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聖依納爵的靈修智語 Thoughts of St. Ignatius Loyola: For Every Day of the Year十二月廿二日┃懺悔應包括內心的痛悔告明及補贖
十二月廿二日┃懺悔應包括內心的痛悔告明及補贖

十二月廿二日┃懺悔應包括內心的痛悔告明及補贖

Update: 2024-12-21
Share

Description


悔罪應包括真心懺悔、告明及做補贖。





這個時代,會去辦告解的人越來越少,

有多少人喜歡去辦告解?您自己呢?

有些時候進告解室好像是硬著頭皮坐上電椅一樣,

在本堂彌撒中一個個排隊去辦告解的習慣,

已經被將臨期及四旬期團體避靜的辦告解代替,

因為教友已經逐漸失去領受這件聖事帶來的喜樂。



這句智語「懺悔應包括內心的痛悔,

口頭上的告白以及行為上的補贖。」是典型的良心省察,

領受和好聖事之前要好好準備,

才能在每個步驟中得到和天主和好的恩寵,

換句話說,和好聖事應該是這樣進行的。



梵二大公會議在禮儀上的改革,

不只將告解聖事改為和好聖事,

舉行聖事的告解室也調整為可以面對面的對話,

時間也由彌撒中改成彌撒前,兩件聖事獨立舉行,

或按個人需要和神父約定時間領受。



和好聖事的核心是個人告明及神父赦罪,

單單要弄清楚告明為人就是很大的挑戰,

傳統的告解強調大罪應該要告明。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當一個人犯大罪的時候,

說明他受到很大的創傷,因此需要清創手術,

個人的開放與努力,使天主的愛和慈悲帶來治癒。



以原罪為例,

讓厄娃陷入大罪的不只是魔鬼混淆的話語,

並且那棵果樹實在好吃好看,令人羨慕,且能增加智慧,

所以她就摘下一個果子吃了,

又給了她的男人一個,他也吃了。(創3:6)



厄娃的行為訂出大罪的三個條件,

罪會讓人感到羞恥、害怕,

但是同時有某種快樂,吸引人重複再犯,

所以人只有在痛悔、告明以及補贖後,

感受到解開束縛的喜樂中才能明白罪的奧秘,

並且樂於領受。



主講/甘國棟 神父





收聽完整錄音 掃描QRcode 或 https://solink.soundon.fm/ToSIL



圖/燃燒自己也點燃他人之火





註:廣告爲您收聽的平臺提供,歡迎分享福音 +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Comments 
In Channel
後記

後記

2024-12-3003:57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十二月廿二日┃懺悔應包括內心的痛悔告明及補贖

十二月廿二日┃懺悔應包括內心的痛悔告明及補贖

耶穌會中華省JesComC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