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该如何拒绝资本绑架?(上)
Description
太疯狂了!新晋“妖股”药捷安康的股价走势再次让人大跌眼镜。自9月10日以来过去五个交易日涨幅超过7倍,市值逼近2500亿港元、在港股创新药新“二哥”位置上“拳打”信达、“脚踢”康方,狂得没边了的药捷安康,近日又突然被打回“原形”。
16日开盘后,药捷安康延续着多个交易日来的大涨态势,再次狂飙60%,市值一度突破2600亿港元。但好景不长,到了下午急速回调,暴跌45%,市值又回到了700多亿港元。
单日振幅近130%,短短数日股价较发行价飙涨5000%,成立11年尚无一款产品获批、无商业化,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零。当所有要素聚集在一起,药捷安康几乎能算得上是最妖的一只18A了。
只是资本能点燃一时的激情,却不能替代科学的漫长验证;股价可以被推上神坛,也可以瞬间坠落深渊。真正能让一家创新药企业穿越周期的,从来不是市场情绪,而是临床数据的硬实力和商业化的造血能力。
捧杀股价暴涨的确有来自基本面的催化,药捷安康的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的一项临床试验获得临床默示许可。9月10日,药捷安康发布公告称,替恩戈替尼联合氟维司群治疗经治失败的激素受体阳性(HR+)且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或低表达(HER2-)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II期临床试验,已于2025年9月10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默示许可。“临床默示许可”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针对药物临床试验申请(IND)设立的一种高效审批机制。获得该许可,意味着经过60个公示日后,药捷安康可以按照提交的方案启动II期临床试验。
药捷安康此次公告还称,替恩戈替尼早期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替恩戈替尼单药在经历过多种治疗(例如内分泌治疗、CDK4/6 抑制剂治疗和化疗)的HR+/HER2-乳腺癌患者中,有令人鼓舞的临床效果。
临床前实验结果表明,替恩戈替尼与氟维司群的联合用药针对内分泌治疗耐药的乳腺癌细胞具有药理学协同作用。因此,替恩戈替尼联合氟维司群的临床治疗策略将可能为此类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替恩戈替尼是一款多靶点激酶抑制剂(MKT),靶向FGFR/VEGFR、JAK和激光激酶三大通路,目前正在中美两地开展胆管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多个实体瘤试验。其中进展最快也最受关注的,是替恩戈替尼在胆管癌方面解决FGFR(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领域耐药的研究。
替恩戈替尼也被称为全球首个且唯一已进入注册临床阶段治疗FGFR抑制剂复发或难治性胆管癌患者的研究药物。同时,替恩戈替尼也是全球首个且唯一一个能够同时有效抑制FGFR/JAK通路,且针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有临床疗效证据的研究药物。今年6月,替恩戈替尼针对FGFR抑制剂耐药的胆管癌转化医学结果在《肿瘤学年鉴》(影响因子56.7)上发表,首次披露了替恩戈替尼与FGFR2激酶结构域的共晶结构。
药捷安康的暴涨与暴跌,不仅仅是一个公司股价的过山车,更折射出港股创新药板块的资本游戏,以及创新药行业所承受的被资本“捧杀”的隐忧。
2000亿市值灰飞烟灭,创新药该如何拒绝资本绑架?请您明天接着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