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60. 每天一本书:阅读是终身学习实验场
Description
在AI重构职业竞争力的2025年,嗲学本期播客对话数字营销专家娜娜(小红书「娜娜爱读书」主理人)探讨「有效终身学习」的商业逻辑。本期《DIA嗲学》播客,通过拆解其5年阅读1,000本书的实战方法论,揭示知识复利如何转化为职场竞争力,并为创业者、管理者提供认知升级框架。

欢迎关注 小红书《娜娜爱读书》
Liana – 小红书 “娜娜爱读书”主理人
超过 16 年 营销经验,曾任职于 星巴克, 百威,美赞臣, 雅高酒店集团 担任数字营销,数字化转型 及 技术负责人
“娜娜爱读书”账号始于 2020 年,以“一天一本书”为目标的阅读打卡。 目前已经累积推荐了超过 1000 本书, 涵盖了经营管理,自我提升的各个方面,欢迎关注
SHOWNOTES
1:08 数字营销与终身学习:阅读书籍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6:32 读书的这个效率来讲,只要你去坚持,速率也会有一个提升。
7:12 读书的初心还是在于学习不同的知识、想了解不同的人,不同的思维。
9:48 小红书里大部分的书类别在自我的优化管理。
12:50 每个人在不同年龄段遇到的问题是不一样的,跟每一本书的缘分也不太一样。
14:59 读书的目的是他在那一刻里面,有一些东西能够帮助到你。
17:20 人在这个世界上大部分还是一个社会动物,读书沟通很重要。
21:29 一旦你认定读书这件事,你就要做好的时间管理,然后就坚持做下去。
24:43 沟通方法论教大家怎么去离开自己的舒适区。
28:31 终身学习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愿意去花时间了解新的事物。

**MBA都看不到的干货
一、量变到质变的认知积累
激进目标设定法:娜娜通过「一年200本书」的激进目标倒逼效率,实际完成80本仍优于99%人群,印证「取法乎上,得乎其中」的成长逻辑。
心流养成术:固定每天1-2小时沉浸阅读形成神经记忆,类比健身依赖多巴胺,最终达到「不读书浑身难受」的生理性需求状态。

娜娜
二、商业思维的跨界迁移
营销人的知识图谱:从星巴克时代「开心网营销」到美赞臣私域运营,通过书籍快速掌握CRM、短视频算法等跨领域知识,解决「国外老板看不懂中国社交媒体」的沟通痛点。
AI时代的生存隐喻:将人脑类比AI系统——算力(先天智商)有限时,通过持续输入优质数据源(阅读)提升输出质量,避免「garbage in, garbage out」的认知陷阱。
三、知识变现的创新路径
黄金内容萃取:梳理书中的高阶模型(如MBA未教的商业图表),制作「书中有黄金屋」专题,验证知识付费产品的市场需求。
费曼学习法实践:通过小红书日更、线下读书会强制输出,发现「讲述过程激发新洞察」的认知升级规律。
Key Takeaways
1. 设定「不可能目标」:年度阅读量超行业均值300%以突破舒适区
2. 职场人优选「框架型书籍」:经管类>小说类,单位时间知识密度更高
3. 英文书阅读心法:将阅读量换算为「每日处理50封工作邮件」的心理等效
4. 建立「问题导向」书单:如「如何向外国人解释抖音算法」驱动主题阅读
5. 打造「个人知识银行」:娜娜的1,000本书笔记构成跳槽/创业的差异化资产
6. 警惕「知识幻觉」:不必追求100%记忆,单本书3-5个触动点即有价值
7. 用「时间维度」评估知识:某些书的价值可能在三年后特定情境才显现
8. AI时代必备「双系统学习」:人脑深度思考+AI工具辅助(如用ChatGPT对比书中观点
9. 线下读书会设计秘诀:「带一本改变人生的书」「给爱人推荐的书」等主题激发深度联结
10. 软实力课程开发方向:从沟通、谈判到焦虑管理,方法论类内容永不过时

娜娜的综合书单推荐:
互动思考
1. 如果AI每天学习量相当于1,000本书,人类该坚守哪些「不可替代的学习能力」?(例:跨学科联想、情感共鸣...)
2. 当知识获取成本趋近于零(如AI摘要),「阅读完整书籍」的商业价值会如何演变?是仪式感?深度思考?或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