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7 对话深圳公益救援队秘书长杨传奇:救援该不该收费?
Description
救援到底该不该收费,这是一个讨论了很久的话题。
户外运动越来越火的同时,事故也越来越多。违规穿越、装备不足、经验缺乏导致的救援案例频频见诸报端。
2025年2月,18岁小伙孙亮违规穿越“鳌太线”失联10天后获救,家属支付了8万多元救援费用。救援队表示“收费不是目的,是为了震慑违规者”。而在救援实践中,我们也看到许多队伍坚持免费救援,靠政府采购和社会捐赠维持运营。
这也反映出救援收费问题的复杂性:收费是为了约束违规行为,还是一定程度缓解救援成本压力?免费救援体现人道主义,但资金如何解决?
现实往往更复杂。美国国家公园对违规行为收费,瑞士建立了救援保险体系,而中国的民间救援队却在资金困境中艰难生存。一次国际救援成本动辄几十万,800人的队伍如何维持15年不收费?
更深层的问题是:收费真能震慑违规行为吗?免费救援,会不会让人更加肆无忌惮?
本期播客,我们邀请深圳公益救援队秘书长、国际野外医学协会(WMAI)主任导师杨传奇,探讨救援收费的真实逻辑、运作模式,以及这个选择背后关乎生命与责任的价值判断。
这不仅关乎规则与代价,更关乎我们对生命价值、个人责任与社会支持体系的深度理解。在户外运动日益普及的当下,这场讨论关乎每一个热爱山野的人。
欢迎收听本期节目,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面对频发的户外事故,你认为救援应该收费吗?
【节目嘉宾】
杨传奇,WMAI导师,现任深圳公益急救救援队秘书长,社工出身,NGO从业,14年的公益项目,户外赛事运营从业经验。从2010年接触户外运动和应急救援,先后取得中国登山协会户外教练,山地救援教练,国际野外医疗协会主任导师,美国心脏协会导师等资质。2025年7月11日,针对缅甸328地震中的突出表现,杨传奇获得由国家应急管理部颁发的个人三等功奖励。
【节目时间轴】
[02:27 ] 15年坚守,一支民间救援队的成长史诗
[05:49 ] 从不收费,公益救援队的钱从哪里来?
[10:32 ] 一次山野救援到底要花多少钱?救援背后的巨额成本
[15:11 ] 中国救援力量三支柱:消防、专业队与社会力量
[24:26 ] 哪种情况的救援,应该付费?
[27:56 ] 案例:从前高管失联悬赏,看富人救援的另一种逻辑
[29:49 ] 道德困境:救命之前,该先谈价钱吗?
[31:42 ] 救援收不收费,国外怎么做?
[38:47 ] 救援费用的未来解决方案有哪些?
[41:14 ] 野外医学第一原则:风险与收益的生死计算
[45:28 ] 一个人爬山,是酷还是作死?
[50:37 ] 案例:鳌太线、白银马拉松
[57:51 ] 从救援队到主任导师,一門课程如何改变行业?
关于深圳公益救援队
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SRVF),其前身为深圳山地救援队,由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于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中发起,是一支自发组织,全部成员均为志愿者的民间专业救援队,所有运作经费均为自筹。深圳山地救援队自筹建以来就积极参与救援和重大灾害响应工作,包括08年汶川地震、10年大理苍山大搜救、13年雅安地震、17年伊朗地震、18年台风山竹、21年河南特大洪灾救援、23年土耳其地震国际救援、25年西藏定日地震等。
通过国家应急管理部和省级应急管理部门组织的建筑物倒塌搜救1级和山地搜救1级两项测评。全国首支获得建筑物倒塌搜救1级、山地搜救1级“认证”的社会应急力量。
深圳公益救援队是国内首个将北美野外医疗协会(WMA)课程引入系统到队内培训的救援组织,该课程的引入,极大提高了队伍在医疗急救方面整体的能力。
本期主播
孜孜,肯道尔中国创始人,艾肯加户外社群创始人,英国肯道尔国际山地电影节亚太区总监,800天环球旅行者
音频后期
嘟比嘟哇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