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信号与噪音EP32 画个时间的坐标轴吧,看看自己在波动中的成长
EP32 画个时间的坐标轴吧,看看自己在波动中的成长

EP32 画个时间的坐标轴吧,看看自己在波动中的成长

Update: 2025-05-18
Share

Description

这一期,圈圈从科研与人际中的情绪低谷出发,分享了在一次“代码资源使用出错”引发的深度自责之后,如何逐步调整、重建节奏、恢复能量;  

Brynn则从一个家庭场景出发,在一段“为奶奶出声”的经历中,看见了自己内在力量的成长。

我们也谈到在状态低落时对回应的渴望,在恢复期里如何重新启动节奏。也分享了我们彼此在长期实践中,是如何为自己的状态找到容器的——比如画出一张状态起伏曲线,把模糊的内在经验外化,也像圈圈一直在做的那样,用绘图陪伴自己走过模糊混乱的阶段。

说着说着,我们意识到这些话题其实我们早就在聊了。  那些对自我状态的觉察、对关系位置的反思,并不是一次性就能解决的议题,而是一种终身的调频练习。它们会反复回到生活当中,每一次我们都会用更成熟丰富的姿态,再次靠近它。

本期时间轴:

00:4909:00 |科研崩溃与自责涌现:一场连锁反应的低谷期

圈圈分享了在科研中因误用代码资源产生的深度自责和组会后的情绪崩溃。这场危机引发她对“太怕麻烦别人”“必须负责到底”这种信念的反思,也看见自己在被安慰时那份反而更深的情绪起伏。

09:0020:00 |关系的重新看见:滤镜、期待与放下证明自己的需求

从一次旅行中的坦诚谈话出发,圈圈慢慢意识到:自己面对新环境和新朋友时常带着一种“想证明自己值得”的姿态。而现在,她选择做自己——不是去努力成为谁的朋友,而是松开那个需要被确认的位置感。她也分享了自己如何慢慢看见:自己的问题意识中,似乎总带着“找到平衡点”的思维方式。

20:0026:23 |走出低谷的每一步:主动恢复的节奏尝试

从再次主动找科研同事沟通,到尝试调节任务节奏,圈圈描述了状态逐渐恢复的过程。她和Brynn也一起意识到:我们的状态总是有起有伏,而现在我们能更平常心地接受“伏”的时刻,而不是焦虑地问“我怎么又不行了”。

26:2446:55 |状态曲线、群体共鸣与计划系统:让经验变得可被接住

这一段围绕圈圈参加博士项目 workshop 展开,内容丰厚:

  • 当屏幕对面一个个真实的人讲述自己也会有压力、困顿、迷茫时,似乎可以踏踏实实地认识到这些问题的“普遍性与客观性”,认可这些问题是PhD的一部分。而之前和更高年级的朋友们聊她们也会说很正常会过去的,只是那个时候会把关注点放在”怎样过去“而不是好好地看看问题本身,对遇到的问题还是持否定和抗拒的态度。
  • “提升效率是为了生活,而不是压榨自己”——我们通过提升效率省下的时间是我们“挣来的”,当然可以花在爱好上而不是给自己安排更多的任务上。我们也聊到如何在多种生活节奏下感知“流动”和“稳固”的切换,比如Brynn最近因出差频繁切换状态时的体会。
  • 画出自己的状态起伏曲线成为我们一种温柔的实践方式。它既是记录,也是一种内在对话——让我们能在低谷时不再惊慌。
  • “60%固定 + 40%缓冲”的时间配置,也带来了对节奏管理的新理解。那40%不是松懈,而是为突发情况和情绪照顾留出的空间。它教会我们计划需要灵活,也需要缓冲。

我们也开始意识到:过去遇到的问题和现在看起来类似,但我们已经不再以“这次要彻底解决”为目标,而是把它们看作人生中不断深化的议题。  在不同阶段,我们对同一个问题拥有了更复杂、更温柔的理解。

46:5556:00 |更勇敢的Brynn:在家庭中站出来,是一种爱的表达

Brynn讲述了在弟弟婚礼上为奶奶化妆的经历,以及在亲戚评价中坚定地回应与守护奶奶感受的时刻。这是她第一次感受到:我可以坚定,我也可以守住自己所在意的情感。

结语

这一期没有答案。我们只是又一次,在这个特定的时刻、语境与状态中,重新谈起这些问题。  

而这正是成长的样子:问题没有离开,但我们已经不是最初面对它时的自己。  

Comments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EP32 画个时间的坐标轴吧,看看自己在波动中的成长

EP32 画个时间的坐标轴吧,看看自己在波动中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