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a三期临床试验6个月跟踪数据与疫苗强制接种(2021-08-07 新冠资讯分享第三部分)
Description
首先是Moderna公布了它的三期临床试验6个月的跟踪数据。这和我们上次提到过的辉瑞6个月数据是一样的。都是三期临床试验的持续跟踪。 不过它这个数据只是在公司财报上提了一下,没有详细的内容发表出来。根据它6个月的跟踪,有效性是93%。在6个月的时间段里是没有下降的。这和辉瑞说每两个月下降6%不一样。其实辉瑞那个说下降也是过度解读了。 但Moderna也提到了6个月后中和抗体滴度已经下降很多,所以建议说适当的时候要打增强针。增强针它之前就做过半剂量的,当时用了原始疫苗以及另一个对照用了针对Beta株的疫苗,发现打了增强针后中和抗体大幅增加。这次财报增加了对Delta株的中和试验,发现对Delta的中和能力也大幅上升。 这些其实是预料之中了。为什么?因为你打疫苗是诱发免疫记忆的。再打一针的时候其实就是激发免疫记忆的过程,会刺激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自然你的中和抗体滴度也大幅增加了。 但现在的问题仍然是,中和抗体滴度与保护作用的对应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到底中和抗体滴度下降到什么程度,对应有效性不行了?这方面我们是不知道的。 从Moderna三期临床试验跟踪的结果看,半年每下降,之前一些研究显示中和抗体早期半衰期是两个月,假设4-6个月时中和抗体已经时高峰的四分之一了,有效性仍然是不变的,那么多少是有效性开始下降的标准呢?我们还不知道,看样子反正没那么快到。 当然突变株对有效性也有影响,但从Delta免疫逃逸程度不如之前的Beta株来看,没必要过分夸张这里面的影响。 Moderna之前做的增强针研究是半剂量的,但现在还有做原始剂量的,之后几周就会做完,然后决定用哪个剂量去申请。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普通人群仍然没有明确的需要增强针的数据。我们刚才也比较过美国和英国的情况,问题不是美国第三针打少了,是第一针和第二针打少了。这对于全球疫情都是一样的。 所以WHO这种出来建议在全世界大部分国家至少接种10%之前,不要打增强针。不过这个建议肯定不会被发达国家采纳了。也有它不对的地方。 我们之前说过很多次了,什么时候打增强针需要考虑证据支持。现在普通人群确实缺乏这样的证据。但免疫缺陷人群这方面的证据不少。从之前的CDC、FDA讨论,以及现在的一些进展看,对这些人的增强针最近可能很快会有进展。 最近好像把养老院的老年人也加入了这个讨论。这倒也不是不行。因为这个人群不光年龄打,往往还受基础疾病困扰。居住环境又特别容易受疫情冲击。 从目前的情况看,接下来几周内这些人群可能会有增强针的政策出台。英国法国德国都是基本明确9月开始。美国这里要看FDA与CDC的决策。 之前CDC讨论免疫缺陷人群增强针时,把主要矛盾归到FDA的EUA得改,或者要BLA通过。以目前得进展,辉瑞BLA通过应该在9月就会发生。所以这些问题估计最晚在那个时候就解决了。当然很可能更早。但这些应该仍然会是针对特殊人群。 我知道现在因为Delta的缘故,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是针打少了。但对于一般人群的增强针,我还是觉得现在实际是否需要的数据欠缺——很多是显示不需要,另外,关于增强针本身的安全性有效性还有要解决的。 比如mRNA疫苗作为增强针,它第二针的心肌炎风险比第一针大,那第三针呢?在没有急切需求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花一点时间把这个问题研究一下。 然后就是增强针的选择。我们现在看增强针都是看把抗体滴度能不能拉上来。但好的增强针是不是只看这一点。最近有一篇预印版的文章,来自纽约的研究组,发现mRNA疫苗打的第二针,增加了抗体的数量,但没有增加产生抗体的细胞的识别广度。什么意思?我们关注疫苗,不光要关注抗体量,还要关注多样性。因为你多样性高了,突变的影响也就小了。为什么我们说细胞免疫不怕突变,就是因为细胞免疫的T细胞,它的识别更多样化。你打一个拉升抗体的增强针当然不是说没用,但从长远考虑,如果打的增强针,可以增加你抗体识别的多样性,那么是更有意义的。即便只用mRNA疫苗,这里也会涉及到我们使用原始疫苗做增强针,还是用针对Delta的,或者干脆再选一个和原始疫苗差异更大,AI设计的新疫苗。这些对抗体多样性的影响很可能是不一样的。 不匆匆忙忙打第三针,有可能可以帮我们设计出更好的增强针。但这一点现在基本都被忽略了。当然,开个玩笑,即便不考虑质量,打增强针至少要考虑增强针的维系时间,如果有些人天天告诉你它的疫苗三个月后抗体就大幅下降要不行了,我觉得就不一定选这种了,既然你自己都说不行了,那我们不如另请高明,选个行的了。这只是玩笑,大家听过就忘了,不要对号入座,以后真要打增强针的时候也不要记在心里。 再说一个Novavx的事情,它的疫苗已经推迟到第四季度申请EUA了。还是质量检测方式与FDA达不成共识,很多人期待这个疫苗。但就像我们之前说的,不要等某个疫苗。这已经是数不清第几次推迟了,真的不要再等了。 最后再说一下疫苗接种要求,也就是最近经常上新闻所谓强制接种。现在美国这里有越来越多公司开始宣布要求员工接种新冠疫苗。之前我们看到的主要是医院系统。现在政府雇员,私人企业都开始有了。 影响力比较大的应该是之前Facebook与google站出来要求。这两家互联网龙头企业雇员多,同时名气也大,明确要求员工接种后,对其它企业有很强的示范性质。另外一个上新闻的是辉瑞这周也要求了。之前网上总有传什么辉瑞的VP说疫苗不安全,然后又有些人说辉瑞员工也有不敢打的,这种传言可以消停一点了。 不过还有两个企业值得一提的,因为这两家企业的员工实际上风险更大。一个是Tysons food,一个是美联航。Tysons food是最大的肉类食品公司之一,之前肉类屠宰加工是疫情爆发中心,美联航是美国三大航空公司之一。这两个其实比之前说的企业都更算在疫情影响一线的公司。而且员工组成也涉及更多没法在家办公的蓝领。它们的决定是非常重要的。 要注意的是很多这些企业说的接种要求,实际执行会在10月。为什么现在提出来?我觉得Delta的影响不可估量,美国这次疫情的反复让很多企业意识到员工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因为谁都不希望在员工回到公司工作后出现大规模感染。另一方面,之前司法部明确说了即便是EUA的疫苗,也可以做强制要求。 把执行推迟到10月则是给员工一个充分的时间,因为谁也不想变成我逼你明天一定要去打疫苗。另外现在辉瑞的疫苗很可能在9月会被正式获批,Moderna也已经递交了正式审批的申请。等到10月执行,疫苗正式获批都过去一点时间了,能争议的点也少了一个。像Facebook,google因为行业特殊,它们比较灵活,所以是说回公司上班至少推迟到10月,你回来之前打完疫苗。Tysons是把领导层规定打的时间订在普通员工前。 实际上Fauci也说了,等正式获批后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强制接种的要求。这是有道理的,毕竟很多公司都有强制接种其它疫苗的要求。一旦新冠疫苗正式获批,那么操作上和那些疫苗不会有区别了。 这种强制要求在法理上绝对没有问题的,也不是什么一些人所谓的干涉人身自由。它们都允许有医学原因或宗教原因可以豁免。如果你不想打,那么你就换个工作好了。本来你到一个地方工作,这个地方就会有它的规定,这些规定会不会对你有限制,很可能,但这是正常的。就像很多公司办公室甚至整个楼加上停车场都是禁烟的。 另外,网上还有人说公司问员工接种情况是违反HIPPA.。HIPPA是Health Insurance Por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Act,它确实是医学信息的隐私保护,但这个是说医疗人员、保险公司不能把你的信息随便外传,不是说别人不能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