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越戰的殘酷 讓她更堅定要「做好人」陪伴新住民孩子成長
Update: 2025-05-28
Description
來賓: 在台越南語老師張婉貞
來自越南的張婉貞老師,在台灣從事教育工作超過三十年,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她那一句:「做人要做好人,做好事。」她不只是傳授知識的老師,更是一位時時將學生與家學生庭放在心上的「雞婆老師」。她常說,當老師就是要能幫多少就幫多少,有善念很重要,因為有時候,一點點關心,就可能改變一個孩子的一生。
張老師成長於越南一個富裕家庭,父母卻從不讓孩子恃富而驕。他們從小教導孩子:「什麼都要會做。」煮飯、縫衣、讀書樣樣都得學,因為「有能力,才有選擇」。這樣的教養方式,讓張老師從小建立起堅定的自信,也成為她日後面對風雨的精神力量。
她中學畢業時,曾考上台灣的師範大學,原本滿心期待能來台升學,但媽媽捨不得的眼淚,讓她放棄來台。沒想到這一留,就是六年的越戰。戰爭讓她吃盡苦頭,看盡人情冷暖,也深刻體會到:人生的挫折無法避免,但只要心中有善念,願意助人,再大的困難也能變小一點。而當真的跨不過去的時候,也要勇敢求助,因為世界很大,總會有出路。
來到台灣後,張老師特別關注新住民家庭。她看過不少家庭因經濟壓力,讓孩子請假留在家中幫忙加工,也曾注意到有學生臉上有傷,追問之下才發現是家暴。她從不袖手旁觀,總是主動了解、協助,並聯絡學校資源進行介入。
在教育理念上,張老師一直強調,教育不是補習,不只是成績,而是生活中的規律與習慣。她說:「真正關鍵的是從小培養孩子自律的能力,包括課業、金錢觀念與分享的態度,這些都比補習更重要。」
張婉貞老師從不覺得自己特別聰明或漂亮,但她對自己始終有信心。這份信心,來自父母從小的身教,也來自她的人生經歷。她說:「只要盡力去做,就無愧;盡力了,就不怕挫折。」這份信念,也是她送給每一位學生的提醒。
Comments
In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