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34 当西方女巫遇上东方女鬼
Description

中元节要到了,除了祭奠先人,这个节日背后似乎永远跟那些让人又怕又好奇的“鬼”密不可分。
这期节目,我们从东方女鬼聊到西方女巫,她们虽然一个飘在聊斋里,一个骑在扫帚上,却好像讲的是同一个故事:关于女性如何被塑造、被恐惧、也被渴望。我们谈了中国鬼故事中的书生与女鬼,也拆解了中世纪欧洲猎巫背后的经济和社会真相。
如果你也喜欢在夏天的夜晚听点凉飕飕但又有深度的内容,这期节目应该能陪你度过一个不太一样的中元节。
🎁听友福利
本期要赠出两本与中元节有关的图书,订阅我们的节目并在本期互动留言,就有机会获得赠书。
感谢浦睿文化提供的赠书《中国人的神神鬼鬼》,由文化学者张一楠融合了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和心理学的视角,对我们中国的古典神鬼传说进行大胆诠释。
<figure>
感谢广东人民出版社提供的赠书《我想这样被埋葬》,由芝加哥大学人类学教授撰写,聚焦美国的葬礼革命,以人类学家的身份进入暗潮涌动的殡葬行业,来阐释美国殡葬习俗的变化,并借此反映当今美国社会的状况。
<figure>
📌收听指南
体制外的东方女鬼:
- 03:47 中国的男鬼其实更多,为什么一提起鬼先想到女鬼?
- 07:42 男鬼在体制内打工,女鬼却游离于体制外敢爱敢恨
- 09:11 《聊斋》中的男鬼叶生,做鬼也要考科举
- 14:53 东方女鬼的经典类型:复仇伸冤型、理想情缘型、贤妻良母型、禁忌诱惑型
- 17:02 善鬼剧本是古代男性文人的“终极爽文”——美貌妻子帮你搞定功名、钱财、子嗣
- 23:33 古代女性司法困境导致“阳间无路,阴司有门”的女鬼复仇
- 26:09 女鬼投射文人被压抑的“本我”,始终让男性文人又爱又恨
- 29:27 女鬼是父权社会压抑情感、欲望、冤屈与反抗的投射载体
“绝对他者”的西方女巫:
- 34:10 最早的女巫形象来自古希腊神话中的喀尔刻,同时也是权游中瑟曦名字的来源
- 40:24 详解“猎巫”(Witch Hunting)一词的黑暗起源:三个世纪,约10万女性被处死
- 41:23 震惊世界的“彭德尔女巫案”与“塞勒姆女巫案”
- 46:10 经济危机、人口压力使社会当权者通过塑造“绝对他者”来寻找危机下的替罪羊
- 48:52 猎巫与今天美国推翻罗诉韦德案的历史轮回
- 50:31 被处决的女巫需自行支付“烧巫费”买油浸麻衣,只为死得快些
- 51:34 《无名女尸》与《小美人鱼》背后相似的逻辑
现代女鬼与女巫形象的变迁:
- 54:41 现代女巫和女鬼的代表形象有什么变化?
- 57:24 一个暴论:现代网文“穿越重生”就是新式女鬼故事!
- 58:20 现代东亚女鬼形象变得更模糊,融合多元文化,复仇成了最主流的模板
- 59:39 《女巫阿加莎》多元选角,不是政治正确,而是历史还原
- 01:02:46 《哈利波特》《沙丘》《沉睡魔咒》如何为女巫去污名化?
📖 参考资料
- 《聊斋志异》蒲松龄
- 《搜神记》干宝
- 《凯列班与女巫》[意]西尔维娅·费代里奇
- 「女巫」编年体:历史起源、女巫审判、流行文化与现代叙事
- 女巫简史——文学镜像中的女性地位
- 女鬼为什么漂亮又痴情
📷本期提到
▼古希腊陶瓶上的喀尔刻和奥德修斯
<figure>▼《女巫图》汉斯·巴尔东
<figure>
▼火烧女巫
<figure>
▼塞勒姆女巫审判博物馆
<figure>▼《倩女幽魂》中的聂小倩
<figure>
▼《胭脂扣》中的如花
<figure>
▼《美国恐怖故事》第五季中困在酒店中的👻
<figure>
▼《无名女尸》
<figure>
▼《第一诫》
<figure>
▼《绿野仙踪》中的坏女巫
<figure>
▼《旺达与幻视》中的猩红女巫
<figure>
▼《女巫阿加莎》中的女巫团
<figure>
▼《沙丘:预言》是以姐妹会的视角讲述沙丘宇宙的前传
<figure>
▼《沉睡魔咒》
<figure>
▼《哈利波特》系列中甚至有全女巫师学校
<figure>
💻本期制作
剪辑:李乾
声音设计:汽水
Shownotes:郭三圻
片尾曲:めぐる季節 - 井上あずみ
🔍找到我们
进听友群请加小助手:bfwdj2024
商务合作:微信glaciergr(请备注来意),girlsroom2024@163.com
收听平台:小宇宙/Apple Podcasts/豆瓣/荔枝/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QQ音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