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血色玛丽”背后的真相
Update: 2025-10-09
Description
<figure>
</figure>

血色玛丽:真实与传说交织的嗜血伯爵夫人
伊丽莎白·巴托利(1560–1614),匈牙利特兰西瓦尼亚贵族,以“血色玛丽”之名成为欧洲历史上最骇人的连环杀手之一。她生于权倾一时的巴托利家族,15岁嫁与“匈牙利黑英雄”费伦茨·纳达斯迪,婚后因丈夫长期征战而独居城堡,逐渐显露残忍本性。
血腥暴行
1600年起,伊丽莎白被指控系统性虐杀少女。据审判记录,她以雇佣女仆为名诱骗平民少女,用烧红铁钳、冰水浸冻、铁刺笼等酷刑折磨受害者,甚至发明“血浴”——因迷信处女鲜血能永葆青春,她将少女割喉放血,沐浴其中。证词显示超过650人遇害,城堡地牢中曾发现50余具尸体。
审判与囚禁
1610年,其表弟图尔索伯爵率兵突袭城堡,现场惨状震惊世人。1611年审判中,4名仆从被处决,但伊丽莎白因贵族身份免于死刑,被终身监禁于城堡密室,仅留送食小孔。1614年,人们发现她俯卧身亡。
历史争议
后世学者对其罪行存疑:她可能因债务威胁王权而被构陷,且记载中她曾教授女性阅读、持有印刷机,挑战了当时性别与宗教权威。但“嗜血女伯爵”传说仍深入人心,成为《德古拉》灵感来源,衍生出鸡尾酒、通灵游戏等文化符号。
伊丽莎白·巴托利的故事,既是贵族特权的黑暗缩影,也是真实与谣传交织的历史谜案。
Comments
In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