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利世民聲音專欄Tesla 如何成為 Elon Musk 的「提款機」
Tesla 如何成為 Elon Musk 的「提款機」

Tesla 如何成為 Elon Musk 的「提款機」

Update: 2025-09-07
Share

Description

Tesla 董事會提議發放總值高達一萬億美元的特別花紅,但這並非直接的現金支付,也不是一次性發放。這項獎勵計畫的關鍵,是要求 Elon Musk 在未來十年內將 Tesla 的市值增加八倍,從目前約一萬億美元增至八萬億美元,如果達成階段性目標,他將獲得 12% 的新股權作為獎勵。

從表面上看,如果 Tesla 市值真的增加八倍,小股東持有的股票價值也會同樣增長,因此看似沒有吃虧。然而,該計畫允許階段性發放,這意味著 Elon Musk 可能在十年期滿前就分批獲得新股。

從另一角度看,這項建議等同於將 Tesla 的利益,轉移去支持 Elon Musk 個人旗下其他的高風險、高資金消耗專案,例如 Neuralink、The Boring Company 和 xAI。

Elon Musk 正處於一個嚴峻的財務困境。他花費 440 億美元收購 Twitter,最初雖然承諾不賣 Tesla 股票,但最終仍不得不出售部分持股並用其餘股票進行抵押貸款。他旗下的多數企業,包括 Neuralink、The Boring Company 和 xAI,目前都處於「燒錢」階段,尚未能盈利。

至於 SpaceX 和 Starlink ,儘管它們有收入,但資本結構仍然依賴 Elon Musk 個人的資金負擔以及政府合約,在政府緊縮開支加上利息上升的宏觀環境下,Elon Musk 高槓桿、高風險的項目急需資金,因此他需要 Tesla 這家「現金牛」(cash cow)來為其他事業輸血 。

Elon Musk 在個人意識形態上,傾向於反對政府干預和支持自由市場,但他的商業成功卻極度依賴政府支持;Tesla 曾透過美國能源部的貸款和 NASA 給 SpaceX 的合約渡過難關,收入也很大程度來自於販售碳排放配額(carbon credit)。可以說,Tesla 本身就是一種政府政策下的產物。

「尋租者」(Rentseekers)就是透過接近權力核心,將政策和權力轉化為私人利益;Elon Musk 的商業行為與他的自由主義立場看似矛盾,但對一個成功的企業家而言,這三種身分(創新者、生意人、個人)可以同時並存。所以,分析企業或社會時,應避免過度聚焦於單一領導人或「英雄」的光環。公眾人物的形象往往是精心塑造的,例如 Elon Musk 刻意營造的創業家和工程師形象。然而,一個人的公眾形象與其多重角色(例如生意人、尋租者)可能存在差異。客觀的分析應著重於客觀環境因素、制度結構、權力與利益的關係,而非個人特質。正如蘋果公司的例子所示,其市值的大幅增長發生在 Steve Jobs 離開後,由擅長管理的 Tim Cook 接手期間;這個例子引證了,企業成功不僅取決於個人魅力,更是一個團隊和結構運作的結果。



This is a public episode. If you'd like to discuss this with other subscribers or get access to bonus episodes,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subscribe
Comments 
00:00
00:00
1.0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Tesla 如何成為 Elon Musk 的「提款機」

Tesla 如何成為 Elon Musk 的「提款機」

Simon Lee 利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