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谭勇品读医药风云MNC为何集体“不看好”英国?(上)
MNC为何集体“不看好”英国?(上)

MNC为何集体“不看好”英国?(上)

Update: 2025-09-23
Share

Description

当默沙东按下英国10亿英镑业务扩张的暂停键、阿斯利康一年内两度“踩刹车”,而礼来、赛诺菲相继把在英项目调至“重新评估/暂缓”档位时,一个事实被推上台前:英国市场似乎正在被跨国药企“减码”。


背后的逻辑并不复杂。当英国NHS以返点比例水涨船高,来限制制药企业自由定价空间,然而相对应的投资-回报比例缺乏确定性、准入-放量机制难以保障,那么市场给出的唯一反馈就是,把钱投向商业回报更友好的地方,去价格路径更清晰、税收更有吸引、临床转化更快捷的市场。


当然,这对于全球制药行业而言,同样值得镜鉴:若创新支付与商业环境不能在定价、支付与生命周期上形成闭环,跨国药企的创新药品与研发投资,也会转身流向那些能被“读懂”的目的地。  


默沙东宣布取消在英国的10亿英镑扩张计划,将原本稳步推进的伦敦早期研发与总部项目按下暂停键。表面看,这是一家跨国药企的战略调整;实质上,它把英国政府与制药企业之间围绕创新药定价与支付的拉锯战,从行业内部博弈,推到了全球资本与舆论的聚光灯下。


与全球其他市场通过类似于招标采购的控费方式不同的是,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的核心是通过类似于支付返点方案来控制高药价(实际相当于回扣)。简单来说就是,制药企业需按销售额向政府按比例回款,卖得越贵交得越多


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定价机制给予了制药企业自由定价的空间,但一旦制药企业定价越来越高,其“返点”也会水涨船高,并且比例还会逐年调整。


今年年初,政府提出的调整更是激进:下半年回款率由15.5%直跳至32.2%(以将全年均值控制在23.8%);并指引2026 年从17.9%上调至24.7%、2027年从20.1%上调至26.4%。这几乎相当于,药企在NHS销售额的三成要返还回去。


面对如此之高的“回扣”比例,制药企业自然不买账,多家位列全球营收TOP20的制药企业都曾公开表示,难以接受越来越高的回扣比例。


而本次默沙东宣布取消高达10亿英镑的英国业务扩张计划,如此受关注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此前都是口头式“施压”,这次可是一笔原本被视为板上钉钉、体量高达10亿英镑的投资,实打实地按下了暂停键。


把镜头拉回到项目初期。2017年,默沙东宣布计划在伦敦落地一个约10亿英镑的药物研发中心,规划总共雇佣近千名员工,其中新增研发岗位约150个。2024年9月,默沙东正式宣布投资10亿英镑建设研发中心与英国的全新总部,并预计将于2027年竣工。


也就是说,当默沙东决定收拢在英研发布局、取消扩张时,绝非少了一座研发中心这么简单,而是让行业意识到,跨国药企对英国的长期投资开始动摇,且首次以重资产撤离的形式呈现。那么也就意味着,不只是默沙东,未来或许将有越来越多跨国药企按下暂停键,以及在考虑投资方案时,真金白银的投入或将距离英国越来越远。

Comments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MNC为何集体“不看好”英国?(上)

MNC为何集体“不看好”英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