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0011:想低調但實力不允許的大賣家 Gavin,台灣之光開罐器國際品牌 Kitchen Mama
Description
開場:
大家好,歡迎回到我們的節目。今天我們進入了成功賣家系列訪談的第11集。在過去的訪談中,我們接觸了許多異路同途的亞馬遜賣家,他們用自己獨特的方法和策略,證明了在亞馬遜上的成功並不是偶然。這一集,我們再次為大家帶來一段難得的分享,來自亞馬遜賣家界的佼佼者 Gavin。在成功賣家系列訪談的第11集裡,我們請到Gavin,將為我們解開他們一路領先的秘訣。
自我介紹:
Gavin, 你當初在歐洲的B2B市場有著優異的表現,但你卻選擇了從B2B跳至B2C的美國市場,這中間的心路歷程是?能分享一下你們從零到一的策略嗎?Gavin,知道你以前在合勤身為SaaS軟體工程師主任,是什麼驅使你跨足到亞馬遜,並與Iris攜手打造成功品牌呢?一開始岳父的工廠在歐洲跟美國市場都有不錯的銷量,但是OEM / ODM 的客人每年都會來砍價錢,一些比較大的客人甚至會要求美國市場的專利授權等等,因為不喜歡這樣子生意的命脈都掌握在別人的手上,所以開始想建立自己的通路和品牌,不要一輩子都只是在背後默默無名的幫人家代工做產品。後來因為在華碩,合勤知名的台灣品牌公司擔任產品經理及軟體工程師的工作,對於怎麼把產品做出來的這些訓練也對現在的幫助很大,Connecting the dots所有的經歷其實都是有意義的,也知道什麼是品牌產品能夠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
把握每一次跟消費者接觸的機會:
這句話我聽Gavin講過很多次了,可以請Gavin再說一說,你認為品牌產品能夠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我也被問過很多次,怎麼做品牌,投入是不是很大?其實就我看來做品牌是要把握每一個接觸消費者的機會,從廣告投放,品牌形象塑造,RMA維修保固支援,客戶服務,產品包裝,開箱體驗,客服信件等等所有能夠跟消費者接觸的層面,都格外用心去做,就是做好一個品牌的基本功。
2023 年Q4的準備:
2023年面對COVID帶來的全球變局,你們在營運、備貨、以及與工廠、供應鏈的互動上有哪些策略調整?面對原物料的價格波動和廣告行銷人員成本的挑戰,你們又是如何應對?其實我們早就在每年的6月7月就要開始生產Q4的貨,不然等到10月份,貨運價格因為需求上漲又會變高,因為是自己的工廠,客人的訂單跟我們亞馬遜要賣的訂單也需要及早規劃錯開,才不會讓產線也塞車,客戶訂單交期也能準時,另外2023年的Q4我們跟Amazon的廣告團隊配合了新的活動,至於活動的細節這裡就先賣個關子,那些有效哪些沒有效下一次上節目再來跟大家分享,除了亞馬遜站內,我們也做滿多Facebook廣告還有Google廣告投放,爭取增加官網的訂單。
2024年的規劃:
新的一年,你們在品牌發展上有什麼大計?是否考慮擴展到其他國家或是開發新的產品線?有沒有計劃跨出亞馬遜,探索其他平台的銷售渠道?2024年比較大的規劃是從線上走到線下,除了美國站想要落地到實體的零售通路之外,其他歐洲重點國家像英國,德國線下通路加大實體銷售的深度廣度也是我們的未來計畫,線上的部分我們也開始在規劃官網品牌建立Membership給忠實鐵粉的一些特享福利優惠。
不分享出來晚上良心會痛到睡不著覺的推薦應用程式軟體或策略:
科技持續進步,有沒有特定的軟體或工具,讓你們的營運更為順暢?或者在策略上的一些新的嘗試和發現?用過的軟體其實還滿多的,變動也都很快,像Helium10到現在不曉得改了多少版,其實最重要的就是不斷地學習數位行銷的策略,看一些比較大的品牌經營策略,用工具看對手Facebook廣告,Google廣告在投什麼關鍵字用什麼素材,有什麼已經可以用的Selling Point 可以直接當作文案跟Call to action的靈感。(底下有好用連結)
Facebook Ad Library https://www.facebook.com/ads/library/ 看對手臉書廣告
Google Ad Transparency https://adstransparency.google.com/ 看對手Google廣告
Metricool https://metricool.com/ 看對手的社群媒體策略
踩過的坑花過的冤枉錢:
過來人的良心建議,這種錢就不要花了省下來投廣告就好,點數還可以換機票換飯店。 其實這個可以總結成,你知不知道你自己要什麼,你花了錢請人做,你有沒有辦法去規劃,稽核甚至挑戰你外包給別人幫你做的事,唯有當你自己知道現階段需要做的是什麼的時候,錢才不會白花,其實現在比起2018年我們剛開始的時候,資訊落差真的拉近了很多,也因為有官方的協助和推廣,平台的規則和進入的門檻也越來越清楚也與時俱進,但是不管怎樣生意還是你自己的,只有你自己懂,知道遊戲規則跟策略,才不會一頭霧水。
給新手賣家的建議:
回顧自己的賣家旅程,你們對剛起步或是有意在2024年加入亞馬遜的新賣家有什麼建言? 專注在自己能做的事情上面。很多事情是你自己能做的,像寫文案跟客服,現在又有ChatGPT的幫助,你的產品的包裝設計開箱體驗,這些都是你可以控制,應該關心而且應該做好的,那什麼是不能控制的呢?Review客評是不能控制的,也是平台的天條,對手的攻擊也是見怪不怪,那也是因為你的產品夠紅才會被攻擊,我們這幾年被攻擊也是常有的事,面對解決的方法就是賣更多跑給他們追,跑到他們怎麼追也追不上的程度,所以不要去抱怨平台,抱怨經理,怪這怪那怨天尤人,不然你不想做Amazon自己去做官網,你就會發現如果Amazon轉換率有30%,官網大概只有1%甚至更低,低的原因是因為結帳最後要填個人地址資料跟信用卡,客人不信任官網的情況下轉換率自然就很低,後來Buy with prime的功能可以大幅提高官網購物車結帳轉換率,但是目前有一個小問題就是Buy with prime的結帳,Google廣告,Facebook廣告跟Google Analytics(GA)都還沒辦法追蹤。
結尾:
Gavin今天的分享深深打動了我,尤其是他們強調的“做一個有溫度的品牌”。他們的故事讓我們明白,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只要抱持著熱情和真摯的心,都能在亞馬遜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衷心感謝Gavin的真摯分享。希望他們的故事能夠激勵更多的賣家,找到自己的路。如果您也喜歡這一集的內容,請不吝分享給您的朋友和伙伴。下次,我們將繼續帶來更多精彩的訪談。期待再次與您相遇,謝謝大家,下次節目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