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怪正常的EP041 要看懂《周處》,得先看懂《大佛普拉斯》和《心迷宫》
EP041  要看懂《周處》,得先看懂《大佛普拉斯》和《心迷宫》

EP041 要看懂《周處》,得先看懂《大佛普拉斯》和《心迷宫》

Update: 2024-04-22
Share

Description

這是怪正常的第041期節目。介紹《大佛普拉斯》VS《心迷宮》

台灣電影《周處除三害》最近在大陸院線上映,不到兩周票房已過四億,更引發無數討論,其中大部份集中在「這都能拍」的驚嘆上,聽起來有點心酸。

繼上期節目從兩岸文化現象、社會心理的角度討論過《周處除三害》之後,這期怪正常的播客,就作品本身討論兩部電影。這兩部電影,也在最近討論《周處除三害》時,屢屢被提及。

這一期介紹《大佛普拉斯》VS《心迷宮》,節目錄製於2022年4月。

台灣電影《大佛普拉斯》2017年上映後, 引發了兩岸影迷的討論,涉及到的維度不止於「這都能拍」的尺度問題;《心迷宮》則是2015年上映的電影,在FIRST影展和金馬影展都獲得高度關注,彼時也引發了兩岸各界的討論。

兩部電影,都圍繞死亡展開探討人的命運和人性的複雜,有兩地生活經驗的我們,如何看待這兩部作品,兩岸的觀眾又是如何誤讀和正解這兩部作品。這期節目,聊聊這兩部作品及作品背後的不同社會圖景。

#死亡是个謎題

「藝術的目的是為人的死亡作準備,開墾並耕作人的靈魂,令其向善。」塔可夫斯基在《雕刻時光》一書中寫到。

在豆瓣網頗受好評的《心迷宮》和《大佛普拉斯》,都是圍繞一樁死亡事件展開的。

藉死亡揭開人際關係的蓋子,撕開人與人之間檯面上的偽善與斡旋,這是《心迷宮》的發力點;通過行車記錄儀錄製下的謀殺案,《大佛普拉斯》戳破台灣社會表面的脈脈溫情,讓人看到所謂魯蛇的日常生活,與堂皇冠冕下黑幫勢力與立法委員勾結的社會現實。

以死亡作為幕布,一切表演變得更加真實可見,暗藏在內心深處的潛意識也都在這幕布前一一顯影成像,晾在每一個觀影者面前和心中。

從這意義上來講,電影也是面向死亡的一場邀約,在黑匣子中,歷經生死,和陌生人同哭同笑。

最近重看《心迷宮》和《大佛普拉斯》,讓我想起批評家詹姆斯•伍德。

同樣處理關於死亡的議題,他的文章寫得真是大好,就拿《最接近生活的事物》來說,簡直就是一篇精彩的小說(6萬4千字)。

從參加追悼會起筆,寫到自小的宗教教育與逃離,提出問題「既然注定要死,為什麼要活著,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宗教並不能全部給予解答,反倒是少年時代偷偷讀過的小說,給他提供了不一樣的答案。

在他看來,小說是對死亡的抵制,進而「文學和藝術一樣,能抵制住傲慢的時間——讓我們成為習慣長廊裡的失眠症患者,並主動從死亡那裡挽救死亡的生命。」

寫作是一場面對死亡的邀約,尤其是小說的創作。通過觀察、凝視、塑造細節以抵抗時間的侵蝕,死亡的逼近。

寫下來只是第一步,閱讀是第二步,只有讀者參與進來,這場對時間和死亡的抵制才得以成形。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都是如此,只有讀者和觀眾參與進來,創作才會變得更加完整。

故納博科夫強調所謂閱讀就是重讀,並正告讀者諸君,要用脊椎骨閱讀,只有閱讀的參與才讓寫作變得完整。

詹姆斯•伍德在書中引用本雅明《講故事的人》一文語:「經典的故事都是圍繞死亡展開的。」作為優秀的文學批評家,他不僅評論,並且親自下場書寫示範。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從詹姆斯•伍德參加朋友弟弟的葬禮寫起,看,從死亡起手,提出疑問——為什麼?

人為什麼要死,既然注定要死,又為什麼要活?

如果說小說是一座花園,那麼裡面可以盛放大大的「為什麼」。在詹姆斯•伍德看來,「小說裡可以放進任何想法,表達任何東西。小說是日常生活份額的傑出交易者,它把我們在生活中的事例擴展成一幕幕的細節,努力把這些事例按照接近於真實時間的節奏放映。」

如何達成?就靠嚴肅的觀察。世界萬物最怕凝視,如約翰•伯格所言「繪畫就是觀察、審視經歷的結構,一幅畫了樹的繪畫展現的不是一棵樹,而是被觀察的一棵樹。」小說同理。

這又涉及到細節,伍德舉契訶夫的小說《吻》作為例證,說明「一個故事的生命力在於它的富餘,在於超出條理與形式後事物的混亂狀態。一個故事的生命富餘在於它的細節,因為細節代表了故事裡超越、取消和逃避形式的那些時刻。細節無異於從形式的飾帶上伸出來的生活片段,懇請我們去觸摸它。」

納博科夫講得更直接:「真正的作家,他必須自己創造價值觀,倘若寫作的藝術首先不是隱含著把世界看成是潛在小說的藝術,那麼它就是一樁無用之事。觀察是拯救,是救贖,是把生命從其自身中拯救出來。」

一本15歲時買到的書《小說與小說家:小說世界導讀》對伍德影響至深,或許是他從事文學工作最早的誘因。

最後講到回家,寫到故鄉的細節。這不僅是一本文學批評著作,本身也是一部青年成長小說,因為貼近最接近生活的事物。這是文學批評家伍德的前傳,也是小說存在價值的明證。

「文學價值測試的一個極好的方法是看一位作家寫的句子,或意象短語,能不能在你沿著街道走時,未經召喚就浮現在你的腦海裡。」伍德道,「每週二一位嚴肅正直的女士會出現合唱排練教堂。固定地背著那只書包,她站得如此遠,孤身一人,不可能是偶然路過的一個旅客。但是我認識那個鼓鼓的包,那件我總希望能給人留下更深一點印象的外套,包裡是漫畫書、糖果和鐵打不動的襪子。」那位女士是在女校教書的伍德的母親,每周她會從一英里左右的住處到大教堂為寄宿的伍德送東西。

三十七年後,這細節依然栩栩如生,伍德在過馬路時,突然想到了這一意象。那時的太陽正大,晃得人睜不開眼。

時間和空間會重新賦予事物意義,就像離家後的無家可歸一樣,像18年前,蘇格蘭的外祖母過去常和他玩一種遊戲,「她進屋時把雙手放在背後,你要猜一猜她哪只手裡有糖。」

18年之後,伍德還在想,他當時選了哪只手。

以上的文字是我看完伍德的文學批評集《最接近生活的事物》想到的,也是我看完《心迷宮》和《大佛普拉斯》考慮過的。如果把小說、文學等關鍵詞替換成電影,以上的論述亦成立。

(本期節目首播於2024.03.14--Apple podcast)

主播:
振江@北方,胡人,前媒體人,自由撰稿人
Zoe @南方,漢人,前媒體人,文化創意策劃人

視覺:DSt.

「怪正常的」是由媒體人趙振江、Zoe發起的文化品牌,包含podcast、繁體出版、策展、工作坊等內容,亦創造、收集、分享一切奇怪、有活力的念頭。一南一北、一山一海,共振發聲,在彼此之間,也在兩人和這世界之間。

更多精彩分享內容,歡迎關注「怪正常的」FB
https://www.facebook.com/VEREGULAR?mibextid=LQQJ4d

留言告訴我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v98en4408g001wt34xd3oh1/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Comments 
In Channel
EP048 黃鴻璽夜奔

EP048 黃鴻璽夜奔

2024-06-1901:27:32

loading
00:00
00:00
1.0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EP041  要看懂《周處》,得先看懂《大佛普拉斯》和《心迷宫》

EP041 要看懂《周處》,得先看懂《大佛普拉斯》和《心迷宫》

怪正常的文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