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烤越糊 Overcooked

欢迎品尝由“主厨”贾汀糊 (虎头) 和烤芬 (烤芬) 精心准备的「越烤越糊」,我们致力于把各种当代艺术文化、社会议题与文化理论乱炖一通,加热一下,注意火候。

第二十九道:神保町译闻录与日留子生活史

继上期讨论了今日“东京处处都是外人”的社会现象后,我们在本期借由一场围绕翻译的文献与艺术展览,穿越回一百年前的大正日本,回望翻译在二十世纪东亚现代化中的关键角色,以及历史洪流间 “日留子” 们具体而生动的生活细节。 这场名为 「神保町译闻录」 的展览由 「灵犀计划」 策划——这是本期嘉宾 Emily 金雪妮 与Sharon 刘笑容发起的关于亚洲的翻译与翻译亚洲的写作与展览项目。「神保町译闻录」基于对二十世纪初中日文化交流与留学史的文献研究,以当代艺术作品与一系列对谈及工作坊的形式,与一百年前的历史展开对话。展览刚于2025年7月25日至8月7日在东京神保町Gallery Kura(蔵)举办,而这座画廊原为有着百年历史的旧书仓,也在当代观众的心中引发了许多跨越时间的遐想。 回望历史,翻译如何推进和塑造了中国的现代化?学习外语、留学东洋如何承载了学子们对世界与未来的想象?而他们满怀期待与忐忑抵达的大正日本,又是何种社会面貌,与世界各国有何种联系?鲁迅也会“留学几年,怀念终生”吗?官费奖学金够用吗?留子们吃住如何、去神保町哪家书店买书,又念念不忘哪家甜品?——我们翻阅历史,从中窥探或想象这些具体的生活与思绪,也在当下以这样一场展览兼研究项目超越历史,与时空对话。 昔日,翻译仍承载着科学、进步、世界主义与现代化的未来想象;而在知识被解构、系统正崩坏的今日,我们虽然放弃了世界语与地球村的幻景,却也终于坦然接受了“鸡同鸭讲”的混乱困境——不再“需要”翻译,亦无时不刻、永将继续着翻译——翻译着语言、文化、历史与自我。 本期封面:陈逸飞《神保町译闻录》,2025。木刻版画草图。图片由陈逸飞提供。 如果你喜欢烤糊的翻译专题,不如看看…… 🔗烤糊的帽子! 我们的播客来到第六年,特邀活跃于香港伦敦两地的人气插画师 Celine Ka Wing Lau ,以我们最受欢迎的两期播客单集为灵感,设计了两款联名棒球帽——「猫当劳 CatDonald」及「翻译 Interrupter」。 🍔 猫当劳CatDonald:灵感源自越烤越糊《同一个世界,不同麦当劳》,深入挖掘了麦当劳品牌全球化与东亚本地化的历史与影响。 💬 翻译Interrupter:呼应了烤糊长期连载的翻译专题,以我们家中的三只小猫为原型。我们的跨文化日常,是自由对话,还是各自误会? 和我们一起,把喜欢的节目和图案戴在头上吧!(⁎⁍̴̛ᴗ⁍̴̛⁎) 本期速览 [00:29] 灵犀计划与展览「神保町译闻录」 [09:57] 大正时期旧书库作为展览空间 [14:49] 翻译与现代东亚:大正民主与大正浪漫 [27:13] 一百年前留日学生的衣食住行(周氏兄弟是什么MBTI?) [53:14] 中日交流政策夹缝中的个体青春 [67:55] 以“硬译”革新汉语与思想的争论 [75:27] 展览对谈与工作坊中“拥抱混乱”的翻译现实 更多展览现场与“大正日留手册”的图片可以在越烤越糊与灵犀计划的小红书与公众号看到哦! 相关索引 灵犀计划网站 灵犀计划小红书 Gallery Kura ‘In the Glow of the Lingxi’, Art Review Oxford 鹿岛茂《神保町书肆街考》 鲁迅《小约翰》 鲁迅《19210829致周作人》 卢敏芝《咖啡店的颓废与革命——论田汉二十年代作品的世界/国际主义与现代性》 田汉《蔷薇之路》 鲁迅、周作人《域外小说集》 徐志民《放任自流与优待主义:日本对民国初期留日学生的政策(1912—1917)》 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王宏志《翻译就是斗争——鲁迅与瞿秋白〈关于翻译的通信〉的中心问题》 梁启超《和文汉读法》 陈逸飞的布袋戏工作坊 美学校 可思母俱乐部 中村屋 柳原白莲 相马俊子与Rash Behari Bose 爱罗先珂 大杉荣 Art Translator Collective 烤糊往期翻译专题 第二十二道:走进《巴别塔》,翻译变魔法 第二十一道:作为翻译的女性,作为女性的翻译 第十八道:我不是你的「翻译官」 第十一道:电影与生活中的“鸡同鸭讲” 音乐 大正コソコソ噂話 BGM - 鬼滅の刃 大正浪漫 - YOASOBI logo@找鸟儿 联系我们 公众号 糊汉三(athousandknives) 小红书 越烤越糊 邮箱 overcooked307@outlook.com 微信 yuekaoyuehu

08-19
01:50:02

第二十八道:东京之处处都是外(国)人

今年,一本聚焦疫情后华人来日数量激增的新书《润日》多次再版,侧面反映了日本对这一社会现象的关注与忧虑。截止2025年5月,日本的1406万住民中有75万外国人,占比5.3%创历史新高,其中东京都的华人数量可达28万。而“处处都是外国人”早已是日本、尤其是东京的社会现状,这亦在日剧日影中有所呈现——80年代来日本寻找小津的文德斯;90年代三池崇史的亚洲黑社会网络;从主流日剧中的犯罪者与受害者,到用另类方式呈现身份政治的空音央和山中瑶子…… 本期,我们跟随一线观察与研究日本影视与城市文化的嘉宾闻豪,从润日现象聊到影视呈现,再回到日本电影产业与移民政策的现实变迁——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角色出现在日本流行文化中,也反映出日本创作者试图去捕捉并理解这一社会现实;另一方面,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创作者进入日本电影产业,以影像表达塑造着日本社会对这一群体的想象与理解。究竟何为外国人?何为日本电影?未完待续。 越烤越糊的帽子上架小红书了!📣 🔗去看看 我们的播客来到第六年,特邀活跃于香港伦敦两地的人气插画师 Celine Ka Wing Lau ,以我们最受欢迎的两期播客单集为灵感,设计了两款联名棒球帽——「猫当劳 CatDonald」及「翻译 Interrupter」。 🍔 猫当劳CatDonald:灵感源自越烤越糊《同一个世界,不同麦当劳》,深入挖掘了麦当劳品牌全球化与东亚本地化的历史与影响。 💬 翻译Interrupter:呼应了烤糊长期连载的翻译专题,以我们家中的三只小猫为原型。我们的跨文化日常,是自由对话,还是各自误会? 和我们一起,把喜欢的节目和图案戴在头上吧!(⁎⁍̴̛ᴗ⁍̴̛⁎) 本期速览 [00:36]烤糊的帽子周边上架啦! [01:20]个体与宏观角度的“润日”现象 [21:00]近年日剧对“外国人”的想象和理解 [28:20]犯罪者与受害者的一体两面 [49:20]文德斯终于借AI入籍日本! [57:20]影像与生产:荧屏内外的现实交织 [66:27]身份政治话语的日本本地化? 相关索引 《潤日(ルンリィー)―日本へ大脱出する中国人富裕層を追う》,舛友雄大,2025 少点套路「《润日》作者谈润日:我们和观察赴日中国移民的日本记者聊了聊」 《机动搜查队404》2020 《地面师》2024 《新宿野战医院》2024 《东京沙拉碗》2025 《新宿黑社会》三池崇史,1995 岩渊功一 驰星周 《爱在东京》柳町光男,1992 《百年日本映画》大岛渚,1995 《月出何方》崔洋一,1993 《完美的日子》维姆·文德斯,2023 《寻找小津》维姆·文德斯,1985 《黑箱日记》伊藤诗织,2024 越烤越糊「下酒菜03:这拍的不就是我家楼下吗」 深焦DeepFocus Radio「256 年度日本电影总结,现象级女演员出现」 《昨日青春》空音央,2024 《纳米比亚的沙漠》山中瑶子,2024 张曜元 余园园 音乐 Happy End - Sayonara America, Sayonara Nippon (feat. Lowell George) Lia Ouyang Rusli - HAPPYEND Theme (Closing) logo@找鸟儿 联系我们 公众号 糊汉三(athousandknives) 小红书 越烤越糊 邮箱 overcooked307@outlook.com 微信 yuekaoyuehu

07-10
01:22:19

现场录音:土豆是世界的最大公约数(越烤越糊x日知录x城市罐头)

2025 年 5 月 31 日端午佳节,也就是5 月 30 日“国际马铃薯日”的转天,烤糊和城市罐头的主播 Yao 以及日知录的主播柯紫两位老朋友,在上海群岛 BOOKS 西岸梦中心店以“土豆是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为引子,从多个角度和聊了聊土豆这一足迹广布、名号繁多的食材。本期节目就是此次线下对谈的录音。 当天的活动除了我们四个的对谈,还发放了一些限量贴纸,并进行了土豆零食的试吃活动和三台周边售卖。感谢当天到场的各位听友,还有人不远万里从北京南京等地赶来、带了土豆制品和零食花束与我们分享,谢谢大家与我们积极互动,共同“品尝”和“挖掘”这种伟大而朴素的植物、作物、货物、食物。 🥔 因收音质量不佳,我们不得不剪掉了大量观众发言,对此我们深表歉意! 本期速览 [00:01] 王总献声! [01:02] 持续互相拆台的开头 [05:08] 三台周边产品上链接 [08:31] 土豆是(王总和)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14:37] 炸薯条:糊的麦学研究报告 2 [23:35] 土豆的万种名称和千条来路 [36:40] 吉芬商品:土豆如何拯救穷人的餐桌 [54:32] 晚期资本主义、快餐建筑与野口勇(?) 越烤越糊的帽子上架小红书了!📣 🔗去看看 我们的播客来到第六年,特邀活跃于香港伦敦两地的人气插画师 Celine Ka Wing Lau ,以我们最受欢迎的两期播客单集为灵感,设计了两款联名棒球帽——「猫当劳 CatDonald」及「翻译 Interrupter」。 🍔 猫当劳CatDonald:灵感源自越烤越糊《同一个世界,不同麦当劳》,深入挖掘了麦当劳品牌全球化与东亚本地化的历史与影响。 💬 翻译Interrupter:呼应了烤糊长期连载的翻译专题,以我们家中的三只小猫为原型。我们的跨文化日常,是自由对话,还是各自误会? 和我们一起,把喜欢的节目和图案戴在头上吧!(⁎⁍̴̛ᴗ⁍̴̛⁎) 摄影致谢 Gin、Bobby、Xinyi logo@找鸟儿 联系我们 公众号 糊汉三(athousandknives) 小红书 越烤越糊 邮箱 overcooked307@outlook.com 微信 yuekaoyuehu

06-28
01:14:15

第二十七道:讲故事的人——古代文化策展大揭秘

💥 本周六上海见!5月31日下午3时,我们将联合友台城市罐头与日知录,在上海群岛BOOKS西岸梦中心店,以土豆是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为题举办一场线下生日会!欢迎你前往现场,和我们首次线下会面,共同分享各种形式的土豆的快乐 🥔 🔗 详细活动和周边简介 进入本期正题——提起策展人,我们通常想起的是现当代艺术展览中明星策展人的身影。而当你步入故宫或大都会、观看古代书画或木乃伊时,你是否曾意识到这些展览也被精心策划过?在强调史实与公教的古代文化展览中,策展人的角色是什么?他们如何在其中穿插个人的思想表达与风格?策展人需要挖土与鉴宝吗?古董和文物如何鉴定;国宝文物如何出海;博物馆里的文物又是从哪来的? 继东亚当代艺术机构小史与建筑策展的节目后,烤糊又邀请到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副研究员Carol王圣雨,替我们耐心解答这些对古代文化策展的幻想与迷思。“所有的艺术史都是当代史”——身为讲故事的人,策展人们在时间的长河里淘金,不断地为珍贵文物所携带的历史赋予新的当代价值。 注:糊在此更正节目中关于TEFAF与Art Basel的史实错误——首届TEFAF(欧洲艺术与古董博览会)于1988年举办,而历史更悠久、专注现当代艺术的Art Basel则创办于1970年! 本期速览 [00:58] 端午上海见!三台生日会再次预告 [02:00] 古代艺术策展人的求学之路 [15:26] 强调“史实”的古文化展,策展人的自我表达“藏”在哪里? [39:05] 国宝出海与博物馆奇妙夜 [53:01] 挖土与酒会,盗墓与鉴宝:文物研究的现实与幻想 [60:47] 博物馆买买买!TEFAF博览会课程见闻 [73:04] 跨文化交流中的古文化研究:策展中的翻译工作 [80:53] (不容错过) 相关链接 (嘉宾说咱是bibliography)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凝視三星堆──四川考古新發現 越烤越糊|第二十四道:东亚当代艺术机构兴衰小录 越烤越糊|Fusion 09:从街头到世界之窗,万物皆可建筑策展 feat. 城市罐头 Artnet采访|职场故事:对话王圣雨:香港故宫策展人“炼成记” The European Fine Art Foundation 欧洲艺术与古董博览会(TEFAF) 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回归祖国 图片 Carol在筹备香港故宫《凝视三星堆》展览 Carol的TEFAF博览会策展人之行 糊很喜欢的香港故宫互动装置 音乐 【怀旧】《鉴宝》2008年合集 Tokyo Traffic - The Dave Brubeck Quartet logo@找鸟儿 联系我们 公众号 糊汉三(athousandknives) 小红书 越烤越糊 邮箱 overcooked307@outlook.com 微信 yuekaoyuehu

05-28
01:24:54

三台上海生日会:土豆是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 5月31日(周六)端午佳节下午3时(暨5月30日“国际马铃薯日”的转天),「越烤越糊」、「城市罐头」和「日知录」 三台播客的主播将以🥔“土豆是世界的最大的公约数”为引子,从多个角度和大家聊聊“土豆”这一足迹广布、名号繁多的食材。 欢迎听友们届时携带土豆本体及各类土豆衍生品加入这场讨论,与我们共同“品尝”和“挖掘”这种伟大而朴素的植物、作物、货物、食物。下周见! 🥔 “土豆是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 越烤越糊 x 城市罐头 x 日知录三台播客生日会 📅 2025年5月31日(星期六)下午3点 📌 群岛BOOKS书店(上海西岸梦中心3栋2层) 📢 活动免费,但欢迎扫描海报二维码报名,帮我们统计人数 🐱 现场会发售三台限量周边,还可免费领取活动贴纸! 🔗 详细活动和周边简介

05-24
02:00

第二十六道:大地的艺术节(濑户内之J人不相信眼泪)

📅【烤糊罐头日/三台生日会预告】5月31日下午3时,越烤越糊 x 城市罐头 x 日知录三台播客共邀你,来上海群岛BOOKS西岸梦中心店,参加我们(不同阶段)的生日会 🎂!活动免费,但欢迎你扫描海报二维码拍下链接,帮助我们更好的筹备。期待和你首次线下见面! 烤糊二人刚结束了濑户内国际艺术节的“家庭旅行”,便迫不及待地录制了这期观后感。尽管查看时刻表、预约观展令P人沉默、J人流泪,我们还是收获颇丰:农舍里的展览缓解了我们在美术馆白盒子阅读“当代艺术黑话”的疲惫;在跳岛中,我们看到了不同岛屿所代表的乡村衰退的不同阶段;我们路过旧校舍和火葬场,切身体会到日本的少子高龄化,而转角又与艺术家幽默讨论这一议题的作品相遇。 当自然被破坏、乡村在衰退,艺术能做什么? 乡村振兴是越后妻有、濑户内等这类“大地艺术节”的出发点,它们也因此与其他国际双/三年展区分开来。振兴不是发展,也不仅是文旅,而艺术能讲述历史、承载记忆、抚慰人心——至少某种程度上,也许正如福武总一郎与北川富朗所构想的那样,这场艺术节的确给当地的老人们带来了一些“笑容”。而作为一个IP、一种类型的“大地艺术节”,也正漂洋过海到其他国家摸索落地,对各个双/三年展渗透着它的影响力。 本期速览 [00:30] 烤糊罐头日/三台生日会预告:端午上海见! [01:22] 濑户内游玩复盘:P默J泪,体验重于观看 [17:08] 作为类型的大地艺术节:难以翻译与归类 [23:36] 岛的两面:世外桃源与人口流失 [30:04] 从小学校到火葬场,速览岛的不同兴衰阶段 [49:53] 乡村振兴:文旅之外,还有岛民的记忆 [70:27] 大地艺术节的维护与延伸 相关索引 濑户内国际艺术祭 Benesse Art Site Naoshima 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微信公众号) 艺术在浮梁(微信公众号) 西贡海艺术节 船到桥头生活节 四国村 打边炉ARTDBL|福武总一郎:做乡建,不是做文旅 《美术源于大地》总编专栏|Vol.3 风风雨雨二十年:从曾经遭到地区居民的反对和延期举办的初创期谈起 《美术源于大地》总编专栏|Vol.4 “大地艺术祭”有望通过共鸣从专有名词变成普通名词 《美术源于大地》|In order to live through in the region with heavy snowfall 鲁网|蹲点调查|走向世界的“桃花岛“ 提及作品 「リングワンデルング」鴻池朋子 「Nさんの人生・大島七十年 -木製便器の部屋-」田島征三 「針工場」大竹伸朗 「線の記憶」塩田千春 「最後の教室」Christian Boltanski 「高松港プロジェクト」五十嵐靖晃 「男木島 麦と未来の資料館」昭和40年会 提及播客 越烤越糊「下酒菜08:国际艺术英语」 一泊二食「05 越后妻有:最好玩的艺术祭,“连锁化”的乡村振兴」 越烤越糊「Fusion 09:从街头到世界之窗,万物皆可建筑策展!feat. 城市罐头」 现在进行时「Vol.60 把大地艺术节带到中国,难不难?with 孙倩」 其他人名 安藤忠雄、草间弥生、李禹焕、James Turrell、原研哉、杉本博司… 福武总一郎、北川富朗 很多图片 「Say-yo, chains, what do you bind or release?」中﨑透 @旧瀬居幼稚園 「休校書店 メコチャン」ザ・キャビンカンパニー @女木島小さなお店プロジェクト 男木岛是猫的地盘 男木岛猫咪摄影大赛作品展 女木岛小学昔日的游泳池,变为艺术作品:「色彩の解釈と構造」Jacob Dahlgren @女木小学校 大岛上有各种宗教史迹 Nさんの人生・大島七十年 -木製便器の部屋-」田島征三 @大島港周辺 丰岛居民们一起在码头迎接旧船、搬运到展览现场的影像记录,看起来很热闹:「針工場」大竹伸朗 @丰岛 3000名中学生共同创作的黑瓦:「オニノコ瓦プロジェクト2」オニノコプロダクション @鬼ヶ島大洞窟 在直岛有序排队和大南瓜合照的人们,也是一道独特风景线 音乐 外婆的澎湖湾 - 蔡琴 大岛播放的舒缓音乐 分开旅行 - 刘若英 & 黄立行 logo@找鸟儿 联系我们 公众号 糊汉三(athousandknives) 小红书 越烤越糊 邮箱 overcooked307@outlook.com 微信 yuekaoyuehu

05-02
01:26:02

零食05:简中冲浪三十年

🎂 烤糊竟然六周岁了!今年端午假期5月31日,我们将携手友台,于上海首次举办线下活动。具体细节稍后公布,期待在线下第一次与大家见面! 第51期节目,我们迎来了可谓著作等身的嘉宾 Gabriele de Seta,也是节目史上首位非中文母语的嘉宾——而他对中文互联网的熟悉与研究,让烤糊两位土著都自愧不如。 年初的洋抖难民潮让许多人欢庆网络地球村的幻景;而今年也正是简中互联网的三十周年——千禧年初,Gabriele通过MySpace来华寻找乐迷;烤在贴吧放话要认识全年级所有人;糊精心打造QQ空间和微博背景。而今日,我们心甘情愿成为隐身的momo;中国平台从山寨抄袭,转型为神秘的东方高科技;算法成了日常词汇,而我们真的在被监听吗? 本期久违的「零食」闲聊,我们与Gabriele邀请你一同展开个人冲浪梦核考古,细数简中互联网三十年的变迁。 🐧 另一则通知:我们将不再使用爱发电与竹白平台。曾付费订阅通讯的朋友,欢迎联系烤糊的微信号yuekaoyuehu,我们会给你退费或转入听友群!还想支持烤糊的听友,也欢迎给我们微信自由打赏,来听友群一起玩,分享猫片、麦麦和节目讨论! 我们也于近期开通了小红书,欢迎关注! 本期速览 [00:00] 重要通知:烤糊六周年! [01:32] 个人冲浪回忆录 [22:06] 何时我们放弃个性化,成为momo了 [32:35] 何时我们主要浏览,不再发布了 [46:20] 平台屎化全球不可避免? [53:50] 关于算法的民间传说 [73:43] 抖音算法:神秘的东方科技 [79:50] 洋抖难民潮:地球村幻灭后的短暂狂欢 [85:17] 无线网络的地缘政治边界 [88:58] 平台零工不做“算法文盲” [95:23] 笑脸何时变反讽了? 相关索引 Gabriele de Seta 个人网站 ALGOFOLK - algorithmic folklore 项目 Cursed With Good Ideas 播客 From ASCII lanterns to synthetic livestreams: Three decades of Chinese digital folklore - Gabriele de Seta 新闻实验室 - 内容爆炸,关系稀薄|免费newsletter(077) 烤糊的古早微博回忆 - 公告 烤糊微博暂时停更 端传媒 - 網絡觀察:「印第安人」是貶義稱呼嗎?美洲原住民在小紅書|Whatsnew 越烤越糊 - 第十三道:回音壁、政治极化与对话的(不)可能 越烤越糊 - 第十四道:这年头不用表情包都不会聊天了 越烤越糊 - 第二十道:AI 艺术(本期录音之前 ChatGPT 还没火) MSN(1995年发布) ICQ(1996-2024年6月) QQ(1999年发布) Myspace(2003发布) 百度贴吧(2003年发布) 豆瓣(2005年发布) 人人(2005-2024年12月) 新浪微博(2009年发布) 微信(2011年发布) 快手(2011年发布) 小红书(2013年发布) 抖音(2016年发布)/ TikTok(2017年发布) 声音片段 The IT Crowd Series 3 Episode 4: The Internet The Kiffness x Cala - I Go Meow (Singing Cat) 攬佬SKAI ISYOUGOD《因果》 logo@找鸟儿 联系我们 公众号 糊汉三(athousandknives) 邮箱 overcooked307@outlook.com 微信 yuekaoyuehu

03-12
01:53:16

Fusion 10: 妈妈妈妈!聊聊《好东西》!feat. 日知录&城市罐头

这又是一期「越烤越糊」、「日知录」和「城市罐头」的三台汇报表演 表演的主题是(年前)(分别)观看《好东西》后和妈妈们的亲子对话 “胡医生实际上本性中是有一点会负责任的人,难道不是吗?” “这个吧,你自己决定,但也不要因噎废食!” “我从她的表现来看,她应该是个思考型的小孩儿。” “这裤子不是你自己脱下来的嘛!那不是人家给你扒下来的!” 柯紫:“你知不知道你妈最喜欢的男明星是谁?” 糊:“xxxx。”(究竟是谁请大家听到 100 分钟后) 柯烤:…… Yao:什么意思? 粘贴柯紫的特别提醒:请大家不要批评任何一位妈妈!如果你批评妈妈!我们就批评你!到时候受不了的还是你! 本期速览 [03:06] 柯紫和柯妈 [30:54] Yao和Yao妈 [53:36] 糊和糊妈 [72:22] 烤和烤妈 [92:11] 孩儿们复盘 音乐 群星 - 明天会更好 剪辑 二琳 logo@找鸟儿 联系我们 邮箱 overcooked307@outlook.com 微信公众号 糊汉三(微信号:athousandknives)

02-23
01:58:19

第二十五道:同一个世界,不同麦当劳

每当世界有大事发生,总有麦当劳的新闻:2024年10月美国大选白热化阶段,特朗普来到宾州的麦当劳炸薯条打工,争取工人支持;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麦当劳随后宣布全线退出俄罗斯,也关闭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莫斯科首店——1990年,这一美式快餐品牌强势入驻苏联,被视为社会主义阵营式微的象征;而枪杀保险公司CEO的精英青年Luigi Mangione仍热度不减,他在麦当劳被捕的新闻更再度将这间餐厅推向风口浪尖。 麦当劳究竟是什么? 一家快餐厅、地产公司与玩具经销商;一处长辈遛娃、学生自习、青年约会、流浪者过夜的公共空间。它是一种特许经营模式、广告营销范例、全球化的楷模,也是西方现代化的旗帜、新自由主义的符号、文化霸权的象征。 在上世纪后半叶进入东亚市场时,麦当劳在中日韩等地遭遇了各种水土不服,逐渐在国际品牌与本土社区之间摸索出一条道路。当我们回看麦当劳初入东亚的历史时,或许不禁恍惚:原来我们曾不习惯排队点单、微笑服务、套餐定食;原来今日东亚与美国的麦当劳早已大有不同;原来麦当劳叔叔与儿童乐园不知不觉地淡出了? 制作这期节目,烤糊二人不仅深挖了麦当劳的历史资料,也被触发着连吃了好多顿麦当劳。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麦当劳记忆及有趣的麦门fun facts。(虽然麦当劳没有赞助我们,本期发言也不代表品牌立场……但谁能联系他们,给越烤越糊粉丝一点福利啊!) 📚 欢迎订阅「隐藏菜单」 🔥 支持烤糊 本期速览 [00:00] 是我们长大了,还是麦当劳汉堡真的变小了? [07:26] 地缘政治夹缝间的麦当劳 [15:20] 一家卖汉堡的地产/玩具/管理学公司 [19:45] 麦当劳的创业史:“美国人的新教堂” [32:53] 金拱向东:麦当劳闯东亚 [45:14] “汉堡不算饭”:美式快餐的本地化难题 [66:16] 女性、儿童与流浪者的临时空间 [77:48] 从生日会到“I’m Lovin' It”:亲子餐厅的品牌转型(麦当劳叔叔去哪了?) 金拱门造型于1953年起首次运用在麦当劳餐厅的设计规划中;图片来自麦当劳中国 ‘McDonald’s can be the new American church.’ The Founder, 2016 1971年7月20日,日本首家麦当劳在东京银座开幕;图片来自麦当劳 1975年1月,香港首家麦当劳在铜锣湾百德新街开幕 1990年1月31日,苏联首家麦当劳在莫斯科普希金广场开幕 1990年10月8日,中国内地首家麦当劳餐厅在深圳光华开幕;图片来自麦当劳中国 从小就加入了麦门的糊! 相关链接 Big Mac Went from $0.50 to $8 Yet Lost 40% of Its Size Since 1980? McDonald Trump had a shift serving fries. Will the stunt supersize his base? Donald Trump 'resigns' from McDonald's in humorous letter shared by son McDonald's: Behind the fast-food firm's boycott controversy 麦当劳在俄罗斯的神话终结? 拍攝1990年莫斯科第一間麥當勞開張,5000人排隊進入當時世上最大分店 麦当劳中国历史 麦当劳香港历史 企业漫谈:麦当劳中国的特许经营之路 The Founder / 《大创业家》 侵权巨案,真假老板,风靡世界又忽然消失,麦当劳与叔叔的真相 枪打同行,怒告KFC,诅咒日本人?肯德基爷爷的真相! Who Owns More Land: Bill Gates, McDonald's or The Catholic Church? 20.8亿美元!麦当劳中国"卖身"了,今后还是那个味儿么? 透视餐饮巨头:麦当劳的边界 Golden Arches East: McDonald's in East Asia. 1997/2006. James L. Watson (Ed.).(《金拱向东》,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越烤越糊 - 第二十四道:东亚当代艺术机构兴衰小录 McDonald's: The Mystery of "I'm Lovin It" Wait... Pharrell helped create the McDonalds "I'm lovin' it" jingle?! 😮🍟 麥當勞叔叔迷因文藝復興了?藍藍路究竟是什麼?竟然曾經是日本小學禁語?! 全港最後一個麥當勞叔叔身處「冬菇亭」 本地收藏家:冇埋好可惜 The Rise and Fall of Fast Food Architecture The History and Psychology of Clowns Being Scary 声音片段: 王力宏《我就喜欢》 陶喆《我喜欢》 陈奕迅 x 软硬天师《夕阳无限好/麦当劳汉堡》 Justin Timberlake, I’m Lovin’ It 台湾90年代麦当劳广告片段 日本麦当劳叔叔蓝蓝路广告片段 各个版本的 badabababa~ logo@找鸟儿 联系我们 邮箱 overcooked307@outlook.com 微信公众号 糊汉三(微信号:athousandknives)

12-26
01:40:39

Fusion 09:从街头到世界之窗,万物皆可建筑策展!feat. 城市罐头

访问美术馆时,你能体会到艺术展览与建筑设计展览的策展有何不同吗?参观建筑展览时,普通观众与业内人士又分别在看什么?除了白盒子里的大师展,建筑策展还能在哪里、做什么?建筑展览真的能介入社区、深入街道,改变我们的生活与未来吗?高喊激进口号的双年展,是否其实是城市更新的沉默帮凶? 本期久违的烤糊罐头串台,我们邀请到了嘉宾周政,以他在香港信言设计大使 Design Trust 的工作为例,向大家介绍「建筑策展」的工作与角色——建筑师除了画图,还能做什么?建筑展览会做什么,又能怎么做? 而在讨论了建筑展览的各个方面后,我们得出的结论竟然是——从美术馆到双年展,从社区介入到citywalk,从世界之窗到迪士尼——万物皆可建筑策展! 📚 欢迎订阅「隐藏菜单」 🔥 支持烤糊 本期速览 [01:49] 建筑策展人的工作日常 [13:02] “向前看”的建筑展:由Design Trust推动的香港微型公园改造 [35:30] 白盒子里的建筑展:文化与技术语境之间 [69:55] “不展建筑”的双年展:以展览激活城市与边境(但很难) [88:55] 以策展介入城市更新:是挑战还是帮凶? [98:13] Citywalk是建筑策展,“世界之窗”也是 相关索引 Design Trust 信言设计大使 Design Trust Future Studio 未·共研社,2017至今 Design Trust Future Studio Micro-Parks Publication 2023 / 《「未·共研社」微型公园出版物 2023》,2023 香港M+贝聿铭回顾展 “人生如建筑”,2024-2025 纽约MoMA展览 “The Project of Independence: Architectures of Decolonization in South Asia, 1947–1985 / 独立项目:去殖民化的南亚建筑,1947-1985”,2022 上海PSA展览 “摩登巴黎1914—1945:建筑、设计、电影、时尚”,2023 纽约MoMA展览 “Toward a Concrete Utopia: Architecture in Yugoslavia, 1948–1980 / 走近混凝土乌托邦:南斯拉夫建筑,1948-1980”,2019 纽约MoMA展览 “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s / 没有建筑师的建筑”,1965 纽约MoMA展览 “Deconstructivist Architecture / 解构主义建筑”,1988 加拿大建筑中心 Canadian Centre for Architecture(CCA) 城市罐头往期节目《15 【真·文 艺 复 兴】甲方乙方爱恨史》 CCA十周年馆藏展 “En chantier: The Collections of the CCA, 1989-1999 / 建设中:加拿大建筑中心收藏,1989-1999”,1999 CCA展览 “Imperfect Health: The Medicalization of Architecture / 不完美的健康:建筑的医学化”,2011-2012 CCA展览 “madskills: Self-Documenting Construction on Social Media / 疯狂的技术:社交媒体上自我记录的建筑施工”,2024 CCA展览 “The Architecture of Reassurance: Designing the Disney Theme Parks / 安心的建筑:迪士尼主题公园设计”,1997 法证建筑 Forensic Architecture Zhou Zheng, “City-Making Through Exhibition-Making: the UABB as Methods for Research and Design”, 2021 2005年首届深圳双年展 “城市,开门!”,张永和策展,OCT工业园(深圳) 2017年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城市共生”,侯瀚如、孟岩、刘晓都策展,南头古城(深圳) 越烤越糊往期节目《第九道:深圳城中村的前世今生(上)》 越烤越糊往期节目《第十道:深圳城中村的前世今生(下)》 2022年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城市生息”,鲁安东、王子耕、陈伯康策展,金威啤酒厂(深圳) The New York Five 2014年第14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Fundamentals“,Rem Koolhaas策展 2016年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Reporting From the Front”,Alejandro Aravena策展 Eeva-Liisa Pelkonen, Exhibit A: Exhibitions that Transformed Architecture, 1948-2000, Phaidon, 2018 Open House 东京建筑祭 阿姆斯特丹达格拉德博物馆 Museum De Dageraad 纽约寻回城市空间博物馆 Museum of Reclaimed Urban Space(MoRUS) 城市罐头往期节目《32 社区冰箱:从免费食物到公共生活 | 城市罐头 × 明日之路》 伦敦巴比肯 Barbican 城市罐头往期节目《14 家庭料理退化简史:从厨房到外卖》 法兰克福厨房 东京建筑仓库 东京天王洲寺田仓库 V&A East 城市罐头往期节目《城市灌水04:建筑师的哥伦布,所有人的哥伦布》 江户东京建筑园 爱知县明治村 阳江组了园 音乐 邓丽君《香港之夜 / 香港の夜》 logo@找鸟儿 联系我们 邮箱 overcooked307@outlook.com 微信公众号 糊汉三(微信号:athousandknives)

08-20
02:01:25

第二十四道:东亚当代艺术机构兴衰小录

在年初三台联欢会节目里,作为“河流与城市”主题的第一站,烤糊随「日知录」「城市罐头」“走访”了上海西岸文化艺术示范区,一起了解了这块滨江区域的工业遗存与世博后政府主导的城市更新项目。但在“中国速度”面前,烤糊更新速度相形见绌。在六月初开始的西岸新一波“更新”进程中,大批画廊已遭拆迁,而最近十年发展起来的「西岸艺术区」也在此刻焦急等待着充满未知数的新面貌。 与此同时,在五月中下旬,香港西九文化区(再次)发出资金危机的警报。如不能尽快得到港府的资金支持,这块始建于约 15 年前的文化区,在近年来持续深陷赤字的情况下,将不得不采取一些止损措施。尽管在等待回应期间,坐落于此地的M+等文化机构的未来还处于悬置状态,但不难想象,如果没能迎来相应的转机,这座当代视觉艺术博物馆的开放时间和展览质量都将受到影响。 让我们乘船东渡,来到东京。去年,位于「六本木 Hills 」52 层的森美术馆迎来了它的开馆 20 周年。也是在去年11 月,母公司森大厦在港区的最新项目「麻布台 Hills」 也终于开业。这栋崭新的写字楼/商业综合体也和森大厦的其他大楼一样,到处都有当代艺术的身影。 本期节目里,我们与研究美术馆与文化政治的嘉宾安琪一道,试图通过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讨论它们借鉴的经验和面对的挑战,来理解这三处以当代艺术为核心的东亚城市机构在当下面临的不同命运。美术馆和画廊如何在城市里聚集?建造与运营一座博物馆到底有多烧钱?商场和地产与艺术展览结合的历史又是怎样?无论现状如何,作为观众,我们衷心希望这三座城市里的艺术都有光明的未来。 📚 欢迎订阅「隐藏菜单」 🔥 支持烤糊 本期速览 [07:40] 上海:“西岸十年,终成过客” [40:43] 香港:亚洲野心,困难重重 [77:59] 东京:商场地产,文化都心 相关链接 Hi艺术:西岸十年,终成过客 打边炉ARTDBL:西岸的结局,是中国当代艺术整体的一种隐喻 Artforum:香港西九文化区陷入财务危机 artnet:Hong Kong Arts Hub Faces ‘Unfair’ Closures Amid Funding Crisis Mori Art Museum 20th Anniversary 巢佳幸,《未建立,不建立:上海艺术机构实践 2008-2016》,2020 施瀚涛,《上海美术馆热及其公共性困境》,2017 artnet:上海艺术市场的下一步大棋,从这座“岛屿”始发? Li, Anqi (2024), ‘Bilbao Effect 2.0: The Making of M+’,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Special Issue: ‘Creative China’, 11:1, pp. 13–30, https://doi. org/10.1386/jcca_00096_1 香港西九龙,城市生长三十年 《M+ 2023年报》 Hito Steyerl, “The Institution of Critique”, 2006 M+ 希克藏品 Artforum:M+ 获乌利•希克捐赠世界顶级中国当代艺术馆藏 CHANEL成为M+主要伙伴 冠名支持M+流动影像主策展人职位 「アート×経営の時代」第7回 〜森ビル株式会社 代表取締役社長 辻󠄀慎吾 『企業と美術:近代日本の美術振興と芸術支援』 六本木 Hills 公园/步行道/绿地 teamLab★Borderless 『シェアする美術 森美術館のSNSマーケティング戦略』 现在进行时 | 一个并非财阀的家族,正在重塑东京 Fusion 07:常在河边走(上)feat. 日知录&城市罐头 下酒菜 06:烤糊鹊桥会 封面图 How to Build a Museum|Episode 7 音乐 Hong Kong Night View (feat. 山田参助(泊)) - VIDEOTAPEMUSIC All Tomorrow's Parties - The Velvet Underground logo@找鸟儿 联系我们 邮箱 overcooked307@outlook.com 微信公众号 糊汉三(微信号:athousandknives)

06-27
01:59:11

第二十三道:木兰何处来,又往何处去

在湖北黄陂,有一处木兰乡——这里不仅是传说中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的故乡(之一),也是艺术家郑天依的故乡。今年冬天,离开家乡多年的天依回到武汉参加K11的艺术驻地,进行她的研究型创作项目《Where Comes Mulan 何处来的木兰》。我们因此邀请了天依做客「越烤越糊」,以她的研究与作品为契机,围绕木兰传说的各个版本展开了讨论。 两年前,我们曾制作过一期比较《白蛇传》各个版本中女性形象的节目;而作为烤糊“重新审视女性传说”的续集,木兰的故事不仅超越了女性身份与两性关系,更游走于性别表演、酷儿身份、父权制、家国叙事、文旅政策等结构之间——木兰究竟姓甚名谁?离家出走后,她是如何活下来的?沙场归来,木兰一定要恋爱吗,ta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如不为忠孝勇烈,她会为何而战?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欢迎订阅「隐藏菜单」 🔥 支持烤糊 本期速览 [05:16] 天依的创作与黄陂木兰乡 [20:00] 黄陂故事:木兰不姓花,剖腹洗心台 [37:23] 家国叙事下的异装奇观 [47:32] 行军十二年,木兰走后怎样? [56:57] 打胜仗与否,木兰都得谈恋爱吗 [69:44] 没有国家的女人,忠孝何为,为何而战 [75:42] 美国华裔“女战士”Fa Mulan [96:47] 想象父权制反面的木兰故事(Drag?) 相关链接 郑天依的网站 《Where Comes Mulan 何处来的木兰》Trailer 黄陂雕塑断手事件 《木兰山志》 木兰湖1959——饥荒时期武汉夏家寺水库建设及移民亲历者采访记录 王汉清《神奇的木兰山》(1985) 台湾薪传歌仔戏剧团《木兰辞》(2003) 徐渭(明)《四声猿·雌木兰替父从军》 清《忠孝勇烈奇女传》 《花木兰》(2009) Dong, 2011, Mulan's Legend and Legacy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徐渭(明)《女状元辞凰得凤》 《木兰从军》(1939) 邹之麟(明)《女侠传》 祈祷君《木兰无长兄》(2016) Mulan (1998) Mulan (2020) 汤亭亭 / Maxine Hong Kingston, 1976, The Woman Warrior : 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 The Secret of Mulan (1998) 越烤越糊《第十五道:雷峰塔下的疯女人》 声音片段 《谁说女子不如男》常香玉(1951) Mulan (1998) Mulan (2020) 《木兰从军》(1939) I'll Make a Man Out of You, Donny Osmond (1998) Reflections, Christina Aguilera (1998) logo@找鸟儿 联系我们 邮箱 overcooked307@outlook.com 微信公众号 糊汉三(微信号:athousandknives)

06-17
01:49:02

下酒菜08:国际艺术英语

烤糊作为时代的末班车,想以本期节目讨论一篇发布于十二年前的文章:“International Art English”(IAE)。这篇文章以戏谑的口吻,分析了艺术资讯平台e-flux上发布的世界各地艺术机构英文新闻稿的语言特点,将这门常被吐槽晦涩难懂做作的艺术黑话命名为“国际艺术英语”。 当年,IAE激起了业内的热烈讨论。这门语言的晦涩难懂,是否是后现代理论翻译交流的结果?如今高昂的艺术学院教育,是否即为学习理解与书写国际艺术英语?其繁复的语言特点,是艺术世界阶级壁垒的一环吗?十二年后的今天,IAE又有了哪些演变与挑战? 本期下酒菜,由熟练掌握国际艺术英语的烤糊呈现。 📚 欢迎订阅「隐藏菜单」 🔥 支持烤糊 本期速览 [01:08] 阅读介绍文字或观看展览本身,哪个更花时间? [10:11] 回顾十年前的“International Art English” [28:41] 如何国际?为何英语? [47:26] “Chinese Art Chinese” [59:56] 今日新篇章:AI-IAE 相关索引 International Art English: On the rise—and the space—of the art-world press release Sketch Engine e-flux announcements When Artspeak Masks Oppression International Disco Latin Semiotics of the Kitchen British National Corpus 第二届广州三年展 越烤越糊 - 第十一道:电影与生活中的“鸡同鸭讲” 音乐 Mussorgsky: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Orch. Ravel) - Wiener Philharmoniker · Gustavo Dudamel Promenade I Promenade II Promenade III Promenade IV V. Ballet of the Unhatched Chicks logo@找鸟儿 联系我们 邮箱 overcooked307@outlook.com 微信公众号 糊汉三(微信号:athousandknives)

05-14
01:06:13

第二十二道:走进《巴别塔》,翻译变魔法

“语言不只是词语而已。它们是观察世界的方式,它们是文明的钥匙,它们是值得为之杀戮的知识。” 烤糊 「翻译」系列 的第四期,我们想邀请你共读一本关于翻译魔法的推想小说 《巴别塔》 🧙。这是美籍华裔作者匡灵秀(R. F. Kuang)的最新作品,中文版刚于去年10月由中信出版社发行。烤糊有幸邀请到《巴别塔》的中文译者陈阳老师,与我们分享她翻译这本翻译主题小说的“套娃”体验、对每个人物细枝末节的分析,以及身为女性/译者对「翻译」的思考。 本期节目将向你徐徐展开小说中的暗黑奇幻世界。我们在节目中准备了剧透预警,请各位《巴别塔》的新老读者放心大胆收听。 感谢中信出版社为烤糊听众提供了三本《巴别塔》🎁。欢迎你于3月1日前在小宇宙本期评论区留言,我们将(手动抓阄)抽取三位幸运听众(仅限内地地址)。期待你收到快递后一气呵成读完小说,等你来评论区讨论! 📚 欢迎订阅「隐藏菜单」 🔥 支持烤糊 本期速览 [00:36] 欢迎订阅烤糊小报「隐藏菜单」! [04:32] 故事梗概与剧透预警 [20:29] 读英文是看片吃肉,读中文是看剧嚼面 [22:47] 翻译腔的魔法 [28:46] 译者只有在小说里才受到尊敬! [33:01] 论暴力的必要性 [37:18] 虽迟必到的剧透线!! [41:46] “母亲是天然的译者” [44:45] 清末历史夹缝间的翻译苦差 [59:03] 作为工人的译者觉醒 [61:50] 蹲一个女孩们相爱相杀的番外 [70:40] “亚当的语言”是“夏娃的外语” [77:31] 翻译不可能的“忠诚” 相关索引 《巴别塔》 《Babel》 越烤越糊「第二十一道:作为翻译的女性,作为女性的翻译」 《龙与狮的对话》 《狐狸的灼心》 音乐 Pink Floyd - Welcome to the Machine logo@找鸟儿 联系我们 邮箱 overcooked307@outlook.com 微信公众号 糊汉三(微信号:athousandknives)

02-17
01:26:51

Fusion 08:常在河边走(下)feat. 日知录&城市罐头

这是「越烤越糊」、「日知录」和「城市罐头」的三台汇报表演后半场。 汉口曾经有五国租界:英、法、日、德、俄。 东京的“地下泄洪神殿”叫「首都圏外郭放水路」。 荷兰的“管事儿的男的”叫「Herengracht」。 世界上自杀人数最多的桥(应该)是旧金山金门大桥。 莫奈画成那样可能是因为他的眼睛不好,也可能因为当时空气不好。 兰州中山桥,旧名第一桥,1928 年更名「中山桥」。 本期速览 [07:23]「天津“拳打伦敦,脚踩巴黎”的一大地标.....」 [33:08]「这就是消费降级啊朋友们!」 [47:15]「这两年有一个流行梗叫“一年英硕,怀念终身”......」 [72:24]「它完全就是黄河的形状啦!」 [88:40]「因为刚刚提到了跳河死人、游泳死人...」 [45:32]「“今天的风儿很喧嚣!”」 相关图片 更多图片请前往「糊汉三」公众号查看! 音乐 重塑雕塑的权利 - Pigs In The River logo@找鸟儿 联系我们 邮箱 overcooked307@outlook.com 微信公众号 糊汉三(微信号:athousandknives)

01-22
01:55:57

Fusion 07:常在河边走(上)feat. 日知录&城市罐头

这是一期「越烤越糊」、「日知录」和「城市罐头」的三台汇报表演...... ......的上半部分。 起重机确实是因为像鹤才叫鹤。 比较黄的河确实是长江。 世界上桥的数量最多的城市其实是德国汉堡。 依萍和书桓离别的火车站也是浦口。 关于天津的部分其实在下期。 本期速览 [02:28]「我觉得这是一次伟大的尝试!」 [06:36]「怎么样这个题目?像不像院士演讲?」 [29:46]「所以是先有鹤还是先有起重机?」 [37:40]「我看到长江和黄河在这里交汇!」 [72:53]「威尼斯那桥苏州园林差不多吧!」 [81:22]「因为你们都不怎么看谍战剧!」 [94:27]「说到曹操我觉得有必要转到天津 !」 相关图片 更多图片请前往「糊汉三」公众号查看! 音乐 刘欢 - 好汉歌 logo@找鸟儿 联系我们 邮箱 overcooked307@outlook.com 微信公众号 糊汉三(微信号:athousandknives)

01-08
01:42:59

下酒菜07:烤糊的美食

大家新年快乐呀! 虽然 2023 年烤糊的更新频率很低(但并不是历史最低,只能说是和2019年并列),但依旧有很多听众朋友不离不弃,实在是感人至深。在新年的第一天里更新也许是个好兆头,祝大家在 2024 年里能和我们一样拥有良好心态,不求有所突破,但求细水长流! 虽然更新不多,但这一年里烤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一年见了两回面,而且两次都实现了面对面录音,可喜可贺!最近糊来东京和烤一起过圣诞和跨年,本期的录制,就发生在如单集封面图所示的一顿过于丰盛的自助晚餐之后。 因吃得太饱无法入睡的夜晚是唯一适合用来谈吃的夜晚。我们从钟爱的日剧《昨日的美食》聊到这一年各自买菜做饭的心得,最后还口述了菜谱,十分轻松散漫,主打一个为消化而说话,顺带与大家分享一些生活乐趣,望大家在 2024 年里都有条件认真对待自己的口腹。 p.s. 节目里我们说「我们只更新过 38 期」,其实是小宇宙只显示了 38 期,不算这集之前一共有 40 个单集,有两集请大家移步其他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收听。 本期速览 这期没有小标题,反正还不到一个小时,你们就随便听听吧。 相关索引 《昨日的美食 第二季》 《老派少女购物路线》 「第十七道:移民餐厅移民饭」 音乐 大橋トリオ - カラタチの夢 澤田かおり - シロさんの台所 logo@找鸟儿 联系我们 邮箱 overcooked307@outlook.com 微信公众号 糊汉三(微信号:athousandknives)

01-01
59:00

下酒菜06:烤糊鹊桥会

在《越烤越糊》开播四年半后,烤芬和虎头终于在香港相会,首次进行了面对面录音! 初次现场录音的尴尬()很快被二人的踊跃发言所化解。本期内容很即兴:烤芬分享了来港几日走访M+、大馆、南丰纱厂CHAT六厂及大热天城市散步的心得,而这样的访客观察,为本地居民兼艺术行业打工仔的虎头提供了新的视角。 虽然香港很小,但它的丰富与复杂正如同这片有限土地上层层叠加起来的高楼,仍有许多还待我们去了解体验(并做成以后的播客)。 本期速览 [00:55] 烤糊见个面比牛郎织女还难! [02:41] 烤芬香港艺术机构探访之旅:M+、大馆、CHAT,及没去成的Para Site、元朗与商业画廊 [59:20] 香港层层叠叠的城市形态 [69:55] 大热天学习中环建筑:力宝中心与汇丰总部 希望小刀不要嫌弃香港房子比较小🥹 烤糊盛宴款待未来猫保姆 相关索引 M+ 大馆 CHAT六厂 Para Site艺术空间 M+收藏的清水寿司吧 M+委托法国艺术家创作的小动画《How To Build a Museum 博物館是怎樣建成的》 How To with John Wilson 音乐 陈奕迅 - 好久不见 logo@找鸟儿 联系我们 邮箱 overcooked307@outlook.com 微信公众号 糊汉三(微信号:athousandknives)

08-19
01:32:48

第二十一道:作为翻译的女性,作为女性的翻译

本期节目属于烤最爱的「翻译」系列专题,嘉宾Emily 金雪妮带着我们从她做推想小说中译英合集《The Way Spring Arrives》翻译统筹的经历出发,聊聊在翻译实践中体会和观察到的性别维度。我们不仅谈到了在翻译过程遭遇到的文本层面的性别不平等,更试图将「翻译」日常化、抽象化,与女性在父权世界所付出的隐形劳动、情感劳动作比,去探索「翻译」和「女性」两重身份的交叠为我们带来的种种潜力和联想。 这次依旧是烤糊分开旅行的一期,但是好消息是 8 月我们终于要久违地短暂同城了,到时一定进行第一次当面录音尝试! 本期速览 [03:40] 烤和 Emily 试图概括本期主题 [06:33] 从翻译统筹出发的实验/实践思考 [37:35] 翻译作为读者、作者和劫匪 [52:49] 翻译作为一种(女性)劳动 [78:11] 翻译与「原作」= 蛋和鸡? [96:18] 作为女性和翻译,必须不停说! 相关索引 Regina Kanyu Wang & Yu Chen Eds., 2022, The Way Spring Arrives 跳岛FM:101 在春天结束之前,看她们如何想象春天的来临 Ken Liu Ed., 2018, Invisible Planets: Contemporary Chinese Science Fiction in Translation Ken Liu Ed., 2020, Broken Stars: Contemporary Chinese Science Fiction in Translation 王德威 编,2022,《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Luise von Flotow, 1997, Translation and Gender: Translating in the ‘Era of Feminism’ L. Venuti, 1995,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Han Kang, 2016, The Vegetarian Han Kang and the Complexity of Translation 9to5: The Story of a Movement(2020) 酒井直树 Naoki Sakai 音乐 Paris Paloma - Labour, 2023 logo@找鸟儿 联系我们 邮箱 overcooked307@outlook.com 微信公众号 糊汉三(微信号:athousandknives)

07-21
01:47:41

Fusion 06: Naughty Boys feat. 人造乐园

这是一期临时制作的音乐节目,由虎头、奶瓶和XD聚在一起,每人挑选了3-5首曲子,分享一些我们对坂本龙一与高桥幸宏的思念。你也可以在奶瓶的电台「人造乐园 artificial paradise」听到这期节目。 我们只是曾被这三位音乐人所深深影响过的万千乐迷中的一员,而这些歌曲也并非他们最具代表性/最冷门/最好听/最先锋的创作。或许它们也能唤起你相联的记忆与激情,或是为你打开他们音乐创作的另一面。不论是教授、高桥,或是依然健在且仍在创作的细野,他们一直都是如此的活跃、高产,又毫不受限,而我们却再也无法听到教授、高桥以及三人合作的新作了。 “艺术千秋,人生朝露”——请继续听吧! 歌曲列表 [02:12] 音楽(ONGAKU) - YMO [08:10] 黄土高原(Kodo Kogen)- 坂本龙一 [20:02] Tibetan Dance - 坂本龙一 [25:37] Self Portrait - 坂本龙一 [36:28] Undercooled & 弥勒世果報(みるくゆがふ)- 坂本龙一 [50:28] 青猫のトルソ(Aoneko no Torso)- 坂本龙一 [56:05] Before Long - 坂本龙一 [62:05] opus - 坂本龙一 [69:39] Silk Endroll - 坂本龙一 [77:50] andata & BWV639 - 坂本龙一 [87:28] キュー(Cue)- YMO [95:16] Saravah 願你幸福! - 高桥幸宏 [100:49] 回想(Flashback)- 高桥幸宏 logo@找鸟儿 联系我们 邮箱 overcooked307@outlook.com 微信公众号 糊汉三(微信号:athousandknives)

04-20
01:46:03

Recommend Chann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