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百科】都治關懷結核病 肺癆會好免驚慌
Description
《Stan Up!青開麥》Podcast開播!
由新竹縣政府教育局推出,六集節目集結青年提案,
從選系迷茫、科技人生到地方創生,還有網紅跨界對談,探索竹縣青年的成長路線圖。
🎧收聽👉 https://fstry.pse.is/8b7lmd
—— 以上為播客煮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訪臺南市政府衛生局 王淨儀技士
Q1:什麼是結核病? 可以被治療嗎?
A1:
- 結核病是受到「結核桿菌」感染發病。主要藉由飛沫及空氣傳播,像是打噴嚏、咳嗽、大笑等行為可能會讓結核菌散播在空氣中,健康的人吸入這些飛沫就有可能感染。結核病常見的症狀包括發燒、有痰的咳嗽超過兩週、疲倦、體重降低等。常見的發病部位在肺部,但其他器官也有可能會發病。
- 只要規律治療達兩週,傳染力會大幅下降。只要遵循醫師的治療及都治計畫,結核病是可被治癒的。平均治療時間約在6-9個月,可能因治療情況及發病的部位而有所不同。若無規律服藥可能會產生抗藥性菌株,增加治療困難、拉長服藥時間。
Q2:什麼是都治計畫?
A2:都治計畫的精髓是「送藥到手、服藥入口、吃完再走」,整個過程將由都治關懷員和個案一同完成,目的是希望個案在醫療公衛人員或受過訓練的都治關懷員陪伴下,確保結核病人規則服下每一顆藥物,同時給予支持關懷,並評估病人有無服藥不適或副作用,協助病人如期完成治療,避免抗藥性細菌的產生,不僅保護同病人減少服藥副作用,同時也是保護社會大眾、避免疾病蔓延最有效的方法。另外,如果結核病病人有經濟方面的需求,都治關懷員也可協助與個案管理人員反映,協助評估及提供經濟補助等資源與訊息。
Q3:被匡為接觸者該怎麼辦?
A3:
- 請不要擔心,匡列接觸者是為了找出感染源及防止結核病繼續傳播。
- 接觸者會依據指標個案的傳染力,進行不同程度的檢查。只要是被匡列為接觸者都要進行胸部X光檢查,透過影像學的方式初步判斷肺部是否有異常。若指標個案傳染力較高,則會多進行潛伏結核感染檢驗(IGRA),透過抽血的方式檢查體內是否已有結核桿菌,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Q4:若潛伏結核感染檢驗陽性怎麼辦?是得了結核病嗎?
A4:陽性表示有結核菌潛伏在體內,但因為免疫力的關係,尚未發病成結核病,這個狀態下不會傳染給他人,稱為潛伏結核感染。然而在免疫力低下或年紀增加的情況下,潛伏在身體內的結核菌可能會發病成結核病。因此若篩檢陽性建議加入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降低日後發病機會,也能保障家人的健康!
Q5:如果懷疑自己得了結核病怎麼辦?平時該如何保護自己?
A5:
一、如果有結核病的常見症狀,像是咳嗽超過兩個星期、有痰、胸痛、體重減輕、晚上常常盜汗等,建議先戴上口罩,盡快到胸腔科就醫檢查,不要拖延,也可以保護身邊的人。
二、平常要預防結核病,其實從生活習慣就能做起::
- 肥皂勤洗手、遵守咳嗽禮節
- 開窗透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 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提升免疫力
另外,如果是結核病的高風險族群,衛生局也提供免費的「潛伏結核感染篩檢」,像是:
1.45歲以上、糖化血色素(HbA1c)大於等於9%的糖尿病患者;
2.外籍配偶(來自結核盛行的國家,例如中國、越南、印尼、泰國等);
3.60歲以上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人
4.或是有在做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的民眾
這些朋友都可以到本市37區衛生所免費篩檢,提早發現、及早預防。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