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怪正常的EP046 鍾孟宏+王小帥 前傳,一個導演的自我修養
EP046 鍾孟宏+王小帥   前傳,一個導演的自我修養

EP046 鍾孟宏+王小帥 前傳,一個導演的自我修養

Update: 2024-05-22
Share

Description

這是怪正常的第046期節目。分享導演鍾孟宏和王小帥的故事,和他們各自的書:
《我不在這裡,就在往那裡的路上:那些帶我走上電影之路的人生往事&鳥事》、《薄薄的故鄉》。

導演鍾孟宏是個記仇的人,時隔25年,56歲的他,特意到當年他的作品被快轉、被漠視的公司拍照,在2022年出版的《我不在這裡,就在往那裡的路上》一書中,專門放了這張照片,並把當年的事情白紙黑字的寫出來,隔著紙張都能感受到他的火氣。

另一位導演王小帥是一個善於抓住機會的人。

12歲的時候,他就寫信給中央美院附屬中學,諮詢報考學校的事,而且竟然收到了回信。三年後,他如願進入央美附中。

1992年年初的一天,他鎖好宿舍,把鑰匙託給同事王利軍,直接打車去機場,從福建飛向北京。

後來的事情,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了,王小帥拍了幾部電影,獲了很多獎。鍾孟宏也成為台灣中生代電影導演的中流砥柱。

這期節目,我們從他們的兩本書入手,聊一聊導演的自我修養,以及兩位導演各自成長的時代圖景。


#導演的養成

人生漫長,難免有掉進黑洞的至暗時刻,原來擅長的領域不受信任,甚至遭人落井下石,如逆風被狗追。

怎麼辦?

導演鍾孟宏和王小帥算是兩個有趣的樣本,他們的人生故事精彩程度不讓電影作品。

刺點:鍾孟宏的成長之路
 
鍾孟宏是個記仇的人。
 
大概是1996年,他從美國讀完碩士回台灣已經三年,在廣告圈打拼,處在人生逆風期,幾乎要放棄專門去芝加哥大學學習的影視製作行當了,他給自己留了最後一個機會——再闖蕩個半年,還不行的話,就找個維生的生活算了。
 
這個時候見了不少製作工作的老闆,其中一位姓劉,他記到現在。就在他的新書出版的2021年,他專門去事發地點拍了一張照片放在書中。
 
當時,他帶了作品從約好的下午兩點一直等到這位劉老闆下樓去吃晚飯,在一群人的簇擁下,這位老闆見他的第一句就說「你還在呀?」
 
「那我們來看一下你的作品吧 。」作品集共三支,總長不超過一分半鐘,這位劉老闆接連快轉,十秒鐘就結束了觀看,結束時還用一個很訝異的表情「哈!就這樣子喔?」
 
鍾孟宏給這張照片配的文字是:「作品集被快轉的地方,台北 2021。」
 
他分享了電影圈老前輩杜篤之曾經給他說的一個故事。
 
有一次在恆春拍片,放假時,杜篤之通常會騎著腳踏車沿著恆春半島,鍛鍊自己。
「鍾導,騎車過程中最可怕的事情是什麼,你知道嗎?」
 
「我不知道。」
 
「就是逆風被狗追。」杜哥語重心長的說。
 
「什麼意思?」
 
「當你在逆風中,一步步很辛苦地踩腳踏車時,突然有一群野狗衝出來追著你,那時候就算使全身奶力,腳踏車幾乎還是原地踏步,看著後方的狗群凶猛追過來的樣子,那時人生真的覺得毫無希望了。」
 
這樣的片段無疑是鍾孟宏的刺點時刻。
 
他還說「你也不能說是對方狗眼看人低,這個行業生態就是如此,更何況當初那家公司在廣告界宛如是一個快速竄紅的巨星,氣燄之高,宛如地表上最猛烈的火山。」
 
已過所謂知天命年紀的他並不鄉愿,仍然有少年的怒氣。
他並不掩藏自己的態度,「這些年來,很多導演或知識分子很喜歡作國共戰爭後兩岸生離死別的論述,那種真實小老百姓的痛苦,被他們浮誇不真實的手法所扭曲著。每次看到這種做派時,真的很想找出作者,狠狠地把他們掐到眼珠子爆出來。」
 
另一個刺點時刻,在小女兒鍾以澄寫的後記中可以發現:
 
鍾孟宏的電影《一路順風》上映和參加金馬頒獎,當時這部影片獲得該屆最多項提名,只拿下最佳美術設計。
 
結束後,鍾孟宏對兩個女兒說:「不好意思,浪費了你們一個晚上。」鍾以澄寫到「認識他十八年,我慢慢可以理解他那個晚上對自己的自負和失望。」
 
以上只是鍾孟宏新書《那些帶我走上電影之路的人生往事與鳥事》的幾個片段而已,類似的刺點時刻,在書中不勝枚舉。
 
全書共十一章,加自序,以及女兒寫的後記。自序中,鍾孟宏寫到夢,寫到自己在大學校園內的狀態,像一個游離在西部的槍客,每天騎馬遊蕩,對著那些無聊的四腳蜥蜴,惡狠狠地開槍。
 
最後一章也以夢作結,這本書像一個回環的夢一般。
 
光看這些章節的標題就充滿故事與寓意:
 
司機、相機、同學、臭豆腐、售票員、美國朋友、壞人、吳郭魚、C、許先生、夢。
 
在各章節的文字中,又穿插著相關或不相關的照片,這些照片看起來冷峻、疏離,正如羅蘭•巴特《明室》中所說:
 
「一張照片的刺點,就是在它身上,指向我(但同時也傷害我、讓我揪心)的那種偶然。不管如何,刺點總是或多或少地潛藏著擴展的力量。刺點在作為『細節』存在的同時,又不合常情地把整張照片佔滿。」
 
這是一本刺點之書,不僅僅是文字、照片、電影,還有走過的路,吃過的魚,恨過的人,愛過的事,離開的親人,做過的夢……都在其中,隱隱作痛。
 

王小帥:像狗咬住骨頭一樣緊緊咬住機會
 
1992年年初的一天,26歲的王小帥鎖好宿舍,把鑰匙託給同事王利軍,直接打車去機場,從福建飛向北京。
 
彼時,他在福建電影製片廠已經待了兩年,寫了五六個劇本,一直等待做導演的機會。
 
與此同時,他也做好了隨時離開的準備,他把工資做了這樣的安排:一小部分留在枕頭下面,一部分買一瓶金獎白蘭地,一部分買煙,剩下的全部買成飯票。壓在枕頭下的錢幾個月以後就足夠買一張去北京的機票了。

這一天,北京電影資料館的領導來視察,在會議上提到,聽說你們廠裡有一個叫王小帥的人,是北京電影學院的畢業生,你們應該讓他拍片子呀。王小帥說他就是,正在爭取。
 
廠領導回應說,我們這裡的大學生還年輕,要獨立工作恐怕還需要鍛鍊五年。
這是已經等了兩年的王小帥,接收到的最清晰的一個信號。
 
廠領導的話音還未落下,王小帥走出會議室,拐上樓,打開宿舍,用兩三分鐘收拾了一個背包,從枕頭下取出預備好的錢,轉身鎖上門,把一把小小的鑰匙交給沒有參加會議的王利軍。
 
多年後,王小帥在他的《薄薄的故鄉》一書中回憶,「從聽到廠領導發出的信號,到踏出廠門,用時不到十五分鐘。」
 
這是改變他一生命運的十五分鐘。
 
王小帥是一個善於抓住機會的人。
 
12歲的時候,他就寫信給中央美院附屬中學,諮詢報考學校的事,而且竟然收到了回信,學校老師一番鼓勵後,告訴他現在還小,過幾年可以報考。
 
收到回信的王小帥大受鼓舞,再學起繪畫勁頭就不一樣了。如果之前是為了應付父親的熱情,這之後就是抓住可以離開貴州的大山去北京的機會了 。

王小帥能有這樣的眼界,拜上海戲劇學院的導演父親王家駒所賜。

王小帥一家的命運隨著大時代的變遷起伏,他在上海出生四個月後,一家人響應國家建設三線的政策號召,舉家遷移到了偏僻的貴州。從那時起,讓兒子走出大山,離開貴州就成了父親奮鬥的目標。
 
其中一條捷徑就是考試走出去,王小帥也有天賦,跟著父親學習,頗有成效。學到後來,父親覺得需要找更專業的老師來輔導兒子。
 
這個時候一個機會來了,父親的老同事邀請他去武漢參加京劇團,想到大劇團有舞台美術師,這些美術師都是專業繪畫出身,一定可以輔導王小帥,父親答應了,很快舉家遷到武漢。
 
如此一來,準備中央美院的考試,就成為王小帥、王小帥父親及父親請的幾個老師——武漢文工團的同事們共同的一場戰役了。
 
王小帥在書中寫到:「繪畫聚會多了針對性,那個遙遠的美院附中好像也給他們上了一個考題,過去泛泛的讚美突然變得不容易出口了。在他們眼裡,這個孩子已經不再是塗鴉少年,准考證的神聖性讓他們變得謹慎起來。每一句話,每一個指點開始透露出一份審慎的專業性。」
 
多年後,王小帥在上海見到當年指導他的兩位老師趙葆康和湯志良。一邊在路邊的小酒館喝著黃酒一邊聊天,趙葆康說:「那是什麼學校?中央打頭,全國招生,而且只招十三個人,想想都後怕。」
 
如願考上中央美術學院附中,1981年秋天,15歲的王小帥去北京報到。三年後,他沒有報考中央美術學院,卻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那是1984年的某一天,王小帥接連看完《黃土地》和《一個和八個》之後,放下了那張被他塗抹得像牆皮一樣厚的油畫創作,去一樓圖書館,借了兩本書《世界電影史》和巴贊的《電影是什麼》》,開始準備電影學院的考試。
 
這一次他再次抓到了機會。模糊通過本能憑著對自己的瞭解,為自己選了一個正確的發展方向。多年後,他回憶,比起畫畫他更有表演天賦,在很小的時候就在父親的教導下可以唱整齣的戲,下班後,一群大人擺好板凳,坐著看他表演,父親是報幕員。
 
為了能夠拍戲,他放棄了留北京做公務員的機會,而選擇去了福建電影製片廠。在福州焦灼的等了兩年,這段期間美院附中時期的好朋友劉小東來信說:「趕快幹事,這樣友誼才能持續且平等。」
 
如此,就有了開頭那一幕,王小帥接到信號後,直接飛回北京當北漂。
 
後面的故事已經人盡皆知,成為一個勵志典範,王小帥回北京拍攝了他的處女作《冬春的日子》,從朋友處借來的五萬元人民幣,兩位攝影師鄔迪、劉傑,燈光師小單,攝影助理六子,場記六子的女朋友,兩位跨界演員劉小東和喻虹。
 
片子完成後,香港影評人舒琪和英國影評人湯尼雷恩把它介紹給了溫哥華電影節,隨後又開始了鹿特丹和柏林之旅。此後,王小帥的電影之路真正開展,2001年,他憑藉《十七歲的單車》斬獲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銀熊獎。2005年,電影《青紅》又令他成為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的獲得者,2014年,《闖入者》作為唯一一部華語影片入圍第7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王小帥也因此成就了第六代導演中的首位「大滿貫」。
 
這一切都要從12歲的那封寫給中央美院附中的信和26歲的那把託給同事的宿舍鑰匙算起,王小帥牢牢地把握住了機會和自己的命運——我要拍電影。


文章部分內容參考以下作品:
1. 鍾孟宏:《我不在這裡,就在往那裡的路上:那些帶我走上電影之路的人生往事&鳥事》
2. 王小帥:《薄薄的故鄉》
 
主播:
振江@北方,胡人,前媒體人,自由撰稿人
Zoe @南方,漢人,前媒體人,文化創意策劃人
 
「怪正常的」是由媒體人趙振江、Zoe發起的文化品牌,包含podcast、繁體出版、策展、工作坊等內容,亦創造、收集、分享一切奇怪、有活力的念頭。一南一北、一山一海,共振發聲,在彼此之間,也在兩人和這世界之間。

更多精彩分享內容,歡迎關注「怪正常的」FB: 
https://www.facebook.com/VEREGULAR?mibextid=LQQJ4d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v98en4408g001wt34xd3oh1/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Comments 
loading
00:00
00:00
1.0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EP046 鍾孟宏+王小帥   前傳,一個導演的自我修養

EP046 鍾孟宏+王小帥 前傳,一個導演的自我修養

怪正常的文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