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12今夜,遇見小王子:台灣四大中元民俗祭典
Description
要在吉祥月談鬼故事。之前我曾經在七月吉祥月說過斯里蘭卡、日本五峰塔等等的鬼故事,這次我想談幾個發生在台灣的鬼故事(金魅,汐止午仔山,魔神仔)。
道教稱農曆7月15日為中元節,三元三官中的「地官赦罪之日」,又稱「三界公」。道士在這一天誦經,做法事,以三牲五果普度十方孤魂野鬼。目犍連得道後,想報父母養育之恩,以神通力見亡母生餓鬼道中,感到悲傷的目犍連用鉢盛飯,為母供食。然而,飯未入口,就化為火炭,目犍連向釋迦牟尼佛陳說此事。佛說光憑一人之力無法解救,須仰賴供養眾僧功德的威神之力乃得解脫,要目犍連於七月十五日(佛教結夏安居最後一日),備好麨飯、五果、瓫罐、香油、燈燭、床榻、臥具,供養眾僧。當此之日,眾佛教聖者,皆示現僧人之身,一同受鉢,自恣懺悔,具清淨戒。供養此等之眾,則其過世先祖、親屬,得出三惡道,應時解脫,衣食自然。
最後,目犍連之母於是日得脫餓鬼之苦。經文最後說一切大眾皆可依照此法供養僧團,救度先亡。由於盂蘭盆會和中元節的目的都在於普度眾生,加上台灣是移民社會,民間社會兼容並蓄,民間習俗往往吸收佛道思想,兩者的界限就逐漸模糊。也因為如此,台灣在七月吉祥月,光是中元節各地就有非常多不同的習俗。台灣農曆七月裡最重要的四大祭典。’
基隆:中元普渡160多年不間斷
西元1851年(清朝咸豐元年),來自泉州與漳州的移民常因為商業、土地等事摩擦,最終引發漳泉械鬥。經過協調後開始有了以一個姓氏主普的習俗,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水燈上的百家姓,以及主普壇上的姓氏主祭。清代漳泉械鬥亡者骨骸合葬於「老大公廟」,開基老大公廟每年農曆7月1日都會舉行象徵鬼門開啟的「開龕門」儀式,迎接「好兄弟」來到人間,展開為期一個月的供奉,但「關龕門」會晚比其他廟宇晚一天, 在農曆8月1日舉行。好讓晚歸的鬼魂,來得及返回冥間。
農曆7月14日晚間的「放水燈遊行」更是中元祭系列活動高潮,各宗親會五顏六色水燈車、花車與民俗陣頭在市區遊行,人山人海的觀光客在街道上觀賞華麗的遊行隊伍,基隆頓時成了一座不夜城。(我記得小時候會有撒糖果與撒明星花露水)市區遊行結束後,晚間11點子時前移師到八斗子望海巷舉行放水燈儀式,目的在為水上孤魂照路,盼水陸兩界孤魂靖安,深夜0時,各姓氏會在海濱點燃水頭燈,人們相信水頭燈飄得越遠,該姓的運道就越旺。為何有水燈的設計呢?泉州與漳州的移民泳渡黑水溝,漁港船難,所以不分彼此普渡的意思。
嘉義:民雄大士爺文化祭(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一日到七月二十三日)
「大士爺文化祭」是農曆7月嘉義縣民雄鄉的宗教盛事,除了有創意踩街為祭典熱身外,為大士爺開光,撕開紅紙開眼,宣告一年一度的祭典正式開始。
大士爺廟前豎立招魂旗竹燈篙ㄍㄠ,招請好兄弟享用普渡食品;(臺灣民間在舉行祭典和醮典時都會先豎燈篙,召請三界神祇前來賜福,並招引十方魂魄前來普度,依照慣例挑選合格的竹材,一般而言,燈篙竹以高大筆直、尾部朝東的莿竹為佳,東方為太陽升起之方向,故朝東之竹取其陽氣之意。)
而第二天放水燈,將一百零八朵蓮花放入水中,專屬水中好兄弟的邀請函,來接受陽間祭祀;大士爺廟旁紙糊的三界亭、翰林院和男堂女室等紙屋,分別是提供給天地水三界天神、生前當官後來無人祭祀和無嗣孤魂野鬼暫留的投宿之處,感覺好客又周到方方面面都有想到哩。
最後一天舉辦祈福普渡祭典,廟方會訂製一尊紙糊的大士爺神像,供奉在正殿,讓信徒膜拜,恭請大士爺監督普渡,祭典結束之後,大士爺便會乘坐竹轎子,前往火化地點,進行昇天火化升天大典,象徵大士爺帶走眾家好兄弟,讓地方恢復平靜。那大士爺到底是何方神聖?相傳大士爺是觀世音菩的化身,
傳說清乾隆年間,打貓(民雄)頂街地區,每逢農曆七月太陽下山,大街上便陰風陣陣,會聽到鬼魅的哭嚎聲,嚇得民眾下午就不敢出門,就在某天鬼哭神號的時候,突然出現一名高約一丈、頭上有雙角、身披甲冑、青面獠牙、口吐火焰的鬼王現身,瞬間陰風止息...
如同佛典中曾經記載,觀世音菩薩曾經化身為焦面鬼王,向阿難尊者示現餓鬼道,並預言其三日後也會墮入。為此阿難向佛陀求救,佛陀教導阿難持誦《無量威德自在光明如來陀羅尼法》經典七次,讓食物變成無量無法計數的甘露美食,充塞法界,設齋供養三寶下施餓鬼眾生,傳授我們熟知的所謂「放燄口」儀式,普渡鬼魂眾生。而佛教的焦面鬼王也就是道教以及民間宗教稱作「大士爺」。
民雄的大士爺廟200多年來,主殿供奉觀音大士,紙糊大士爺神尊現身3天後火化「升天」。一直到2006年廟方獲得神明同意,才雕刻大士爺神尊。
新竹:鬼月開虎門 新竹都城隍保留傳統夯枷儀式ㄏㄤㄐㄧㄚ:
竹都城隍廟每年鬼月第一天,也就是農曆7月凌晨子時會將「虎門」打開,讓陰界好兄弟放假到人世間。除了開鬼門儀式,新竹都城隍廟也於鬼月第一天舉辦「夯枷」儀式,這是一種信眾為消災解厄的「解罪」儀式,由道士在城隍爺前唱名稟告,接著隨陰陽司公遶行街道,懺悔過去一年的罪業。參加夯枷的信眾會在脖子上掛著象徵古代犯人枷鎖的「紙枷」,似古代犯人被押解遊街示眾意味,以步行象徵苦行,繞境結束回到廟裡稟報神明後才能將刑具拿下,並依照法師指示,將卸下的刑具焚燒淨化,完成儀式。
屏東搶孤:
恆春搶孤、爬孤棚儀式迄今已數百年之久,從最早粗暴無序的祭品分食,演變為公平競爭規則下的豎孤棚活動,再進一步演變為當代具有運動競賽規則的民俗體育活動。相對來說屏東搶孤觀光化程度較高,相對名氣遠播,相對宜蘭頭城的搶孤活動,保留更多宗教上的儀軌與慈悲普渡的意涵。
農曆七月中元普渡時最具代表性的宗教儀式搶孤,頭城搶孤的規模最大、難度最高,且發展完整度最足夠!搶孤這項儀式活動與宜蘭地區的開拓史關係密切,過程中歷經天災、人禍、疫疾等,搶孤最主要的精神意涵,就是感念先民開墾的艱辛,並且祭拜那些因此犧牲的人,更重要的是,他同時讓陽間的窮困的民眾百姓們也能飽餐一頓。」
要理解這一段要從宜蘭特殊的開墾制度說起:按照清代官史的說法:宜蘭頭城自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吳沙開墾蘭陽平原的第一站,但事實上早在清朝治理前,民間就已經有唐山過台灣翻閱黑水溝的情況陸續發生,當時來到蘭陽平原的移民,自發性的產生「集團武裝拓墾」型態的「結首制」。所謂「結首制」是將30至50個農民編成一「結」,由「小結首」帶領進行拓殖,上面有大結首、總結首等。小結首負責的區域稱為「結」,大結首負責的區域稱為「圍」。所以今天的宜可見到許多地名,二結、五結、壯圍…等。
結首制的目的似乎成為勢力劃分、防止漢人間的自相殘殺的社會組織。所以大小結首間與佃戶間不存在著經濟上的階級關係,結內的土地開墾成果由眾佃平均分配。結首制也不單單是開墾制度,他也是一種武裝集團,別忘了宜蘭就稱為葛瑪蘭,這裡的泰雅族以及葛瑪蘭族原住民也是住在這裡,所以結首制也扮演武裝防禦的分工。即便吳沙1787年乾隆52年入蘭開墾,後來率眾在宜蘭頭城地區,陸續開發頭圍、二圍、三圍地區,當時蘭陽地區尚未劃入清朝版圖,所以吳沙當時就是運用現成的民間制度:「結首制」,一旦有事,官方則詢問大結首,大結首則詢問小結首。這也形成來到此處的開墾移民,同鄉同姓但不一定有血緣關係,所以才有宜蘭有大姓沒大族,沒有大宗族是非常特殊的人口特色,而一直到1812年嘉慶十七年,才設置噶瑪蘭廳正式納入清朝的管理。
有沒有發現基隆的中元祭的老大公廟,是因為泉漳械鬥後的合葬而有的祭典,而宜蘭這裡卻是因為特殊的一同墾荒的結首制度,所以頭城的搶孤活動是將祭祀後的供品發放給羅漢腳、乞丐等,如今的「頭城搶孤」被公告為宜蘭縣無形文化資產,整個祭儀涵蓋農曆七月,宗教儀式的完整度最高。從農曆七月一日展開所謂的「祝告天神破土押煞」,在七月十一日至十四日之間進行飯棧製作,於十五日舉行道士開蒙普施儀式,也就是所謂的放焰口。並著手籌備建醮、豎立燈籠事宜。
七月的最後三天,會有「祭拜吳沙公」儀式,水燈在頭城鎮上繞進後,前往竹安河口進行放水燈,召請水界的好兄弟上岸接受普渡,七月三十日晚間的搶孤儀式後,則是有全台少見的真人扮演的跳鍾馗,進行趕鬼、謝壇,結束一年一度的吉祥月。這放水燈與真人跳鍾馗是其他地方,包括屏東恆春或者福建沿海的鄉鎮所沒有的。這也是為為什麼各地的搶孤活動,民俗專家認為最盛大、最繁複的祭典,當屬頭城莫屬。
今天一下子介紹了,台灣農曆7月的四大祭典,包括民雄「大士爺祭」與基隆中元祭、恆春、頭城搶孤,以及非常有特色的新竹都城隍開虎門的夯枷儀式。,好像還沒說到聽眾朋友想聽的鬼故事,下周…我跟大家約定下周,鬼門關前一定來跟大家說說台灣特有的鬼故事,當然下周講鬼故事的這個時間,大家也可以衝去頭城,親臨現場看最具規模的搶孤活動。
小王子說:生活中總有些東西會讓你一見鍾情。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