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E10 黃士豪的逆向財富工程,實踐「現在就快樂」金錢觀feat. Goodwhale執行長 黃士豪Will
Description
上週我們聊到黃士豪從小到大面對貧困與債務的經歷,今天我們要更深入探討他如何透過「個人財富逆向工程」,顛覆傳統對金錢的看法,讓「好生活」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終點線
本集重點整理:
•黃士豪的「個人財富逆向工程」核心概念,是從「你想要的未來生活」反推「現在應該做什麼」,強調「站在未來安排現在」,而非讓現有資源限制你的想像。
•他發現,幸福快樂生活中有高達80%的要素與金錢無關,且「現在就能做到」,例如與家人好好說話、陪伴孩子,因此不應將快樂延遲到「退休」或「有錢」之後。
•黃士豪受巴菲特啟發,認為如果能將喜歡的事變成工作,就不需擔心「退休」概念,因為工作本身就是享受,無需擺脫。
•他批判傳統職涯中,個人收入上限由他人決定,且將金錢視為最終目的的做法,主張應重新定義金錢與職涯的關係。
•他提出「財富跑道系統」,強調投資前需有良好的「理財」與「配置」,並檢視主被動收入及「幸福價格比」的支出,而非單純追求性價比。
•他鼓勵「善用負債」而非逃避,將負債視為「借船過河」的工具。
•黃士豪指出,許多人受兒時限制性金錢信念(如「賺錢很辛苦」、「錢是萬惡之源」)所困,導致「財富容器」過小,因此需透過「個人財富能量系統」擴大財富容器並修補因情緒與能量造成的「漏洞」(如恐慌性交易)。
•他認為,當人們說「錢越多越好」時,其實是不知道「夠」是多少,且金錢只解決「因沒錢造成的不快樂」;因此應將追求「多」轉向追求「夠」,才能成為金錢的主宰。
•根據黃士豪的統計,多數人只需擁有約一億至兩億台幣的投資組合,即可過上夢想中的生活,無需成為巨富。
•他提供達到財務自由的具體途徑:透過良好理財,每月定期定額投入(如1.5萬至2萬元)於穩健標的(如S&P 500),並搭配適當槓桿,30-40年後極可能達到上億身家。
•黃士豪強調,真正的「賺到」並非最終累積的財富數字,而是在追求財務自由的過程中,那數十年「不用為錢擔憂、好好活著」的珍貴光陰。
•他鼓勵聽眾運用「課題分離」,將財務課題視為一個已安排好結局(happy ending)的過程,用「已成功」的能量狀態去過當下生活,享受現在。
黃士豪的智慧,不僅是教我們如何理財投資,更是引導我們重塑對金錢、生活與幸福的定義。他鼓勵我們,既然知道最終是個「Happy Ending」,就該用已成功的狀態去過當下,享受生活。感謝黃士豪今天帶來如此深刻的分享,希望我們都能在自己的「時間・她說」裡,活出不設限的精彩人生。我們下期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