得越多越痛苦,行动是解药 保持笃定,加倍投入,及时放弃失败选项10:22 - “自私”是一种美德:当善良成为标准,我选择先当个“自私”的人11:31 - 问题是我们脑补出来的,什么是真问题? 问题源于个人解析,乐观者接住问题,悲观者陷入困境 人拥有选择权,底层自信源于经历与尝试12:37 - 拖延与人生探索 拖延本质是这件事情你压根不想做 人生是探索之旅,找到人生舞台,自然水到渠成13:38 - 独立性与个人IP 目标不是升职加薪,而是提升独立性 将自己产品化,打造个人IP14:57 - 痛苦是人生的必修课 痛苦让我们接受世界本来的面目 人生是缓慢受锤的过程,激发另一种样态16:04 - “蓝色电极”实验与童年记忆 实验:快乐记忆激活可逆转抑郁状态听蓝色电极的故事,我感到非常震撼,想跟大家说:王小波曾说过——“人生是缓慢受锤的”,但拥有金色的童年,这足以抵御人生低谷的“蓝色电极”19:08 - 如何有效决策? 有效决策需放下自我,直面现实 交友准则:价值观匹配,善良为底色22:04 - 内在vs外在评判体系 巴菲特提问:你愿做自己心中最好的情人,还是世人眼中最好的情人? 享受生命这场游戏吧!把自己当作世界的NPC24:52 - 死亡、意义与活在当下 不回避死亡,学会接受无法改变之事 原来大多数人未必在年轻时找到一生热爱25:49 - 结语:你只有一次人生,珍惜当下,勇敢去活图为纳瓦尔访谈内容涉及内容:《纳瓦尔宝典》《纳瓦尔3小时访谈——你只有一次人生》蓝色电极实验(2016 Nature,Optogenetics & Depression)BGM:《Honest》 rei brown《 Time Machine 》aren
哈喽大家好,这里是《漫慢FM》,今天充当你们的情感观察员。一起分析一下:心动的信号8是如何变成心梗的信号8的?以王乐晨卢远事件为例——深入探究为什么你总是吸引到"无色无味剧毒"的人?为什么有些人只享受在乌托邦里暧昧,一到面临现实就大变样(装不下去了)?如何鉴别生活中的回避型依恋?如何走出情感创伤?网络风向标:为什么会从卢远清醒大女主,变成被全网讨伐——卢远是好强要面子的“恋爱脑”?到底是相处更重要,还是刚见面的第一印象最重要呢?是所谓的心动重要?还是合适更重要?我们会结合最近很火的真人秀节目——心动的信号8,用心理学的视角,来看看这些让人困惑的情感现象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结合回避型依恋的常见话术,手把手带你破除都市恋爱陷阱,远离生活中的“无色无味剧毒”!如果你也在感情中迷茫,或者想要更好地了解自己,疗愈内在的小孩,那就跟我一起开始今天的探索之旅吧!回避型依恋特征:害怕过度亲密和依赖用消极、被动的方式表达拒绝追求自然、不费力的低压力关系最后希望大家不被舆论轻易牵引,不参与对于女性的围剿当中!如果你也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评论、收藏、打赏,你的支持将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本期节目涉及到:《心动的信号第八季》《半熟恋人》《不原谅也没关系》《陈鲁豫慢谈》——嘉宾 嘻哈 王越BGM:《心动的信号》sis《Champagne》Lia Marie Johnson
在本期播客中,Icey分享了对鲁豫老师的深刻思考与感悟。通过鲁豫的自传与与窦文涛的视频播客的对谈,探讨了人生哲学、女性的野心,以及面对生活困境时的选择与解读。鲁豫依然努力追求梦想,让人反思生活的意义和个人价值。生活并非黑白分明,面对迷茫,我们需要勇气去接受一切。听完后,或许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亮。00:02:05:人生困境中的希望与坚持:鲁豫老师的自传分享《还是要相信》——相信相信的力量“只要我们还活着,就会离自己想要的东西更进一步”——小帕“你知道一个女孩最重要的是什么吗?是活着、活着、活着呀!”——步惊云00:04:06:生活中的困境与希望:年轻人的挑战与选择00:06:08:男性与女性的视角:追求梦想的道路上的思考与选择00:08:12:鲁豫与窦文涛的视频博客——《陈鲁豫 慢谈》-聊聊我们的三十年00:10:15:勇敢追求内心的想法,无视他人的规训00:12:18:深入观察大脑的声音:在场的状态与梦境的力量——《当下的力量》00:14:41:释放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安详:超越欲望的苦难之旅00:17:07:成为炼金术士:接纳痛苦,转化困境,迎接成长的旅程00:19:38:炼金术士的旅程:用接纳痛苦来寻找内心的平衡与觉醒00:22:03:命运的捉弄与人间真情——一部让人深思的小说故事00:24:31:饺子:一段震撼心灵的历史篇章00:26:52:真相与伦理的碰撞:揭开饺子背后的婴胎
东亚小孩的重新抚育,注定会面临无数波折,在面对NPD家长的打压、情感漠视和操控后。这一次,我拉黑了妈妈,决定不回家过年,想为自己活一次,拨云见日后,发现原来幸福的秘诀,从来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时间轴:00:02:30 重新养育自己第一步:为何“拉黑妈妈”竟然成了一种心灵解脱?00:05:55 在心理和物理层面上远离NPD父母,当咱的再抚育代表团!00:11:50 从现代综艺感受女性思想觉醒:从“传统婚姻观”到“独立女性”的心路历程!00:17:47 《好东西》观影感悟:这部女本位电影让影院的女性观众拍手称快!00:23:42 在国外看病的那些事:我来医院难道是为了让你给我掏耳屎的吗???00:29:37 “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好人,只有被约束的文明者”00:35:31 女性都应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00:41:26 大厂工作 VS 自由职业:追求个人空间的自由与选择的多样性00:47:26 留学重启人生:L同学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自洽”生活方式?00:53:22 趁年轻多去远方看看吧:如何通过旅行充盈自己的认知和情感账户?00:59:18 Icey给未来的自己的寄语:重塑自我,寻求稳定内核00:59:59 阿缺计划明年多多旅行,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自己喜欢,且适合长期居住的城市素材档案局:感谢分享了2024年度经历的:L同学,Y同学,D同学,Lc同学,Venus,W同学,masterbaker,J同学,G同学,为Girls' Power高声HYPE!🎢综艺节目《再见爱人》第四季《我家那闺女》《脱口秀大会》📖书:《被讨厌的勇气》🎬电影:《好东西》《出走的决心》🎵BGM:《The last day of the end of the world》 NoMBe《滥俗的歌》汉堡黄本期播客主:Icey 阿缺让电波永不失联:欢迎在小宇宙| 荔枝 | 喜马拉雅| 网易云音乐| 苹果 podcast| QQ音乐| 蜻蜓FM,订阅《漫慢FM》,让更多人听到女性的声音,我们终将会找寻到专属于自己的位置✨联系我们: 欢迎大家投稿,给予反馈!📮:iceylulala@outlook.com
“找不到工作,天快塌了;找到工作,天塌了”——这句互联网调侃,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很多人都希望找到一份既能实现自我价值,又能保持体面的工作。但事实却是,理想vs现实,总存在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你是否曾幻想成为都市白领,在高楼大厦中享受小资生活?然而,在行业内卷与经济下行的双重夹击下,打工人的我们仿佛置身于一场无声的战争,日复一日,不禁开始怀疑:这真的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工作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聊聊——梦想的工作:是真实存在的吗?还是虚幻泡影?一同揭开工作的真相,探讨梦想与现实的距离。Part 1:🕙时间线:02:12:体验国内外的秋招&春招,梦想的追求和现实的落差05:46:国内or国外就业?各有优劣07:29:融入白人文化圈?面临身份认同困境,加之文化壁垒始终存在,难上加难!09:17:英国工签政策收紧,对留学生就业的影响可太大了!11:31:在国外做蓝领工作时薪高,又受人尊敬——结合manner 咖啡事件,引发诸多思索15:39: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欧洲生活,竟然好山好水好无聊22:41:人们追求的主流社会体系的代价:工作压力与个人价值的冲突26:30:大厂打工人背后的抑郁与自我异化——属鼠我啊,真的跑不动了27:27:对社媒上的都市精英打工人祛魅,是都市丽人?还是都市隶人?30:58:电影《超脱》中,男主的自我探寻与遇挫顿悟——“I am money.”图为电影《超脱》截图32:48:“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通过阅读,可以保持独立之思想,捍卫你的纯粹的精神世界33:43: INFJ会懂的《心灵奇旅》——“火花并不是人生目标,你想要生活的那一刻,就点亮了生命的火花”37:25:去追寻内心的光点吧!或许这才是生命中的小小动力,哪怕周围一片漆黑“当你没有走到它那的一刻,你永远都会觉得它是多么神圣,因为在你的世界里,它是你唯一的那个光点。但是可能你走到之后,你再回头看,可能你的世界值得被照亮的部分还有很多✨”——阿缺图为电影《心灵奇旅》截图41:10:追忆小时候的梦想,人的想法真的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的诶46:48:副业探索:如何找到自己的passion and mission?原来有那么多人,都在从一些不可思议的角度赚钱Part 2:分享一点小快乐!48:28:这个板块的灵感来源于阿缺,想让每位觉得生活重量过载的人,都能记住一点点小快乐,给生活注入一些小甜酒,揉进简单且微小的幸福如果有人理解你,那么即便与你待在房间,也会如同在通往世界的道路上旅行,相信总有一个人的出现,能带领你搭载上高速列车,从房间里通往旷野图为电影《超脱》截图51:32:愿你我都能找到专属于自己的“源泉”!最后想以很喜欢的一句话结尾:蛋就是世界——“鸟奋争出壳。蛋就是世界。人要诞于世上,就得摧毁这个世界。”素材档案局:📖书:《倦怠社会》韩炳哲《德米安》赫尔曼·黑塞《小狗钱钱》博多·舍费尔🎬电影:《超脱》托尼·凯耶《心灵奇旅》彼特·多克特🌍封面:《超脱》托尼·凯耶BGM:《Stack it up》 Liam Pauyne《Years》Maye本期播客主:Icey 阿缺让电波永不失联:欢迎在小宇宙| 荔枝 | 喜马拉雅| 网易云音乐| 苹果 podcast| QQ音乐| 蜻蜓FM,订阅《漫慢FM》,让更多人听到女性的声音,我们终将会找寻到专属于自己的位置✨联系我们:欢迎大家投稿,给予反馈!📮:iceylulala@outlook.com
这是一期不那么严肃却又充满温情的“死亡”会谈,这一次,我们不畏惧谈及死亡——一个与所有人息息相关却常被避讳的话题。人这一生,免不了经历爱与失去,自我确认,伤痛疗愈的漫长过程,所谓过往,皆为序章。每个瞬间都是爱的延续,是生命的绽放。我们试图解构死亡的恐惧,呈现出对逝者的怀念与对生命深度的认识。在历经长辈的耳提面命,我们想对被剥夺了悼念权的孩子发声:怀念已逝之人是正当的,哀悼本无罪,你无需承受莫须有的剥夺感;我们也想抚摸那些失去了亲近之人的朋友们的脊背,告诉他们:你们是他们永远的骄傲;我们更想对所有听友说:死亡不是一种浪费,让我们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去活吧,去畅快地活,去完成那些你想完成,却没有勇气实践的事情,不给人生留下任何遗憾!Part 1:🕙时间线:01:49 殡仪馆员讲述一位母亲来认尸的过程,听下来真的好心痛💔「后来我才知道,她女儿在学校被霸凌。」「丧事15天,没有任何一个班上的同学来灵堂道歉。」03:23 “我最初最想用跳楼,惩罚那些欺负我的人,可是我想错了,我惩罚到的,只有爱我的人”05:05 Icey以此纪念已故外公:我一小口小口地吃着桂花发糕,仿佛吞咽着的,是与外公的回忆06:10 当一个人跟你产生情感链接了之后,这份思念的电波是会从悠远的时光接口,传递回来的09:16 直到站在他的墓前,我好像才突然理解这是死亡,灵魂梦境终属渺茫,我这一生都不能和他再见,不能跟他拥有更新的叙事了,他也不会再对我说话了,拥有的,只是与他的回忆10:13 接受死亡这件事情,我好像永远学不会16:43 跨越情感的界限,关于扫墓的哲学对立:你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22:33 老钟缺乏死亡教育,又被封建礼教浸淫,对死亡予以噤声,被大家亲手抹去的逝者,其实仍留存在我们心底,只是没人敢承认,ta开出了精神上的永生花23:38 AI“复活”逝去的至亲,慰藉自我尚可,但也请尊重逝者家属(未经家属同意,请勿替其做主)25:30  爱情与科技:当人与机器的情感交织时会发生什么?——以电影《Her》为锚点29:09 你会希望当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大家是缅怀你,还是像开个Party一样欢送你?31:24 缅怀与解脱:中老年人面对离去的父母的心态揭秘33:51 一位老人的自我牺牲:为不拖累子女后代,而选择绝食离去Part 2: 故事档案局34:50 💌 Hi!vv 的外公,这是一封给您的信,希望您一切都好。图为:vv和丈夫于塞纳河畔的遥远悼念41:13世间万物都是CHON等元素构成的:哪怕有一天我消亡了,肉体也会渗入泥土当中,然后再挥发到空气当中,又被其他的小鸟动物给吸入体内,我会变成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东西,会成为生态系统当中的一环,会变成风,海,小花,小草,小树42:26 现代人的自洽:拒绝谈“死”色变,老钟有自己的发疯文学43:06 你死后想变成什么?又想展示给后人什么:是戒指?是烟花?是火箭发射后的碎片?是黑胶唱片?是大海中的元素?还是留下电子墓志铭?44:21 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来过,努力活着吧!outlive them all!🤖️素材档案局:《她》Spike Jonze《趁着年轻,我偏要勉强》詹青云殡仪馆母亲认尸AI技术重建去世的女儿🎵BGM:《Bye Bye》Mariah Carey《See You Again (有缘再见)》Wiz Khalifa/Charlie Puth《InspiringCinematic Piano》本期播客主:Icey 阿缺特别鸣谢:英国留学时期结识的好朋友vv姐姐,和她的丈夫的许可,为我们呈现了如此动人又真诚的故事。让电波永不失联:欢迎在小宇宙| 荔枝 | 喜马拉雅| 网易云音乐| 苹果 podcast| QQ音乐| 蜻蜓FM,订阅《漫慢FM》,让更多人听到女性的声音,我们终将会找寻到专属于自己的位置✨联系我们:欢迎大家投稿,给予反馈!📮:iceylulala@outlook.com
你,是否有被困于数字化的牢笼,深陷点赞焦虑,丧失了真实的交流,沦为提线木偶。当大家都在追赞和流量,我们怎样找回人与人交流的实感?我,拒绝做追逐胡萝卜的驴子,拒绝做不停在滚轮上奔跑的仓鼠,拒绝做长了毛的回转寿司。跟着Icey走进《他者的消失》,一起打破网络的魔咒,重寻掌控生活的勇气。释放你的声音,抵抗喧宾夺主,拒绝被塑造。说到底,数字世界的繁华背后,是内心的荒凉还是真正的喧哗?不是Trap,而是Escape。失落的"他者"成寂寞旅者,找回自由,是喜还是忧?Part 1:🕙时间线:00:02:04:互联网的崛起与他者的消失:数字化社会中的孤独与蛰伏00:04:05:他者的消失:社交媒体如何改变我们的社交方式?00:06:08:消除了差异与陌生,我们是否迷失了自我?——数字时代的反思与探索00:08:14:在寻找自我中迷失,还是在妥协社会中崛起?——关于存在学的哲学探索之旅00:10:18:自由职业者的幸福悖论:追求自由与自我毁灭的边缘00:12:28:新自由主义的艰险逻辑:自我剥夺与自我实现的辩证关系00:14:33:追求自由职业还是传统就业?选择的困境与自由的定义00:16:33:从房间到世界:探索自我与未知的旅程Part 2:00:18:40:在公园里寻找自由与创造力:逃离生活中的繁文缛节00:20:44:拥抱不同可能性,请尽情自我表达与自我袒露!00:22:45:你是自己的良药:寻找内心真正的勇气和决心00:24:54:那些你心底的幸运和温暖,希望世界读书日带给你快乐与收获!一首小诗:你是拭去眼角处湿润的绵软手帕是我钟爱的那粒糖果是我的止痛胶囊是夜空中闪烁的萤火虫是我 最喜欢的那颗痣《幻觉》“人生是一场山洞里的幻觉我们被困于其中所以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幻觉和真相仪式和本质的界限本来也不是泾渭分明的如果愿意跟对方囿于一场幻觉营造一场幻觉用真心把对方照亮这背后是超越一切的勇气和决心”---出自小雨的vlog🤖️素材档案局:《他者的消失》韩炳哲《妥协社会》韩炳哲职场淡人生存指南 姜Dora🎵BGM:《Before you go》 Amber Leigh Irish本期播客主:Icey让电波永不失联:欢迎在小宇宙| 荔枝 | 喜马拉雅| 网易云音乐| 苹果 podcast|QQ音乐,订阅《漫慢FM》,让更多人听到女性的声音,我们终将会找寻到专属于自己的位置✨联系我们:📮:iceylulala@outlook.com
本期主题:真的有男性可以站在女性的立场吗?聊聊女性意识觉醒后,我们是如何与男性朋友相处的Part 1:🕙时间线:4:00 女权是某些文科男的时尚单品?看似很有女性意识的男生,也会语出惊人——“那个老太婆”,暴露原皮之后大破防,虾头!7:46  阿缺爆梗:我可是男士,你只是硕士而已(狗头表情)14:30 理中客的行为,随处大小爹16:28  既得利益者会愿意分出蛋糕吗?19:28 女权并不是权力之争,只是想追求天下大同的局面20:37 男性也面临着诸多社会压力,平权的受益者不只是女性,而将是男女双方21:56 女强男弱,男女的传统家庭位置互换的话,也不能从根源解决问题23:00 老刘张硕“同居”事件,朋友才是身心的终极归宿?29:35 什么?有些人觉得老钟是女性地位最高的地方34:05 不强求他者追求女性主义,又不甘心放任弱者于不顾,陷入两难之地36:05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若无内在厌女症,则坚持女性主义无意义“女性主义者,就是对那个指定位置感到不满、对厌女症不能适应的人。所以,不存在不是从厌女症出发的女性主义者。做一个女性主义者,就意味着与厌女症的纠葛和抗争。没有厌女症的女人(假如那种女人真的存在的话),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成为女性主义者。”——《厌女》上野千鹤子38:35 蛙蛙:对于女性的态度更多的是,允许自己成为自己,允许别人成为别人39:20 女性意识觉醒后,我们是如何与身边的男性相处的48:50 让Icey高血压的男性究竟是什么样的54:10 朋友是有区分的,或许放下助人开天眼的情节,会更有利于相处吗?Part 2:57:55 分享一点小快乐!这个新板块的灵感来源于阿缺,想让每位觉得生活重量过载的人,都能记住一点点小快乐给生活注入一些小甜酒揉进简单且微小的幸福如果有人理解你,那么即便与你待在房间,也会如同在通往世界的道路上旅行相信总有一个人的出现,能带领你搭载上高速列车,从房间里通往旷野🤖️素材档案局:《围城》《厌女》综艺《再见爱人》Bilibili 东北雨姐Bilibili 赤焰男孩🎵BGM:《Lovers On The Moon》  AJ Mitchell《懐かしく滲む空の色》中山真斗《Tomorrow》Avril Lavigne本期播客主:Icey 阿缺特邀来宾:蛙蛙特别鸣谢:接受采访的+1同学,小桃子,远方的妹妹以及蛙蛙提供的素材,阿缺喜爱的六六的BGM让电波永不失联:欢迎在小宇宙| 荔枝 | 喜马拉雅| 网易云音乐| 苹果 podcast| QQ音乐,订阅《漫慢FM》,让更多人听到女性的声音,我们终将会找寻到专属于自己的位置✨联系我们:📮:iceylulala@outlook.com
漫慢FM,一档漫谈播客,让我们通过电波,带给你们一些灵光乍现和小小启发,这就是我们存在的点滴意义。🌟本期主题:女性也是一盘菜?反抗的底色是痛苦吗?你的颜色是什么? 我们又代表着什么?我们不断追问,不断探索。却在某一瞬发现:‘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个人即政治”,可以痛苦,不能麻木。因为痛苦即真实,它能让我们真切的感受活着的气息,获取最真实的人生体验。🕙时间线:00:21 一段自我介绍00:38 湾湾“美食”节目04:45 《迷失东京》之女性是一种处境08:10 男权社会的底层逻辑09:41 阿缺的食色性之思考——女性也是一盘菜13:47 上位者的狡猾之处18:23 面对家人传递的刻板印象如何应对?21:42 反抗的底色是痛苦吗?25:25 数字化即麻醉,媒体即病毒26:21 在妥协社会中,怎样找回主体性?27:41 对女子无才便是德say no!31:30 女权主义者是否该放弃女性共同体的执念?35:10人类终会化成各种各样的元素耶🤖️素材档案:bilibili《食贫道》系列为爱发电节目youtube《老高与小茉》《黑箱·日本之耻》《绝叫》《成为波伏瓦》《妥协社会》《倦怠社会》《人类简史》🎵BGM:《A thousand years》 Christina Perri《Moral of the story》 Ashe本期播客主:Icey 阿阿阿缺让我们下期节目,不见不散!
都说中国女孩是没有家的,乡愁是男人的奥德赛,而逃离才是刻进女性身体里的史诗。女性的自我要历经重重拷打才得以炼就,熟人社会里,邻里乡亲审视的目光就是对女性加诸的重重规训,既然走到哪儿都是异乡客,那不如选择‘出走’来重启人生。不要妄想去改变一个人,明确你能掌控的只有你自己。人生漫漫,自足自洽也是一种美,将自己的精力投至感兴趣的领域吧~涉及的书目:《趁着年轻,我偏要勉强》詹青云BGM:版头:《Head In The Clouds》Hayd结尾:《idontwannabeyouanymore》Billie Eilish
我们总是在爱里流连,期待,又偶有受伤,失意。很喜欢《爱欲之死》里的那句话:“爱是双人舞,世界既不是‘我’的,也不是‘他’的,而是一个单数的‘我们’。”而亲缘关系是我们从降生之时就不得不面对的课题,他将我们的身份塑造成儿女,孙婿尔尔。如果你也曾陷入自身的心理泥潭,这期节目或许对你所面临的处境,能有所裨益,我们可以通过疗愈获得更加美好的未来,你可以痛过,但是你不必继续痛!进行自我养育便可以重塑你自己。涉及到的作品:《爱欲之死》<德>韩炳哲《不原谅也没关系》<美>皮特·沃克BGM:版头:《Wonderful Tonight》 Eric Clapton结尾:《Perfect》Ed Sheeran
Comments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