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粵講粵威水從「煲冬瓜」到對答如流的普通話 港澳語言環境的漸變
從「煲冬瓜」到對答如流的普通話  港澳語言環境的漸變

從「煲冬瓜」到對答如流的普通話 港澳語言環境的漸變

Update: 2025-06-04
Share

Description

來賓: 在台港青康駿銘


有句俗語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廣講普通話。」這話聽來好笑,卻逼真說出了過去不少人對粵語人講普通話的真實感受。正如「煲冬瓜」這句廣東話自嘲,意指廣東人或香港人講起「唔鹹唔淡」普通話時,發音奇怪、聲調錯亂,讓人聽得耳朵疼。


這樣的情況,放在1997與1999年港澳尚未回歸大陸之前,普遍如此。當年港澳地區的普通話課程安排極不統一,有的學校教一年,有的兩年,甚至只上一個學期、一週一堂課,效果可想而知。


更何況當時香港的影視娛樂,在華人地區獨領風騷。從電影、電視劇到綜藝節目,清一色粵語發音。學生們耳濡目染,全是地道的廣東話,對普通話的印象只停留在「那一堂課」上。那時很多人都以為,把廣東話「講歪啲」,或是直接把書面語唸出來,就是普通話了。


不過,回歸之後情況逐漸改變。普通話成為學校的必修科目,課堂時數大幅增加。大量大陸旅客與大陸新移民定居,加上大陸影視娛樂的強勢輸入,港澳的語言環境已經變化。街頭巷尾,普通話的出現頻率愈來愈高,逐漸融入市民的生活中。


現在的港澳年輕人,不只能聽懂、開口講,甚至有不少人已經能夠說得自然順暢,毫無口音。從當年的「煲冬瓜」,到如今的對答如流,這中間的轉變其實正反映出一個城市變化的軌跡--語言從來不是一成不變,而是跟著人、媒體、政策與生活習慣慢慢轉變。


如果今天還有人說:「最怕聽到老廣講普通話。」也許會有人接話:「唔係喎,我阿仔講得好流利喔,無口音!」誰說母語就一定會傳給下一代?港澳的「煲冬瓜」,早就煮成一鍋「普通」例湯了。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1.0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從「煲冬瓜」到對答如流的普通話  港澳語言環境的漸變

從「煲冬瓜」到對答如流的普通話 港澳語言環境的漸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