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生物学博士:从华南虎到豹猫,做最高阶的“铲屎官”
Description
本期节目,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一位研究猫科动物的女博士——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的罗述金研究员。我们会了解到她当初报考北京大学时为何会选择生物学专业,又如何加入著名的北大山鹰社;带着山鹰社赋予的“现实的理想主义”,她如何在不能做野外的情况下,在实验室里对野生猫科动物进行遗传学研究;她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学术成果——确定华南虎是一个独特的亚种,为何花了20年的时间才完成?作为一名猫科动物的研究者,养猫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本期嘉宾】
罗述金,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保护生物学博士。具体研究方向为猫科动物及其他物种表型多样性的遗传机制和基因组学研究,野生动物基因组多样性、演化和种群遗传学研究,中国野生猫科动物的保护生物学。
【本期知识点】
虎的九个亚种
1.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
2.孟加拉虎(又称印度虎)
3.里海虎(已灭绝)
4.印度支那虎
5.华南虎(野外灭绝)
6.苏门答腊虎
7.马来虎
8.巴厘虎(已灭绝)
9.爪哇虎(已灭绝)
华南虎演化之路
距今一万年前的末次冰盛期,刺骨的寒风夹着冰雪从西伯利亚大面积南下,影响了整个亚洲东部,而此时中国西南山地仍分布着虎适宜的栖息地。一支拥有独特线粒体单倍型的华南虎种群躲藏在那里,熬过了漫长的冰期——它们就是现生华南虎中那一支独特线粒体单倍型的来源。
随着冰期结束,中国东部合适的栖息地开始恢复,牛、羊、鹿等大型有蹄类动物扩散,这个幸存的虎种群也向东迁出,与携带古印支虎、马来虎、东北虎线粒体单倍型的种群在华东地区相遇。随着携带不同线粒体单倍型的种群发生基因交融,一个新的融合种群出现在了华东地区,它们就是华南虎的祖先。这段与多个虎亚种分支发生基因融合的历史,也是华南虎如今携带多来源线粒体单倍型的原因。
亚洲野猫
亚洲野猫也称“草原斑猫”,是一种生活在亚洲内陆干旱地区的小型猫科动物,其外形酷似家猫,个头跟家猫相近,或者比家猫略大。它们周身布满豹子般深褐色或黑色的斑点,耳朵尖有着和猞猁一样的黑色簇毛。偏好于干旱的环境,常出没于生长着灌木(如红柳、胡杨)的半固定沙漠中,以塔里木兔、环颈雉等动物为食。典型栖息地是长有灌木和草丛的沙漠和荒漠地带。
目前,罗述金团队正在开展中国第一次针对亚洲野猫的地理分布、生态习性和保护现状进行的系统研究,这项研究将为探究古丝绸之路上亚洲野猫的起源、扩散和交流的历史过程,以及这一物种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时间轴】
02:46 “兴趣好像是天生就注定的,我从小就对野生动物感兴趣”
59:16 多样性最高的群落生物,群落生态系统才最稳定——所以我们没必要那么“卷”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本期嘉宾推荐的Nick Cave 《To Be Your Side》
【本期主播】
海云:文化研究博士,一个做媒体的
黄薇:历史学博士,一个图书馆员
【制作团队】
·制作人:响子、Daytun
·出品人:红总
【出品方】
上海杭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加入听友群方法一:添加微信“hongniangdingdang”等红总拉你入群。
<p style="color:#333333;font-weight:normal;font-size:16px;line-height:30px;font-family:Helvetica,Arial,sans-serif;hyphens:auto;text-align:justify;" data-fl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