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06今夜,遇見小王子:關於佛教中比丘尼的二三事...
Description
阿光在今年(2024)6月中,曾經到台中養會學苑進行一場演講會,為什麼我會接受這一系列的演講呢?去年(2023)主題是心寬轉安詳,今年2024年主題是「行善龍天佑」。不過,真正讓我想要去養慧學苑演說分享的真正原因,是因為我想要護持這個以女性為主的香光尼僧團,因為在許多宗教團體內部,關於落實性別友善環境這件事,還有許多值得大家一起努力的地方…
在進入本周主題之前,我想先介紹一下香光尼僧團。嘉義香光寺、創建香光尼眾佛學院的悟因法師,民國七十四年召集四十餘位依止披剃的僧眾,共同探討僧團存在的使命,從南到北,領眾開拓高雄紫竹林精舍、嘉義安慧學苑、苗栗定慧學苑、台中養慧學苑、台北印儀學苑,以及桃園香光山寺等七個弘法據點,主要以推廣佛法教育、文化、以及社會服務等三大志業。香光尼僧團目前有比丘尼百餘人,而且學歷都相當高,對於佛法的認識相當精進研究,像創辦人悟因長老尼今年已經高齡84歲了,民國廿九年出生於台中的清水,彰化女中畢業就選擇出家,她為了致力於女性的僧伽教育,十多年後繼續進修,在民國六十五年念完大學。而台中養慧學苑的當家師父, 見咸師父更是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教育博士,跟他們互動絲毫不會感受到關於學歷帶來的不好習氣。
說回來,為什麼我特別想護持,由比丘尼為主的僧團呢?
我們可以想見民國六十年,當時那個年代的社會環境,尤其是偏鄉的就業條件,一般來說,女性普遍仍是「從夫從子」的生活境遇,那麼當時的女性出家眾的生存條件,更是不容易更別說當時正要建立香光寺。當時的社會經濟並不充裕,建寺的過程募款相當拮据。師父們要接受所謂的供養,必非我們所想像的吃香喝辣,有一年夏天絲瓜盛產,市價大跌,村民們把賣不出去的絲瓜,送到寺裡供養僧團。不同的農民卻都送來絲瓜,依律是不能拒絕的,結果整整一個多月都是吃絲瓜。
其實,這樣的情況並不是以前才會發生,阿光的一位女性友人,幾年前在雲林縣的大悲寺剃度出家,大悲寺的地址很有趣歐!!她的地址就是雲林縣大埤ㄆㄧˊ鄉尼姑庵68號,地名就叫尼姑庵。當時,我特別放下手邊繁忙的工作南下,對我來說其實就像是女性好朋友要出嫁一樣,只是她選擇嫁給佛教,當然要去獻上祝福。當天離去前,她拿了好幾顆高麗菜給我,後來又拿了好多包水餃給我,我一想到是寺廟物資不敢多拿,結果她帶我去看整個廚房一箱一箱的高麗菜,都是因為盛產農民送來供養的。我的朋友苦笑地說:「也是因為週期性產季都會有如此的盛況,練就師父們有各式各樣的高麗菜料理方式…」
印度這個國家,傳統上除了種性制度這樣的陋習外,對女性也是非常歧視,但佛教是這個土地上長出來的宗教,在眾生平等的教義下,女性出家眾是可以建立比丘尼僧團,讓願意出家修行的印度女性有所選擇。在佛教僧團中,第一位出家的比丘尼,是養育釋迦牟尼佛長大的姨母,大愛道比丘尼。在釋迦佛陀在世時,在修行上有所成就的比丘尼甚多,最為著名的便是神通第一的:蓮花色比丘尼。
然而,要成立僧團可是需要領法受戒的,不是剃度光頭就可以,過往我們閱讀佛教傳來中國的相關歷史中,卻也鮮少有女性出家眾的故事,其實佛教所傳播的國家與區域,社會上的女性地位仍然是低弱,寫的都是history的歷史。比丘尼戒律能夠傳來西藏,一路中國日本等地,與佛教經典裡一個非常篤信佛教的印度國王有關,印度的阿育王時期可以說是佛教發展的黃金時期,他當時將佛教立為國教,派密多比丘尼僧團遠渡斯里蘭卡,在錫蘭傳法受戒建立比丘尼僧團。
後來才從斯里蘭卡傳到中國,在距今1700多年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引進並翻譯出《四分律》,其中包含了比丘尼受戒儀軌,於是中國的歷史上東晉時期,出現第一位比丘尼:淨檢法師。然而,中國在傳統上,將未嫁的處女稱為姑,我們可以從文學裡,尤其民間章回小說﹨言情小說中稱呼比丘尼為「尼姑」,並將其列入三姑六婆之一,呈現的正是男性沙文對女性的輕挑。
如同我剛剛所說的,佛教所傳播的路徑上的所有國家,在當時的女性社會地位仍低,所以幾乎沒有比丘尼僧團,而女性要出家的戒律與儀軌也就失傳,整個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在經歷文化大革命,就連歷史上第一個比丘尼僧團的斯里蘭卡也失傳。依直到1996年,韓國比丘尼僧團前往授戒。斯里蘭卡才又有了第一位庫蘇馬比丘尼(Bhikkhuni Kusuma)。而西藏佛教的比丘尼戒律傳承,則是由一位英國女性丹津•葩默,她在1964年出家後,便在喜馬拉雅山區的岩洞中獨自修行十二年,後來出版了《雪洞》,這一本知名暢銷書相信聽眾朋友並不陌生,然而丹津•葩默卻要在 1973年飛往香港才完成受戒。由於,她的情況影響了大寶法王,於是有了2017第一次傳比丘尼戒。
比丘尼戒於1952年傳入臺灣,重在進修持戒,一時佛教風氣大盛,數十年的「學士尼」風氣(比丘尼幾乎全是大學、碩士以上學歷),臺灣比丘及比丘尼的比率,則為一比五。而香光尼僧團最能作為代表。
目前台灣比丘尼的處境呢?先來談談我的大學老師釋昭慧法師吧 !
不肯走觀音,靈糧堂黑歷史:1994年臺北靈糧堂信徒主張拆除台北市7號公園(即今大安森林公園)由國寶楊英風雕塑的大雄精舍觀音像,部分信徒對觀音像不理性灑穢物和硫酸。面對靈糧堂的挑釁,佛教法師釋昭慧、於公園內絕食抗議,幾經折衝終於保留觀音像。
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釋昭慧法師,昨(26日)榮獲2021年日本「尼瓦諾和平獎」(Niwano Peace Prize),此獎有「宗教界諾貝爾獎」之稱,釋昭慧本次獲獎主因為其在佛法理念下所推動的社會運動及成就,上一位獲頒此獎的台灣人是證嚴法師。釋昭慧1992年起致力於保護動物運動、1994年起召集反賭博合法化運動、2001年起推動佛門性別平等運動,並長期支持性別正義與婚姻平權,是世界上第一位公開主持同性戀婚禮的佛教法師,2016因在台灣同性婚姻公聽會上以哲學及佛學觀點支持同婚,獲得許多民眾喜愛並封她為「戰神」。
最近我在她的臉書看到,寫下與「師姐」們的性平鬥爭(當妳無所畏懼時,就輪到他們怕妳了!)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