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開箱建築師【建築X日常】姜樂靜建築師與草不草的日常
【建築X日常】姜樂靜建築師與草不草的日常

【建築X日常】姜樂靜建築師與草不草的日常

Update: 2025-05-18
Share

Description

在台中城市喧囂的鋼筋水泥之外,草屯山坡上屹立著三戶別具意義的住宅——「草不草」共居空間。這集《開箱建築師》分享了建築師姜樂靜與摯友趙力行、馮小非如何在都市化浪潮中,尋找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

二十一世紀初的台灣,經歷921地震的重創與重建,促成了許多人對家園與社區重新思考的契機。姜樂靜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受到中興新村人文氛圍的吸引,選擇在那片丙種建地上實現她的共居理想。這片土地成為她與同道之士探索「疏離而不疏遠」居住哲學的試驗場。

姜樂靜細述了趙力行建築師如何將這三戶住宅設計成一種有機的存在——每一道窗、每一面牆都並非僅為功能而生,而是回應地形、尊重隱私又促進交流的橋樑。她形容趙力行的作品中「最華麗的是光的表演」,這種對自然光與風的巧妙運用,使簡單的材料在時光流轉中展現出高樓大廈難以企及的生命力。

從都市到鄉村的轉變,對習慣街頭生活的姜樂靜而言,是一場無聲地蛻變。這種轉變不僅是空間上的位移,更是時間感知的重組——從趕著每日通勤的城市節奏,到能夠在六號國道上聆聽音樂、思考、預備心靈的鄉居生活。這種慢下來的能力,為她帶來了創作上的療癒與沉澱。

在這個三層樓的居所中,工作空間、睡眠區域與休閒場所形成了生活的完整生態圈。姜樂靜說:「我不會把手機帶到二樓,睡覺的時候手機不要在旁邊」,展現了對數位依賴症的自覺與抵抗。這種空間的明確劃分,是現代人面對工作與生活界線日益模糊時,所能採取的一種建築性回應。

「草不草」不僅是三戶住宅的共構,更是與周圍環境、社區的共生。從鄰居那裡獲得的蛋、從地裡直接收穫的蔬果,形成了「從產地到餐桌距離非常非常近」的食物循環。在草屯工藝所的文化滋養下,這裡的居民也參與了當地的藝術交流,使他們的家不僅是休憩之所,更是創意與社群連結的節點。

當姜樂靜談及未來,她以55歲作為思考老年居所的分界點,透露出對生命週期與居住需求變化的深刻體察。她說:「房子不是什麼東西多昂貴,而是它有沒有療癒到你」,道出了在消費主義盛行的年代中,居住空間真正的價值所在。

草不草的故事,不僅是三位好朋友的共居實驗,更是對台灣現代化進程中,人們如何重新定義家園、社區與歸屬感的一次深刻探索。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zjj5qpa06c301v7aiy12kt3/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建築X日常】姜樂靜建築師與草不草的日常

【建築X日常】姜樂靜建築師與草不草的日常

社團法人臺中市建築師公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