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认知缝隙07 被讨厌的勇气(五):拒绝内耗、自我接纳、甘于平凡,实现幸福的具体方法
07 被讨厌的勇气(五):拒绝内耗、自我接纳、甘于平凡,实现幸福的具体方法

07 被讨厌的勇气(五):拒绝内耗、自我接纳、甘于平凡,实现幸福的具体方法

Update: 2025-09-27
Share

Description

🐣 欢迎来到认知缝隙,我们关注个人成长,更关注怎样更好地生活。

这是值得为自己庆祝的觉醒时刻:当我们终于跳出 “要变得优秀才配幸福” 的执念,发现幸福从来不是超越别人 ,而是接纳自己时,我们竟然能从追着完美赛跑的焦虑里停下来,试着拥抱不完美的自己,这简直该给自己贴张幸福的入场券,嘉奖我们没有被优秀绑架、未来焦虑和比较内耗偷走当下的快乐!

在满是要成功、要出众的喧嚣中,追求不平凡像是刻进我们骨子里的指令:小时候我们被要求考第一名,长大后要进好公司,做什么都被期待着比别人更好。

好像只要平凡,就是失败;好像没规划到十年后,就是虚度时光。我们总盯着别人的模板,焦虑自己的人生,这一期我们就讲讲摆脱焦虑,实现幸福的具体路径。

---------------------------

很多听友私信我们,希望能有一个更直接的交流平台,所以我们专门建立了「认知缝隙听友群」。

在群里,你能遇见一群同频的伙伴,大家可以一起分享成长感悟、交换实用信息,也能对接彼此的资源,甚至线上话题讨论;

如果在个人成长或生活里遇到困惑,也能在群里提问,和大家一起寻找答案。期待和更多朋友在这里相遇,一起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生活。

欢迎在以下平台关注我们:

公众号💚:掌控思维

小红书🍠:认知缝隙

---------------------------

一、实现幸福的具体方法,我们简称它为幸福三步法:

04:07 步骤一:自我接纳 ❤️ 

自我接纳就是百分之百地接受自己现在的样子,不再用社会标签或者外界标准去评价自己(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

不觉得自己不够好,只是客观地看待自己,同时也不会再期待着有一个“理想的自己”降临,心里不会总想着“如果我能怎么怎么样就好了”。

自我接纳≠自我肯定:自我肯定的本质仍旧是不接纳自己,强行给自己打鸡血,本质上是一种自我回避和欺骗。

自我接纳≠躺平摆烂:自我接纳是不可为而接受,区分哪些是自己能改变的,哪些是自己不能改变的;摆烂是可为而不为,是害怕失败而什么都不愿意做。

18:37 步骤二:他者信赖 ❤️

他者信赖是无条件的相信他人,也许会被欺骗、被利用,如果有人即使背叛了你,也依然继续无条件地相信,

无论遭受了什么样的对待依然信赖。只有我们选择了无条件的信赖,才可以构筑更加深厚的关系。

他者信赖≠无差别的信任所有人:无条件信赖并非对所有人的义务,而是建立在理性判断上的主动选择,像陌生推销、突然要钱的人,

你对他毫无了解,既没建立基本认知,也没走到 “尝试信赖” 的环节,他们从一开始就不在值得尝试联结的范围内,自然不适用他者信赖的规则。

28:04 步骤三:他者贡献 ❤️

他者贡献是不求认可,纯粹因我能为他人创造价值而感到幸福和满足,因为我本身就本自具足,是我幸福溢出来了之后,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去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情,它是一种幸福溢出来之后的感觉。

他者贡献≠自我牺牲:牺牲是为他人压抑自己,期待回报(比如我为家庭放弃事业,孩子必须听话),本质是控制欲。

他者贡献≠讨好他人:贡献是出于自我选择,讨好是恐惧被讨厌。

他者贡献需要有“他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而拥有这种意识就必须要先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

37:52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三者的关系 ❤️

我接纳自己(确认了存在即有价值) → 我有资格幸福 → 我愿意主动行动 / 贡献 → 收获更具体的幸福。

自我接纳让我们有资格幸福,资格是重点!行动让我们实实在在地尝到幸福。

就好像,自我接纳是1,行动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0也没用;但只有1,幸福的维度也会很单薄。

我们做了一个逻辑图,方便你的理解:

<figure></figure>

二、三个保持幸福的习惯:

42:03 习惯一:甘于平凡❤️

很多人之所以无法甘愿平凡,本质是陷入了阿德勒所说的优越情结:

要么拼命追求比别人好的成就(比如赚更多钱、当更高职位),要么用 “我本可以” 的借口自我安慰、不去行动以避免失败,本质都是拒绝接受自己只是普通人的事实。

书中也说人们非要不平凡,这是因为无法接受“普通的自己​”。所以,在“特别优秀”的梦想受挫之后便非常极端地转为“特别差劲”​。

生而为人,你本来就是有1万分的,那如果站在这个角度去看,10001分跟10009分还有那么大差距

50:55 习惯二:活在当下,关注此时此刻❤️

人生不是一条线,而是一连串的点,是连续刹那。我们只活在只有此时此刻,所以时间并不宝贵,因为时间对我们来说并不存在,唯一宝贵的就只是注意力。

专注当下,投入地做一件事情也是最好摆脱焦虑的最好办法。

你让一个人不去想“喜马拉雅山上的猴子”的方法,并不是使劲地告诉自己不去想“喜马拉雅山上的猴子”​。

因为那样,就等于想了那只猴子,这个猴子你可以理解为过去和未来,正确的做法是专注当下做事情。

56:00 习惯三:人生本无意义,需要我们赋予意义❤️

很多人会陷入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的迷茫,本质是在等待一个标准答案,

比如找到一份有意义的工作、实现一个伟大的目标,但阿德勒认为,人生意义不是找到的,而是自己创造的。

生命好在无意义,才容得下各自赋以意义。假如生命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却不合我的志趣,那才生死两难。

人生没有标准意义,需要我们自己找到北极星:他者贡献,人生其实很简单 没有那么深刻 只要认真过好每一个刹那就可以;

阿德勒认为想要获得共同体感觉,收获幸福,关键要做好三件事:接纳自己的现状、信任身边的他人、为他人提供一点帮助。

那么如何做到自我接纳呢?阿德勒哲学提出,要甘于平凡,接纳自己就是个平凡人。

我们也要学会如何活在当下,人生不是一条线,而是一连串的刹那,只要过好当下的每一个刹那,人生在哪个点完结,都会是幸福而圆满。

最后,也告诫大家不要过于纠结人生的意义,人生不必很深刻,我们只要认真地过好生活的每一个刹那,就会为我们的人生创造一个独特的意义。

最后也希望你能在这三步中推脱焦虑、烦恼,实现幸福人生!

---------------------------

公众号:掌控思维

加入听友群,添加微信:cuplcll

或者扫码:

<figure></figure>
Comments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07 被讨厌的勇气(五):拒绝内耗、自我接纳、甘于平凡,实现幸福的具体方法

07 被讨厌的勇气(五):拒绝内耗、自我接纳、甘于平凡,实现幸福的具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