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清明梁皇法會✨精進系列✨當下即是修行,轉念即是菩提🍀
Description
2025清明梁皇法會🌟佛光山普賢殿殿主.慧楷法師開示
當下即是修行,轉念即是菩提🍀
佛法中所說的三惡道,包括地獄、餓鬼與畜生,皆因造作上品、中品、下品的十二業因果,而墮入其中。透過我們修持誦經、禮懺、發願、皈依的福德功德,回向給這些眾生,希望能為他們種下解脫之因。
在三惡道中,最痛苦者莫過於地獄道。以《勸發菩提心文》所形容:「地獄一夜死生,地下每經萬遍;一朝苦痛,人間已過百年。」地獄有八寒八熱,尤其等活地獄中,一日一夜等於人間九百萬年,受苦無量難以想像。
我們常看到這些貪瞋痴深重而沉淪的眾生,心生大悲憫心,為他們禮懺。然而,眾生只是外在的存有嗎?其實不然。
佛法中說,一念三千,每個人都俱足十法界。眾生心中既有佛性與覺性,也有三惡道的劣根性。如何轉化我們的煩惱,正是修行的關鍵。
星雲大師在《星雲法語》中指出,從一日到一生,我們如何修行:
- 一日之計在於晨:早上清楚規劃與修持,乃至前一晚預作安排,是很重要的。
- 一事之計在於明:做每一件事前,能否明白輕重緩急
- 一家之計在於和:家人個性不同,彼此要包容,和合無憎。
- 一生之計在於勤:要學習四正勤,善的要努力做,惡的要決心去除。
這四點最終都歸於我們的「一念」——轉念即是解脫的起點。
三惡道的眾生之所以墮落,是因為執著於貪瞋癡的一念,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無盡的輪迴於煩惱、貪瞋癡的坑洞裡面。唯有一念覺醒,才能解脫。
美國的心理學家曾說,「生活當中,我們每個人遇到的事情,只佔了我們生活的10%,但是你如何去應對,占了90%。」
我們在生活中常追憶過去、妄想未來,卻忽略了最重要的「現在」。佛法中的修行智慧,是從當下起心動念開始調整,而非一味追溯過往。
《華嚴經‧淨行品》中,菩薩教導我們:「若諸佛子,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從早上起床、如廁、用餐,乃至出門上路,每個行為、念頭,皆可「當願眾生」。所有起心動念,皆在當下修正錯誤,這就是佛法的大智慧。
若你能善用這一念,發菩提心、廣度眾生,則功德無量;但若將心放在計較、煩惱、貪瞋癡,則即使身在人間,也與三惡道無異。
因此,我們在誦經禮懺的過程中,不僅是為他人祈福,更是回向、淨化自己,觀照自我的起心動念。願我們在每次法會、禮佛懺悔當中,自我修正、成長。
♦ 佛光山南屏別院.Facebook : https://reurl.cc/M6XqKn
♦ 佛光山南屏別院.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fgs.nanping/
♦ 佛光山南屏別院.Youtube : https://reurl.cc/V0Rk9N
♦ 佛光山南屏別院.官方Line帳號 : https://line.me/ti/p/~@lol2047u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