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重启试试VOL.30 对话刘禾|为什么啊,机器一定要成为机器“人”?
VOL.30 对话刘禾|为什么啊,机器一定要成为机器“人”?

VOL.30 对话刘禾|为什么啊,机器一定要成为机器“人”?

Update: 2025-11-05
Share

Description


本期播客我们迎来了一位重磅返场嘉宾美国哥伦大学的刘禾教授!就在今年八月,一本被国内期待了将近十五年的著作《弗洛伊德机器人:数字时代的哲学批判》(The Freudian Robot: Digital Media and the Future of the Unconscious))迎来了它的首个中译本。也是在同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北京召开,AI技术的全面应用和市场化成为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读这本书,可以说恰逢其时。


刘禾老师从开始写作这本书到2013年英文版出版,再到如今中译本的面世,十五年间人文与技术领域的变化和发展让人眼花缭乱,特别是这两年Chat GPT、豆包、DeepSeek的广泛应用,让越来越多的人对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我们周遭的世界有了切肤之感,有惊喜,也有恐惧。


重新回看这本书,书中开头点出的那句人类古老的迷思:为什么机器应该模仿人或者复制人?它就像山鲁佐德在《一千零一夜》开头吊人胃口的前情提要,以此开始,刘禾老师为我们编织出一部技术与人类心灵相爱相杀的另类叙事。


【时间轴】

03:09 :人类为什么一直都有机器人迷思?机器一定要像人吗?

06:09 :追求不朽的木乃伊到反身杀人的哈尔9000

08:29 : 20世纪以来的机器人建立在图灵的数学基础上

10:19 :机器的自动性与人的语言的自动性之间有什么关系?

12:01 :什么是弗洛伊德机器人?

14:30 :人的无意识与机器的强制性重复

16:13 : 如果你想打开一个人的大脑去找他是怎么思想的话,你永远也找不到

18:20 :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必须上升到一个哲学的层面,才能把有些问题想清楚

22:00 :你以为你在和ChatGPT聊天,其实你只是在和你的幻觉对话

24:08 :人类第一个聊天机器人,1966年研发的Elisa

30:18 :好莱坞的数字演员与机器人的「恐惑症」

31:21 :鬼故事、弗兰肯斯坦情结与科幻小说中的机器人恐惧

33:07 :科学家从弗洛伊德那里找到灵感

35:47 :《2001太空漫游》的作者阿瑟·克拉克在香农实验室被吓出了灵感。

39:35 :摩斯电码、回车键与英文的第27个字母

45:09 :詹姆斯·乔伊斯与人工智能理论家的神交时刻

49:52 :学术著作里的叙事性与悬疑感

52:13 :从拉康与爱伦坡的小说中,找到一种流动的叙事

55:47 :数学家马尔可夫与普希金的《奥涅金》

59:58 :不是文科受到冲击,是大学教育本身收到了冲击

65:16 : 有关书中重难点概念敲黑板:如何理解表意系统?

66:01 : 不要把这本书当作一本科技史的作品来读

【本期歌单】

Labor Of Love - Theodore Shapiro

Red Rock Riviera - Sea Power

【互动方式】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在评论区大胆留言!也可以扫描shownotes里的二维码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和我们一起在习以为常的观念里撬开缝隙,松松土壤~

【关于我们】

主持人:刘盟赟

后期制作:孙静


Comments 
loading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1.0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VOL.30 对话刘禾|为什么啊,机器一定要成为机器“人”?

VOL.30 对话刘禾|为什么啊,机器一定要成为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